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021-01-15 唐詩宋詞古詩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遊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係。「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豔的季節。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遊自然十分欣羨。「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與嚮往。但李白又是富於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從《李太白集》裡,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是多麼敬佩,兩人的情誼是多麼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孤帆」絕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隻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隻帆船上。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後終於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託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麼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餘音嫋嫋。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還幾乎象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再說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到揚州,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而揚州呢?更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鬱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裡進行的。李白心裡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嚮往揚州,又嚮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乃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於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呢?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鬱。煙花者,煙霧迷濛,繁花似錦也。給人的感覺決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固然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遊,又何嘗不是煙花之地呢?「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為「千古麗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嚮往,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

  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用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相關焦點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作為中國古代城市中最為繁華之所,無數文人墨客作詩讚美。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李白的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今日小覓分享: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今天之所以想到這個冷笑話,是因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熱身:「西辭」是往哪走?比如,「故人西辭黃鶴樓」到底是往西去辭別東邊的黃鶴樓,還是往東去辭別西邊的黃鶴樓?這問題並不難回答,看這首詩就能推理出來。「黃鶴樓」在湖北武漢,「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寬泛地說,「廣陵」就是「揚州」,「揚州」就是「廣陵」,那是江蘇地界。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離別,噬人心;離別,傷人情。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句話仿佛說了很多年,但道理卻從未更改。儘管時間流逝,歲月流轉,只要相聚,終有別離的一天。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 千古最美的送別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在黃鶴樓邊送別乘船順江而下東去揚州的好友孟浩然後寄懷之作。這首詩自問世以來,便打動了萬千讀者的心。我將這首詩稱為「千古最美的送別」。美在「嘉年盛世」,美在「陽春勝地」,美在「深情厚誼」。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跟隨李白的詩,遙望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這首詩,帶紅了黃鶴樓,更帶火了煙花三月的揚州旅遊,沒有哪一句城市旅遊宣傳口號更比此句有景有情有詩有境,而且朗朗上口。
  • 煙花三月,依依惜別的深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賞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著。其全文古詩如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但是,卻沒有一點離別的傷感之情,而是,充滿了離別的愉快和豪放之情。整首詩,氣勢磅礴,洋溢著浪漫的氣息,給人以美的享受。讀了以後,頓覺,心胸開闊,深情滿懷。語言精練,用詞準確,主題突出。「辭」,辭別。點出了作者和老朋友告別。「煙花」:這裡的煙花,是描寫了當時三月的春天,那楊柳依依,春風送暖的美好景色;「盡」:盡頭。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翻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意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  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 1、因為黃鶴樓在廣陵之西,所以說西辭,而去往的地方即在東面。 2、長江自西而東,因中國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也說由上而下。黃鶴樓在湖北武漢的武昌,乘船去廣陵,是順江下行,所以,是下揚州。 這兩句言簡意賅,時間是陽春三月,地點是黃鶴樓,人物是我和老朋友孟浩然,事件起因是孟浩然西辭東去下揚州。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意 賞析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送別詩,從題目可以看出是送孟浩然,那麼孟浩然要去哪兒?這首詩的詩意又是什麼?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為什麼被評為千古麗句?
    說起黃鶴樓,許多人立馬想到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和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前者懷古念鄉,後者贈別友人,不一樣的感情,一樣流芳千古。兩首詩都是殿堂級別的佳作,難分伯仲。
  • 故人西辭黃鶴樓全詩解釋 故人西辭黃鶴樓的譯文
    黃鶴樓是湖北的著名景點,每到旅遊的季節,去黃鶴樓參觀的人數不勝數。李白所寫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裡面也有提及黃鶴樓,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是吧!看看它的具體內容到底是什麼呢?
  • 詩歌賞析|詩仙李白春之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到了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此時李白正值而立之年,得知自己的偶像兼忘年之交孟浩然要去廣陵,那是無論再忙也要去送行的。於是在陽春三月來到了長江之邊、黃鶴樓下,親自為孟浩然送行。古代交通不方便,長途出行動輒幾個月甚至幾年,所以遠行離別對於古人來說是一件難捨難分的大事。
  • 今天,讓我們吟「故人西辭黃鶴樓」,共同期待「煙花三月下揚州」
    公元730年,當時而立之年的李白,在安陸停留了一段時間,結識了孟浩然。雖然孟浩然比他大12歲,但是兩人一見如故,過了一段很是風雅的生活。在這一年春天兩人告別,孟浩然東下揚州。李白心中雖有不舍。但也只能帶著祝福目送好友遠去。情之所至,筆之所至,揮筆潑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小學經典古詩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唐代]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孤船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際奔流。
  • 「大大小小學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知識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別地點是黃鶴樓,在現在湖北省武漢市,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Round 3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小小:三月份為什麼還放煙花?大大:不是那個煙花哦!
  • 故人西辭黃鶴樓
    故人西辭黃鶴樓 日期:2020-03-11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而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個時候已經詩名滿天下了,他帶給李白的印象就是陶醉於山水之間,自由而又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一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再說這次離別正值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侯。從黃鶴樓到揚州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而揚州更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都會。
  • 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賞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 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賞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遊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 一首古詩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