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60歲識字,82歲出版5本書:你的為時已晚,別人的剛剛好

2020-08-22 時了心語

近日,82歲的農婦作家姜淑梅再次被推上熱搜:

一個農村婦女,一輩子沒正經上過學;卻毅然選擇在60歲學識字,75歲高齡學寫字。

從此,一路開掛,77歲加入省作家協會,成為當之無愧的作家;

一路高歌,突飛猛進,出版了五本書。受邀參加央視節目;

成名之後,在讀讀寫寫的路上,繼續折騰,點亮自己的書法、畫畫技能;

而對這一切,都起源於老人但求快樂的心願:

"就尋思寫寫自己快樂就好了"

很多網友深受感動,紛紛表示:

"沒有來不及,只有不想來"

"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人生沒有什麼是太晚的事,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自我成全,才是成全的最高境界。走出"舒適圈"是人一生要做的功課。 "

無獨有偶,日本一名78歲的退休老人,因為一直對畫畫感興趣,決定重拾畫家夢;

聽人說用電腦附帶的電子表格軟體就可以畫出簡單的圖形,便開始研究,

嘗試用電子表格軟體畫畫,即使所有人都不看好,也沒有放棄;

最初的幾年他廢寢忘食地研究,終日與電腦表格為伴,終於表格畫越來越精細;

最終通過電子圖形藝術大賽一舉成名,並在此後三年接連獲獎。

他的電子表格畫作,甚至被遠送國外展覽。

是啊,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成功,而是敢不敢開始。

只要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1

有人說,生了小孩,就不要繼續折騰了。

上有小下有老的日子,勤勤懇懇養家餬口就可以了,就不要再痴心妄想做些冒險的事了。

但有支微電影裡的老人卻用行動告訴我們:生命不止,折騰不休。

17位平均年齡81歲的老人,一個重聽,一個患癌,三個有心臟病;

為了完成年少時和故友的約定,他們準備了6天,終於穿上了機車服出發;

帶著故友的遺照,一路前行,環島騎行了13天,總計1139公裡。

你以為這只是電影情節?

不,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短片。實際上參加騎行的老人有17位。他們都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卻依然選擇前行追夢。

正因為他們懂得生活即夢想,才會在耄壽之年,無懼挑戰,勇敢追夢。

因為他們明白,人會老,但夢想永遠年輕。只有即刻出發,才能抓住夢想。

2

很多人都覺得,既然不能保證是否成功,那就不要開始。

其實不然,開始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一定是源於開始。

去年考研成功的49歲宿管阿姨,為了給兒子樹立榜樣,連續三年旁聽專業課程,花700多天背單詞、上網課,堅持用英語和留學生交流,最終和兒子成為了同屆學子。

她說:"心中有目標,只要去做了,只要肯努力,就能達到想要的。"

你需要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做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現在還不晚,永遠都不會晚。

被稱為中國最帥"老鮮肉"的82歲硬核老人王德順:

44歲開始學英語;

49歲為追夢成為一名老北漂,沒房沒車,一切從頭開始;

50歲開始學健身;

57歲創造"活雕塑";

70歲開始練腹肌;

79歲開始走T臺。

因為敢於追夢,勇於重新開始,將人生的下半場演繹地精彩紛呈。

莎士比亞曾說: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就是現在。

你以為的為時已晚,或許正是別人踐行的現在開始。

3

清瞳和西西是在同一個英語培訓課上認識的同學,

她們都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的英語培訓扭轉職場透明人的尷尬處境。

不同的是在學完一期的課程後,西西的薪資翻了一倍,清瞳卻失業了。

原來清瞳在參加課程的時候總是糾結能不能學好,一邊怕起步晚了跟不上,一邊又糾結上好課是不是真的能幫助自己職場更上一層樓。最後在恍惚焦慮中度過了課程,英語能力非但沒提升,還因為總請假被原公司辭退了。

既然已經做了選擇,就不要懷疑前進的可能。

當有了努力的方向,請不要妄自菲薄。

沉下心來,踏實開始,踏實進步。

時光永遠不會辜負用心付出、努力前行的人。

相關焦點

  • 60歲開始認字,82歲出版5本書:「不怕起步晚,就怕壽命短」
    來源:益美傳媒(ID:YeeMedia) 她60歲才開始識字,75歲才開始寫作,80歲才開始學習畫畫。從文盲到出五本書,她只用了15年時間。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傳奇,那姜淑梅奶奶就是一個傳奇。
  • 60歲學識字,75歲學寫作,6年出5本書,傳奇「網紅奶奶」用筆打撈歷史
    60歲學識字,75歲學寫作,80歲學畫畫。到了82歲,她已寫下近60萬字,畫了上百幅畫,出版了5本書。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的家中,姜淑梅老人在展示她已經出版的5本書(9月12日攝)。新華社發 (謝劍飛 攝) 自寫自畫,6年出版5本書「俺家門前一棵桃,青枝綠葉梢兒搖。開的桃花一樣大,結的桃兒有大小。
  • 張愛玲之母60歲學認字,75歲學寫作,82歲出書:凡事不怕晚就怕懶
    姜淑梅,82歲,截止目前已寫下近60萬字,出版了5本書,畫了上百幅畫。這是大部分自負有才華,卻活了一輩子至死都做不到的事情。可誰曾想,這位老奶奶 60歲才學識字,75歲才學寫作,80歲才學畫畫。她是作家張愛玲的母親。
  • 60歲才識字,74歲成暢銷書作家:人生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大器晚成
    甘羅12歲拜相,霍去病17歲封侯,周瑜21歲當大都督,張愛玲20歲出頭就成為上海知名作家,TFBOYS在讀中學時就橫掃各大音樂榜單,成為粉絲競相追逐的對象……但起步晚,就真的機會渺茫,離成功無緣嗎?近日,一位82歲老人用她自己的親身經歷生動詮釋:有夢想,並堅持下去,精彩的人生無所謂起步太晚。
  • 網紅奶奶姜淑梅:60歲識字,75歲學寫作,83歲的她出了5本書
    比如「網紅奶奶」姜淑梅,60歲才開始學習識字,75歲學習寫作,80歲學習畫畫,如今,她已經出版了5。姜淑梅說,她老伴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去世,一下子自己變得鬱鬱寡歡,女兒為了開導她,提議讓母親識字。這時候姜淑梅已經年過六十。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其實,耶魯大學格薩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阿諾德·格塞爾博士早就指出:從長遠來看,孩子不管是3、4、5、6歲開始識字,還是7歲開始識字,未來都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孩子的發育沒有達到的時候,所有的超前教育都是在浪費時間。
  • 42歲才開始識字,58歲加入省作協,山東農婦王秀雲創造文壇奇蹟
    從文盲到作家的農家婦女王秀雲,42歲開始識字,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從認字到讀書,尤其是有了文學創作的夢想之後,把身邊的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小人物牽進小說,十年中,先後寫出了一百餘篇小說(其中長篇小說兩部,中篇5篇,短篇百餘篇)。並有作品發表於《芳草》《鹿鳴》《山東文學》《時代文學》《當代文苑》《唐山文學》等文學期刊上。
  • 老人從目不識丁變作家:60多歲識字 70多歲出書
    而在綏化有一個老人,六十多歲學認字,七十七歲開始,連續四年出了四本書。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可以說是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六十多歲學習認字  七十多歲開始出書  姜淑梅,已經82歲高齡的老人,耄耋之年,還能寫字出書。《亂時候,窮時候》這本書,就是她在77歲時寫出來的。
  • 82歲寡居老人收藏900封60年前的情書,出詩集幫助痴呆老人
    今年82歲的杜威太太至今還保存了900封60年前的情書。當年她的丈夫阿諾德作為士兵來到遠東作戰直到三年後才回家,這三年裡,杜威太太和丈夫幾乎每一天都在給對方寫信,這些信件往返英國和中國香港。如今,這些漂洋過海6000英裡的情書,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是這對夫妻愛情的見證。
  • 四十歲才剛剛開始,七十歲才是人生的巔峰!
    於我,一切剛剛好,四十歲是一個新的開始。很幸運,在要踏入四十歲時,看到了這本《給40歲的嶄新開始》。本書告訴我們「四十歲才剛剛開始,七十歲才是人生巔峰的觀念。」。本書作者松浦彌太郎,高中未畢業就隻身赴美闖蕩,回國後創辦最有個性的書店,後擔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的總編輯。
  • 60歲學認字,82歲成就傳奇作家-姜淑梅
    60歲學認字,82歲成就傳奇作家-姜淑梅姜淑梅,1937年出生在山東省巨野縣,1960年跑到黑龍江省安達市,做了20多年家屬工。回到家後的一年,姜淑梅整日不語,一個人靜靜待在自家院子裡看到荒草發芽就去把它拔掉,一天到晚就是不想見人,因為家裡離公園很近,姜淑梅好不容易想放寬心去公園開心開心,到了公園一聽到敲鑼鼓的、扭秧歌的、跳舞的心裡頓時感到不舒服,立馬就往樹林裡面躲,扳個樹枝就回家了,回到家中決定以後再也不會去了,去了心裡難受。
  • 幾歲開始識字好?父母記住這4點,別錯過教娃識字的「黃金時間」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應該過早地教孩子識字,孩子小的時候該玩就玩,上學了自然就識字了;而有些家長看著別人家孩子認識很多字,而自己家孩子還什麼都不認識,就感覺非常著急,就希望能早點教孩子識字,不能被別人家孩子落下。這兩種觀點哪個是正確的呢?孩子什麼時候開始識字是最合適的呢?
  • 60歲識字?75歲出書?83歲的傳奇奶奶連插畫都自己動手
    ——傳奇奶奶,姜淑梅 「姜淑梅女士帶來的是一種民間草莽的聲音,不需要別人替她代言,而是自己用筆寫出來。她作品裡的事情,跟知識分子的書寫是不一樣的。她筆下的民間故事,有一種故事本身的力量,那種力量是你很難忘記,很難忽視的。」
  • 我,是個普通農婦,為了一個賭約,42歲學認字寫小說,今成為作家
    她與兒子立了一個賭約:如果你能考上清華,那我就能放下鋤頭去當作家今天,在一本舊《讀者》雜誌上,無意中看到一篇特別勵志的文章《「賭」出的骨氣》,講的是沂蒙山一個普通農婦成為作家的故事。這位農婦叫王秀雲,1960年出生,42歲前,她目不識丁。
  • 60歲開始認字,6年出版5本書:「80後」逆襲奶奶的學習之道
    有這樣一位老人——60歲才開始認字;75歲開始學習寫作;78歲時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在6年的時間裡,幾乎保持著一年一本書的速度,出了5本書。受到無數讀者的好評。好文字,好故事。馬國興(作家,《讀庫》特約審校):忽然想起老家俗語:「 不怕起點遲,只要起點高。這已不僅僅是老有所為的故事了,更是一個勵志的傳奇。」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識字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太過於焦慮,簡單的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會輸在同齡孩子後面,過早的識字又擔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反而會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好呢?有的孩子3歲時就開始認字寫字,原因是身邊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了,家長們百般著急的恐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 60歲學寫字,76歲出第一本書:不怕起步晚,就怕壽命...
    傳奇奶奶姜淑梅再苦的日子也能寫成段子2013年,60歲開始認字的姜淑梅出了第一本書《亂時候,窮時候》,那年她76歲。裡面的文章曾連著兩回上了《讀庫》,感動了全國許多讀者,評論家認為她「比餘華天真,比野夫還野」,央視新華社各地媒體都追著採訪她。當時,她曾口出「狂言」:我一年出一本。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要清楚
    我們家的玩具是比較少的,而書卻特別多,所以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樂樂便拿出了她最喜歡的繪本給小朋友看,可沒想到小朋友拿著繪本爭搶著要讓奶奶講,樂樂看到便說:我來給你講故事吧!於是樂樂便展現了她的才能,把一整本書都講給了小朋友聽。
  • 寶寶幾歲開始識字比較好?牢記4個識字常識,讓孩子識字變得簡單
    為了讓自己寶寶領先別人一步,很多父母早早就開始教他們識字,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識字效果一般。那麼寶寶幾歲開始識字比較好?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兩歲就可以開始識字了,一邊學說話一邊識字;有的父母則認為,孩子3歲開始識字好,為上幼兒園做準備。
  • 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4-5歲孩子!
    4-5歲的孩子,「惡魔」本質漸漸顯露,當您遭遇這樣的孩子時,是怎麼操作的?也許看了這篇文章,您會有小小的收穫。4-5歲的寶寶是什麼樣兒的呢?小滿今年四歲半,剛學會下軍旗,這會兒正和爸爸興高採烈地下著。可是沒過多久,小滿就輸了,哭了起來。爸爸說:「輸了怕什麼?贏了是將軍,輸了再下也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