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軍分區幫助貧困村發展「南果北種」產業
沂蒙山裡長出「金果樹」
中國國防報訊 記者劉永亮報導:深秋,氣溫漸寒,位於沂蒙山區腹地的山東省沂水縣黃山鋪鎮蠻莊村的果蔬種植大棚迎來豐收,南方葡萄、四季梨、香蕉等亞熱帶、熱帶水果長勢良好,陸續成熟。在臨沂軍分區的幫扶下,該村「南果北種」產業初見效益。
近年來,臨沂軍分區立足沂蒙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扶貧產業,讓「多增綠」促「多增收」,用「好生態」換「好生活」,形成保生態與促脫貧的雙贏局面。
產業鏈缺失、交通不發達、年輕人外出打工導致勞動力不足……前些年,蠻莊村一直處在貧困之中。到此多次調研的臨沂軍分區政委鄭忠華表示:「對於缺乏致富項目、啟動資金的貧困群眾來說,靠一時給錢給物的『輸血』難以解決根本問題,要靠發展產業實現可持續『造血』。」
2018年初,臨沂軍分區和黃山鋪鎮黨委、政府就引進生態種植產業進行多方考察和論證,很快他們就把目光鎖定在南方水果引進種植上。為了提高種植成功率,幫扶人員先後引進了10多種熱帶、亞熱帶水果樹種進行試種,並在農業專家的指導下,對施肥、栽苗、授粉、搭架等環節進行大量試驗,逐漸篩選出火龍果、番石榴、南方葡萄等栽培品種。
當地農業技術推廣站品質比較試驗表明,冬暖式大棚內產出的水果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質指標不輸同品種南方水果。另外,通過定植時期搭配、溫室環境調節等措施讓產業效益得到提升。2018年7月,臨沂軍分區與黃山鋪鎮籤訂出資幫扶協議,並指導村民建立現代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南果北種」產業採用「村集體+貧困戶+技術帶頭人+農戶」的模式擴大規模,村民以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勞務入股3種方式獲取收益。
「一期建設22個果蔬種植大棚,可為合作社成員每人每年增收1萬餘元。」黃山鋪鎮領導介紹。臨沂軍分區還幫蠻莊村硬化水泥路,安裝太陽能路燈,綠化道路、美化村莊,有力地促進了種植業與旅遊業相結合。眼下,該村集農業、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工程也已啟動。
近年來,臨沂軍分區共結對幫扶貧困村14個,引進產業扶貧項目26個,整修河道50餘公裡,種植生態林370餘畝,幫助貧困村夯實發展基礎,早日實現「富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