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UC資訊 房產財經 作者:探房杜咔咔
一直以來,房子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財產,導致了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主要就兩個目的,一是自己居住需要;二是順帶保值增值,不至於手中的現金被超發的貨幣稀釋。
要知道,10年前如果有買房的人,現在基本都享受到房子漲價的紅利了。那麼問題來了,現在買房的話,到了2030年會不會繼續享受這個紅利呢?雖然說這些問題,看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我們要保持客觀的態度來討論一下。當前的100萬人民幣,在未來的10後,到底還能值多少錢呢?是會升值,還是會貶值?
01
根據資料顯示,從1995年到2017年,我國的物價平均每年的漲幅約為2.9%。那麼以通貨膨脹的速度來計算的話,100萬的人民幣到2030年應該只剩下75萬左右。但以貨幣的供應量來算的話,到2030年,100萬可能只剩下45萬左右。
當然,這只是一個粗略的計算,並不算精確。不過從這個結果可以看出,100萬的人民幣10年後,真剩下不到多少錢了。那麼存錢顯然是不太明智的,買房或是個正確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如果買房的話,我們的錢能否保值,跑贏通貨膨脹。
02
想要知道,房子能否保值,就需要從政策、人口、房屋存量來考慮了。
首先,從政策上來考量。隨著「房住不炒」的推進,房價應該屬於整體穩定,部分城市雖然在土拍熱度帶動下,其房價有所抬頭,但很快在「一城一策」措施作用下趨於平穩。還有,在政策的宏觀調控下,未來房子的價格,儘管下跌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對於一些大城市而言,房價已經漲到飽和的狀況了,那麼再往上漲的可能性不高。
其次,從人口考量。現在新生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結婚率逐年走低,無疑是人口紅利削減得一種表現。要知道,目前我們的結婚率只有7.2%,創下新低,比國際標準還低。另外就是出生率,逐漸減少,2018年比2017年又減少了200多萬人。那麼隨著人口不斷減少,房子以後由誰來接盤呢?
最後,就是房屋存量了。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城市化率為60%,城市人口大概在8.3億左右。按照這種趨勢,到2030年,基本可以達到70%的城市化率,彼時全國城市人口再增加近2億左右,預計城市總人口達到10.2億。加上每年還在以1000萬套房子入市,到2030年供需基本平衡。
因此,結合以上三點,無疑可以看出,隨著政策的調控,人口的減少,房屋存量的平衡,房價大漲已經很難了。但我個人估計,全國房價依舊還會緩慢上漲,畢竟現在還有購房需要。但因各地樓市基礎不一、人口流入流出量不一,存量住房和需求也迥異,所以房價會有不同。
一線城市,漲幅會更高一些,而二三四線城市,漲幅會比較慢。尤其是一些資源枯竭的城市,房價可能會下跌。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除開核心城市的房子,其他城市的房子會有不同程度停漲或者下跌,如果你是持有一些資源枯竭城市的房子,建議儘早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