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生命獲得意義

2020-12-10 晴天頭像社

夜深人靜,再次打開史鐵生先生這本《靈魂的事》,突然覺得有點生疏了。就像一位常常惦念卻許久未見的老朋友,不常常找他交流,生疏隔閡是遲早的事。我一直覺得,閱讀就是和作者進行神交,有的書讀來淡而無味,說明你和作者不是一路人。有的書讀來興味盎然,說明你與作者志趣相投。

史鐵生先生離開我們好些年了,但他的思想食糧卻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震撼著每一顆對生命充滿熱情的靈魂。

《人到四十》中罹患癌症的梁國輝說「生死場上無大小,黃泉路上無老少,生命面前什麼都變得卑微。」

史鐵生先生說 「死從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人是一點一點死去的」)。

「生命的開端最是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是啊,我曾手捧著新生的嬰兒,感覺那就是上蒼賜予人間的一大奇蹟,從一個小不點能夠長成一個七尺之軀,難道還不令人感覺神奇?

人生意義和價值有時是你自己所賦予的,你覺得有意義有價值,那就去做,你喜歡就好,何必在意那麼多?想得越多,有時反而成了一種羈絆,到頭來終將一事無成。

正如史鐵生先生自己所說「意義不是先天的賦予,而顯然是後天的建立。也就是說,生命本無意義,是我們使它有意義,是 「我」,使生命獲得意義。」

想來,在空閒之餘讀讀富有哲學的書籍,又何嘗不是對人生的一種思考,領悟生命真正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意義是無邏輯
    每個靈魂都擁有成長的歷程,當一個生命出現,是一種純粹的無,具有著無限中可能,思想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淺顯到深化的歷程,世界一切都是絕對精神的演化。生命就是從無形到有形的藝術表達,人在自然社會中將生命展開,當成為真實的自己之後,他也就給自己的生命賦予了意義。
  • 《活出生命的意義》:我生命的意義,在於幫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義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人是這樣回答的:「我生命的意義,在於幫助他人找到他們生命的意義。」這個人就是《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E.弗蘭克爾,這句話也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他不但開創意義療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還經常去世界各大高校進行演講,67歲時學習駕駛飛機的技術,80歲時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弗蘭克爾說:人需要做的,不是像某些存在主義哲學家所教導的那樣去忍受生命的無意義,而是忍受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去把握生命之無限意義。2.
  • 《何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
    對維克多.弗蘭克爾這個名字我早就有所耳聞,也知道他那本被翻譯成34種語言,銷量過千萬冊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的暢銷書,但真正深入了解意義療法,則是從最近剛剛翻譯成中文的新書《何為生命的意義》中獲得的。 作為意義療法的創始人,我熟悉的兩位精神分析動力取向的老師,李孟潮和張沛超給予弗蘭克爾非常高的評價,並為《何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寫了推薦序。
  • 生命本無意義,還是要活成自己
    大多數人都處在被時間遺忘的世界裡,前無通途,後無歸路,時空輪迴,百年孤獨,何以為依?縱使每個人都是天涯過客,也想做個歸人。惟願多年以後,歸來仍是少年,還可以有「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青春情懷。每天萬家燈火盼相聚,路上行人匆匆歸來,面對這般美好的風景,各人卻感知不同,有的人沉溺於此,有的人不甘於此,有的人不屑於此。
  • 《活出生命的意義》:生命,除了活著本身,還要活出意義
    在他接下來的人生,除了在遭到億萬民眾的唾罵和制裁,生命還剩下什麼意義?這讓我想到了生命。人的生命,除了活著,更還有其意義。人活著,就應擔起生命的職責,不是為了彪炳史冊,而是為了活出意義。1.他用極少的碎片紙張記錄一些關鍵的信息,希冀於獲得自由,他還積極為獄友們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甚至抓住有限的機會為他們實行集體性心理治療,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延續著對生命的熱愛和救贖。正是因為面對苦難的態度和愛的執著,他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結合自己在集中營的經歷開創了意義療法,幫助更多的人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 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廢話!我就直說了:我不知道!因為人生的意義是因人而異的!你喜歡錢,錢就是你的意義。你喜歡聲名,名就是你的人生意義!你喜歡老婆,老婆就是你人生的意義,哪怕你老婆是只老虎!人各有志,也各有所好。只要對你無害,可能也沒什問題。
  • 從哲學角度探索生命的意義
    人活著,思考著,即意義著。如海明威所言,人生而不是被打敗的。我為自己論證了這段話的內在關聯:思考以通達自身,尋求對自身的清晰認識,意義對於我,便是在思考的過程之中呈現出最明確的答案,唯有思考才能擺脫自身對無知的反感。也是通過思考,我獲得了自我肯定的生命態度,也正是這樣的態度,繼而也推導出「人生而不是被打敗的」這句話。
  • 5本講述生命意義的書籍
    水流經管道的時候,它的形狀是管道的形狀;生命的泉水流經你的時候,它的形狀就是你思想的形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句流傳了千年的詩句深深地詮釋給我們生命的意義與偉大。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的尋取,而在向內的建立。那意義本非與生俱來,生理的人無緣與之相遇。那意義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實現,那便是神性對人性的要求。
  • 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
    「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忙碌的你是否也會和我一樣,時常會有生命的無意義感襲上心頭?是否也會如刷爆朋友圈的90後女孩劉可樂那樣追問: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本心理學名著《活出生命的意義》談的正是這個問題。作者弗蘭克爾為著名心理學家,維也納醫科大學神經與精神病學教授,猶太人,曾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和其他集中營度過三年煉獄般的生活。他創立的「意義療法」及「存在主義分析」,被稱之為繼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
  • 「生命的意義!」
    我知道一頭老牛,犁過不知多少貧瘠的土地,最後使出全身僅存的一點氣力,倒在了田間,欣慰地閉上了雙眼。它沒有辱沒它神聖的職責。主人把它埋葬在田邊,發誓永生永世不吃牛肉。我知道一隻母鹿,面對獵豹的追捕,選擇無畏地站著,深情地眺望逃離的寶貝最後一眼,遠方小鹿發出一陣喪母的哀號。它沒有辱沒它偉大的使命。
  •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其實,生命的意義也就是沒有意義
    一、生命好在毫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木心《素履之往》,你是否認同這句話呢。我是很認同的。二、要探究生命的意義,其實就是要探究存在的意義,即人為什麼會存在,人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其實人類個體的存在不就是一種偶然嗎,人類個體的存在和一泡臭大糞,和一塊石頭,和一條狗的存在並沒有任何區別。也就是以一些有機無機的組織在一起而已。只是一種元素性的存在。
  • 苦難、自由和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筆記
    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和行動。——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 01簡介 —這本書講什麼?這是一本講述生存問題的書。再詳細點,是講關於苦難、自由和生命意義等,我們無法逃避的東西。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是維也納著名的精神科醫生。二戰時期,作為猶太人,他也沒能躲過納粹種族滅絕運動。
  • 薩古魯:生命的意義?
    我正要提醒你, 你就是生命本身。只是因為你是一個生命,並且你此刻是活著的,所有這些配件才有意義。只是因為你是活著的,你的工作、車子、房子和人際關係才有意義。你穿什麼、你說什麼、你有什麼關係,所有這一切都只因為你是活著的才變得有意義。最根本的一點是,你就是生命,但你的心理劇已經變得比生命過程更重要了。
  •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思考這個問題很沉重很遙遠,不思考這個問題,就找不到生命的真諦,生活被俗事瑣事包圍,昏昏噩噩生存著,但凡一個有追求的人都應不會心甘。在現實生活中,人的生命有限,受時間控制,有生必有死,自然規律誰也改變不了,如果從生命學這個角度講,生命最終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死了之後,我們努力獲得的所有物質都不再屬於我們。
  • 追尋生命的意義
    弗蘭克在之後的自傳,《追尋生命的意義》中,這樣總結意義療法的精髓: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不應當由我們向命運發問,而是命運對我們提出挑戰。意義或許不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屬性,而是我們應對生命的方式,賦予了它意義。弗蘭克還提出了三種創造意義的方式:工作,愛,以及經受苦難。   工作:在日常中創造意義
  • 生命的意義-內心的鏡子
    我曾經苦苦的探索著空無的道理,其中佛教的也一定有一個最根本的公理,基本邏輯基點就是緣起性空,我感悟時間與空間的變化,此岸到彼岸的輪迴,無窮多個人生的際遇,但理解不了空無的理論,它在整個宗教之中起著柱石的作用。直到偶爾有一天下午,閒暇無事走進圖書館,拿起一本意林雜誌讀到裡面的故事,突然醒悟到這個空無,不就是我們日常見到的最基本的,熟視無睹的。
  • 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
    善意,利他無欲,無私的愛,幫助與成就他人。根本在於明道建德,找到通道法門,回歸自我,把握根本,因勢順性,實現人生的意義,踐行使命,完成生命的旅程,修德合道。夢到中年無所成,恍惚半生雨打萍。醒來悵然無所依,卻聞幼子細呼聲。
  • 普通人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意義》讀書小結
    你若發奮振作起來,決心去尋求生命的意義,那麼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義,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義,生命無窮,生命的意義也無窮。就像我自己,已經是走向生命黃昏的年齡了。剛上班的時候,懵懂無知,覺得每個人都那麼友善,一切都那麼美好,可是在該升級調工資的時候,我們同一批,同一天上班的同事順利升級漲了工資,而自己被排除在外。究其原因,同事是當地人、父親是某部門的領導。你能說人家升級漲工資不合理嗎?
  • 意義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總是生活在意義的包圍中。很多情況下,我們無法理解的抽象事物;我們經常以自己的角度來體驗這些事情。甚至,我們也是局限在自己的視角上。「木頭」和「石頭」只有在人類的生活中才被這樣定義!因此它們就有了意義,我們只有通過賦予事物意義才能了解世間萬物。
  • 生命的最終意義是什麼?讓科學帶給你答案!
    每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於他來說是一種自在,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的最後是什麼?你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死亡?還是其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