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近平治國理政核心能力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胸懷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鼎故革新,厲行新政,以大氣魄治黨治國治軍,以大手筆運籌國內國際大局,以大布局推動改革發展進程,開啟了共和國繁榮昌盛的新航程,開創了黨的事業繼往開來的新局面,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無疑,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發生的巨變和取得的成就,與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自身的領導才能緊緊相連。通過對比研究和系統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執政以來展示的治國理政才略,具有非同尋常的核心能力作支撐。這些核心能力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即自信篤定的政治意志力、高瞻遠矚的全局掌控力、堅韌無畏的變革創造力、大氣厚重的凝聚感召力。
自信篤定的政治意志力
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有定力,領導集體才能堅守立場、堅持原則,不被表象所惑,不為幹擾所動,不為風險所懼。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首先充分展示了自信篤定的政治意志力。表現在對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等重大方向性問題上,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對關乎國家前途命運、人民福祉等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毫不猶豫;對任何政治風浪考驗,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仰,赤膽忠誠,毫不動搖。
踐行信仰,抱負遠大。家庭的薰陶,自幼就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埋下了共產主義信仰的種子。跨入政界之初,他就堅定了堅持當公僕、立志做大事的信念。「革命理想高於天」是他執著追求信仰的真實寫照。上任伊始,他即向世人宣示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老路,更不走邪路,及時粉碎了敵對勢力的政治圖謀,重挫了別有用心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舉國上下走中國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強大的政治定力。
胸懷全局,擎一引百。習近平總書記在把握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上,善於抓住問題要害,善於站在高處運籌帷幄,善於透過現象揭示本質,進而尋求系統解決中國問題之道。突出表現在具有高遠的全局觀、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科學的方法論。他始終把解決影響黨和國家全局的現實問題、焦點問題、深層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切入點和發力點。「一個偉大夢想」、「兩個百年目標」、「四個全面布局」、「五大發展理念」,不僅站得高、想得深、看得準,而且遵循規律、緊貼實情、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緊緊抓住了黨和國家發展的要害,牽住了改革發展的「牛鼻子」。
以民為本,強國興邦。「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和強國興邦高度統一,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基本執政理念。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收入分配、食品安全、醫療保障、教育公平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瞄準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實施了一攬子民生和民心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人民群眾在享受改革發展紅利、獲得感不斷增強的同時,黨和國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得到日益提升。
放眼全球,運籌帷幄。傑出的政治家必定具有世界眼光,必定善於智慧處理國際關係,破解全球治理難題,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引領當代中國融入世界和構建世界新秩序上,充分展示出一個戰略家的大氣度、大胸襟、大智慧,展現了東方大國領導人的大視野、大運籌、大氣勢。針對國際緊張局勢,理性呼籲世界跳出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針對一些國家對「中國夢」的質疑,及時闡明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是互通互聯的實質;針對中國威脅論,系統提出「親誠惠容」等外交理念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主張。同時,致力於把愛國主義和國際胸懷統一起來,向全世界闡明國家謀求自身發展必須也讓別人發展、謀求自身安全必須也讓別人安全、謀求自己過得好必須也讓別人過得好等共贏思想和理念。這些新思想、新理念,突破了傳統外交思維和冷戰時期的舊安全觀,不僅為全球和平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正能量,而且使中國在國際多邊舞臺上展示了開放、包容、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也為國家發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
高瞻遠矚的全局掌控力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掌控全局能力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有序高效協調發展。如果這一能力缺失,黨和國家的運轉極有可能陷入鬆散無序甚至混亂崩潰的境地。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中充分顯示了極強的全局掌控能力,做到了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既把握全局又直擊要害、既果敢決斷又大氣穩健,高效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
成竹在胸,擘畫有道。習近平總書記的全局掌控力主要體現三個特點。一是黨情國情世情吃得透。一步一個臺階的成長經歷,豐富的執政經驗,使他對黨和國家治理的方向、路徑、難點、重點洞若觀火、了如指掌。二是布局謀篇格局大。十八大後迅速形成了以一個「中國夢」宏偉願景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引領,治黨、治國、治軍三方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整體統籌謀劃的宏大格局。三是掌控全局落腳實。堅信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堅持立足中國國情、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問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決不搞政績工程,決不求虛假繁榮。
統攬全局,舉綱張目。「舉綱張目」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推崇的一種治國策略。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並發展了這一傳統治國思想,深刻把握治國理政規律,始終堅持以通過解決影響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核心問題,來帶動一般性問題、從屬性問題和表層性問題的解決和突破,展示了統攬全局、善抓主要矛盾的高超領導藝術。最為典型的是,他先後親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領導小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等7個領導小組組長,並親自謀劃部署、親自推動督辦,解決了一系列深層次、交織性、頑固性問題。這不僅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和國家大局的深層思考和責任擔當,而且為促進國家大政方針落地生根創造了一種全新高效的領導模式,有力推動了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
德法兼治,依規樹範。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上,立志走出一條德法兼治、依規束範的新路。一是致力提高全體國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軟實力,凝聚民族正能量。二是致力加強法律法規剛性約束。堅持依法治國、依規辦事,樹立底線、紅線、高壓線意識,打破潛規則,營造新風尚。三是致力打造一支堅定踐行「德法兼治」方略的執政骨幹隊伍。圍繞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斷完善治理體系,提升執政骨幹隊伍治理能力,實現治理制度和治理隊伍雙向互動、良性循環,從制度和組織上保障德法並舉、德法合治。
善謀敢斷,器宇非凡。善於洞察事物本質、不失時機決斷、快速高效應對,既是習近平總書記給世人留下的強烈印象,也是他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徵。十八大以後,當人們習慣性地覺得他會等一等、看一看、望一望的時候,黨中央卻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拉開了反腐大幕。會後不到兩個月,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應聲落馬,鳴響了「打虎」第一槍。軍隊反腐問題一向極其敏感,任何領導人都會慎之又慎,而他從軍隊高層嚴重腐敗看到了「刀把子」、「槍桿子」問題對黨和國家全局的殺傷力,於是橫下一條心果斷出手,清除軍中害群之馬。在處理蘆山大地震、新疆暴恐襲擊等重大突發事件上,習近平總書記同樣展示了當機立斷的果敢、雷厲風行的氣魄、器宇非凡的風範。
堅韌無畏的變革創造力
國家要崛起,社會要進步,要靠變革創造;推動變革創造,要靠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破冰前行的勇氣、撼動乾坤的實力和力排眾議的魄力。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工作以來,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矛盾,充分展現出勇於變革的領導特質,站在人類發展和社會制度創新高度,帶領黨中央堅決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努力打破制約發展的舊框框,立志走出了一條科學治理社會主義的新路。
思路開闊,全面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的思維思想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全面性。所謂開放,就是推進變革沒有禁區、沒有束縛,敢於打破禁錮、除舊布新,自覺以開放的心態和姿態面對問題、面向世界。「對內對外同步開放、市場資源雙向開放」戰略思想的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序推進,自貿區建設的加速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積極實施,使中國開放型經濟的層次和水平得到整體提升。所謂全面,就是以創新的思路、創新的體制、創新的模式,全面推進改革,沒有空白、沒有盲區、沒有死角。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邁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步伐,經濟變革力度空前、政治變革穩步推進、軍事變革如火如荼、文化變革有章有法、社會變革步伐加快,治國理政呈現出重點突破、系統發力、全面見效的新面貌。
自覺擔當,義無反顧。崇高的歷史使命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擔當的勇氣、擔當的精神、擔當的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深知,中華民族要開創歷史,真正實現「驚人一躍」,必須大力弘揚胸懷天下、濟世圖強的精神,充分營造敢試敢闖、敢於擔當的氛圍,培育尊重擔當者、重用擔當者、保護擔當者的文化。在擔當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是積極的倡導者,更是率先垂範的引領者。在維護國家主權問題上,他不迴避、不躲閃,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在關係國家興亡問題上,他敢於向各種利益集團亮劍,不容許任何人在法律制度面前搞特殊;在關係國家發展未來上,他咬定改革不放鬆,面對危險不懼怕,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充分展現了直面矛盾迎難而上、推進變革義無反顧的堅強意志和恢弘氣度。
體大思精,勇闖新路。歷史上成功的變革者大都具有博而有約、體大思精的特質。習近平總書記集大開大合的氣勢和精細入微的風格於一身,既善於從大處著眼,整體布局、謀定而動,又善於從小處入手,步步為營、層層推進。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謀劃「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願景目標是何等遠大;扶貧攻堅、足球改革等措施方案又是何等具體。他不僅思路宏大縝密,而且力主創新開放,把創新發展上升到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過頂層設計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促進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全要素、全系統、全方位變革。有理由相信,這種體大思精、勇闖新路的個性特質,必將引領推動中國從後發到先發、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發展。
無私無畏,堅韌不拔。一般而言,具有變革特質的領袖人物都具備定力如山、剛直坦率、誠正寬容的鋼鐵意志和獨特氣質,具有不計得失榮辱的忘我境界和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三年多的執政實踐證明,習近平總書記完全具備這些特質。十八大以來,在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異常激烈的時候,他堅持「三個自信」、堅守「兩個不能否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他堅持該改的堅決改,不能改的堅決不能改;在反腐「過頭論」、「颳風論」甚囂塵上的時候,他堅定指出對腐敗分子「零容忍」、「全覆蓋」;在經濟轉型爬坡過坎關頭,他堅持走轉型發展新路。這種不畏艱難、堅韌不拔的意志,破除了搖擺不定者的觀望心理,打消了猶豫不決者的思想顧慮,讓人民群眾看到了希望,對中國的前途更加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