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孩子太敷衍容易坑,誇不到點上也是錯,「雙因素理論」科學誇娃

2020-12-18 糖果育兒日記

「鼓勵式教育」是現在受到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種教育方式,通過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建立自信心,即使是孩子犯錯誤,也可以通過其他角度對孩子進行鼓勵。

孩子在覺得自己做的好的時候,都希望得到大人的表揚和肯定,受到更多的關注。家長們也願意去表揚孩子,但很多時候表揚的方式有些敷衍,未必能達到鼓勵的效果。

生活中常見的「敷衍式鼓勵」雷區:

一個朋友曾經聊起他的成長經歷:小時候家裡就他一個男孩,很受重視,無論做什麼都會被全家人誇獎。

即使是倒杯水都會被家人誇獎,聽多了覺得挺煩的,感覺他們並不是真的關心我,所以青春期的時候特別叛逆,覺得他們太虛偽。特別作,就像看他們生氣。

1)敷衍泛濫的誇獎,起到了反作用

有些父母過度關注孩子的成長,無論孩子做什麼都要進行誇獎。有的性格比較自信的孩子,被誇成了自傲、自負甚至自戀。

不能夠正確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自視過高,在社會上很容易出現問題。容易養成「眼高手低」的問題,融入社會就會出現問題。

2)做每件事兒都需要被誇獎,沒有誇獎受不了

因為誇獎泛濫,孩子被誇獎的頻率過高,孩子在誇獎中長大。容易養成玻璃心,做每件事兒都需要被誇獎,如果某一件事兒沒有被誇獎,就極度的否定自己,變得很脆弱,就是常說的「玻璃心」。

鄰居家的一個姐姐,從小就是被「捧」著長大的,從來沒有人跟她說過重話。畢業之後成為了一名櫃姐,結果上班第一天就被氣哭了。

原因是因為客人跟她講價,她因為受不了委屈跑回了家。

別都覺得最正常不過的事兒,她卻覺得無法忍受,在挫折面前變的異常脆弱。

3)為了誇獎而努力,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給孩子誇獎是為了讓孩子更加自信,減少性格中的自卑。有些父母比較嚴厲,在誇獎方面過於「吝嗇」,稀有的誇獎成為了孩子的目標。

孩子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出發點可能就變成為了誇獎。當父母真的問他想要什麼的時候,孩子會表現的比較迷茫,容易變成討好型性格,即使做選擇也是為了討好父母。

4)誇獎時不走心,讓孩子對你失去信任感

「寶寶真聰明」、「寶寶好厲害」有些家長會把這些話當成口頭禪,不管孩子是否是需要誇獎,態度有些敷衍,覺得小孩子就是需要誇,那就誇好了!

其實,孩子的內心很敏感,小小年紀也會「察言觀色」,如果你在誇獎的時候不走心,他們也能感受得到。

時間久了會察覺你在「騙」他,從而對你說的話都會在心裡打個問號,可能會表現出「頂嘴」「不聽話」的行為。

「鼓勵式教育」的誇獎也不是濫用的,如果不能很好的運用,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雷區呢?可以借鑑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來分析一下

「雙因素理論」是一種用於公司管理上的員工管理理論。

赫茨伯格將企業中有關因素分為兩種,即滿意因素和不滿意因素。滿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滿足和激勵的因素。不滿意因素是指容易產生意見和消極行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他認為這兩種因素是影響員工績效的主要因素。

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的核心在於:「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這一論斷,因此如何認定與分析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並「因材施政」這才是關鍵。

在面對孩子的教育上,也可以劃分這兩類因素。

激勵因素:自身的努力、能力的提升、完成有挑戰的事兒

保健因素:父母的誇獎、物質獎勵、人際關係

如果把父母的誇獎看成是保健因素,那就說明,它起到的作用就是一方面是可以消除孩子的不滿,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被關注度得到了提升,但卻無法因為誇獎帶給孩子真正的成就感。

如果誇獎過多,也無法帶來想像中的積極意義,反而讓孩子覺得「這些都是我贏得的」。

不但無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反而會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相反,激勵因素才能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自己又有動力去克服困難,更樂觀的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書。

所以,父母的教育方式,應該更加側重於「因材施教」,用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相結合的方式,誇孩子誇在點上,讓孩子依靠內在的認同和努力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依靠父母的外部誇獎去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

要怎麼誇,才能做得誇娃誇在點上呢?

不要空泛誇獎,要有具體所指

「寶寶真是太厲害了」,「你畫的真好」,「寶寶怎麼什麼都這麼厲害」。這種空泛的誇獎隨處可見 ,孩子聽到了也會覺得很高興,但卻未必能起到激勵效果。

父母可以就這孩子進步的地方,有所指的進行誇獎,「寶寶的顏色搭配的很好」,「寶寶寫字的坐姿比以前標準了」,讓孩子明白自己做對了什麼,才收到誇獎的。

有具體內容的誇獎也有助於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太過空泛的誇獎,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覺得有些「假」,反而失去了作用。

挑著誇獎,對有挑戰難度的進行誇獎

不要誇獎泛濫,這樣會讓誇獎變的廉價,慢慢會失去作用。

誇獎是為了激勵孩子更加努力,如果生活中很正常的小事兒,也進行頻繁的誇獎。

比如,孩子剛會自己穿襪子的時候,可以進行誇獎,「寶寶好厲害,會自己穿襪子了!」這階段的寶寶,穿襪子對於他來說是一件有挑戰的事情,可以誇獎。

如果等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了,自己穿襪子就是一件需要誇獎的事兒了,而是一種他必須會的技能,就不需要大驚小怪的誇獎了。

注意誇獎方式,多強調努力

有些爺爺奶奶常說,「我孫子真聰明」,「我孫子長的好」。這樣的誇獎都是在強調先天的因素,對於激勵孩子努力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而且說多了,會無形之中增加孩子先天的優越感。覺得自己不需要特別努力,天生就比別人強,會消磨掉孩子的進取心,變的消極自傲。

不要吝嗇失敗後的「雪中送炭」

很多誇獎都是「錦上添花」式的,有時候都會被孩子忽視。「雪中送炭」式的可能是孩子更需要的。家長要在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找到孩子值得肯定的閃光點,引導孩子吸取失敗的教訓,直面失敗,學會在失敗中成長。

相關焦點

  • 誇孩子不走心容易坑娃,很多家長中招,「雙因素理論」教你咋誇娃
    而新一代爸媽在飽含著「愛與自由」的教育理念下育兒,也常常對自家孩子進行花式誇讚。但這種誇讚真的好嗎?很多父母是為了誇讚而誇讚,結果卻好心辦壞事,非但沒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還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作用。父母隨心所欲的誇娃,不如不誇。需知,怎麼誇孩子也是門學問,如何對孩子進行讚美是講究「段位」的。
  • 「夜讀」如何才能誇人誇到點兒上?
    挺正常的啊,一如既往的健康黑,沒有青春痘,沒有油筆道兒,牙上也沒有韭菜葉兒……唯一不太正常的是,她一直對我眨眼睛。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點什麼,特別關心地開口:「您昨晚是不是沒睡好啊?」誰都知道誇人很重要,那為什麼就是有人誇不出口,誇不到點兒上呢?一、為什麼誇人這麼難?01 關注事情,而不關注人。
  • 如何正確誇獎孩子?教你3個技巧,誇孩子誇到點子上
    敏敏媽最近讀了關於正向教育的資料,打算實踐在自家孩子身上,結果給孩子一頓誇,反而把小朋友嚇得哇哇大哭,而敏敏爸則在一旁偷笑:"你這還不如別誇,我在一旁看了都害怕,太像電視劇裡笑裡藏刀的皇后娘娘了!"這也得怪敏敏媽,讀書只讀一半,後面的注意事項也不好好看完就直接上手,結果搞砸了吧。
  • 女生最喜歡男人誇她什麼,這5點,記住了!
    每次想起她,最先想到的總是,她笑起來月牙彎彎的眼睛和潔白的大牙齒,帶著點童真的稚氣……(後面省略一大段引起不適的秀恩愛描述)」看到這兒我不禁打了個哆嗦,這狗糧可真有夠肉麻的。肉麻歸肉麻,但他也實在是太會誇了,把女朋友都誇到細節裡去了。這也得是真的很喜歡才能誇得這麼好吧。
  • 「孩子不能誇,一誇翹尾巴」的真相
    此後,在和別的媽媽交流育兒經驗時,斑鳩媽媽總是說——孩子不能誇,一誇翹尾巴。然而,這並不是真相。我們正確看待小斑鳩的成績波動,需要了解一個重要的統計學知識點——均值。其中,涉及均值、均值偏移、均值回歸三個重要概念。
  • 好孩子的誇出來的:誇孩子是一門學問,掌握這三點,正確誇獎孩子
    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的老師說過: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當時不是太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涵義,但隨著不斷地實踐,之前的認知被逐漸內化,也慢慢地懂得了這句話的真諦。01 誇獎孩子會讓孩子更認同自己好孩子確實的誇出來的。這點我在我家兩個孩子身上得到了印證。
  • 你都不知道誇對孩子有多重要!傅首爾動感誇人,孩子表情說明一切
    文丨福林媽咪現在綜藝節目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了,主題也越來越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像前幾年親子綜藝節目風潮的《爸爸去哪兒》,聚焦的是爸爸們帶娃過程中陪伴的缺失,最近呢,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社會的痛點,就有了一檔萌娃課業教育陪伴式綜藝《親愛的小課桌》。
  • 怎麼誇孩子最有效?
    【誇孩子少用「你真棒」】一、怎麼誇孩子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可如何誇獎,也是門深奧的學問。美國暢銷育兒書《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特別提醒廣大家長:稱讚,就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結果在接下來的任務選擇中,被誇努力的孩子多數選擇了有挑戰性的難題,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則大多只選擇完成簡單問題。如果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用「聰明」來定義,一方面他可能會變得自負、驕傲,而不是更自信;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面對挑戰容易迴避,甚至發展成投機心理。
  • 天天就會說「孩子你真聰明」,最簡單的誇孩子你都做不對
    在這個講究科學育兒的時代,大家更喜歡的是用激勵的方式,去鼓勵孩子成長。所以,現在走哪裡都會聽到,「寶寶你真棒」「寶寶你真聰明」「我家寶寶真厲害」諸如此類的誇獎。然而,這麼一昧的誇孩子,對於寶寶的成長真的都好嗎?萬一寶寶習慣了誇獎,以後沒有誇的時候,心理不會失落嗎?又或者,那一天寶寶那天沒有做好,自己能承受嗎?所以,誇孩子也是有講究的。
  • 「誇人」也是講究技術、技巧的!
    你肯定特別自律、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我太佩服您了,你激勵到我了。不行,我也要自律起來,你快跟我說說你是怎麼做到的。你看,一樣都是誇對方瘦,你品品,是不是不太一樣?讚美三段論,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刻板的工具,實際上是提醒我們一個觀念:誇人不要誇現象,要誇現象背後的素質或能力。要告訴對方,你知道他的努力,你認可他的深層價值。
  • 嘴笨的男生看過來,如何誇一個女孩子長得好看?
    誇女孩子長得好看是俘獲女孩歡心最簡單的一種技巧,而偏偏就有嘴笨的男生會把誇讚說成了貶低,即使有些能說會道的男生,也無法每次都能讓女孩覺得誇讚是真誠的。那麼,如何誇一個女孩子長得好看呢?先來看一個反面教材。
  • 「清平樂」薄紗遮面,卻被宋仁宗誇好看,誇讚難免也太敷衍!
    宋仁宗連曹皇后的面容都沒有看到,便誇好看,鑑於宋仁宗和曹皇后一直不放糖,簡簡單單兩字「好看」,便讓觀眾嗑糖!這糖難免也太牽強,太敷衍了!無論是歷史,還是劇集,宋仁宗對曹皇后的態度,觀眾何嘗不心知肚明。曹皇后薄紗遮面,宋仁宗一見直接講道「好看」,這也太過於敷衍,連容貌都沒有看到,宋仁宗所謂的好看是在說衣服?還是面紗?半生冷淡,一世知己。曹皇后從暗戀宋仁宗,直到嫁給他,也算是作為一個有意中人的女子所被羨慕了。誰知意中人不青睞自己,只能做一個盡職盡責的皇后,做好他的臣子。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試試這些語境誇獎,鼓勵同時還培養高情商
    很多家長誇孩子的時候總會說「你真棒」或者「我家孩子最棒了」,卻沒有發現這樣的話空洞而且沒有意義,孩子聽了也會覺得父母是在敷衍他,時間久了這樣誇孩子不但不會對孩子有鼓勵的作用,還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孩子變「怪」和誇有關,別再用「你真棒」敷衍孩子放學回家兒子一臉嚴肅的問我:「媽媽,你誇我的時候會說什麼?」我思想有點短路,楞了一下說「你真棒」想敷衍了事,可是兒子一下子哭了,一邊哭一邊說「不要,我不想變成怪孩子」。
  • 誇孩子別只用「你真棒!」,聰明的父母這麼誇,孩子越來越優秀
    又到了一學期家長會,輪到老師點差生名字的時候,媽媽認真傾聽,這次卻沒有聽到兒子的名字。母親感到很意外,就去問老師是不是把她兒子的名字漏掉了。老師說:「以他現在的成績,可能考不上重點高中。」媽媽心中有了一絲欣喜,看到在外面等待的兒子,告訴他說:「老師說,只要你努力,還是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的。」
  • 營銷文案必看:誇人怎麼誇出「彩虹屁」?
    大部分測試結果其實並不專業,憑藉具體的理論投射到用戶身上,尋找到用戶痛點。人孤獨但不孤單,世界這麼大的,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卻寥寥無幾。人是一座孤島,茫茫大海看不到通往外界的遊船。朋友圈提供給用戶一個抒發觀點,展示能力、魅力的平臺。用戶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通過分享自己的生活來得到外界的認可。
  • 這些獨特的誇人用語太容易誤解了
    入伏以來天氣越來越熱,連脾氣都變得暴躁,為了避免和人發生口角、引火燒身,鯨寶默默學了很多地道的誇人用語,時刻準備著用「誇」來滅火。結果竟然意外收穫了不少有意思的表達方法,有些詞單獨看是貶義詞,用在固定句子裡就變成了花式誇人。
  • 怎麼誇女生漂亮?誇女生漂亮的俏皮話
    怎麼誇女生漂亮?如何誇女生漂亮不顯得刻意而敷衍呢?這就很考驗你的情商了,下面小編就整理了誇女生漂亮的俏皮話,套路十足又誠意滿滿,快點學起來吧。
  • 別再誇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請用這5種語境稱讚孩子
    相信不少家長在學習育兒知識時,都知道教育孩子時要不吝惜自己的讚美話語,多多表揚、誇讚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起來。但是誇讚和表揚的話語,也是需要好好揣摩的。閨蜜告訴她,在兒子取得好成績,或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時,她應該去誇讚、表揚孩子,讓他明白媽媽很欣賞他,也為他高興。陽女士覺得自己開竅了,就等著孩子向自己報喜的時候使勁誇誇他。有一次兒子又拿了全班第一,陽女士喜笑顏開地誇兒子"你真棒!",果不其然兒子比之前看起來開心了不少。
  •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比誇獎更重要的,是這一點
    「寶貝兒,你真棒」、「好棒啊」,「真棒」,我們常常聽到父母或者別人當面誇孩子,現在大家知道應該多誇孩子,「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聽說過,所以都不遺餘力的誇孩子,恨不得誇出花來。我帶嘟嘟出去,遇到親友或熟人打了招呼,或者說出讓大人覺得很可愛的話,大家都會伸出大拇指誇他,「真棒,給你點讚」,小傢伙也就喜滋滋的。
  • 稱讚也是一門學問,掌握誇人的3個思路,學會不著痕跡地誇人
    稱讚別人聽上去不太難,但是現實中很多人只會在關鍵時候說幾句「你真棒」、「你真厲害」客套話,聽上去空泛且敷衍,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給人留下有所圖謀的印象。如何做到讓稱讚聽上去自然真誠,成為別人眼中一個積極且喜歡誇獎別人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