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合影
繼浙江寧波慈谿市政府在2016年舉行「首屆中國先秦陶瓷字母學術研討會」披露出在古陶瓷器上發現23個類古希臘線形字母的刻劃符號消息後,2020年11月8日,慈谿再度舉行「第二屆中國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對近年中國考古出土的先秦陶瓷字母造字結構體與希臘及國際造字結構體的標準進行對比確認,以進一步拓展首屆研討會的發現成果。
聞長慶大會現場展示刻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
當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田宇原,寧波市政協副主席高慶豐,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孟樹峰,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文物與博物館系教授周少華,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趙幼強,上海大學電影學院古陶瓷教授林少雄,中國著名收藏鑑賞家錢偉鵬,中國書畫家聯誼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卞正林以及希臘國家旅遊組織北京辦公室總監雅尼斯,希臘學者喬治斯、索毅、安娜,美國學者茉莉等50餘位海內外專家學者參會。
聞長慶(前排右二黑衣者)大會現場展示刻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
據介紹,六年前的2014年,聞名遐邇的慈谿「陶瓷達人」、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館館長聞長慶,作為「中國陶瓷大師聯盟」的一員,應希臘文化部的邀請,攜其子聞果立遠赴希臘進行秘色瓷展出、交流,受到當時的希臘總統帕甫利亞斯閣下接見,希臘亞洲藝術博物館還收藏了聞氏父子用他們已獲國家專利的「唐越窯秘色瓷燒制工藝方法」親手製作的秘色瓷盤一件。
當時,聞氏父子在參觀希臘博物館時,偶然發現希臘字母與自家收藏的古陶瓷器上的一些刻劃符號極其相似,便從希臘帶回了一件印有24個希臘字母的T恤。回國後他仔細對照,發現兩者在字形和造字結構上極其相似。於是在2015年,他特邀時任希臘駐上海領事館的總領事卡爾佩裡斯博士一行前來慈谿鑑賞。希臘總領事看後驚嘆中國2600年前的古越原始青瓷器上竟然會刻有類古希臘線形字母的符號,認為值得學術界重視。
與會代表現場參觀刻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
為此,長期致力於收藏、研究中國古代各窯口的瓷器,收藏著刻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360餘件(塊)的聞長慶父子,一頭扎進了先秦陶瓷字母與古希臘線形字母間關聯的研究之中。經過查找古文獻記載、反覆比對實物,2016年,聞長慶首次公開披露:在中國的一批古陶瓷器上,發現了23個在字形和造字結構上類古希臘線形字母的刻劃符號,這些符號與至今使用的希臘字母也驚人相似。
當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鄭建明,中國考古學家、研究員杜正賢等一批專家學者受慈谿市政府之邀,特地趕赴慈谿現場考察、研討後認為,聞長慶、聞果立父子發現的古陶瓷器上的刻劃符號,確有23個類似希臘現使用的24個字母(獨缺類似希臘字母Ω、音「歐米伽」的刻劃符號),他們把原本被文博考古界關注不多的原始陶瓷器上的刻畫符號加以研究很有意義,但他的這個學術觀點及相關結論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考證。
與會海外代表現場參觀刻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
此後,聞長慶父子繼續深入鑽研,2017年,他們撰寫了《先秦陶瓷字母類希臘線形字母相同》一文,現已錄入由西泠印社出版的《越窯·秘色瓷研究(下)》一書(P.326-352);如今,他們在會上繼續披露他們新的發現和研究成果——他們以浙江、山西、甘肅、青海、陝西、河南、河北等七省八地考古出土的古陶瓷上均有類古希臘線形字母為證,提出這與隨意的刻劃符號有別,字母造字結構已「形成固化通用」;在此基礎上,他們又提出先秦陶瓷字母的造字結構筆劃,與希臘線形字母造字結構體標準相同、符合希臘造字結構和符合國際造字結構體標準的學術觀點。他們認為,這些古陶瓷很可能就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國與希臘早有文化交流的見證。
聞長慶介紹說,2015年,時任希臘駐上海總領事館的總領事卡爾佩裡斯博士一行,前來慈谿現場考察鑑定時,曾驚嘆這些古陶瓷上的字母的造字結構筆劃與古希臘字母相同。總領事說,造字結構是有難度的,但見這些陶瓷上的字母雖刻劃得較粗草,卻筆鋒隨意流暢,筆劃順序正確,符合希臘的造字結構。2020年10月,寧波諾丁漢大學理工學院教授、希臘的喬治斯·卡普吉安尼斯博士也聞訊前來,他認真對比後認為,古越原始青瓷底部刻寫的字母,與古希臘線形字母造字結構體100%完全相同,他還幽默地拿這些字母拼寫成了自己的名字。
2017年,聞長慶父子又在良渚平湖莊橋墳陶器上發現也刻劃有類古希臘線形字母21個,分別為:Α、Β、Γ、Δ、Ε、Ζ、Η、Θ、Ι、Λ、Μ、Ν、Ξ、Ο、Π、Ρ、Σ、Τ、Υ、Χ、Ψ,應是商周字母體傳承有續的證據。
大會現場
當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田宇原在會上講了話,他認為,希臘為北緯30度線國家,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與中國相仿,兩國都是人類宜居地。所以,進行兩國的國際文化對比,是很有意義的。雖然,今天西方國家的文字走的是表音的路,中國文字最後走的是象形表意的路,兩者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兩國在文明早期的文字結構上具有高度的相似度,這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帶有某種必然性?也許,人類的文明進步就應了一句名言「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人類文明的方向是一致的。
大會現場
在會上,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周少華認為,先秦時期(公元220年前)正是中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同時也是希臘字母初創階段。東、西方文字都處在孕育時期,把這一時空的文字起源問題作為學術研討的重點對象,這確實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
當日,希臘學者和美國學者也分別在會上發言、交流了他們的觀點。
當日,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聞長慶、聞果立父子的研究獨闢蹊徑,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中國和希臘兩國間的文化旅遊交流具有現實意義。(記者 南華)
與會代表現場參觀刻劃有類希臘字母的古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