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尚未完全離去,夏天已經來臨,帶著轟隆隆的雷聲和清淺的風雨。坐於窗前,一眼風景,都是心裡流淌過的青春。至於中年,有太多不可訴說的執念,揮之不去,縈繞於心,往往在午夜夢回,惹了一身惆悵 。如此這般,教人不勝感嘆!
少年的日子,等待成人;成人的時間,追憶青春。大多數人都處在被時間遺忘的世界裡,前無通途,後無歸路,時空輪迴,百年孤獨,何以為依?縱使每個人都是天涯過客,也想做個歸人。惟願多年以後,歸來仍是少年,還可以有「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青春情懷。
每天萬家燈火盼相聚,路上行人匆匆歸來,面對這般美好的風景,各人卻感知不同,有的人沉溺於此,有的人不甘於此,有的人不屑於此。於是,生出了許多的悲歡愁苦和激頹恩怨。如果人生沒有酸甜苦辣和愛恨情仇,生命也就沒了意義。
其實,生命本來也沒有什麼意義,人類總是在不自量力地為自己的行為尋找目的。終其一生,人們都在有限的生命裡浪費著生命。生命沒有原本的意義,但人可以為自己的生命確定意義,我們要做的就是聽聽自己的聲音,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人思特裡克蘭德,掙脫世俗的枷鎖勇敢去追尋自己喜歡的事情。人就怕被世俗的假像蒙蔽了自己,認不清自己,而我們在生命裡卻必須明白什麼是耽誤和浪費,什麼是積極和進取,人生該由自己做主。
波德萊爾說:「在一面鏡子前活著和死去。」 我們一生中真正活著的時候也不過數小時而已,
我們被訓練成向著他人而活,但我們卻只會為自已而死。羨慕那些可以掌控自己並掌握生命的人,他們為追求真我所做的一切增加了生命的長度和厚度。
人難得糊塗,也難得清醒。王小波說:「不願清醒,寧願一直沉迷放縱。不知歸路,寧願一世無悔追逐。」 有愛可尋,有夢可追。而木心說:「你問人問題,她若答非所問,便已是答了,毋需再問」 愛恨因緣,無需糾纏。
人最大的不幸不是沒有人愛,而是不會愛人。如果說愛一定會牽涉到愛戀,我們是不是就應該選擇自己的所愛,並堅持下去,不然還不如去死。
愛情的誕生,不應該是為繁衍,而應該是遇到有趣的靈魂,期待為自己的生命增添色彩。看一眼,便似曾相識,偌大的世界,遇見彼此真不容易,還能聽到彼此的心跳,而且頻率相同,便是得見了生命的優雅,生命中因這份懂得也不再孤獨。
年少時,不懂愛和其他,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活得明白,儘量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開始學會照顧到自己的一顆心,不再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這些都需要我們必須花上許多年的執著,才能免於分心,免於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誘惑。
人到中年,終於可以聽從內心,選擇和讓自己開心的人在一起。這個世界上很大,有些人分開了,如果不是刻意想去見一面的話,這輩子都可能見不到了。想見的人一定在心裡盼了很多遍吧!對於世界而言,你我都是一個人;但對於彼此而言,是整個世界。當我們彼此從遠方趕來奔赴這一約,相見一瞬,內心充盈了山河。
清風朗月不用一分錢買,真愛也是無價。生活細碎,歲月中難以尋味,仍不乏仰望者;滿地皆六便士,有人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世界這麼大,卻有一人尋一人等,沒有更早,沒有更晚,一切的相逢,皆是生命中的註定。世間風雨,襲擊飄零,聚散不由人,緣來緣去,一任清風白雲。還好有我們的堅持,這個註定最好的註解是,我們都活成了自己。
可悲的人們,都在追尋生命的意義,在這個過程裡,很多人在迷惘,漸漸偏離了方向。有人渡己,有人渡他人,有人卻被淹沒沉淪,終不得渡。有些人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除卻生死之外的虛榮泛泛之物,生命歸終,帶不走的正是我們一生的追求的東西,而又能留下什麼呢?
不同的人,都在追尋自己的生命意義,平凡或者偉大,虛偽或者真誠。人生最後能抓住的只有自己內心的堅守,一切的積極尋找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幸好有人在尋求答案的路上,堅守內心,從沒有停下腳步,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時光飛逝而過,它不會為了誰緩慢的覺醒而放慢腳步。這是一個美麗又遺憾的世界,我們無法對生活進行預設,但我們仍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所有故事,都在等待一個開始,所有開始,切莫預測最後的結局。一生都在追尋生命意義的我們,也切莫困於情,愧於心,無論當前多麼艱辛,我們仍要微笑仍要充滿希望地面對未來。
生命本無意義,而我們要活成自己。前路漫漫,人生茫茫,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順求內心,皆得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