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美國國家美術館追尋其「理想之美」

2020-12-06 澎湃新聞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逝世500周年,全球多家美術館將陸續推出以拉斐爾為主題的特展,以紀念這一位以「秀美」著稱的藝術家。其中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的展覽「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

」已於2月16日開幕,展覽展出拉斐爾以及同時代人的版畫和素描作品26幅(4幅為拉斐爾作品),並從中反映出拉斐爾以及朋友圈繪畫風格的複雜性,以及「拉斐爾風格」何以成為西方藝術中卓越美學的標準。作為歐洲以外收藏拉斐爾最多的藝術機構,美國國家美術館還將5件館藏作品在美術館西樓20號展廳常設展出。

拉斐爾,《聖母子》,1505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在展覽策展人喬納森·鮑伯(Jonathan Bober)看來,「拉斐爾比其他藝術家都更能確定何為『理想美』:何為好構圖和系統繪畫的標準。他的作品也奠定了藝術學院的基礎。雖然前衛藝術的興起使古典不再是藝術的唯一標準,但拉斐爾的作品在美學範疇上的認可依舊延續到今天。」

展覽以「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命名,除了顯示拉斐爾的才華外,也希望突出拉斐爾風格對他的周圍藝術家和藝術環境的影響。 展覽共展出26件版畫和素描作品,除了4件屬於拉斐爾外,其他作品屬於拉斐爾的合作者、追隨者以及受他啟發的畫家們。

其中拉斐爾作品包括美國國家美術館所藏的《聖喬治與龍》(約1506年)、《先知何西亞和約拿》,羅馬聖瑪麗亞德拉佩斯教堂壁畫的《八使徒》的研究性草圖,以及巴黎羅浮宮所藏的《花園中的聖母》,加之常設展的5件館藏,如今美國國家美術館共有9件拉斐爾作品展出,這些作品代表了拉斐爾的藝術發展和影響力。

拉斐爾,《八使徒》,約1514年

博採眾長、早熟的拉斐爾

拉斐爾以理性、系統的方式研究他人的藝術風格,也記錄下自己的風格演變。作為比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年輕一輩的畫家,他的作品融合了前兩者,以及他的老師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並影響了後來歐洲古典繪畫各個方面。

策展人認為,展覽中拉斐爾在1510年的作品《先知何西亞和約拿》展示了吸取他人技法的能力。這件展覽的重要作品,明顯帶有米開朗基羅的影子。雖然,對於拉斐爾是否借鑑米開朗基羅,兩人一直有爭執;作為競爭的同行,米開朗基羅也「讓拉斐爾不得不忍受他持續不斷的妒忌、蔑視和怒火。」但米開朗基羅富有遠見的繪畫風格對拉斐爾產生了重大影響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先知何西亞和約拿》就證明了這一點。

拉斐爾,《先知何西亞和約拿》,約1510

拉斐爾是一位早熟的藝術家,1483年拉斐爾出生於威尼斯和羅馬之間的一個小鎮烏爾比諾(Urbino),父親是公爵的宮廷畫家。拉斐爾在父親的感染下,拉斐爾年幼時就對繪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隨著母親去世和父親的再婚,11歲的拉斐爾的進入佩魯吉諾的畫室學習直至1500年。

1504年下半年,拉斐爾搬到佛羅倫斯居住,在當地民主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以及對達文西的構圖、明暗形式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的研究和學習中,拉斐爾的風格日漸成熟,也迅速和兩人齊名。

拉斐爾的一生畫了許多聖母像,這些聖母像給他帶來了巨大聲譽。其中1504年,21歲的拉斐爾所繪的《聖母的婚禮》就被認為超越了老師佩魯吉諾,10年後,他創作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被認為是完美無瑕的作品。在美國國家美術館的樓20號展廳常設展中也展出了2件拉斐爾聖母題材的油畫,特展中展出一件素描。

拉斐爾,《聖母子與施洗者聖約翰》, 約1507年

對比中世紀宗教畫中陰鬱和木然的聖母形象,拉斐爾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他筆下的聖母:年輕、美麗、豐潤、健康、眉宇間洋溢著母親的慈愛和幸福,耶穌也被畫成天真活潑的孩子,畫面既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拉斐爾描繪的典雅的聖母子成為標準像。

拉斐爾,《聖母子》,1508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1508年,這位年僅26歲的年輕藝術家受到了教皇朱利葉斯(Pope Julius II, 1443—1513)的邀請,為梵蒂岡宮內的教皇私人圖書館繪製壁畫。在羅馬他受到了這座城市古老歷史和古典藝術的影響。一年後,《雅典學院》在誕生,在這期間拉斐爾的重要作品還包括《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波爾申納的彌撒》等。

美國國家美術館藏的《阿爾巴聖母》是拉斐爾羅馬時期的作品,這件作品中擁有寧靜的田園氛圍,人物以玫瑰粉色、淡藍色、綠色裝飾。其中處理理想化的古典風景和自然細節的手法,要歸功於對達文西的借鑑;而如何打破金字塔構圖中穩定的人物關係為畫面增加動感又來自於米開朗基羅。有趣的是,《阿爾巴聖母》是第一個被藝術家穿上古典衣裙的聖母,這也被認為是拉斐爾對羅馬古物的著迷。

拉斐爾,《阿爾巴聖母》,1510,

美國國家美術館藏(暫未展出)

拉斐爾生命的最後12年也都在羅馬度過,他為西斯廷教堂設計掛毯、繪製神話般的場景。他不僅僅打敗了如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等同行的競爭贏得了佣金,作品也獲得了狂熱的反饋。他還是當時羅馬最主要的肖像畫家。1520年的春天,已患重病的拉斐爾仍在繪畫《基督變容》,最後因他逝世而未能完成。37歲的拉斐爾去世後葬於萬神殿中。

拉斐爾,《賓多·阿爾託維蒂的畫像》,約1515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在展覽中,《聖喬治與龍》也頗為引人矚目,且素描手稿和油畫分別在特展和常設展展出。拉斐爾畫過兩個版本的《聖喬治和龍》,美國所藏的是拉斐爾在佛羅倫斯時期為烏爾比諾宮廷所畫。《聖喬治和龍》是十字軍東徵期間一個發生在中東的傳說,據說羅馬軍隊士兵聖喬治,以長矛制服了一條龍,從而拯救了用作人祭的利比亞國王的女兒。

拉斐爾,《聖喬治和龍》,約1506年

1504年,烏爾比諾公爵被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授予嘉德騎士勳章,他委託拉斐爾畫了這件作品,並贈予了國王的使者。對比素描草圖和油畫兩件作品的關係一目了然,從甜美的聖母回到英勇的騎士,也看出了個人風格特色。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並非只是從事繪畫創作,他們也參與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此時就誕生了藝術家的工作室和追隨著。

拉斐爾,《聖喬治和龍》,約1506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拉斐爾的藝術傳播:

製作版畫、工作室體系

拉斐爾是第一位利用版畫技術傳播藝術作品、以提高聲譽並創收的藝術家。這種做法也使他的藝術成為歐洲流行的藝術語言。拉斐爾的版畫向當下觀眾展示了他植根於古代藝術研究的風格和對複雜多樣構圖的控制。而他的最早的合作者是馬爾坎託尼奧·雷夢迪(Marcantonio Raimondi,1480-1534)。

拉斐爾、馬坎通尼奧,《無辜者的大屠殺》,約1511年

拉斐爾與馬爾坎託尼奧的合作開始於1510年左右,而此之前馬爾坎託尼奧還因為大量複製丟勒的銅版和木刻作品被丟勒投訴,但在羅馬遇到拉斐爾、進入拉斐爾的圈子後,一切都變了,拉斐爾曾親自培訓並協助了馬爾坎通尼奧版畫,他們合作版畫作品《無辜者的大屠殺》、《阿帕羅的阿波羅》、《聖家族》以等都在此次展出之列。與拉斐爾的合作極大地推動了馬爾坎託尼奧的藝術生涯,兩人還建立了印刷工坊,這間印刷工坊後來發展成一家以馬爾坎託尼奧為首的雕刻學校,這也使之成為歐洲首位重要的版畫家。在馬爾坎託尼奧的學生中,有馬可·登特(Marco Dente,約1493–1527)、阿戈斯蒂諾·德·穆西(Agostino Veneziano,約1490–1536年)等也直接使用拉斐爾的作品製作版畫。這在拉斐爾去世後,文藝復興在歐洲的傳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拉斐爾、馬坎通尼奧,《阿帕羅的阿波羅》,1515、1520

展覽還展出了朱利奧·羅馬諾(Giulio Romano,1499-1546)包括充滿戲劇渲染的《聖麥可》等四幅鋼筆畫,作為拉斐爾工作室的年輕助手,朱利奧曾跟隨拉斐爾參與過梵蒂岡多處壁畫的創作,並漸漸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拉斐爾去世後,羅馬諾還完成了他的一些未竟作品。但與拉斐爾簡潔的風格相比,羅馬諾的作品布局相對較為擁擠,這也使壁畫的莊嚴和寧靜之感稍有缺失。

朱利奧·羅馬諾,《聖麥可》,1527-1528

拉斐爾「最有才華,最不安分的」學生波利多羅·達·卡拉瓦喬(Polidoro da Caravaggio,約1499年-可能是1543年)在1517年加入拉斐爾的工作室,但同另一位比他名氣大的卡拉瓦喬一樣,他的人生也顛沛流離,最終在1543年被助手殺害於西西里島墨西拿返回義大利大陸的途中。此次展出的作品《逃離的野蠻人》、《臨終前的景象》等均創作於拉斐爾去世以後。

波利多羅·達·卡拉瓦喬,《臨終前的景象》,約1521-1522年

同時展出的還有佩裡諾·德爾·瓦加(Perino del Vaga,1501-1547)的兩幅鋼筆畫,他在拉斐爾的助手中被認為僅次於羅馬諾,其中一幅《奧林匹亞眾神祭壇畫》展示了其晚年的創作風格。這些來自拉斐爾最親密的合作者和追隨者作品,暗示了拉斐爾創作的集體主義性質。

佩裡諾·德爾·瓦加,《為奧林匹亞眾神獻祭》,1545-1547年

在美國展出拉斐爾之前,在拉斐爾的故鄉烏爾比諾舉辦的《拉斐爾和他的烏爾比諾之友》拉開了500年紀念的帷幕,在未來一年中,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將推出拉斐爾大展(2020年10月3日-2021年1月24日),屆時來自羅浮宮、梵蒂岡博物館和烏菲齊美術館的拉斐爾作品將於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拉斐爾館藏共同展出,這也有望成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拉斐爾展。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也將展出拉斐爾七幅掛毯作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拉斐爾逝世五百年,美國國家美術館大展追尋其風格源起與美學
    其中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已於2月16日開幕,展覽展出拉斐爾以及同時代人的版畫和素描作品26幅(4幅為拉斐爾作品),並從中反映出拉斐爾以及朋友圈繪畫風格的複雜性,以及「拉斐爾風格」何以成為西方藝術中卓越美學的標準。作為歐洲以外收藏拉斐爾最多的藝術機構,美國國家美術館還將5件館藏作品在美術館西樓20號展廳常設展出。
  • 美國國家美術館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拉斐爾 《聖喬治與龍》設計稿 1506年為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美國國家美術館將展出拉斐爾與同時代藝術家的25幅版畫作品,其中包括文藝復興時期大師拉斐爾的4幅作品。拉斐爾 《八門徒》小稿 約1514年1504年底,拉斐爾來到了佛羅倫斯生活,他的作品受到了達文西柔和的明暗形式,自然的人物組合和簡潔的構圖影響。1508年,教皇把拉斐爾召到羅馬,在那裡他受到了羅馬古代理想化的古典藝術的影響。從在佛羅倫斯時,拉斐爾就已經開始從米開朗基羅精力充沛、體魄強健的風格中學習了。
  •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如何影響那個時代?
    【來源:雅昌藝術網專稿】拉斐爾·桑西,這個「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的男子,用38年的生命長度,為世界留下了一筆恆久的財富——理想化的美的形式。他仿佛輕而易舉就能在人世發現原屬天堂的美,並將之訴諸筆端。這樣一位在五百多年後依舊享有盛譽的畫家,在他所處的時代,產生了什麼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又從他身上汲取了哪些營養?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他不僅掌握了文藝復興時期高級藝術的標誌性技巧,如立體、透視、精確的解剖結構、真實的情感和表達,他還融入了一種獨特的風格,以其清晰、豐富的色彩、輕鬆的構圖和獨特的宏偉而著稱。拉斐爾,《聖母子》,1505年,美國國家美術館藏拉斐爾在美術史上對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貢獻之大,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史實。
  • 拉斐爾前派藝術展登陸美國國家藝術畫廊
    《奧菲麗婭》 約翰·埃弗裡特·米萊斯  結合了叛逆、科學的精準、美妙和想像,拉斐爾前派創造了轟動19世紀英國的藝術。2013年2月17日至5月19日,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藝術畫廊,將呈現「拉斐爾前派: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與設計,1848至1900年」——美國首個全面研究拉斐爾前派藝術的重要展覽。該展覽聚焦了反映英國首個現代藝術運動之理想的畫作、雕塑、攝影、紙上作品、以及裝飾藝術品等共計約130件展品。
  • 500年後 拉斐爾的「理想美」仍未過時
    500年後,拉斐爾創造的古典主義理想美為何依然動人?記者採訪了華東師範大學孫乃樹教授,請他解讀拉斐爾繪畫之美。  把偶像藏在畫中  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經歷了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人們的思想被宗教壓抑,幾乎所有的藝術只為宗教服務。在中世紀的宗教畫裡,人物都是僵硬的,那個時代的畫作裡只有天堂,沒有人間。
  • 500年後,拉斐爾的「理想美」仍未過時
    時空在這裡交匯,歷史在這裡相遇,理想與人性在這裡融合,這是《雅典學院》的獨特之處,也是拉斐爾創造出的理想世界。提煉人們理想中的美拉斐爾一生中畫過許多聖母像,這些聖母像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聲譽。1504年,21歲的拉斐爾所繪的《聖母的婚禮》被評價超越了他的老師佩魯吉諾。10年後,他創作了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
  • 鏡像之美:大師凡·艾克和他影響的藝術家|英國國家美術館特展
    本期「海外藝宴」帶大家來到英國國家美術館,觀看這裡正在舉辦的特展《鏡象:凡·艾克與前拉斐爾派》。為我們導覽的,是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蘇珊福斯特。她是英國國家美術館副館長、公眾事務主任兼荷蘭、德國以及英國早期繪畫策展人。她曾出版多本關於英國及荷蘭早期繪畫的著作,並於2006-2007年在泰特美術館策劃了特展《霍爾拜因在英國》。
  • 拉斐爾肖像畫將首次亮相美國
    原標題:拉斐爾肖像畫將首次亮相美國 日前,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 (CincinnatiArt Museum)和舊金山美術博物館(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宣布將分別於2015年10月3日至2016年6月3日和2016年1月19日至4月10日舉辦《崇高美:拉斐爾的『抱著獨角獸的年 輕女子肖像畫』》(Sublime Beauty: Raphael’s「Portraitofa Lady with a Unicorn」)展覽,屆時將向公眾展示拉斐爾的一系列精美繪畫
  • 澳國家美術館舉辦拉斐爾前派藝術家作品展
    ↑12月12日,在澳大利亞坎培拉國家美術館舉行的「愛與希冀——拉斐爾前派傑作展」上,一名參觀者駐足欣賞名畫《夏洛特小姐》。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將於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4月28日期間展出英國泰特美術館的拉斐爾前派藝術家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奧菲利婭》和《夏洛特小姐》。
  • 拉斐爾傳世經典高清全集
    ,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聖喬治大戰惡龍》(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1506年,收藏於美國國家美術館《阿爾巴聖母》(The Alba Madonna),1510年,收藏於美國國家美術館
  • 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 藝術巨匠 拉斐爾油畫(全集)
    也是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雖然他只活了三十七歲,卻成為文藝復興盛期最紅的畫家。他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的聰明特別表現在善於汲取他人之長,而後加以綜合的創造。
  • 高清:沉浸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多年來,我們在旅途中參觀了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回味無窮、受益匪淺,這裡想與大家分享參觀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見聞、收穫與體會。 迅 速 崛 起 的 年 輕 美 術 館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憲法大道第7街和第4街之間,向東可眺望國會大廈,其南則是一路之隔的宇航博物館,西行不遠就是美國歷史博物館,可謂處於中心地帶。
  • 英年早逝的拉斐爾為何如此有魅力?
    2020年4月6日,是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日。義大利官方為了紀念他的輝煌成就,幾年前便開始籌劃一系列活動和展覽。除義大利之外,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也相繼公布2020年拉斐爾紀念展。遺憾的是,由於疫情原因,大部分活動和展覽被迫取消或推遲。
  • 羅馬的拉斐爾500年紀念展還是關了:僅展三天,正安排退票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今年是拉斐爾去世500年,與拉斐爾有關的紀念展在多地展開,3月5日在其去世之地羅馬,「拉斐爾,1520-1483」在奎裡納萊博物館(Scuderie del Quirinale)華麗登場,這也是拉斐爾全球紀念展中最令人矚目的之一。拉斐爾在羅馬度過了他一生中的最後十年,為教皇朱利葉斯二世(Julius II)與其後的利奧十世(Leo X)工作。
  • 羅斯福收到一封信,結果造就了一座國家美術館
    生在富有家庭的梅隆大學畢業之時,離校投身家業,並隨即在銀行事務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他又是一位藝術愛好者,尤其愛好繪畫。1921年至1932年,梅隆在華盛頓首府期間,擔任前後3任總統手下的美國財政部長達11年之久。1927年,梅隆在一次談話中對兒子保羅·梅隆(Paul Mellon)明確地表示,他希望有朝一日在華盛頓捐資建造一座美術館,使美國人民在自己的首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品。
  • 拉斐爾作品大全
    和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也是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逝世時年僅37歲,但由於他勤勉的創作,給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貴的藝術作品。他的作品博採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是手法主義的代表人物,也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範。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聖母》、壁畫《雅典學院》。
  • 看見大師:明媚的少年拉斐爾,願理想之美改變整個世界
    第一期《看見大師》油畫醬選擇的藝術家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從開始計劃《看見大師》這一系列的文章,拉斐爾就是排在油畫醬心中的藝術大師第一人選,這並不是因為拉斐爾在藝術領域上的成就超過其他藝術家,僅僅只是油畫醬的私心與偏愛。
  • 看見大師:明媚的少年拉斐爾,願理想之美改變整個世界
    言歸正傳,拉斐爾並沒有顯赫的身世,父親喬萬尼·桑西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小畫家,在父親的引導下,幼年的拉斐爾開始學習繪畫,不過沒多久,他的父親喬萬尼·桑西就遺憾地發現,拉斐爾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他沒辦法教給拉斐爾更多的東西,於是,決定讓拉斐爾去彼得羅·佩魯吉諾的畫室學習繪畫
  • 2020全球藝術大展關鍵詞:女性藝術家、拉斐爾、馬蒂斯、日本
    2月16日,「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Raphael and His Circle)」於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而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也將在翻新後的拉斐爾展廳(Raphael Court)中,展示他最重要的教皇委任作品——一系列大型的掛毯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