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說聯播》:主流媒體新聞語態的新變革

2020-12-19 人民網傳媒

來源:《視聽》2019年第11期

摘要:主流媒體是我國媒體的中流砥柱,在當前複雜的輿論環境中更應該不斷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新聞聯播》為適應傳媒變革新趨勢,找準新聞傳播新語態,設置了短視頻欄目《主播說聯播》,全方位優化語態,構建全媒體矩陣,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在建設網絡空間中的主流輿論陣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主流媒體;新聞語態;變革;《主播說聯播》

由央視新聞新媒體中心推出的《主播說聯播》欄目頗受年輕觀眾的喜愛,頻頻登上微博熱搜。該欄目是《新聞聯播》開設的特別評論板塊,內容聚焦國際時事,密切關注新聞熱點,借用豎屏短視頻形式,用年輕人喜愛的語言傳遞主流聲音,實現了新聞語態之變、傳播方式之變。截止到2019年8月23日,節目已經刊播了24期。在微博上,《主播說聯播》每期視頻的播放量均在千萬次以上,#主播說聯播#話題閱讀量更是高達7.6億。

一、語態變革:主流媒體引導輿論的創新之舉

新聞語態是新聞報導的話語方式,即採用什麼語氣、態度和形式來報導①。新聞語態決定著傳播效果,也決定著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效果。後真相時代,主流媒體的公信力下降,輿論引導效果不佳,主要表現為與新技術融合不夠,輿論引導渠道不暢,內容對公眾缺乏吸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新形勢下,如何創新新聞語態,在新媒體夾擊中贏得受眾的關注,更好地引導輿論,壯大主流輿論的影響力,是主流媒體亟需解決的問題。

作為主流媒體的代表,《新聞聯播》在適應傳媒變革新趨勢、找準新聞傳播新語態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2011年國慶節前,《新聞聯播》播音員親切地向觀眾問候:「十一黃金周祝您玩得開心。」2014年1月1日的《新聞聯播》浪漫結尾:「朋友們都在說,2013就是愛你一生,2014 就是愛你一世。那就讓《新聞聯播》和您一起傳承著一生一世的愛和正能量吧!」2019年7月29日《新聞聯播》又開設了豎屏短視頻節目《主播說聯播》,通俗而不失格調,幽默而不失內涵,實現了與年輕觀眾的溝通對話,鞏固和提高了主流媒體的引導力和傳播力。這是《新聞聯播》在引導輿論邁出的驚喜一步,引領新一輪新聞評論的語態革新,也給其他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接地氣:官話民說,硬話軟說,全方位優化語態

《主播說聯播》不僅在新聞主題、報導方式、敘述視角各方面有一定突破,在節目的文本、播報、聲效語態方面也有所創新。

(一)文本語態呈現出通俗化、口語化、年輕化的特點

主播們妙語連珠、金句頻出,網絡流行語的使用得心應手。例如,海霞用「日韓互刪好友,拉黑了對方」形容日韓關係;康輝提醒國泰航空「No zuo no die」;剛強使用飯圈常用的應援語言評價網友及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對待亂港分子的行為:「有他們在,『阿中哥』一定會成為這世界上最靚的仔!」

在發表國際銳評的時候,主播們言辭犀利、一針見血,調侃中帶著態度。針對美國的一系列荒唐行為,康輝連懟1分鐘:「懟得你灰頭土臉,懟得你啞口無言。而且懟的時候,我們始終氣定神閒。」郭志堅對亂港分子及幹涉香港事務的美國發出拷問:「今天立秋,到了秋天后該辦啥事呢?想想看吧。」

(二)播音語態富有感染力、個性化

一直以來,「聯播腔」是公認的主流語態,字正腔圓、義正詞嚴和威勢莊重是其基本風格②。在《主播說聯播》中,《新聞聯播》的主持人悉數登場,化身為銳評主播,在播報中一改嚴肅的播音腔,融入個人的氣質和個性,使用觀眾喜愛的口語表達,並以真誠、平和的態度解讀熱點時事。用三個詞概括則是鮮活、幽默、有趣,網友評價:親民、可愛、自然、隨和。

(三)聲效語態營造環境氣氛,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中,為了體現新聞的客觀真實,除了同期聲和現場聲,一般很少使用背景音樂③。而融媒體時代,新聞短視頻的製作沒有嚴格限制,將契合主題的背景音樂融入於畫面中,更好地調節了氣氛,增強了主播們的情感表達。

主播李梓萌在講述她和國旗的故事時,背景音樂是抒情的輕音樂,起到了很好的情緒渲染作用,隨著她動情的講述,觀眾被帶入到故事情境之中。而歐陽夏丹笑懟臺灣節目中稱大陸吃不起榨菜的言論時,配的是滑稽的音樂,凸顯言論的荒唐可笑。全球各地留學生自發集會,高舉五星紅旗,面對「港獨」人士齊唱歌曲《過火》,《主播說聯播》中剛強便正告亂港分子:「有些人最近折騰得太《過火》,居然現在還沒有到《夢醒時分》。」此時響起的背景音樂是張信哲的《過火》:「怎麼忍心怪你犯了錯,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應情又應景。

三、多平臺:構建全媒體平臺矩陣,達到「刷屏」之效

《主播說聯播》使用當下最流行的豎屏短視頻形式,每期視頻時長約1分鐘,每晚在央視新聞的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的官方帳號播出。經過社交媒體的發酵,各大媒體之間相互推送,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商業視頻網站爭先轉載,形成媒體聯動、融合傳播的新格局。

(一)全網形成關注熱潮,達到「刷屏」之效

截至2019年8月23日,《主播說聯播》在抖音的總播放量達到4497.5萬次,平均每條視頻的點讚數都在10萬以上。其中《新聞聯播的稿子長啥樣?》一期點讚數達到580.5萬,9.5萬多條評論,轉發分享次數達到2萬次。目前微博話題#主播說聯播#已經吸引31.5萬人參與討論。8月16日晚,《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新聞聯播」上線,第一篇推文《主播說聯播|康輝說國泰航空「no zuo no die」 歐陽夏丹又問了國泰一個問題》閱讀量短時間暴漲到10萬+。

(二)網友參與討論,互動帶動多級傳播

除了熱切地關注,網友們更是積極參與到相關話題的討論中。該節目一改主流媒體往日的嚴肅、威嚴之態,採用幽默的方式傳達積極正面的價值觀。網友在參與微博話題的互動過程中也採用幽默的方式去回應,比如「14億人在線追更,《新聞聯播》越來越好看了」「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新聞聯播》」「每天來打開,看《新聞聯播》放飛自我」等。在年輕人聚集的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站上,網友們甚至自發剪輯節目精彩片段上傳分享。

四、結語

《主播說聯播》用一種更加平凡接地氣的方式,契合了當下觀眾對主流媒體的期待,拉近了與年輕觀眾的距離,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從小的方面來說,這是《新聞聯播》轉型中的一次有意義的探索;往大了說,這是《新聞聯播》發揮「領頭羊」作用,給其他主流媒體當表率、做示範。

融媒體時代,創新才能創造生命力,創新意味著變化萬千,創新意味著推陳出新④。傳統媒體只有順應新的趨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創新不能忘記初心。正如朱廣權所說的:「幽默不能失分寸,創新不能離主流。」一定要在保證真實性、準確性、嚴肅性的前提下,去做一些發揮和找一些自己的空間,如果沒邊兒,那就不叫創新,叫「車禍現場」了⑤。

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開發應用,媒介環境更加紛繁複雜,傳統媒體如何適應新時代語境仍是一個長久的命題。在這種情況下,主流媒體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秉承專業主義的態度,創新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生產更為優質的內容,用更加客觀公正的立場,牢牢把握輿論的主導權。

注釋:

①張詩婷.社交媒體時代電視新聞語態的新發展[J].青年記者,2018(32):68-69.

②謝金華.淺析電視新聞創新「說話方式」的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4(01):67-69.

③徐曉輝.融媒體時代軍事電視新聞語態優化探析[J].軍事記者,2019(07).

④欒軼玫,融媒體時代的紙媒創新:打通與共融是關鍵[N].中國青年報,2009-07-27.

⑤央視段子手朱廣權:新聞可以「高」,但不能「冷」[EB/OL] . 騰訊娛樂,2017-02-21.https://ent.qq.com/a/20170221/005991.htm.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主播說聯播》:新聞短視頻生產傳播策略
    如何藉助總臺強大的融媒體平臺與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創新新聞制播模式,是《新聞聯播》節目新媒體傳播的著力點。2019年7月29日《主播說聯播》推出後,以接地氣的話語模式和硬核評論風格傳遞主流聲音,在網際網路上被頻頻刷屏,並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為主流媒體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新與轉型提供了啟示。
  • 「廣電視界」發文解讀《山東新聞聯播》新變化:將改革進行到底
    這一變化,不僅是聯播語態的變革,其更深層次的,是廣電權威新聞內容編輯思路和新聞製作模式的變革。附原文如下:7月5日,《山東新聞聯播》在節目中首次加入獨立評論員環節,這是《山東新聞聯播》節目自1978年開播以來,首次引入評論員。
  • 《新聞聯播》微信公號上線,首條推文介紹新欄目「主播說聯播」
    《新聞聯播》微信公號上線,首條推文介紹新欄目「主播說聯播」 關注中金在線:
  • 疫情Vlog:我在場 我敘述——主流媒體的傳播新語態
    可以說,疫情Vlog是主流媒體在特殊時期面對多元複雜的輿論場,主動順應新的傳播趨勢、積極更新自我話語體系、勇於創新輿論引導方式的重要嘗試。正如保羅·萊文森的補償性媒介理論所說,「任何一種後繼媒介都是對上一代媒介功能的補救和補償。」可以說,疫情Vlog是視頻新聞發展的最新形態,是媒體在疫情時期突破「後真相」困境的創新嘗試。
  • 《新聞聯播》主播連續兩天上新!
    《新聞聯播》連續兩天上新!繼昨天的嚴於信之後,24日又迎來新主播鄭麗。公開資料顯示,鄭麗1974年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1997年到2002年10月在黑龍江電視臺做主持人,主持過「中國新聞名專欄」《新聞夜航》。
  • 《新聞聯播》可不僅僅是片頭升級了……
    7月18日《新聞聯播》更換了新片頭和新演播室,讓不少人眼前一亮。實際上,從去年7月開始,《新聞聯播》就不斷地讓中國觀眾 「見證歷史」並快速地「刷新歷史」,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了「聯播」發展的見證者。在融媒體發展的背景下,《新聞聯播》進行語態語境轉變,同步推出《主播說聯播》新媒體品牌以及大國外交系列vlog和「聯播+」等衍生內容產品,升級技術標準實現全高清制播,構築以「聯播」為IP的跨媒體新生態,矩陣式傳播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創造了新的傳播價值。2020年上半年,《新聞聯播》各新媒體傳播渠道日均用戶觸達總量達到1.91億次;電視端日均觀眾規模1.36億人。
  • 央視重點節目將微調 《新聞聯播》換新片頭
    記者從央視節目推介會上獲悉,央視明年的新舉措也將出爐,其中最受注目的當屬《新聞聯播》與《焦點訪談》將進行「微調」。  據悉,就《新聞聯播》來說,歐陽夏丹和郎永淳已確定加盟,將會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正式亮相《新聞聯播》,節目將在「形式和語態上都會發生變化」,引入各種新報導形式,有可能增加新聞評論。《焦點訪談》欄目將加大監督節目的比重。」
  • 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寶曉峰
    新聞聯播新主播寶曉峰【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據北京日報消息,寶曉峰,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
  • 《新聞聯播》三度"上新" 主播嚴於信首次出鏡
    原標題:短短十幾天內 《新聞聯播》三度「上新」   繼9月10日潘濤、9月12日寶曉峰之後,今晚(9月23日),《新聞聯播》三度「上新」。《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主播嚴於信首次出鏡,與他搭檔的是女主播李梓萌。
  • 主流媒體圖片新聞的生產變革
    原標題:主流媒體圖片新聞的生產變革   文字、圖片、視頻的個性化融合讓主流媒體更具傳播優勢。本文以新華日報視覺中心的圖片新聞生產為例,探討了在融媒背景下,主流媒體圖片新聞的生產流程、生產方式和生產機制的深刻變化。
  • 《新聞聯播》又上新!潘濤之後又添一位女主播
    探尋聲音境界 還原誦讀本質來源丨整理自網易娛樂、新聞攝影等9月12日,央視《新聞聯播》再次迎來新主播——現年41歲、19年播齡的新人寶曉峰。這與9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的男性新主播潘濤上線僅隔一日。對於新女主播的《新聞聯播》首秀,網友好評如潮,表示比起「緊張」「聲音高亢」「有小動作」的潘濤,寶曉峰的主持風格顯得沉穩、冷靜,給人很舒服的感覺,特別符合《新聞聯播》的氣質,很專業,點讚。
  • 《新聞聯播》金句連連,「滿嘴跑火車」難倒美翻譯官
    最近,央視老品牌《新聞聯播》一下子火了!靠著活潑幽默鮮辣的新話風,國際銳評、央視快評連連上熱搜,帶動了大漲26%的收視率,創下了近二十年來電視新聞收視率的逆勢增長之最,更有眾多90後、00後如追劇般追捧《新聞聯播》。8月16日晚,《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新聞聯播」上線。上線後的第一篇推文閱讀量就達10萬+。  如此硬核 誰能不粉?
  • 《新聞聯播》新來一位女主播!網友:這個姐姐我見過
    昨天晚上的《新聞聯播》再迎一位新主播。她就是觀眾們熟悉的「寶姐姐」——寶曉峰。 寶曉峰曾主播央視《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等節目。在擔任《新聞聯播》主播前,她是《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的主播。
  • 《新聞聯播》迎來新主播剛強 與海霞搭檔亮相(1)
    央視《新聞聯播》是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從1978年1月1日開播以來,《新聞聯播》前前後後共有20餘位主播亮相。在2017年1月21日播出的《新聞聯播》節目中,主播臺上又迎來了一位新人——剛強。
  • 三天兩次上新!《新聞聯播》今天又迎來一位新的女主播……你看她...
    僅隔一天《新聞聯播》又上新了!9月10日央視《新聞聯播》迎來新主播潘濤今天晚上@央視新聞 發微博說新聞聯播又來了一位新主播據百度百科,寶曉峰是央視主持人,主播央視新聞欄目。曾經主播過:《亞洲報導》、《新聞早8:00》、《媒體廣場》、《朝聞天下》、《新聞30分》。現任《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主播。寶曉峰簡歷寶曉峰,遼寧人,生於呼和浩特,蒙古族人,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 透視《新聞聯播》「變臉」
    這一天引人注目的新聞,直到晚上7點才發生:當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開始前最後五秒的倒計時結束,人們忽然發現主播臺上出現了兩張新臉孔:「眼鏡哥」郎永淳和「小清新」歐陽夏丹。    為什麼是郎永淳、歐陽夏丹?    對於大多數電視機前的普通觀眾而言,9月25日晚上在《新聞聯播》與郎永淳、歐陽夏丹的相遇,是一個偶然。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播郭志堅應邀到河北美術學院進行學術交流
    4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播郭志堅老師蒞臨河北美術學院,為500餘位師生帶去題為《電視新聞主播是如何練成的》講座。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先後擔任過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報導》、《現在播報》、《新聞30分》、《新聞聯播》等重大新聞節目的主持人,河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郭志堅的主持風格清新自然,沉穩大氣、深受廣大電視觀眾喜愛。
  • 昨晚,來自內蒙古的她主播央視《新聞聯播》啦!
    央視《新聞聯播》又來一位女主播!12日晚,寶曉峰首次亮相,與剛強搭檔出現在節目中。9月12日的《新聞聯播》公開資料顯示,寶曉峰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1997年至2001年就讀於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播音組。
  • 點讚丨央視《新聞聯播》等主流媒體集中報導德清!
    今天上午,   位於德清縣的杭州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   杭州繞城西複線東苕溪大橋   如期完成合龍,   央視《新聞聯播》和《新聞直播間》、   央廣網、人民網、中國網、   浙江之聲、浙江新聞等主流媒體   共同聚焦德清,   跟小布一起來看看   ↓↓↓   央視《新聞聯播》   今晚   央視《新聞聯播》播出   《杭州亞運會重點工程東苕溪大橋合龍》   ▼   央視《新聞直播間》
  • 昔人已乘黃鶴去,新聞聯播新主播
    昨天,《新聞聯播》迎來一位新主播潘濤。猛一看,潘濤有點象幾年前《新聞聯播》裡的楊柳,只是比之臉上稍稍有肉,顯然已人到中年之感。這算是《新聞聯播》的新面孔吧,雖然對於顏值來說不算特別出彩,但也是端正和莊重,那就好。其實,《新聞聯播》的主播對於容貌要求應該很高的,這不僅僅因為要面向國內大眾,更是要面對全世界的一個窗口,是一個國家和政黨對外的喉舌,有著太多的代表意義。所以,在對其的選拔和審核上,不只要求學識和能力,還有人品的考量,聲音的清晰準確度和顏值的觀賞性及親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