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煙雨騰衝,想起那美麗的油紙傘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七月的風,八月的雨,最近的騰衝,雨季來臨,雨下得淅淅瀝瀝。這幾天上班換了個地方,天天都要路過硯湖廣場。煙雨濛濛中,寂寥的廣場上,那座花街網紅橋在雨中靜默著,橋下的湖水還是那靜止的綠色,橋上那些美麗的油紙傘已經不見了蹤影,唯有幾串紅紅的燈籠還在風中搖曳。

一城煙雨,一城花開,一座石拱橋,一橋油紙傘,一個美麗的相遇,這是今年騰衝花街的記憶。記得花街那幾天,也是這樣細細柔柔,輕輕曼曼的雨。又是一年端午節,四鄉花農紛紛湧來,守一城花開的騰衝人,在硯湖廣場,拱起花架,擺開陣勢,售花賣桔,鋪開了一場花的盛宴。

「張茶魯梅金松樹,民國騰衝私家園」,騰衝人一直以來都喜歡在庭院中種花養草,陶冶情操,一舉一動,一枝一葉,盡顯小城的溫雅與嫻靜。端午花街,在騰衝這塊土地上被一代又一代的騰衝人傳承著,遵守著。騰衝花街,芳香了城市,芳香了歲月,也芳香了騰衝人浪漫的精神家園。

與花為伴的日子,心情總是說不完的愜意與舒爽。花街那幾天,不管是天高雲淡,天空湛藍,還是雲遮霧罩,陰雨綿綿,小城的人們都不會誤了花期。就算是雨天也會這樣撐著雨傘,在花街小雨裡慢慢地走。一路看那路邊花枝搖曳,看那姑娘巧笑嫣然,看那情侶傘間依偎,看那花街人來人往的各種熱鬧。

記得今年騰衝花街上,那座硯湖上的石拱橋因為那500把騰衝風情的油紙傘,成為騰衝花街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成了花街的網紅打卡點。火山熱海、和順古鎮、北海溼地、銀杏村、雲峰山……,美麗的油紙傘上畫滿騰衝不一樣的風景。風裡雨裡,一把把騰衝油紙傘,撐起了不一樣的騰衝情懷,詩意飛揚地美麗了花街的故事。

騰衝的雨,一般不大,瓢潑大雨的時候不多,一般都是這樣淅淅瀝瀝,清清涼涼的綿綿細雨。煙雨裡,撐一把雨傘優雅地走過花街,走過那座掛滿騰衝油紙傘和紅燈籠的石拱橋。看橋上那些騰衝油紙傘和紅燈籠在風中搖曳在雨中美麗,看那雨水在傘邊嘀嗒成絲,穿起流年。仿如走過煙雨江南,仿如穿越悠長的時空,邂逅騰衝的雨,騰衝的橋,騰衝的油紙傘。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一首《雨巷》,一程煙雨,一把油紙傘,美了一場江南夢。騰衝油紙傘從中原傳來,在這裡融入了騰衝特色,在騰衝,油紙傘又叫做「紙撐子」。在這遠離江南的邊城,騰衝人至今仍在傳承著製做油紙傘的傳統工藝。

說起騰衝油紙傘,我們就會想到一個地方,那就騰衝固東。固東位於騰衝縣北部,距離騰衝市區約40公裡,是一個美麗富裕祥和的小鎮,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家鄉。我們村叫順江,是一個傳統的古村落,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素有「順江故州」之美稱。在離我們村不遠的滎陽村,也是一個美麗的古村落。滎陽村村莊不大,記得那裡的人家都姓鄭,那裡有著騰衝油紙傘的前世今生。

相傳當時在騰越城縣衙當師爺的滎陽村人鄭以公在城裡結識了西街的姓張姓周的兩個懂做油紙傘的外地師傅,跟他們學到手藝並帶回家鄉。從此,滎陽村人開始做油紙傘,一代傳一代,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一做就是幾百年。騰衝油紙傘現在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滎陽村做傘人都是油紙傘製作的世家,是他們在默默守望和傳承著騰衝傳統油紙傘的製作工藝。

騰衝油紙傘的傘骨傘把為竹,傘面用的就是騰衝界頭產的宣紙。這種紙就是被稱為騰衝三寶之一的騰宣,宣紙的原材料是當地產的一種樹皮,本身的柔韌性就非常好。為了防滲水,用來刷傘面用的是騰衝原生態的柿子油踏芝水。滎陽村人做出來的油紙傘,質量好,質色彩鮮豔,油色光亮,優雅大氣。

記憶中滎陽村的做傘人不僅會做那人們行走遮雨的小撐子小油紙傘,他們還會做「大撐子」,也叫「照鋪傘」。油紙傘的直徑可達三米,傘面多刷成棕紅色,很樸素,沒有畫花草圖案。記憶中家鄉長長的順江老街上,一把把大大的油紙傘曾經撐起一個個一排排賣零食賣玩具賣衣服賣柴米油鹽醬醋茶滿滿人間煙火味的鋪面。

在騰衝,在滎陽村,油紙傘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全部依賴手工完成。一天天,一年年,歲月悄悄在他們指尖緩緩流過,「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民間曾經有諺語這樣說騰衝滎陽村做傘人的不易和艱辛。他們製作油紙傘的工具是古老,質樸,簡陋的,能做出那麼精美的油紙傘他們靠的是傳承了幾代人的精湛的手藝。

記得在村裡那些深深淺淺的巷子裡,在那些被歲月染成舊色的老院子裡,那工具和原料摩擦的聲音在時空中沙沙迴響,那木頭在刀尖下迸濺著紛飛四揚的木花。記得那做傘人那穿傘骨時的手腳麻利,那輕裱傘面的小心翼翼,那一遍遍刷油的精細,還有那提筆作畫的詩意。鄉村歲月,寂寞匠人,這美了整個江南的油紙傘,在今天的滎陽村裡有些老人一做就是一輩子。

像所有傳統手工藝一樣,民間做傘工藝,正在與我們漸行漸遠。騰衝油紙傘,是那雨中舒展的美麗畫卷,是那風雨中淡淡遠去的背影,是那離開家鄉的人們藏在心底的鄉愁。騰衝油紙傘,今天正如一份時光中逐漸消逝的文化情懷,正略帶憂愁卻又優雅地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悄然退場。

漸行漸遠油紙傘,在今天這個年代,也成了朦朧美、古典美的浪漫文藝代名詞。一個人的時候,我喜歡想像那油紙傘下的愛情。傘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齒的溫婉女子,或是一襲青衫溫文儒雅的男人。那執手相望的深情,那低頭淺笑的溫暖,那種從遠古裡悠然款步而來的深情, 那樣柔美,那樣溫婉,那樣讓人柔腸百轉。

記得那年,傳說中的白娘子趙雅芝來騰衝了。朋友圈有人發照片,說此時此刻,端莊大方、溫柔高貴的白娘子正撐著騰衝油紙傘,在騰衝漫步青青北海。我想,此時此刻白娘子耳邊響起的應該是那《千年等一回》的優美旋律,心裡想起的應該是那個悽婉纏綿的西湖斷橋故事。

故事裡當年白娘子與許仙的一見鍾情,只緣在西子湖畔那場雨,那一把傘的情緣。想想那份天人相隔拋不掉的相思,那段人妖殊途忘不了的塵緣,也許只有那一把美麗的油紙傘,才能載得起那麼一段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才能穿過歲月的風雨滄桑,讓這悽美的愛情故事在人世間代代流傳。

古色古香的油紙傘溫柔地撐起悠長悠長的回憶。如果說斷橋的煙雨,西湖的水,是愛情的淚。那麼此時騰衝的雨,北海的水,那就是愛情的甜美。騰衝的油紙傘在騰衝盛開,在騰衝以後每一個歲月靜好的日子裡,無論陽光與煙雨,油紙傘都將會在我們心中留下一個個愛的美麗瞬間。

「一個煙雨濛濛的清晨,一個一身淡藍色長裙的美麗女子,撐一把典雅的油紙傘,踏著古鎮的青石板,穿街過巷,走上石拱橋。此時,一片片煙雨蔥蘢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滿詩意的田園風光紛至沓來......」記得在那個月色如水的夜晚,一個人書寫流年心事的我曾經在一篇關於和順古鎮的小說裡描寫了這麼一個關於愛情關於騰衝油紙傘的情節。

七月的風,八月的雨,在這騰衝的煙雨裡,一個人撐起家裡那把當做懷舊文化符號收藏著的有著濃濃騰衝風情的油紙傘,慢慢走進心中那最美麗也是最遙遠的故事。在這騰衝的煙雨裡,一個人默默想起騰衝花街那座掛滿油紙傘和紅燈籠的那座橋,想起記憶中家鄉那美麗的油紙傘,想起那些不曾走遠疼我愛我的摯愛親人。

來源:騰衝文創

文:李立蕊

相關焦點

  • 在這煙雨騰衝 撐一把美麗的油紙傘油:邂逅那遙遠的故事
    七月的風,八月的雨,最近的騰衝,雨季來臨,雨下得淅淅瀝瀝。這幾天上班換了個地方,天天都要路過硯湖廣場。煙雨濛濛中,寂寥的廣場上,那座花街網紅橋在雨中靜默著,橋下的湖水還是那靜止的綠色,橋上那些美麗的油紙傘已經不見了蹤影,唯有幾串紅紅的燈籠還在風中搖曳。
  • 江南·煙雨·油紙傘
    那細密的雨絲就像春風的情話,扯也扯不斷。春雨,我不經意想起江南的古巷,想起雨巷詩人戴望舒和他的油紙傘。在一個落影黃昏,置身於多情和纏綿,穿越時空的限制,遊走江南,我不禁沉思:不知道油紙傘是不是江南人的發明,但我想它的出現和草長鶯飛,黑白相間的江南水鄉必有關聯。
  • 散文《那些美麗的油紙傘,只能盛開在江南的煙雨裡》
    在我的印象裡,江南的油紙傘總是跟愛情相關的。若不是因為一把油紙傘,那些千年不老、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還會不會發生呢?驛外斷橋邊,千裡長堤旁,綠柳絲絛,杏花煙雨。驚喜,是因為詩人戴望舒的筆下曾經那麼溫婉地描繪過油紙傘,為我們描繪過那樣一個溫馨的場景: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樣的場景激起了年少的我,對油紙傘和傘下的故事全部的遐想。
  • 青石板,油紙傘,煙雨憶江南
    陽光無語,退隱於雲後,靜靜地聆聽著來自江南雨巷深處那絲絲縷縷的幽怨和聲聲委婉的輕嘆……煙雨,江南,丁香花開了,一縷幽香飄蕩在深深雨巷,不敢想起,詩人筆下那芬芳了幾十年的《雨巷》,是否為那柄油紙傘找到了停留的港灣
  • 油紙傘,煙雨朦朧中的非遺印象
    白牆黑瓦青石板,細雨小巷油紙傘。這是多少人夢中的江南雨巷。煙雨江南油紙傘1 油紙傘是愛情的產物油紙傘從來不只是遮陽擋雨的工具,在很長的一段歲月裡,它都是用來承載著那難以忘懷的愛情,西湖斷橋青石瓦上,許仙與白娘子以傘寄情思,也只有那把美麗的油紙傘,才可以承載起千年等一回的浪漫傳說吧。
  • 騰衝固東油紙傘:雨中舒展的畫卷
    供圖 薛丹【環球網綜合報導】大多數人對於油紙傘的認識還停留在戴望舒的《雨巷》所營造出的意境當中,文藝而又浪漫。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裡,油紙傘除了遮雨功能外,也因為繁體字「傘」的字形內有四個「人」字,而被賦予「多子多孫」的含義。小小的一柄油紙傘卻承載了數代民間藝人對於傳統手工藝術難以割捨的情感。
  • 圖片故事:雲南騰衝九旬油紙傘傳承人
    圖片故事:雲南騰衝九旬油紙傘傳承人 來源:人民網-圖說中國  2015年12月27日08:13 鄭映海是保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從8歲起便開始幫助家人製作油紙傘,至今依然固守著這一古老的行業。 削傘骨、繞邊線、裱紙、收傘,在雲南騰衝滎陽村青石砌成的牆壁下,89歲的鄭映海拿著毛筆蘸上彩色原料,在油紙傘上描繪著一朵朵綻放的山茶花。「從前做傘是為了生計,現在已經成為了習慣。」鄭映海邊說著,邊從柱子上拿下鑽子熟練地捆在腰間。
  • 油紙傘 |北方的我好想漫步江南煙雨
    丁香一樣的姑娘撐著油紙傘靜靜走過,多麼美麗美麗充滿古典美的畫面,關於油紙傘你了解多少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的油紙傘最開始作為一種日用雨傘,後來發展為傳統工藝品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現已存在一千多年,其中以江南古典油紙傘為代表。
  • 煙雨江南念油紙傘
    文|田田小橋清荷油紙傘,一蓑煙雨話江南。隨著盛唐的到來,油紙和工藝的技術發展,已經能製造出防雨的油紙傘了。經久耐用的油紙傘盛行長安,並且出現了一大批專門為油紙傘提詩繪畫的工匠。他們將油紙傘的製作工藝推向了巔峰,同時傳至國外,日本尤為盛行,幾乎今天為止也是日本女人出門必不可少的隨帶品,它彰顯的是一種文化而絕非簡單的工藝了。
  • 青石板油紙傘煙雨憶江南
    文章分類|攝影文章字數|667,閱讀約2分鐘太陽無言以對,隱退雲端,靜靜地聽著江南雨巷深處那絲絲縷縷的辛酸和委婉的嘆息。煙雨江南,丁香花開,雨巷深處飄著一縷清香。不敢想,詩人那飄香幾十年的「雨巷」,是不是給油紙傘找到了港灣?幽深的古巷,是否還蕩漾著淡淡的憂傷?走了幾十年,腳步聲依然迴蕩在心頭……坐在豐富的詞彙,濃鬱的詩意中,浮現在眼前的丁香花,依然是江南雨巷那一幅詩情畫意的水墨畫卷。我沒辦法。
  • 煙雨下的江南,那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子從雨巷走來,你看見了嗎?
    今天的江南又在一片煙雨濛濛中,遠望去只看見了那大紅袍的女子在走遠,飄飄間便不見了身影。這一定不是那個丁香般的姑娘,我猜她是一個玫瑰姑娘。只是姑娘已走遠,空留一地香。我不禁想起了戴望舒看見的那個丁香姑娘,那麼美,那麼靜。
  • 油紙傘,天邊那一抹綺霞
    杏花煙雨的江南,用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徘徊於幽長的巷道,一身素淨典雅的旗袍,好像這樣的意境才配油紙傘。擎一把油紙傘,在煙雨江南,嫋嫋而去如果沒有從雲南的東部來到西部邊陲,我永遠都覺得這才是最美的。傣家兒女是一個崇尚佛祖的民族,就連油紙傘這一引以為豪的傳統手工藝也打上鮮明的烙印。相傳過去佛祖巡遊,行至傣家,見傣族人們於山林間篳路藍縷,每逢陰雨無處躲避的困苦,便教傣族人們如何制傘。如此繞有寓意的傳說,體現著傣族人們對佛祖的崇拜與敬意。
  • 撐著油紙傘,走在煙雨濛濛裡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一個丁香一樣地這曾是我的夢想,是年少不識愁滋味時的嚮往。上學時,曾經冥思苦想過,這樣丁香一樣的姑娘在彷徨什麼?幽怨什麼?腦海中數次勾勒她的身影,我想可能是另一個林黛玉吧!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雨巷》佔據了我的生活。喜歡那詩情畫意,喜歡那江南煙雨,喜歡那沾滿故事的油紙傘,喜歡那丁香的清幽,更喜歡戴望舒的哀傷浸潤的文字。
  • 油紙傘下,煙雨朦朧的江南
    雖說並不是特別喜歡下雨, 卻因這撐起的油紙傘, 愛上了氤氤氳氳的江南。 提及油紙傘, 人們便想起了蘇杭—— 綿綿細雨,江南竹筏, 青石橋板,油紙掠過。
  • 國潮下的油紙傘,並不只有江南煙雨
    很多人在聽到油紙傘時,都會想像出一幕在煙雨朦朧中,撐著一把油紙傘的姑娘行走在小巷的江南景色,油紙傘也不免成為煙柳畫橋、長亭相送的感情符號。在客家方言中,「油紙」與「有子」諧音,故在傳統婚禮上,客家新娘出嫁時,都以一把紅色油紙傘作嫁妝,寓意「早生貴子」和「婚姻圓滿」。
  • 多情的油紙傘,醉美了芳華
    現在,油紙傘已從時代中褪去,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仍不失為美麗的歷史見證。那油紙傘所寄託的情懷,是那個年代特有的愛與愁。如今,留給我們的美好回憶,只有靜靜的欣賞它的美,用心感受曾經的那份傷感情懷。喜歡詩人戴望舒《雨巷》,那首著名的朦朧詩,只緣於那一把如詩若夢的油紙傘。
  • 撐油紙傘的江南女子
    她們將這獨特的美展現給了世人,煙雨的江南是人和物融為一體的水墨畫。這江南的女子就流動於這美麗的畫中,好像鑲嵌了晶瑩剔透的瑪瑙與珍珠。誠望可取,但垂涎不得。江南女子喜歡穿素衣印花旗袍,在細雨中撐著油紙傘從幽深的雨巷走來,此時,讓我想起現代詩人戴望舒《雨巷》的一首詩",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 二三油紙傘,撐起萬年愁
    二三油紙傘,撐起萬年愁。「江南雨,古巷韻綢繆。油紙傘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溼清眸,幽夢一簾收。」撐一把油紙傘,行走在如夢的古巷,煙雨朦朧,一切就很美好,只是,煙雨還在、古巷猶存,那把油紙傘終究換了模樣。她把竹子劈成細條,在細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像亭子,收攏如棍,張開如蓋,這便是油紙傘最初的模樣,也是它最溫柔的模樣。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油紙傘的故事宛如熱酒暖熱了無數人的心。
  • 雨巷的油紙傘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____ 戴望舒 唯美的江南印象油紙傘、丁香、雨巷,因為著名詩人戴望舒一首優美的詩《雨巷》而定格在人們的記憶裡,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歲月裡
  • 春雨如詩,江南如夢,想起那位撐著油紙傘走過雨巷的姑娘
    走出家門,撐起傘走在雨中,四處煙雨濛濛,朦朧著一種動人的唯美,一切都成為了美麗的風景。醉在雨裡,眼眸中儘是一場繽紛的花雨,伸出手掬一片芬芳,禁不住神思飛揚。這才方從濃鬱的綠色中發現:已到了四月末,春已近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