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兩者都是,有人認為兩者皆不是,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街頭塗鴉(graffiti)已經存在有數千年了。古羅馬人和希臘人會在建築物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和抗議詩。
不過,現代街頭藝術的根源,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紐約和費城的城市街頭文化。
1983年,紐約市布魯克林L線百老匯交匯高架站上的景色(Vergara, Camilo J./國會圖書館)
早期的街頭塗鴉通常來自於沒有機會接觸主流媒體的邊緣人群,他們希望在公共場所大聲說出和展示自己的觀點。最開始,這是非法的,街頭塗鴉(又稱為「標籤」)在紐約市地鐵等地方造成了破壞公物的問題。從紐約開始,街頭塗鴉不斷蔓延,蔓延到美國各地,蔓延到但凡有空白牆壁和建築物的任何城市,都用顏料和堅定的信念將其覆蓋。
2013年,紐約市布朗克斯,Southern Blvd.大街1430 (Vergara, Camilo J./國會圖書館)
街頭塗鴉起初是一種基於文字的城市傳播形式,並發展出自己的網絡。早期的街頭塗鴉作者沒有屈服於制度化的藝術世界所秉持的評價標準,他們根據自己的標準發展出一個全新、獨立的藝術世界。
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多塗鴉作者開始由文字塗鴉轉向包括圖像的作品。這種特殊的審美,最常見的是使用大膽的顏色,涉及被稱為「野性風格(wildstyle)」的風格鮮明和抽象的字體,以及/或漫畫式的形象,這些逐漸發展成今天被廣泛接受的街頭藝術。
賓夕法尼亞州切斯特的街頭藝術 (Highsmith, Carol M./國會圖書館)
20世紀80年代,街頭塗鴉開始被認可為一項合法的藝術形式,一些最早的塗鴉藝術展在紐約市的畫廊中展出。
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的魯思·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 )街頭壁畫--11/14/20(美聯社照片)
街頭藝術反映了它創作的時間和地點。作為#ArtForThePeople藝術為人民#項目的一部分,美國駐華大使館本周開始在使館東門外展示一幅由藝術家Pony Wave創作的壁畫,畫面中兩個帶著口罩的人正在接吻。這幅被命名為「保重」(Stay Safe)的作品,最早是新冠疫情初期,在加州威尼斯海灘上畫的。
想看看這幅作品是什麼樣子嗎?
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微信公眾號後臺
輸入「保重",即可一睹為快!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