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億的倫港世紀聯姻 李小加稱之千載難逢的天作之合

2020-12-05 新浪財經

原標題:港交所向倫交所提出700億美元「世紀聯姻」 李小加稱之千載難逢的天作之合

就在剛才,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KEX,以下簡稱「港交所」)發表了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下稱「倫敦證交所」)提出合併的聲明,稱其已向倫敦證交所董事會提議,將港交所及倫敦證交所兩間公司合併。

根據條款,按照港交所9月10日的收市價每股 245.20 港元及1英磅兌 9.6865 港元的匯率計算,每股倫敦證交所股份約 8361 便士。照此計算,倫敦證交所集團全部已發行及將發行的普通股本的價值約為 296 億英磅,其企業價值為316億英磅。

「我們相信,港交所與倫敦證交所的合併,代表著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戰略機遇,可以創建一個全球市場基礎設施集團,將亞洲和歐洲最大、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聚集在一起。」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今日表示,在與倫敦證交所的早期接觸之後,期待與倫敦證交所董事會進行詳細的合作,以證明這筆交易符合所有利益相關者、投資者和兩家企業的最佳利益。「我們對倫敦證交所的提議是具有高度競爭力的。」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目前已與倫敦證交所方面進行初步接洽,與倫敦證交所的交易將能更好地聯結雙方,這是很關鍵的。並且,倫敦證交所和港交所的交易可以充分支持數據和指數策略,而港交所與倫敦證交所交易的前提是暫停倫敦證交所對Refinitiv(路孚特)的收購。

倫敦證券交易所回應第一財經稱:「已經收到香港交易所提案,將擇機公告。」並補充稱,「LSEG仍然致力於並將繼續在其於2019年8月1日宣布的收購Refinitiv Holdings Ltd的建議中取得良好進展。預計將於2019年11月向LSEG股東發布通函以尋求其對該交易的批准。」

700億的倫港世紀聯姻

根據合併聲明, 港交所和倫敦證交所是全球領先的兩家市場基礎設施企業,他們將共同為增強全球資本和數據付出努力。擬議的合併將增強兩家企業的實力,使它們在跨市場和跨地區創新方面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並為市場參與者和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全球市場連通性。

港交所董事會相信,擬議中的交易對倫敦證交所股東以及港交所股東都將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港交所擬繼續推行定期派息的股息政策,其正常派息目標為合併後集團利潤的90%。

李小加今日在網誌《踏上「連接全球」的新徵途》中將這次交易形容為「倫港世紀聯姻」。李小加稱,倫敦證交所與香港交易所均為全球最重要市場的金融基礎設施,兩者如能成功結合,將創造一個全球布局、世界領先、覆蓋亞歐美三大時區、同時為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等主要貨幣提供國際化的金融交易服務合計市值有望超過700億美金的交易所集團,向全世界市場參與者及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適應未來市場需求的全球市場互聯互通平臺。

倫敦證交所是歐洲最大的交易所集團之一,業務與香港交易所高度互補,建議的交易與香港交易所的三年戰略規劃非常吻合。如果成功,這將是東西方資本市場第一次真正強強結合的聯姻,它將創造一個領先的國際交易所集團,屹立於全球資本市場之巔。

港交所表示,本次擬議的交易將打造全球領先的市場基礎設施集團,不僅業務遍及全球,資產類別多樣化,能夠從不斷變化的全球宏觀經濟格局中獲益,將西方的成熟金融市場與東方的新興金融市場(尤其是中國)連接起來,成為一個理想的市場基礎設施集團。

同時,提升英國在抓住中國持續國際化和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帶來的重大增長機遇方面的作用,確保倫敦作為歐元和離岸人民幣的全球中心的地位。加強香港作為中國內地、亞洲和世界的重要聯繫紐帶的地位,為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持續開放和亞洲日益增長的財富的投資提供可靠和清晰的途徑。

通過結合倫敦證交所的全球數據和分析能力以及分銷渠道,以及香港交易所進入中國這個全球數位化程度最高的增長型經濟體,本次合併能為全球投資者創建獨特且有價值的數據集。

透過「滬港通」計劃——在倫敦、香港、米蘭及中國內地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及二次融資市場,讓企業更容易在世界各地取得股本,從而促進全球資本形成。

若合併成功,兩所還將能提供與本地、區域及全球相關的股票、固定收益、貨幣、大宗商品及衍生產品的創新機會;允許在多個市場和平臺上應用一流的技術;幫助加強倫敦和香港的透明度、彈性和抗風險能力。

Louis Capital的分析師Ben Kelly表示,乍看起來這種方式似乎是基於英鎊疲軟的機會主義,但如果看看倫敦證交所已經處於歷史高位的EV/Ebitda倍數,則不盡然。

港交所認為,擬議中的交易將提供顯著協同效應的前景。特別是,港交所交易及結算平臺向倫敦證交所技術的轉移,交叉銷售及創新機會帶來的關鍵業務收入增加,以及與現有系統及未來投資計劃有關的港交所資本開支也將減少。而作為合併後集團的未來股東,倫敦證交所股東也將受益於協同效應的實現。

為什麼是倫敦證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港交所第一次向倫敦證交所拋出橄欖枝。早在2011年,港交所曾擬溢價47%收購倫敦證交所股份未果。2012年,港交所再次出手拿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在鞏固倫敦金融城作為全球傑出金屬交易中心的地位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港交所預計,若此次交易達成,倫敦證交所的主要管理層將繼續經營倫敦證交所的業務,並在擬議交易完成後參與港交所的管理。此外,倫敦證交所的主要業務預計將繼續受其現有主要監管機構的監管。

關於合併後實體的未來治理結構,港交所稱已開始與英國及香港的某些監管機構進行對話,並期待與倫敦證交所及所有相關監管機構詳細討論這筆交易。港交所將考慮英國公司治理的最佳做法,並表示這才是適合全球領先的市場基礎設施集團的做法。此外,港交所表示將致力於支持和建立倫敦和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長期角色。

李小加認為,此次交易對於全球金融市場而言具有五點重要意義:

第一,倫敦證交所是歐美時段最重要的交易所之一,立足於作為離岸美元全球金融中心的倫敦;而香港交易所是亞洲時段最重要的交易所之一,立足於全球最主要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香港。兩者強強聯手將創造一個真正橫貫東西、連接全球的金融基礎設施及交易所集團,並會成為美元、歐元、人民幣等主要貨幣計價的金融資產的領先的國際交易平臺。

第二,倫敦證交所是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的領軍者;而香港交易所是全球股票、股票衍生品、及IPO市場的領導者。兩者強強聯手後會為全球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全資產、全方位、全產品服務。

第三,倫敦證交所是全球資產交易最核心的清算、結算等交易後服務金融基礎設施;而香港交易所是全球資本與中國市場最完整密切、且基於跨境資金淨結算的互聯互通先驅與領導者。基於內地與香港已建立的監管互助機制,兩者強強聯手會成為全球東西資本自由流動與市場融合至關重要的投資交易及風險管理金融基礎設施。

第四,倫敦證交所向歐美成熟經濟體中最具有價值和最有資源的公司與投資者提供豐富、全面與多層次的金融服務與產品;而香港交易所則覆蓋了新興市場中更具有活力的人口與產業、增長更迅速的亞洲經濟體。兩者強強聯手可向亞洲投資者提供廣泛全面的全球金融服務與產品。而亞洲新興經濟,特別是中國龐大的中產階級人口與財富積累、和還沒完全開放及實現國際配置的規模巨大的內地金融資本,以及正希望通過全球配置來提升產業效率與促進經濟轉型的內地產業資本,將為歐美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且富有活力的長期資本來源。

第五,倫敦證交所擁有全球最領先的指數與數據分析能力,以及最廣泛、最高端的銷售管道。香港交易所正致力於挖掘數據作為新一代資產交易的商業潛力,旨在藉助亞洲、尤其是中國高度數位化的經濟結構而形成的海量數據,為全球金融服務業提供新動能、注入新活力。

相關焦點

  • 李小加:港交所與倫交所關係像「羅密歐與茱麗葉」
    新浪港股訊 港交所(00388)收市後公布,將會以現金加股換股方式,收購倫敦交易所,作價約296億英鎊(約2900億港元),被喻為天價收購。李小加在網誌中更是表示:若收購成功,港交所估值將高達700億美元。那港交所此次收購倫交所的意義是什麼,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又有何回應?
  • 震驚全球「世紀大聯姻」!港交所擬與倫敦證交所合併
    目標700億美元市值 港交所擬溢價22.9%倍收購倫交所根據呈交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董事會有關該建議交易的條款,在具體的交易上,倫敦證交所集團股東的每股股份將收到:2045便士現金及2.495股新發行的港交所股份。
  • 港交所人事「地震」,傳奇總裁李小加宣布離職,「開掛人生」下一站...
    2021年時,李小加將60歲,這個中國國內通常的退休年齡,也成了李小加給自己劃下的線。於他而言,此前就任的十年足夠精彩。港交所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完成併購倫敦金屬交易所、推出極富意義的「深港通、滬港通、債券通」改革、開啟同股不同權的大門、進行生物醫藥板塊IPO新政......
  • 李小加:抖音母公司來港上市,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報告顯示,港交所上半年投資收益淨額下跌6.81億港元,主要是由於2020年3月全球市場大幅拋售,令今年一季度公布的集體投資計劃錄得公平值虧損。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今年上半年開局良好,儘管宏觀經濟動蕩不定,港交所營業收入及溢利仍然同創半年度新高。
  • 李小加:抖音母公司來港上市 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報告顯示,港交所上半年投資收益淨額下跌6.81億港元,主要是由於2020年3月全球市場大幅拋售,令今年一季度公布的集體投資計劃錄得公平值虧損。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今年上半年開局良好,儘管宏觀經濟動蕩不定,港交所營業收入及溢利仍然同創半年度新高。
  • 李小加卸任港交所總裁,任職10年裡港交所與滬深交易所加速接軌
    而回顧李小加「掌舵」港交所的十年裡,港交所與內地交易所加速接軌,港深兩地的資本市場溝通合作也愈發緊密。李小加此次卸任港交所總裁也引發各界關注。李小加稱,前海交易所由港交所發起,同時也獲得深圳市政府的合作。他還表示,樂於與內地其他交易所合作,尋求與上海、鄭州、大連等商品交易中心互聯互通。 為提升港交所科技技術,在2019年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早前投資一家深圳初創技術公司,未來或會再作收購。
  • 港交所的李小加時代
    回顧李小加任期內十一年間,其不斷推動港交所自我改革,收購LME(倫敦金屬交易所)告訴世界,香港能夠成為世界級的商品中心;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先後推出,將內地的「錢」與海外的「券」以及內地的「券」與海外的「錢」匯聚在香港;啟動上市制度改革,推出同股不同權、允許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開放赴港第二上市,讓港交所再次站上了擁抱新經濟的時代舞臺。
  • 港股早班車:李小加望科創板股納滬港通 港創業板改革定位迎挑戰
    【港媒視點】李小加希望科創板股納「滬港通」【香港文匯報】內地科創板即將開通,全國政協委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政協會議上提交兩個建議,李小加指出,這兩個建議均圍繞科創板背後的兩大核心目標而展開:上市實現註冊制,發行實現市場化。
  • 人民日報:倫交所的拒信 香 港該怎麼讀?
    但昨天,倫交所董事會一致否決了這一提議,並稱沒有必要與香 港 交易所進一步接洽,這又讓市場一片譁然。就其給出的理由看,拒絕主要是基於商業考量。首先,倫交所正對收購路孚特這家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志在必得,港交所此時的介入,意味著打斷這一戰略安排;其次,也因為港交所的股權結構,倫交所對這宗交易能否順利達成產生了強烈懷疑;再次,倫交所對港交所開價不甚滿意。
  • 尋找下一個李小加
    對港交所來說,李小加的提前離任有些尷尬。去年5月開始,港交所主席查史美倫帶領董事會董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物色李小加的接替者。但半年多過去,雖然前後有5名候選人在市場傳聞中被提及,但最終人選仍懸而未決。如今接替李小加上位的戴志堅頭銜上仍有「代理」二字。當然戴志堅也是市傳李小加接替者人選之一。對此港交所發言人接受本文作者查詢時未有評價,僅稱選拔工作目前進展良好。
  • 槓桿資金通過滬港通買A股?李小加:香港配資不容易
    東方IC圖作為首位具有內地背景的香港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身上有很多傳奇色彩。今年是他「執掌」港交所的第9年。前不久,港交所公布了最新的《戰略規劃2019-2021》,李小加稱之為「近年來最雄心勃勃的一次立志」。港交所未來要做哪些大事?如何實現「國際領先的交易所」這個宏大目標?港交所如何連接中國與國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科創板開設對港交所有何影響?
  • 李小加:每一項改革都跟拔牙一樣 沒有一個事情是容易的
    2014年李小加和時任上交所理事長的桂敏傑,在茶館的餐巾紙上畫出了滬港通的雛形,用港交所和中登結算的閉環,實現了資本管制下的港股和A股的互聯互通。2014年11月17日,港交所大廳喜氣洋洋,「滬港通」正式落地。雖然滬港通剛剛開通的時候,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但李小加對此卻相當樂觀。
  • 李小加:港交所做好準備衝刺「第三次跳躍」
    李小加表示,6月27日,香港交易所集團即將迎來成立暨上市20周年。他表示,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身影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如果以足球運動作比喻,前20年的發展象是地方聯賽,而後20年則衝入了世界盃聯賽。李小加介紹,香港地方聯賽的始於1980年代,直到1986年,香港聯交所結束四個交易所「群雄割據」的時代。
  • 年薪5100萬,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坦言卸任後不願再做「打工人」
    李小加坦言,其已在香港生活了26年,香港已經成了他的家,根在這裡,退休後也會在這裡;今後想做事情也在香港,只是不再在港交所。不過,對於年近六旬的李小加未來的去向,香港盈立證券區域經理朱辰飛認為,未來李小加或被龍頭企業所僱傭,繼續提供金融相關的服務。據證券時報統計,任職期間李小加每年薪酬高達數千萬,累計賺逾6億港元。
  • 高瓴資本張磊對話李小加:生命科技股帶來價值遠大於資本本身
    今年已有多間生物科技企業來港上市,反映出相關企業融資需求不斷增加。相信生物科技、醫療健康板塊未來將成為市場主要動力,繼續吸引更多企業在港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未來10年將是生物科技發展的重要時刻,相信香港未來5至10年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 李小加:籌謀已久的幾件大事水到渠成,將為香港金融業未來10年奠定...
    上市制度持續完善與擴容,允許企業版同股不同權赴港上市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正式生效,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和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被允許在港股上市,而新規則幾乎是精準瞄準中資網際網路新貴。「同股不同權」必須是「經營成功」的「創新產業公司」——市值底線是400億港元;或者放寬至100億港元,但必須年利潤大於10億港元。
  • 臨別贈言 李小加港交所退任前的「最後一課」
    這天,李小加就退任港交所(00388)一事聚集了一眾媒體通過線上見面。當天香港轉陰,沒有太陽。12月14日上午11點,港交所舉行歡送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的線上媒體交流會議,退任期限提前至今年12月31日。退任交流會準時開始,持續一個多小時,但李小加關於自己談得不多。這像是一場卸任前的告別會議,更像是李小加對服務11年之久的港交所,畫上的最後一個句號。
  • 李小加:可以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新股通」
    原標題:李小加:可以考慮在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新股通」 摘要 【李小加:可以考慮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先試「新股通」】全國政協委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24日參加全國政協界別協商會議時表示
  • 李小加指過去十年是他人生中最興奮和有意義的日子
    觀點地產網訊:5月7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將於明年10月離任,李小加向港交所員工發內部通訊指出,他會留任至新行政總裁上任,若新行政總裁可在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天通知董事會,其擬於現時合約在2021年10月底屆滿時不再重續集團行政總裁合約。 而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對李小加離任一事指,李小加服務港交所10年,感謝其對本港金融市場的貢獻。他相信,李小加離任屬其個人決定,希望他未來有美好發展。且強調互聯互通等大政策,不會因個別人事變動而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