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很多人過年過節根本不吃餃子。比如前兩天冬至,我說我們去吃餃子吧,南方舍友很好奇,為啥你們不管什麼節日都要吃餃子?所以餃子究竟有什麼魅力?北方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餃子呢?
1餃子的重要性
通過下面這些俗語就可以感受到餃子的重要性了!夏天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冬至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等到過年了還有「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還有「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等等。
還有話說「出門餃子進門面」,意思是出遠門就要吃餃子,餃子是短的,希望分別的時間短,在很短的時間就回來;回來就吃撈麵,麵條是長長的,意思是大家要常常來往,寓意為「長接短送」。
2餃子的意義
「餃子」又名「交子」,是新舊交替之意,在古時候的除夕是必須要吃的,否則,上蒼會在陰陽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後會變成不在冊的孤魂野鬼。
3從餃子的成分來看餃子
餃子本質上是一種麵食,由於氣候的原因,中國北方種植小麥的很多,中國南方則很少種植小麥,小麥價格高昂,一般家庭根本不可能在日常飲食中負擔。所以南方人並沒有像北方人那麼愛吃餃子。
其實是餡料,一開始的餃子並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餡料,就是以肉餡為主。在物質不太豐富的當時,包著肉的餃子就是盛宴了,過年過節要用盛宴來慶祝,自然就是餃子了。
再次是製作過程,餃子的過程非常繁瑣,從調餡到和面,到擀皮再到包餃子,煮餃子,這一系列的過程一個人完成是比較困難的,一般是一家老小包括平時不常做飯的男主人都會上陣,在這期間,家人可以嘮嘮家常,和老人小孩談談心,氛圍十分融洽,而大家品嘗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也頗有成就感。
小編倒是覺得,現在的物質很豐盛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而吃餃子不凍耳朵之類的說法我們也都知道是封建迷信。那為什麼大家還愛吃餃子呢?除了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之外,就是大家圍在一起包餃子的那種氛圍了吧。
現在速食食品越來越多,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為自己包個餃子了呢,你又有多久沒有回趟家和父母坐下來去包一頓餃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