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完整版|四書之首,原文及譯文(值得珍藏)

2020-08-28 潔淨精微

《大學》完整版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全文約2400字。相傳為曾子所作,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劃分章節並注釋),最終和《中庸》、《論語》、《孟子》並稱「四書」。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大學》提出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求學宗旨;繼而論述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實現這一宗旨的八個修為臺階;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治人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國泰民安)。










































相關焦點

  • 四書之首:我叫《大學》!
    整個至漢唐以來,一批儒學大佬從各個方面紛紛發力,將儒學及其經典推上一個高度,比如韓愈就把《大學》這篇內容推為「很重要」。但我們要知道,宋代以前《大學》這內容是一直從屬於《禮記》的,直到宋代二程兄弟把它抽出作章句、朱熹大哥又給它集注之後,《大學》才開始和其他三部書平起平坐(《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 完整四書之「大學」原文及譯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必讀古文收藏!
    完整四書之"大學"原文及譯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必讀古文收藏!
  • 《大學》原文及譯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必讀古文收藏!
    "大學"原文及譯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必讀古文收藏!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 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書 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 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 「四書」之首。朱熹又認為收在禮記中的《大學》本子有錯亂,便把它重新 編排了一番,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
  • 《孫子兵法》完整版,原文+譯文(收藏版)
    一、計篇【原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是關係民眾生死的所在,是決定國家存亡的途徑,不能不認真加以考察、研究。【原文】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 《孫子兵法》完整版,原文+譯文,讀懂古人最高謀略!(收藏)
    【原文】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譯文】用兵,是以詭詐為原則的。因而,"能"要使敵人看成"不能","用"要讓敵人看作"不用"。"近"要讓敵人看作"遠","遠"要讓敵人看作"近"。
  • 《四書》經典句子,值得珍藏!
    ◆ ◆ ◆四書是儒家經典著作,《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四書之名始於宋朝。《大學》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7、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們所厭惡的,厭惡人們所喜好的,這就叫做違背人的本性,災害必定會落到他的身上。8、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 五月天《轉眼》歌詞完整版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完整版歌詞、官方版MV)  02. 成名在望(完整版歌詞)  03. 好好 (想把你寫成一首歌)(完整版歌詞)  04. 兄弟(完整版歌詞)  05. 人生有限公司(完整版歌詞)  06. 後來的我們(完整版歌詞)  07. 頑固(完整版歌詞)  08.
  • 四書五經之《大學》: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
    學習儒家學說首先要關注《四書》,《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是一部耗時一千七百餘年的巨作,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極其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四書五經之《大學》——欲治國,必先齊家!欲齊家,必先修身!四書五經之《大學》·治國必先齊家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 愛欲之書與俗世典範 ——讀劉小楓編譯《柏拉圖四書》
    劉小楓教授在編譯此書時,「隱含讀者」是大學本科生和文學愛好者,他謙遜地說:「僅僅是為他們提供一個柏拉圖作品的基本讀法——對觀式讀法」。他認為柏拉圖的作品相互關聯、值得對觀,希望讀者從單篇讀法進入到組織式讀法,即通過「對觀式讀法」,打破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桎梏,整體把握柏拉圖作品中某些主題的內在統一性和豐富性。至於取名「四書」,是受儒家「四書」之啟發。
  • 【三字經】原文譯文
    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基於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藝術瑕疵,但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不斷流傳。【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悟透心機 》原文譯文, 敬世之妙言 , 人生之寶訓!
    【原文】 身世浮名,餘以夢蝶視之 【譯文】 人生一世,虛浮的聲名,我把它看作莊周夢蝶一般,只是事物的變幻,絕不會去正視看它一眼。
  • 2014年6月大學英語四級翻譯原文及參考譯文(五)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2014年6月14日上午已經結束了,文都教育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英語四級翻譯題的參考譯文,供大家參考:  四級翻譯原文:  中國應進一步發展核能,因為核電目前只佔其總發電量的2%。該比例在所有核國家中居第30位,幾乎是最低的。
  • 這套康熙大帝一生最愛讀的《四書》讀本,竟是唯一流傳至今的皇家讀本!
    張居正任內閣首輔後,就全面負責小皇帝的學習,他親自總結自堯舜以來,歷代帝王治國的得失經驗。而張居正講解的《四書》一樣也是為了小皇帝編寫的,張居正本人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對於孔孟的儒家學說,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意,並且總能參透經書背後的語境。
  • 《論語》《衛靈公》原文和譯文(二)
    譯文:衛靈公:孔子說:「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  13 原文:衛靈公: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衛靈公:孔子說:「這個社會完了?我沒見過喜歡美德如同喜歡美色的人。」  14 原文:衛靈公: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譯文:衛靈公:孔子說:「臧文仲是竊居官位的人嗎?
  • 品悟古文名篇|陳情表「原文、譯文、段意及寫作特點」
    【原文、譯文及段意】【原文】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 《論語》《衛靈公》原文和譯文(三)
    32 原文:衛靈公: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譯文:衛靈公:孔子說:「君子謀求掌握治國之道而不謀求食物。耕田,有時還會挨餓;學道,卻能拿奉祿。君子只擔心沒學好道,不擔心貧窮。」  33 原文:衛靈公: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 崔顥《黃鶴樓》原文譯文賞析
    【原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
  • 《孟子》原文及譯文
    離婁章句上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 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譯文   孟子說:「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 能治理好平民百姓。
  • 「論語易讀」10·19 君視之 東首
    【原文】10.19 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譯文】孔子病了,國君來探問,他便腦袋朝東躺著,把上朝的服裝穿在身上,拖著大帶。【注釋】(1)《皇疏》:「孔子病而魯君來視之也。此君是哀公也。東首,病者欲生。東是生陽之氣。故眠首東也。故《玉藻》云:『君子之居恆當於戶,寢恆東首』者是也。」(2)《朱注》:「東首,以受生氣也。
  • 《四書章句集注》的讀法
    一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四書」在宋以前並不受重視,也未被列入儒家的經典。《論語》《孟子》在漢代屬於幼學之書,而《大學》《中庸》只是《禮記》的兩個章節。到了宋代,《論語》《孟子》的地位開始提高,《中庸》則在南北朝因道教與佛教的廣泛傳播而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