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軍分區幫助貧困村發展「南果北種」產業

2020-11-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山東省臨沂軍分區幫助貧困村發展「南果北種」產業

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劉永亮責任編輯:烏銘琪2020-11-03 09:17

山東省臨沂軍分區幫助貧困村發展「南果北種」產業

沂蒙山裡長出「金果樹」

中國國防報訊 記者劉永亮報導:深秋,氣溫漸寒,位於沂蒙山區腹地的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蠻莊村的果蔬種植大棚迎來豐收,南方葡萄、四季梨、香蕉等亞熱帶、熱帶水果長勢良好,陸續成熟。在臨沂軍分區的幫扶下,該村「南果北種」產業初見效益。

近年來,臨沂軍分區立足沂蒙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扶貧產業,讓「多增綠」促「多增收」,用「好生態」換「好生活」,形成保生態與促脫貧的雙贏局面。

產業鏈缺失、交通不發達、年輕人外出打工導致勞動力不足……前些年,蠻莊村一直處在貧困之中。到此多次調研的臨沂軍分區政委鄭忠華表示:「對於缺乏致富項目、啟動資金的貧困群眾來說,靠一時給錢給物的『輸血』難以解決根本問題,要靠發展產業實現可持續『造血』。」

2018年初,臨沂軍分區和黃山鋪鎮黨委、政府就引進生態種植產業進行多方考察和論證,很快他們就把目光鎖定在南方水果引進種植上。為了提高種植成功率,幫扶人員先後引進了10多種熱帶、亞熱帶水果樹種進行試種,並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對施肥、栽苗、授粉、搭架等環節進行大量試驗,逐漸篩選出火龍果、番石榴、南方葡萄等栽培品種。

當地農業技術推廣站品質比較試驗表明,冬暖式大棚內產出的水果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質指標不輸同品種南方水果。另外,通過定植時期搭配、溫室環境調節等措施讓產業效益得到提升。2018年7月,臨沂軍分區與黃山鋪鎮籤訂出資幫扶協議,並指導村民建立現代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南果北種」產業採用「村集體+貧困戶+技術帶頭人+農戶」的模式擴大規模,村民以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勞務入股3種方式獲取收益。

「一期建設22個果蔬種植大棚,可為合作社成員每人每年增收1萬餘元。」黃山鋪鎮領導介紹。臨沂軍分區還幫蠻莊村硬化水泥路,安裝太陽能路燈,綠化道路、美化村莊,有力地促進了種植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眼下,該村集農業、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工程也已啟動。

近年來,臨沂軍分區共結對幫扶貧困村14個,引進產業扶貧項目26個,整修河道50餘公裡,種植生態林370餘畝,幫助貧困村夯實發展基礎,早日實現「富而美」。

相關焦點

  • 南果北種助增收
    近年來,河北省新河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採取「合作社+農戶」、農業生態觀光採摘園等模式,引進火龍果、百香果等熱帶果品發展「南果北種」,助力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新華社發(張馳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6日,遊客在河北新河經濟開發區五里舖村的溫室大棚裡採摘火龍果。
  • 音同字不同,山東分別有南臨沂和北臨邑,一旦走錯了就會南轅北轍
    比如這兩個臨沂、臨邑,這是兩個地方,共同點是都在山東,其它沒有什麼共同點,而且反差極大。臨沂從來不把臨邑放在眼裡,因為臨沂是山東省的地級市,魯東南地區中心城市,而臨邑只是同省德州市下屬的一個縣城。臨沂的高端不鏽鋼與特鋼生產加工基地產值突破3000億元,成為了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的產業集群。沂蒙山的產業扶貧工作成效明顯,這裡的貧困村已經全部摘帽,獲得山東省唯一的全國組織創新獎。臨沂是聯合國綠色生態標準城市,蒙陰縣入選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南果北種 蔬菜住進「十層樓」
    南果北繁、發展蔬菜智慧工廠、創新植物組培技術、發展社區農業,在我市鄉村振興的大棋盤中,坊子區位於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輻射區,利用城市近郊獨特的區位優勢,不斷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典型,推進都市近郊農業建設,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擦亮"坊子田園"農業品牌,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坊子路徑"。
  • 阿勒泰市:「南果北種」 溫室大棚春意濃
    天山網訊(通訊員努爾古麗攝影報導)外面白雪覆蓋,棚內綠意盎然,南瓜、柚子、百香果等南方水果秧苗長勢喜人……入冬後,在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拉斯特鄉蔬菜水果大棚基地的溫室大棚裡,「南果北種」基地內循著基地指示牌,便能找到「南果北種」的蔬菜水果大棚基地。  在佔地3400平方米的超高跨距溫室裡,仍是一派綠意盎然,木棧道兩旁有800多棵芒果、枇杷、柚子、香蕉等特色果樹,米蘭、金菊、刺梅、巨型南瓜點綴其間,十幾排立體草莓苗剛飲過水,門前水池裡幾十尾紅鯉見到人影迅速衝到池邊。因有最新的儲熱設施和水循環管線,整個大棚溫度適宜、寬敞透亮,極具觀賞性。
  • 南和縣郝橋鎮——南果北種 好吃好看好風光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不過,隨著近年來農業種植技術的高速發展,在北方大地上,許多南方水果都生根結果了。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南和,聊聊南果北種的故事。
  • 甘肅民勤引進臺灣火龍果 "南果北種"拓寬農戶增收路
    首批於2017年5月種下,共2000多株,目前已經進入盛果期,預計畝產可達1萬多斤。圖為王開榮打理火龍果。  火龍果原產自中美洲,後傳入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南方省區。作為熱帶水果的火龍果要在甘肅民勤這樣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區栽種,要面對氣候、土壤等多方面的考驗。  「決定做火龍果產業,我們很慎重。
  • 珠峰腳下的「扶貧答卷」——西藏日喀則軍分區「六位一體」助力...
    剛從崗巴縣扶貧一線回來的軍分區政治委員杜永紅感慨地說。杜政委說的這兩年,是該軍分區聚力幫助駐地群眾,加快藏區脫貧致富步伐的兩年。自2018年以來,該軍分區立足自身實際,主動配合駐地黨委政府,整合軍地支援力量,創新集產業扶貧、思想扶貧、組織扶貧、教育扶貧、鄉風文明扶貧、健康扶貧「六位一體」的扶貧共建模式,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
  • 「標記」書記的百香果產業夢
    茂名石化駐村幹部按照公司的部署,在產業扶貧上花了大量的心血,讓百香果產業夢圓貧困村。 用心「摸清」產業路子 2016年6月,按照廣東省茂名市委、市政府安排,中國石化茂名石化結對幫扶省定貧困村——茂名市茂南區袂花鎮古張村。受茂名石化公司委派,李亞標任該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於是,他多了個稱呼「標記」書記。
  • 張家口:尚義實現貧困村扶貧產業全覆蓋
    尚義實現貧困村扶貧產業全覆蓋  產業扶貧啃下脫貧硬骨頭  「脫貧根本靠產業,選準產業是關鍵。」楊志光說,近年來,尚義縣根據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氣候特徵、資源稟賦,在扶貧產業選擇方面,實行分類施策,精準定位。  與此同時,尚義縣發展扶貧產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優勢為依託,做好宜農則農、宜果則果、宜牧則牧、宜旅遊則旅遊的文章。
  • 山東省9個內陸城市地勢圖:濟南、泰安市、臨沂、淄博、菏澤等
    濟南,山東省省會。濟南南依泰山山脈,北跨黃河,背山面水。濟南泉多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泰安位於「五嶽之首」泰山腳下,依山而建。
  • 穩主導產業 興特色產業———吉安縣推進產業扶貧工作掠影
    筆者從吉安縣縣城一路向北來到大衝鄉百香果產業基地,只見一排排整齊的白色塑料大棚矗立在田間,一個個碩大的紫色百香果掛滿在藤蔓枝頭。  借著產業扶貧的東風,大衝鄉成功實現了產業結構調整,600多畝規劃平整的田地上如今都種上了百香果,把小小的果子培育成了一個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產業。
  • 【民生】南果北種,準格爾旗這位村民利用新技術成就新夢想
    【民生】南果北種,準格爾旗這位村民利用新技術成就新夢想 2020-10-10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海晏一家親!產業賦能,讓沂蒙精神閃耀雪域高原
    從沂河之濱到黃河之源,援青幹部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沂蒙精神,將沂蒙精神的種子播撒在雪域高原,《臨沂新聞》推出系列報導《臨沂海晏一家親》。第一集《產業賦能 讓沂蒙精神閃耀雪域高原》地方要發展,產業是關鍵。
  • 賀州軍分區與新忠村的幫扶故事
    產業扶貧做對頭,脫貧致富有盼頭。想辦法、出主意、找資金、引項目,對口幫扶以來,軍分區班子成員和全體官兵始終牢記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宗旨,採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為村裡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新忠村有林地21000畝,針對貧困戶大多沒有一技之長、難就業的實際情況,2019年賀州軍分區充分利用新忠村水利和林業資源豐富的優勢,會同八步區相關單位,積極協調引進廣西鴻源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新忠村扶貧創業養鵝基地。
  • 山東省威海軍分區 印發民兵政治工作「口袋書」
    山東省威海軍分區  印發民兵政治工作「口袋書」  中國國防報訊 劉俊峰、特約記者管水鎖報導:「有流程有模板,看了就能懂,照著就會做,一冊在手,抓工作再也不用發愁了。」近日,在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民兵訓練基地,正在組織訓練的民兵應急連黨支部書記梁海溶,收到威海軍分區發放的《海上民兵政治工作實用手冊》(以下簡稱《手冊》),這個兼具指導性和操作性的小冊子,深受民兵幹部的歡迎。  為有效解決海上民兵政治工作開展中存在的矛盾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按綱施訓、規範落實,威海軍分區組織編印了《手冊》。
  • 臨沂重點中學:臨沂第四中學簡介
    學校簡介   臨沂四中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始建於1973年,校址位於城區沂蒙路北首,學校現有高中部、初中部、育新實驗學校以及南坊新校,共有學生124個班9013人,教職工近800餘名;有微機室、語音室、校園電腦電視廣播網絡、電子備課室等先進教學設備,有規模設施省內一流學生閱覽大廳。
  • 浙江仙居:「南果北移」花果飄香
    2月27日,在浙江省仙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耕旺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薛祐祥(前右)指導工作人員養護蝴蝶蘭。浙江省仙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於2009年經國家農業部、國臺辦批准設立,近年來積極推進「南果北移」項目實施,將臺灣熱帶水果和花卉引進種植,滿足市場需求。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
  • 楊應森:沒有硝煙的攻堅戰——廣東省潮州軍分區扶貧攻堅小記
    近日,我隨潮州軍分區扶貧工作隊來到了廣東饒平縣大埕鎮紅花村。在潮州,我目睹了改革開放40多年的巨大變化,也看到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看到了潮州整體發展水平與珠三角地區的差距。紅花村靠山臨海,是廣東省劃定的貧困村。
  • 最北貧困村朗朗讀書聲
    □文/攝本報記者劉心楊距離漠河縣城一百三十多公裡的北紅村是我國地理位置最北的貧困村。一年中有超過七個月的冰封期,冬季最冷的時候,氣溫可達到零下50攝氏度,是真正的極北苦寒之地。一場寒流襲過,在呼嘯的寒風中卻傳來朗朗讀書聲。
  • 新春走基層:小茶葉大擔當 「南茶北引」的踐行者李傳頂
    李傳頂在已培育成功的「黃金芽」茶園內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    新春走基層:小茶葉大擔當 「南茶北引」的踐行者李傳頂  時間:   榮獲山東省南茶北引優秀品牌企業  2月16日,記者採訪了臨沂臨港區沂蒙綠茶有限公司的李傳頂,多年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