-
山河無恙☆李國銀(四川閬中)原創
☆山河無恙☆李國銀(四川閬中)原創 —— 庚子國慶 万旗紅遍一路歌旗染山川映霄河
-
立秋的雨(詩歌)
立秋的雨(詩歌)(七星橋上作品)立秋的雨昨夜隨風淋淋漓漓今日黎明仍如飛立秋的雨將清爽奉送從此揮手那暑之酷酷立秋的雨兆瑞年景母親說立秋有雨好豐收立秋的雨遞來秋色母親說立秋有雨萬像新立秋的雨傾情的奉人間金碧琳琅送大地碩果纍纍(七星橋上2020.8
-
四季立秋雜談(原創)
八月七日,立秋。下文,相關之說從立秋談起。立秋。秋天的始點。表示夏天結束。天氣逐漸變涼。立秋表示夏季結束完了。此曰(立秋)古人叫絕日。絕曰共四日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表示隆冬已盡,春天開始。立夏,表示春天結束,夏季開始。立秋,表示夏季結束,秋季開始。立冬,表示秋季結束,冬季開始。歸到立春春來冬去。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循環為一年四季。這四立。
-
原創七絕《立秋》(中華新韻)
七絕《立秋》(中華新韻)鬥指西南恰立秋①,氣陰出地暑方收。末伏餘熱如秋虎②,以肉貼膘躺臥休③。註:①中國古代以北鬥鬥柄指向確定季節交替,指向西南方位時為立秋節氣。②立秋仍處伏天高溫持續,民間俗稱「秋老虎」。③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懸秤稱人,「貼秋膘」補「夏瘦」,立秋這天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躺秋」也叫「臥秋」、「睡秋」。秋天到來,多躺躺、多休息,把夏天瘦掉的肉長回來。
-
《立秋的情思》(原創文)
立秋的情思王治義 不知不覺已是立秋時分,這一「秋」字,在今人的眼裡,只是季節的變化,只是夏天的結束,是萬物收穫的季節。但在古人眼裡,秋除了是收穫,是喜歡,但秋更多的是寂廖與孤獨失意,是悲涼哀怨,是思親友的,其意象之多,思情之多,是令人思考與玩味的,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處境,擁有不同的情緒。
-
《立秋》文/木若水(遼寧)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今年的立秋卻是處在二伏當中,所以,立秋了,天氣還是酷熱。
-
伏殘暑散夜寂靜(今日立秋)
立秋(原創) ——葉老立秋已至夜初長,涼風習習送清爽。伏殘暑散夜寂靜,草勢枯衰顯柔軟。 註:時間過得好快,秋天悄悄走來。今日立秋,白天時間越來越短了,夜晚的時間越來越長了。漫長而炎熱的夏天終於過去了,涼爽怡人的秋天來到了,尤其是初秋的風,使人早晚更加涼爽。
-
原創詩詞七律·立秋感賦(平水韻)
原創詩詞七律·庚子立秋感賦謝延龍(黑龍江)西風攜雨入庭堂,暑伏餘威勢漸央。稻穀灌漿山燦駁,雲天怡目水蒼涼。神州戰疫降瘟魅,學子揚帆啟夢航。黎庶從茲別炎苦,無邊爽月照眠香。
-
撿漏必備:銅元品相難度與難點(河南篇)
:★★★☆河南正陰太極混五焰品相難度:★★★☆河南小陽太極混八星水龍品相難度:★★☆品相難點:與普通版龍版相同,三火、五火難在馬齒和龍鱗。)品相難度:★☆河南省造十文(無墜)品相難度:★☆品相難點:全齒難,深打的多有偏打造成馬齒缺失。
-
陳鳳鳴:立秋絮語 (詩歌)
作者:陳鳳鳴(四川瀘州)夏日的風用民族之魂、赤子情懷撐起一片吉祥的天空 時光不老,歲月更替今日立秋追趕夏糧的步伐跳躍進入倉庫裝進十四億人的飯碗 立秋立起來立起的是一份責任、擔當我們或許辜負了春天、怠慢了夏天一定會在碩果纍纍的秋天力爭朝夕、收穫滿滿豐收的歌兒唱起來了唱出的是我們不屈的意志更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情懷 (俗語說:立秋有雨班班收,立秋無雨萬人憂。
-
立秋 (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北鬥星鬥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於每年公曆8月7—9日交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為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其起始與結束,是天體運行的結果。進入秋季,意味著降雨、風暴、溼度等,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
今天立秋(原創)
雲天收走了夏色,木葉搖動起秋聲,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今天立秋。記得作家雪小禪說過,「秋天是蔡琴的歌聲,是沈周的山水,是那人書俱老的書法,是阿炳的二胡聲聲,是光滑絲綢上的水跡,是裂帛上的暗蓮花,是唐詩中那最動人的一句:唯見江心秋月白。」
-
立秋(組詩):杜牧野
立 秋(組詩)作者:杜牧野1.立秋寫出一顆「禾」字,我停下筆眼前飄起一場雪雪裡藏著踏破幾千年西風的種子在人間——今日「立秋」2018-08-072.秦風 .立秋一夜大雨,今日立秋雨和秋把風織成一張網斜斜地、輕輕地、掛在西陲眼前的晚霞湖微微顫動如一首詩裡江南的美景漾出的水聲霧濛濛一片蒼蒼蘆葦站於兩岸,頭臉朝天我沒看見麗人打傘……今日立秋,我逆流而上,用方言打探你的行蹤在落霞寨我只聽到你在秦風裡的傳說
-
【北雪詩歌】立秋(組詩)
(之一)秋在春之外葉落無聲/(之二)有一種想念是無法跨越季節的只在你我之間深深掩埋/(之三)落葉在最不想謝別的時刻悄然飄落淚眼婆娑間看不清前世和來生/(之四)有一種蟲鳴是無法忘記的在兒時的田埂上秋聲如泣/(之五)
-
24節氣曆法(節氣來歷篇~ 立秋篇2)
立秋是一個重要的時空分界點,秋字的由來是「禾」與「火」組成,表示禾穀成熟,收穫季節到了。俗話說:「立秋一日,水冷三分」,在中原地區「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之說。而在南方有熱帶低氣壓形成颱風,強勁的南風北上與西北強冷空氣在秦嶺交匯,為立秋後的北風帶來秋雨,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
今日立秋(藏頭詩)
今)逢中伏迎立秋,日)掩雲中人遮口。立)抓秋膘吃點肉,秋)季疫消糧豐收。
-
《鹿徑路標·149》系列原創(修改版)
☆ 《榮譽》 ☆* 蘇櫶邑大會堂裡,英雄成群。軍號聲起,虎嘯龍吟。(作於2020·9·8)附一:《執競¹》(原文)* 無名氏執競武王,無競維烈²。附二:《執競》(譯文)* 蘇櫶邑(譯)武王真勇猛,爐火已純青。
-
七絕 立秋有感(平水韻)
七絕 立秋有感(平水韻)作者 邵興成晨起欣然感覺秋,夏炎今去季輪流。涼風有信搖枝動,但等金濤燦九州。註:今天上午8時49分立秋。2020年8月7日作於江北綠水灣。(美圖請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
二十四節氣(立秋)
這是唐代劉言史的《立秋》,立秋這一天的早晨暑氣漸漸消去,秋風陣陣而起。天高雲闊夏色已收,樹木在風中譁譁作響,這就是秋天的聲音。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是秋季的起點。秋季從立秋起至立冬結束,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管子》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
七絕 有感立秋雨 (平水韻)
七絕 有感立秋雨 (平水韻)作者 邵興成立秋之夜雨菲菲,爽爽涼風百轉回。最是田間禾稻喜,傾情吸吮為倉堆。註:農諺說,立秋三場雨,癟稻子變成米。2020年8月8日晨作於江北綠水灣。(美圖請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