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餐館數量的增加,餐館油煙嗆人擾民的事情越來越多。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許多居民對此苦不堪言。專家指出,餐飲油煙產生的汙染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覷,環保部門應切實負起責任,加強監管。
油煙直排人行道 路人掩鼻快跑
瀋陽市渾南區渾南三路上有十餘家餐館。記者前不久晚上來到這條街時發現,道路兩側的一層門市房餐館林立,油煙四起,滿街都是濃重的油煙味,不少路人掩鼻而行,快速離開。
「人家做飯,我們聞煙。」家住金水花城小區的張先生說,「樓下的餐館一家挨著一家,一到中午和晚上油煙味兒特別重,我們這些住在樓上的居民吃盡苦頭。為此,大夥多次向小區物業、環保、工商等部門反映,但就是沒人管。」
記者發現,這條大街上餐館種類繁多,一家經營燒烤的店門前煙霧升騰,格外扎眼。記者走近看到,碩大的方形地排管道正呼呼地冒著白煙,不少人行道過此處都繞著小跑離開。
「大夏天開不了窗真遭罪。」家住餐館樓上的一位老人說,有的店在門口擺開桌椅,露天經營,濃重的煙味伴著喧譁聲,即便關著窗戶,也經常搞得一夜睡不好覺。
餐飲油煙危害大 淨化設備落實難
對於餐館油煙排放所帶來的危害,遼寧省環境科學院院長趙軍表示不可小覷。趙軍說,廚房油煙排放一般產出兩種物質,一是直接產生顆粒pm2.5(可吸入顆粒物)對空氣造成汙染,「每年油煙排放對pm2.5貢獻率為7%-10%」;二是油在高溫情況下,會產生苯並芘,它是一種常見的高活性間接致癌物,易導致肺癌和心血管疾病。
如此明顯的危害,到底有沒有辦法來治理,有沒有相關部門來管理呢?對此,北京盈科瀋陽律師事務所律師金光宇表示,開設餐館要經過環評程序,環保局有權對未通過環評餐館進行處罰,居民可提出行政複議。除此之外,居民若在現實情況中利益受到嚴重侵害,還可以以個人名義起訴餐館。但現實情況看,目前還很難通過其他途徑進行維權。
餐飲油煙排放到底有沒有標準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第五章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必須採取措施,防止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汙染。
記者發現,油煙擾民的問題普遍,不少街道附近的居民反映過油煙擾民問題,環保部門也多次接到舉報和投訴。記者無法進入餐飲企業後廚查看是否安裝了油煙排淨化設備,但從排放出的油煙嗆人的氣味來說,並不像經過淨化處理過的。
一些居民告訴記者,他們也曾向樓下餐館詢問,是否安裝了淨化設備,有的餐館表示「沒聽說過這個東西」。
小油煙大汙染 有法有規重在執行
根據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法規定,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必須採取措施,防止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汙染。違者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罰款。也就是說,環保部門是監管主體。
就群眾反映的油煙排放方式和監管問題,瀋陽市環保局表示,從國家到地方均對這一問題有明文規定。
《瀋陽市飲食娛樂服務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規定:從事飲食娛樂服務業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安裝吸收油煙、異味的設施,並通過專門的煙囪排放,專用煙囪排放高度和位置的確定,應當以不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為原則。
有關專家指出,事實上顯然執法不嚴,監管乏力。大量居民住在沿街門市房上的樓中,餐館油煙排放對他們會造成直接傷害,形成的汙染應該引起重視。環保等有關部門需積極處理居民投訴,而不是無視這種身邊的汙染繼續泛濫。
對於記者幾次提出的環保部門如何監管油煙排放、餐館是否安裝了淨化設備等問題,瀋陽市環保局一直沒有做出回應,只是表示「日常的環境執法監管過程中,則主要以檢查油煙淨化設施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定期清洗以實現達標排放為主。」(徐揚、趙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