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入門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基本的姿勢規範看似簡單易操作,但是實際上手卻發現問題多多,不僅如此很多壞習慣也是從初學養成的。
先看看初學容易遇到的右手的問題吧:
1、配合上
左右手配合不流暢,不是這個快了就是那個慢了,對手的控制力不夠。
2、彈奏上
不能很好的把握住彈奏的力度,經常出現彈奏聲音太弱的弦,或者聲音太大的情況,整個演奏出來聲音及其不和諧。
3、姿勢上
基本的姿勢沒有做對,給彈奏的手指施加了壓力,導致彈奏過於緊張,容易碰到其他琴弦,而且整個右手及其僵硬不夠靈活自如。
同學們趕快對照自己的姿勢看看有沒有如下問題:
一、拇指縮在其他手指後面
這種錯誤很常見,如果沒有強調的話大部分人都會這樣撥弦。正確的手勢應該是拇指處於領導地位,要向前靠一下。
二、食指、中指、無名指前伸 彎曲度不夠
這個一般和上面的不良規範同時存在,前伸的手指導致撥弦時會沒有力度,而且觸弦的部分過多的用到指肚,聲音不夠清脆明亮。
三、觸弦後在弦上滑動再撥弦
這會導致先出來一個摩擦琴弦的聲音,隨後才是撥弦音,會使用音聽起來有個不舒服的音頭,正確的方法是觸弦後從觸弦點就撥弦。
四、手掌按在面板上
這樣感覺彆扭不說,而且會限制手的動作,對音箱的共鳴乃至吉他的聲音也產生影響。
五、過度使用第一指關節撥弦
這種撥弦方式一般帶來的問題是角度過大,繼而甚至產生打品的聲音,其實就是扣弦的壞習慣,同時還伴有吃弦過深,導致撥弦時常常會被卡住。正確是應該手指的大關節來帶動手指中間的關節和小關節一起發力撥弦。
六、拇指撥弦時候彎曲
這種錯誤也很常見,不僅不容易彈出清晰、結實的聲音,而且還會影響其他手指的運作。
此外還有一些初學者對某些姿勢有困惑,比如說彈琴的時候,用靠弦還是離弦,小指支撐在面板還是懸空,這些只能依據個人彈奏習慣來決定具體怎麼來安排手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