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荷花,一般都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灼灼盛景。而一遇上秋天,就慢慢往頹廢裡去了,只留下一些荷葉零星的挺立在池子裡,
李明作品《蓮》
但是秋荷在詩人的筆下卻別有一番風景。
唐代詩人陸龜蒙在《秋荷》一詩中說:「茸承露有佳色,茭葉束煙如效顰。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遺香愁向人。」
朱曉峰作品《池趣》
宋代詩人宋祁在《秋塘敗荷》中寫道:「去時荷出小如錢,歸見荷枯意惘然。秋後漸稀霜後少,白頭黃葉兩相憐。」
李商隱在詩中《暮秋獨遊曲江》中說:「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佐龍作品
綠池落盡荷香猶存,殘葉猶開秋色正濃。秋荷落在玉上,是淡定,是從容。
在瑟瑟的涼風裡,秋荷,片片鐵紅的葉子,根根墨黑的枝梗,瘦硬泰然。朵朵碩大的蓮蓬,顆顆飽滿的蓮子,虔誠安穩。
遊高軒作品《連年有餘》
《古樂府·子夜夏歌》中有:「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蓮蓬包含了多個蓮子,蓮蓬寓意為「多子多孫,子孫滿堂」。
玉被綴滿斑點的荷葉覆蓋著,像是穿上了一件千年古衣。秋風過處,荷杆彎了,荷花枯了,卻依然保持著傲然和倔強,怒放著最後幾縷芬芳。
楊菊青作品《拈花》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幹。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秋風習習,荷花頹廢,但總有些遇見,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