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詩句無人不知,卻在事業巔峰,親手殺妻自縊……

2020-12-15 Kindle電子書庫

2019年庫管為您推薦的

第36期人物推送

本文共3425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從小就與他人不一樣,他對孤獨有一種宗教般的信仰。

他把自己與情人的性生活毫無保留地寫成文章公之於眾,甚至和妻子與情人一起生活,在紐西蘭的一座孤島上,三個人心照不宣地快活。

二十六年前,他舉起了鋒利的斧子,砍向自己的妻子之後,在一棵大樹上自縊身亡。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寫下這樣詩句的他,沒有找到光明,反而讓自己與身邊人都陷入了永恆的黑暗。

人們喜愛著他的詩與文字,他的天真與才情,另一方面卻又無法將他的結局與詩歌劃上等號。

顧,城。他究竟是誰?

「詩」在社會中破碎成長

他是上海娃子,從小就愛讀書。

喜歡讀書的他一次在眾人面前,講述了三國中的一個故事,還被冠以了「故事」的雅號。

顧城愛看書,也愛講書,但不喜歡給一群人講。

雖然小夥伴們很喜歡小小年紀肚子裡就藏了這樣多文史典籍的他,但他面對這種「崇拜」絲毫沒有任何驕傲,也無法觸發喜悅。

他在眾人面前的表現欲為零,連裝腔作勢都懶得擺。

留給家人最深的印象也並不是對書的喜愛,而是他的對「孤獨」的痴迷。

和別的小傢伙不一樣,顧城非常不喜歡湊熱鬧,總是安安靜靜一個人坐在那裡,不擅長與人交往,更準確的說,是不屑於。

一個人就可以構成一個單獨的世界,他可以與自己交流溝通,和單獨世界裡的「朋友」討論現實與存在,虛幻與飄渺。

他做自己的「孤獨國國王」。

12歲,顧城不再去學校讀書了。

一方面是家庭環境與社會條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他的確不願與眾人相處。

文革開始前,他動筆嘗試寫詩,寫自己的今日所見,寫自己與世界的單向碰撞,寫自己在「孤獨國」中的奇思妙想。

他不願與他人接觸,不願被卷進柴米油鹽、人情往事的世俗中,而這種逃離方式正是寫詩。一字一句,在將他從混沌時代的渾水中隔離。

1969年,他隨父親來到山東,開始了長達五年的農作生活,噩夢降臨。

他本就敏感而脆弱的靈魂,被這抔黃土緊緊裹住不得抽身。

痛苦,無助,掙扎,卻又無處可逃,他只能回到自己的「孤獨國」中避難,提筆寫詩來救贖自己。

雖然生活不易,但每次看到大自然的瑰麗與美好,他仍會情不自禁地詠嘆與浸潤其中。這段時期的詩歌同他的農村勞作沒有任何關係,僅僅是他敏感的心靈與自然交匯的產出。

他如清澈的泉水,初進詩壇,就叮咚作響。

他先後做過搬運工、鋸木工,也當過出版社的編輯,詩中的字裡行間也都是他在糾結、探索、在時代與內心之間做著激烈的對抗。

所以當他遇到了朦朧詩派,遇到了與他處境相似的文學作者,他便毫不猶豫地加入其中。

唯有詩歌,能證明存在。

激流島上的「靈魂朝聖者」

1979年,顧城隨父親去上海採訪,住在一處招待所裡。

剛走出屋子,風就把門帶上了,而他沒有鑰匙,父親也不在,他站在門外一臉漠然,失望極了。

這是這個世界在向我宣戰吧,顧城大概會這樣想。

他選擇了翻窗而入,收拾好行李並帶著極其憤怒的情緒找到父親,對他說:「我要走,現在就走,我要回北京,呆在這裡我要窒息了!」

當天,他踏上了回北京的列車,而人生軌跡也在此由於這場未知的際遇而轉向。

坐在他對面的那個女人,正是他日後的妻子謝燁。

顧城感到有些緊張,試圖通過和別人說話來掩飾自己的不安,「好像在迴避一個空間、一片清涼的樹」。

顧城在1979年7月寫給謝燁的情書中寫到:

「我開始感到你、你頸後飄動的細微的頭髮。我拿出畫畫的筆,畫了老人和孩子、一對夫婦、坐在我對面滿臉晦氣的化工廠青年。我畫了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他們開始互相給對方寫「厚度至少等於兩部長篇小說」的情書。

1983年8月5日,顧城和謝燁在上海登記結婚,婚後顧城還給謝燁起了個名字,叫「雷米」,他說「雷為神,詩為靈」,謝燁便是他的詩歌之神。

「那麼多燈火搖搖,雷米,真想和你去走風暴中安靜的雪地。

1986年,婚後第三年,顧城不僅寫下許多超凡脫俗的名詩名句,還開始思考哲學問題,並且贏得國際聲譽。

在一次詩會上,二十二歲的北大女學生李英,第一次見到了顧城和謝燁。

一整晚,謝燁都在同視為閨蜜的她講述自己與顧城這份愛情的完美,絲毫無任何防範之心。

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英兒心想:「這樣完美的愛情,為何不是我?

她告訴自己的密友,自己愛上了顧城。

一次見面,英兒與顧城閒聊,謝燁在一旁翻看雜誌。

兩個談了幾個小時,說到《聊齋志異》,顧城眼中這些悽美的奇遇都是作為一個男人的終極理想。

接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在謝燁的眼皮子底下,她向顧城告白了。

英兒與顧城互訴衷腸、難捨難分,謝燁則自己騎車先走了。

順著顧城一直渴望隱居的心意,1988年,謝燁同他定居在如同世外仙境般的紐西蘭激流島上。

他們沒錢,島上的日子極其清苦,兩歲的兒子小木耳嚴重營養不良。

顧城不喜歡這個孩子,甚至是妒忌,因為他奪取了謝燁的關注與感情。

為了遷就顧城,他們把兒子送到島上一個土著酋長的家中寄養,更加瘋狂的是,在謝燁的操辦下,英兒來到了激流島,開始了三人生活。

顧城同時與兩個女人維持著親密關係,似乎終於過上了理想中的「脫離世俗」的夢幻生活。

但兩個女人,都要為他的夢想買單。

英兒在島上認識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英國人,在一次顧城與謝燁去德國講學期間,他向英兒求婚,抓住這個機會,英兒去了雪梨。

顧城歸來,發現英兒的消失,幾乎瘋狂,決定寫一本名叫《英兒》的書。

謝燁期待著他在書中對婚姻不忠的懺悔和乞求妻子原諒,可他卻開始回憶對英兒的感情與三人的「美滿」生活。

整本書全部由顧城口述、謝燁輸入完成的,那些點滴的曖昧回憶,包括情愛與性愛細節,都一字一句地敲在謝燁心上。

萬念俱灰,也許也只在一瞬。

她不像外人看到的那樣灑脫,她說自己當時的心情是:只要有一個人說愛上我,我就會愛上他。

他出現了,叫做大魚。不知是怎樣複雜的情感,是愛?是報復?是孤獨?不得而知,謝燁開始同他交往。

顧城知曉以後,甚至激動地掐謝燁脖子,驚動了警方。

他們開始討論離婚。

謝燁猶豫了,因為她分不清自己現在的情感;顧城也在掙扎,他無法接受自己將要失去謝燁的事實。

顧城的姐姐顧鄉來激流島探望他們,每天都在目睹著兩人的爭吵與矛盾。

1993年10月7日,謝燁決定了,明天去機場接大魚。

1993年10月8日,顧城突然回家,進門如同往常一樣先洗了手。隨後他說,「出了點毛病,我現在去死,你別攔我,我把謝燁給打了。

說完便衝了出去,在一棵樹上自縊了。

謝燁躺在草地上,滿頭是血,在被送到醫院幾小時後不治身亡。

在顧城留下的遺書中,曾多次指責謝燁「拆散了這個家」。

另一個主角英兒,從此隱居澳洲,曾出過一本名叫《魂斷激流島》的書,以她的角度來回憶「三人行」。

這本書夾雜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辯護與救贖,事已至此,為時已晚。

「一個人應該活的是自己並且乾淨」

我們無法脫離詩人本人來探討作品,文字總是與他血管中流淌的溫熱心有靈犀的。

顧城畢生都在追尋著自由與自我,他厭惡人群,渴望獨處。

可他依然有著普通大眾的生活與情感、快樂與悲傷,也遭受著經濟困頓所帶來的垂頭喪氣,以及欲望來臨時的情不自禁。

心向出世,仍為凡人。

在紀念顧城去世二十周年的回憶文章中,作為顧城的朋友——舒婷回憶說,「顧城比我更詩人,他不甘委屈。就算餓肚子,也不能忍受紅塵。」

但也無法忽視的是,對於生活,這位「孤獨國國王」並非做的比普通人要好。

最後的結局是這樣,那個靈性純潔的詩意少年,化身一個拼命舉起斧子砍向妻子的惡魔。

他留下的泛黃照片中的炯炯目光,像是在向世俗無聲宣戰,也像是對於欲望與情感的認輸求饒。

他傲,在最後一刻也不肯披上粗布麻衣,硬要倔強的拐向明知是深淵的巷口。

他不設目的地追求自然、追求美與真;

他通讀哲學,文字靈動而清新;

他知道很多道理,有自己不落窠臼的信仰。

可他依舊沒有過好自己的一生。

他會後悔火車上的那次邂逅嗎?

那次讓他寫下「你的眼睛充滿了光明,像你的名字,像輝煌的天穹,我將默默注視你,讓一生都沐浴著光輝」的邂逅,正是一切不甘開始的那次邂逅。

大家好,我是庫管。如果想要閱讀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kindle電子書庫

相關焦點

  • 天才往往是瘋子,詩人顧城和諧三人行,為何最終先殺妻後自縊?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有誰想到寫出這麼陽光美好詩句的詩人,會親手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初戀妻子呢?「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曾經他們相遇在綠皮火車上,顧城笨拙地往謝燁手中塞了小紙條,表露心意。
  • 逼迫妻子流產、出軌、殺妻後自縊,顧城的悲劇人生到底是誰造成的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殺妻後自縊提起顧城的名字,很多人都已經聽說過,他是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稱為「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但是提及顧城的時候,大家所記住的,並不是顧城較高的文學修養,而是顧城殺妻後自縊的事件。1993年10月8日,顧城用斧頭將妻子砍傷致死,隨後在一棵大樹下自縊身亡。
  • 撞臉周一圍的近代詩人,開創中國新詩潮流,結局卻是殺妻自縊?
    撞臉周一圍的近代詩人,開創中國新詩潮流,結局卻是殺妻自縊?看顧城的老照片,他似乎撞臉,現代一位非常大熱的男演員周一圍,都有著很深邃的眼窩,豐厚的嘴唇,看來顧城當年也是個英俊的詩人!顧城雖然在文學創作中有著很高的成就,但是他的感情生活是一團糟,在顧城身上最具有爭議的一個點就是他的殺妻自縊事件了!
  • 顧城殺妻13年後,兒子木耳未讀過父母詩句,不知他們死亡真相
    一見鍾情,偏執求愛一名能寫出溫柔婉轉詩句的男人,很難讓人去猜忌他身上是否隱藏著狠戾暴躁的一面,我們以為能在文字上用盡情感溫存的男子,生活中也應當是對著夕陽詠歌的想必大部分人都有所耳聞顧城殺妻事件,不管放在面容醜陋,行為難堪的前科犯人身上,還是放在溫潤如玉、談吐不凡的顧城身上,殺妻這樣的罪名和新聞,以足夠讓人聞風喪膽,並且顧城心硬如石,手段讓人不寒而慄,直到如今也是茶前飯後會偶爾議論起的話題。
  • 詩人顧城:才華橫溢卻深陷三人感情生活,最後殺妻自縊釀成悲劇
    顧城在《一代人》中這句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是,這首詩的作者顧城卻是少為世人所認識,更不知道他竟是一個用斧頭殺妻然後自縊於大樹的"瘋子"。 1993年的冬天,以純淨美好、空靈優美風格詩歌為世人所熟悉的顧城,在崩潰倉促中用決絕的姿態將生命永遠地停留在紐西蘭激流島上,而他妻子謝燁的生命也被一併停駐在此。
  • 還原顧城殺妻自縊的真相
    殺妻自縊作為朦朧詩的引領者,顧城確實為中國文壇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但是,1993年,年僅37歲的詩人顧城竟然舉斧劈死了結髮妻子謝燁後上吊自殺。顧城殺妻自殺案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無數人瞠目結舌、扼腕嘆息:詩人顧城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
  • 26年前,一位著名詩人殺妻後自殺!他留下的詩句被人當作微信籤名
    26年前,一位著名詩人殺妻後自殺!他留下的詩句被人當作微信籤名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句詩,甚至當做自己的微信籤名。但你知道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聊的這位~~
  • 顧城殺妻13年後,兒子木耳不知父母死亡真相,從沒讀過父親詩句
    1993年10月8日,詩人顧城在異國他鄉殺妻後自殺,文壇一片譁然,他瘋狂的結束了妻子謝燁的生命,僅留下一個5歲的兒子桑木耳。從小沒有感受過父愛的桑木耳,在這一天不僅失去了父親,還有母親,自此,他開始和姑姑生活在紐西蘭一座小島,儘管父母、爺爺都是國內鼎鼎有名的詩人,然而桑木耳卻連中文都讀不利索。
  • 顧城殺妻自縊的背後: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顧城17歲開始寫作, 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隱居紐西蘭激流島,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寓所殺妻後自縊身亡。顧城是一個怎樣的人?在姐姐的眼裡,顧城從小就非常孤僻,總喜歡一個人孤孤零零地蹲在角落裡看大樹和螞蟻。
  • 他是相聲界的鼻祖,事業巔峰時選擇獨立,年近50無人知曉
    他是相聲界的鼻祖,事業巔峰時選擇獨立,年近50無人知曉說起相聲演員大兵。大兵是出生於1968年在1994年的時候,他從部隊轉業,在長沙市星沙之聲廣播電臺做了一名主持人,這位大兵並不是那個主持綜藝節目的大冰。你。
  •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宋人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自小就是天才,五歲就可以「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但他的父母沒有給他恰當的教育,才能得不到發揮施展,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能漸漸式微。
  •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宋人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自小就是天才,五歲就可以「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他的成長伴隨著經濟改革的快速發展。14歲就創作詩派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他1987年他應邀參加德國「國際詩歌節」,頓時名聲大噪,名利財富雙豐收,按理說該走上人生的巔峰,但是卻由此墜入深淵。在國外居住的時間,出軌移情別戀,把親生兒子寄養到別人家中,最後因人格分裂用斧子將妻子砍殺,隨即自己上吊自縊,文壇巨星隕落!他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卻還不如王安石筆下的仲永。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三個人的激流島:誘發顧城殺妻又自殺的北京女孩兒,後來去哪了?
    誰也沒有想到,想要拯救世界的天才詩人顧城竟落得一個殺妻後自縊的下場。真是天下有數不清的感慨,枕邊何事最傷?沒有比愛情更好的詞。全世界都以為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就是插手他們夫婦激流島的北京姑娘李英,不言而喻,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的李英,瞬間就成了眾矢之的,隨後她的行蹤也開始變得不那麼引人注目,不免讓人深究這個「鳩佔鵲巢」的女人到底要到哪裡去了?
  • 顧城殺妻自縊後:其父依舊在寫詩,嶽母至今未走出失去女兒的痛苦
    顧城生於1956年,是朦朧派代表詩人,但在世俗眼裡,他還擁有一個和詩人浪漫身份極不相襯的身份:劊子手。這是因為,他在自殺前曾親手殺死了陪伴自己十多年的妻子謝燁。而在主流媒體的報導裡,顧城殺妻的手段還極其殘忍:用斧頭砍死!可以說,1993年的顧城殺妻自殺案和1989年詩人海子臥軌事件的影響,幾乎可以劃等號。
  • 箱籠鋪房紅蓋頭,金瓶梅中武松先騙婚,後殺妻,為何無人識破
    箱籠鋪房紅蓋頭,金瓶梅中武松先騙婚,後殺妻,為何無人識破 無論是《金瓶梅》還是《水滸傳》,在回目上都說武松殺嫂祭兄,《水滸傳》上的說法可以理解,武松一出場便殺了潘金蓮、西門慶,直奔梁山去也。其三,潘金蓮情急之下無人接手。潘金蓮在清河縣以風流著稱,達官貴人趨之若鶩,雖然吳月娘沒有說多少錢聘禮才放人,但王婆卻把潘金蓮沽了一百兩。
  • 臺灣知名歌手自縊身亡,曾街頭賣藝開店,巔峰時被冠「天王」頭銜
    6月18日,臺灣知名歌手江明學被曝在出租屋內自縊身亡,一時間也是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了。不過也有不少小夥伴們在好奇:whoisthat?江明學一直都是以翻唱稱著的,在當年最巔峰的時候還被冠上了「天王」的稱號呢,即「翻唱天王」的稱號了,不過在這之後就很少有出現了,變開始隱退歌壇。不少粉絲們曾經了解過原因,也是不明所以了。在淡出娛樂圈之後,江明學開始在街頭賣藝,並且還拿到了賣藝駕照。
  • 老照片:圖1殺妻自縊的浪漫詩人,圖6三毛和小她8歲的外國丈夫
    然而,在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紐西蘭寓所,用斧頭把妻子謝燁砍成了重傷;顧城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謝燁在顧城死後數小時後不治身亡。 圖:卞之琳,現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詩《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 詩人顧城殺妻案:將丈夫寵成"巨嬰"的謝燁,親手葬送了自己一生
    他曾寫下過這樣優美的詩句:一片朦朧的夕光/襯著暗綠的樓影/你從霧雨中顯現/帶著浴後的紅暈/多少語言和往事/都在微笑中消溶/我們走進了夜海/去打撈遺失的繁星……如此細膩的文字一定出自一個多情人之手,而關於他的爭議,極大部分也來自他一生中的兩段感情。
  • 網文22年,這50部巔峰級網絡小說,它們堪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22年裡,有50部網絡小說不得不提,可以這麼說這50部網絡小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網絡小說的巔峰水準,不說後無來者,但也是前無古人。正是因為它們的影響力,開創性,獨創性才讓網絡小說有了長足的發展。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下這50部巔峰級網絡小說,它們堪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泰國殺妻騙保案和十二年前的山東殺妻騙保案,人性皆因金錢而扭曲
    保險公司推銷員在電話那頭絮絮叨叨地向小編推銷保險的時候,小編總是會想起前兩年的泰國殺妻騙保案,和年幼時聽村裡人講過的隔壁村的殺妻騙保案。#與泰國殺妻騙保案不同的是,2008年發生的一起殺妻騙保案更加道德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