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王麗 通訊員 柳景春
錢塘自古繁華。杭州下城千億級武林商圈,被譽為杭州的「繁華原點」。如今,在「繁華原點」的北部,又一張絢麗藍圖已經鋪開。下城區精心謀劃的一座宜居、宜業、宜學、宜遊、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武林新城」正在蓄勢待發。
近日,下城區公布武林新城最新規劃。武林新城,範圍南至德勝路,往北覆蓋下城區所有北部地區,總面積約為16平方公裡。
武林新城內共分為7大重要片區:楊家片區、華豐片區、杭氧北片區、紹興路片區、沈家片區、石橋片區、西文片區設計規劃定位及目標新鮮出爐。未來,這裡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期待?快來看看。
楊家片區
功能複合的「城市活力區」。結合TOD節點,形成功能複合,便捷疏散的城市空間,打造高品質的現代化城市活力區。
品質高尚的「宜居生活區」。緊扣生態和人文主題,配套公共服務、人才公寓、商業服務等設施,建設宜居生活區。
▲華中南路鳥瞰圖
集聚高效的「產業服務區」。重點發展商業商務、教育醫療、鄰裡中心等,服務周邊特色小鎮、居住社區、產業園區,打造集聚高效的服務平臺。
華豐片區
規劃定位:杭州TOD物業的典範;下城電競的展示窗口;武林新城的創智社區。
重點解決的問題:明確定位,提升品質;城市修補與生態修復視角下的空間重塑;城市居民配套的全面提升;文化景觀資源的利用與城市形象的塑造。
紹興路和杭氧北片區
總體目標:發展途徑—國際化;建設目標—都市化;發展引擎—產業化。
一核一脈:以人為核心、商業時尚為脈;
兩軸兩翼:城市生活軸、慢生活商務軸;
三個融合:生產、生活、生態;
四個區塊:文化創意、科技研發、商貿康養、信息交易;
五個策略:生態、高效、產業、健康、系統;
六個城市:共享、開放、人文、垂直、便捷、時尚;
七個地標:核心商務區、街心公園、長木裡文創街區、西文公園、中心立體樞紐、河岸休閒街、國際商務街區。
沈家片區
武林新城TBD科技商貿區,創智城×武林居
以「商+」為發展理念,積極聯合周邊本地要素,打造集時尚文化消費體驗、產業推廣空間、創新跨貿服務與一體的 知識·跨界·創智城
以「慢行活力環」為手段,打破用地界線,串連地鐵站點、藍綠走廊、配套設施,形成國際化品質、最具武林氣質的 無界·國際·武林居
石橋片區
發展目標:新門戶、新地標、新文創。
功能定位:TOD之上的「杭汽輪」文創綜合區。具體功能以康寧路站TOD為支撐,以杭汽輪工業遺存為特色,結合電競小鎮的產業發展需求和北景園生活性需求,建立集社區化商業、文化藝術、大型書店、高端辦公、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城市綜合體。
核心理念:傳承工業文化、重構街區活力、提升產業能級。
布局結構:一體、兩心、二街、四片。一體——杭汽輪文創綜合體;兩心——商業休閒中心+文化創意中心;二街——汽輪文化大街+電競產業大街;四片——北部居住片、中部商住片、中心混合片、南部混合片。
西文片區
發展目標:武林新城健康中心。
功能定位:具體結合軌道交通建設,落實醫療、教育等「三公」設施為首要目標,提高下城區北部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水平,充分挖掘地區城市更新活力,打造「武林新城」中部集優質醫療、優質住區、社區服務、商業商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功能區。
布局結構:一軸、兩帶、兩片。一軸——東新路城市發展軸;兩帶——東新河及西湖漾河生態景觀帶;兩片——圍繞東新路城市發展軸展開的東側優質商住片區及西側公共服務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