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只有一個仄聲,符合格律嗎?

2020-12-03 騰訊網

這個問題原來在講這首古詩的時候提到過,這裡著重講一下這句的平仄。

我在前面一個關於避免新舊韻混用的時候就提到過,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平水韻?因為平水韻雖然是宋朝編制,但是上承唐韻,所以唐宋之間的詩文作品基本上都是可以用平水韻來分析的。

記住,用宋朝的平水韻來分析唐詩不是笑話。

而平水韻和新韻最大的區別就是入聲字,在平水韻中入聲字都是發仄音的,短促,狹急,元朝以後,入聲字逐漸消失,歸入了「陰平,陽平、上、去」中去了,這樣延承到今天的普通話,唐宋之時的入聲字就分布在如今的「一、二、三、四」聲中去了。

所以我們如果按照普通話讀音來劃分平仄(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去),一般情況下大體正確,但是只要碰到發一、二聲的入聲字,就會出現錯誤。

「清明時節雨紛紛」就是這樣。普通話的平仄劃分確實是「平平平平仄平平」,但是我們知道七絕的首句只有「平平仄仄仄平平」這種起句。這首詩歷來就是格律七絕的,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其中有變音「一二聲」的入聲字。重點對象就是按格律應該發仄聲的「時、節」二字。

去查一下入聲字表,「時」字不是,而「節」字為入聲字。

所以,「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個句子在當時發音的平仄為「平平平仄仄平平」,這個格式的正格為「平平仄仄仄平平」,而根據「一三五不論」,這個律句第三字可平可仄,所以並沒有出律。我們再根據首句平起押韻格式(平聲收尾),推出全詩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大家再對應看《清明》全詩的平仄,就可以看出來是否全詩合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除了首句「時」,第三句「酒」字,第四句「遙」處於可平可仄的位置上,全詩都是合平仄的。

所以《清明》這首詩就是一首近體格律詩中的七絕。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一句是符合格律的。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寫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想到這首杜牧的名作。然而,4月4日晚,《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作者章雪峰在線直播分享清明節詩詞時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很可能不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一時引發網友們熱議。
  • 「清明時節雨紛紛」真是杜牧寫的嗎?
    牧童幹這份輕鬆好玩的活兒,雨具總是常備的,他怕什麼「雨紛紛」!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清明的詩以上面這首杜牧的七絕最為讀者所熟知。它曾被選進《千家詩》,而這部詩選是舊時代四大啟蒙課本「三(《三字經》)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詩》)」之一,讀過的人極多,即使是文盲和幼兒,因為常常聽人念誦,也會知道,甚至可以隨口背出,尤其是那前兩句。不過這首《清明》很可能不是晚唐大詩人杜牧的作品。
  • 關於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一首最好的場景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詞是中華文化史上的瑰寶,或言情、或寫景;寫盡人生百味、抒發不盡情懷,可謂妙筆生花、字字珠璣。清明是中華民族傳統中的盛大節日,即是節氣也有民俗。萬物復甦、春意盎然;喚醒人性、生命使然,最好的時間、也是最怡人的季節。踏青、祭祀;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具有較為深廣的文化內涵。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所寫?甚至可能不是「唐詩」?
    04-07 19:34:1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公眾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想到這首杜牧的名作。然而,4月4日晚,《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作者章雪峰在線直播分享清明節詩詞時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很可能不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一時引發網友們熱議。
  •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才是真「雨神」?
    在雨水的滋潤下,花兒顯得更加嬌豔河南商報記者 王春勝/攝河南商報首席記者高雲實習生 施尚景「清明時節雨紛紛」,昨天的雨,讓杜牧再一次「一語成讖」。這跨越千年的佳句,成了現在的「天氣預報」。「清明時節雨紛紛」再現佳句堪比天氣預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佳句,為清明天氣做了最佳註解。經過無數個溼漉漉的清明假期,這句詩有著「天氣預報」的功效。遠的不說,去年、前年,我省都邂逅了「清明雨」。為什麼清明節前後總會有雨水到訪?
  • 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怎樣改成詞 老街淺說 檃栝體
    先看下這首唐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因為杜牧的這首《清明》是七言絕句,所以為了儘量保持原貌,只能以小令來改編。原詩是首七律《九日齊山登高》,作者是杜牧,原詩為: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下邊@老街味道改的五首小詞 ,請朋友們指正:一、《山花子清明》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雨紛紛。系柳孤舟橫野渡,漸黃昏。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1: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唐61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句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清明節賞析:《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悽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   作者:杜牧 (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清明時節雨紛紛到底有多準?
    清明,不僅僅是一個踏青掃墓的節日,它還是個節氣。從節氣上來說,一般清明節氣在4月5日-4月19日前後,正是4月中上旬。為了驗證清明時節雨紛紛到底有多準,數據帝扒出了1961-2016年期間南方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降雨數據。在每年的清明節氣這15天裡,把當天降雨量達到0.1毫米或以上的日子作為一個雨日,來看看南方在清明節氣期間的雨日概率。
  • 「清明時節雨紛紛」的下一句,你真的知道嗎
    讓一念君猜一猜~~ 是不是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借勢營銷,這句大家熟知的詩詞怎麼能缺位。不少文案將這首詩「移花接木」,與自己品牌產生關聯,押韻而朗朗上口。各家是如何「借問」杜牧的這首詩,來「遙指」自己的品牌,用經典「舊瓶」裝「新酒」,一起來看看吧。
  •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為何路上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清明》,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那麼在清明這天,杜牧為何在路上欲斷魂呢?有人說是杜牧在城外祭祖回來的路上,有感而發所作。
  • 「清明時節雨紛紛」?千年來杜牧讓中國人白帶了多少次傘!
    其中首聯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總讓人覺得「清明」就是會下雨…….但實際情況真是這樣的嗎?遠的不說,先說今年:上海市氣象局表示,今年清明假期,上海並不會「雨紛紛」,而是以多雲天氣為主,氣溫上升明顯,最高氣溫或將逼近30℃。
  • 專家直播提出,「清明時節雨紛紛」非杜牧所作?網友大呼接受不了
    4月4日清明節,文史暢銷書作家章雪峰在直播時提出,「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詩作者可能不是杜牧。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觀點的提出引發網友熱議。網友懵了,紛紛表示不敢相信,從小學的都是杜牧所作,實在是接受不了。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清明時節雨紛紛」或許並非杜牧所寫,還可能成詩於宋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想到這首杜牧的名作。杜牧身後詩文的最早結集,是由其外甥裴延翰完成的,「得詩賦、傳錄、論辯、碑誌、序記、書啟、表制,離為二十編,合為四百五十首,題曰《樊川文集》」。這個《樊川文集》二十卷,曾經著錄於《新唐書·藝文志》。但是,《樊川文集》之中,沒有這首《清明》。這首《清明》第一次出現是在南宋。
  • 清明節下雨更多嗎,為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
    說到清明,尤其說到「清明時節雨紛紛」,不得不說一首詩,即杜牧的《清明》,現在與朋友們共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是唐朝一個中高級官員,相當現在地市廳局級一把手。
  • 「清明時節雨紛紛」雨的寓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末時期著名詩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當時在他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在江南一帶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一時期他的作品也特別深沉。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江南一帶的天氣總是陰雨紛紛。
  • 杜牧《清明》詩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關於「清明節」名字的來歷,《曆書》中曾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交代了時間:清明節;天氣:下雨天。「路上行人慾斷魂」交代了地點:路上;人們的狀態:由於傷心過度,愁苦極深,魂魄都要飄散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交代了人物:路人甲、作者和牧童。事件:向牧童問酒家的地址的經過。
  •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真的是「雨神」?今天你帶傘了嗎?
    「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清明節既是我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的重要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情感慰藉的紐帶,它既屬於已故的人,更是提醒我們要更好地陪伴親人。另一面是遊春,踏青插柳,親近大自然感受春的氣息,是感受和體會新的生命。
  • "清明時節雨紛紛"作者存疑 有專家指或非杜牧所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作者存疑 有專家指或非杜牧所作 2016-03-31 14:21:17 2016年03月31日 14:21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參與互動     清明時節雨紛紛
  • 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
    導語: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年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寒冷已經過去了,進入三月份,萬物復甦,鶯飛草長,農村田野裡到處呈現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春分過後,就是清明了。清明節既是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人們都在這一天回老家祭祖。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說起清明節,自然想到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