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十三,孟婆神誕日。孟婆的身份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她的這個職能,全靠「孟婆湯」,也稱「迷魂湯」。喝了這碗湯會使亡魂忘記這一世的所有記憶,而後這個世界將不再與你有關。我們都知道傳說亡魂在陰間都要喝下這碗湯,但是卻不知道喝孟婆湯的程序,處於哪個流程。孟婆是誰?為何說她是最早是風神?
首先我們說說「喝孟婆湯」是在哪個流程?一般相傳的是:人死後亡魂進入鬼門關,就會來到黃泉路(據說是寬2米,長50米的青石板路),黃泉路兩旁開滿了彼岸花。路的盡頭是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是望鄉臺。孟婆就在望鄉臺前擺了湯碗,喝了此湯便忘記一切;而忘川河邊的三生石能記下你的今生今世。奈何橋為界,開始了你的下個輪迴。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流程沒有十殿閻羅任何事,好像都是「自主完成」的一樣。顯然這個流程並不完整。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喝了孟婆湯,開始輪迴,這個程序應該是陰間最後一個。按照《閻王經》的說法,孟婆神就是把守著陰間最後一關的神。人死後,黑白無常拘傳,牛頭馬面押解到閻羅殿接受審判;而後各自按照陽間的所作所為,在陰間各殿受刑;之後的發往第十殿投生殿,「凡發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最後灌食「孟婆湯」,才讓這些亡魂轉世投生。
雖然在清朝《吳下諺聯》中,說「人死後第一處是孟婆莊」,但之後記載「諸役卒押從牆外經過赴內案完結。生前功過,注入輪迴冊內,轉世投胎,仍從此莊行過」。由於亡魂對前世的眷戀和不舍,再回到孟婆莊後,孟婆就命三個女兒服侍(迷惑)著飲下孟婆湯。這個記載和《閻王經》的說法算是一樣的,可見喝孟婆湯是最後一個程序。
關於孟婆是誰?據說她是漢代人,書香門第,長大後念誦佛經(我感覺這又是佛教徒編撰的傳說)。在世時一心向善,不回過去,不想未來,直到八十一歲。父母去世後,剩他孤身一人,也記不得自己名字,只知道姓孟,被稱為「孟婆老奶」,後來入山修行。傳說世人死後,仍知前世因果,便會洩露天機,因此上天封她為冥界之神,並建造驅忘臺。這是目前最為認可的孟婆神來歷。
這個傳說,畢竟沒有任何依據。在歷代著作的記載中,孟婆卻都與風有關。明代楊慎《詞品·孟婆》說中:「江南七月間有大風,甚於舶。野人相傳為孟婆發怒」;《南越志》載:颶母即孟婆。《歷代詞話》裡有陸士秀引《山海經》語「帝之二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他解釋帝女就是孟婆。可是我們常說「風伯」,好像是男的,其實不然,《易巽》載「為長女也,長者伯,故曰風伯」。可見古代就有認為孟婆就是堯帝的長女的說法。而在豐都北陰大帝管轄的陰間神仙體系中,七十五司就包括「掌風伯司」,也算孟婆是風神的一個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