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觀眾首次在上影節中領略了梅爾維爾電影的魅力,他表現和思考二戰抵抗運動的《影子部隊》受到影迷們的追捧。今年,他另外的幾部經典之作《紅圈》《萊昂莫漢神父》《大黎明》《賭徒鮑勃》《眼線》等將在滬展映,其中除《大黎明》外的4部影片都是4K修復版本。
梅爾維爾是法裔猶太人,曾在軍中服役,抵抗納粹入侵。從小喜愛電影的他退役後開始了自己長達26年的從影生涯。他一共執導了13部電影長片,其中最著名的是警匪片,被業界視為「黑色犯罪電影之王」。他的作品受到早年戰爭經歷的影響,風格冷峻,在克制的鏡頭下解構暴力。知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吳宇森和昆汀·塔倫蒂諾等都深受其電影風格的影響。
將在本屆電影節上展映的《萊昂莫漢神父》,講述的是發生在二戰期間的故事,其中不乏對戰爭的控訴和恐懼。梅爾維爾的電影人物形象與日本早期武士電影很相似,他的法式審美和黑色幽默,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異變風格。本屆電影節上將展映的《眼線》《紅圈》和他最後的作品《大黎明》就是此中代表。《紅圈》捧紅了著名影星阿蘭·德隆,這些經典之作蜚聲國際,令其成為無與倫比的電影大師。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今年6月17日至26日舉行。
相|關|鏈|接
梅爾維爾作品簡介
● 《紅圈》
該片是教科書級的警匪片,被譽為「極其純粹而臻完美的經典」。故事講述的是一起由剛出獄的大盜、越獄犯人與被革職的警察聯合策劃的珠寶搶劫案。最經典的是影片中一段長達30分鐘沒有對白的搶劫片段,音響與音樂完美結合。
● 《萊昂莫漢神父》
該片是梅爾維爾電影生涯中最賣座的一部影片,改編自龔古爾文學獎得獎小說,反映的是二戰背景下對宗教信仰的哲學性思考。與梅爾維爾以往電影的極簡風格不同,《萊昂莫漢神父》顯得囉嗦、絮叨,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言之有物,無一字多餘,也是極簡風格的呈現方式之一。
● 《大黎明》
該片是梅爾維爾去世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主演依然是阿蘭·德龍,不同的是,這次他演的是好人——警官愛德華·科爾曼。
● 《賭徒鮑勃》
該片拍攝於1956年。1955年,梅爾維爾拍攝了他的第一部警匪片《發熱》。在《賭徒鮑勃》中,梅爾維爾的個人風格已顯露。整部片子冷靜、荒誕、節奏感強,帶著些許黑色幽默。
● 《眼線》
該片改編自1946年出版的小說《犯罪系列》,劇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轉,懸念一直保留到最後。
這是一部被低估了地位的作品。1961年,《萊昂莫漢神父》在票房上大獲成功,這意味著梅爾維爾有了更多資金來拍攝自己的作品,《眼線》由此誕生。在該片中,梅爾維爾很好地綜合了美國電影和法國電影的不同風格,是典型的梅爾維爾風格的黑色電影作品。
張藝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