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俗的紅事,悽涼的白事

2020-12-18 小白說生活道情感

每年婆婆生日都是弟兄幾個輪流給她做壽,每到這一天,提前飯店訂好了桌,兒子媳婦,閨女,女婿都再帶著自己的家人,四世同堂齊聚一起。

幾十口人,熱鬧非凡,以前年輕的時候都不大喜歡這樣的場合,或許年齡越來越大了,卻越來越喜歡這種豔俗的熱鬧。

或許之前姊妹之間,弟兄之間有一點小摩擦,有一點點矛盾,可是在家庭重大場合,共同舉杯,共祝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真是年齡大了,還愛參加喜事,觀賞著結婚的男女主角,男主穿著筆挺的西服,女主穿著雪白的婚紗,手挽手緩緩的走來,多麼隆重的儀式,多麼鄭重的情景,頃刻被主持人滔滔不絕的深情話語感動的淚流滿面。

福如東海,花開富貴,花好月圓……以前總認為這是多麼庸俗的詞語,多麼豔俗的場合,可如今卻覺得多麼幸福的場景!多麼感人的場合,連帶著這些詞語也高貴起來。

可與喜慶紅事的對立面卻是白事,沒有人喜歡參加白事的,可是面對人情往來,不得不參加。

雖然說人總有這一天,可是面對到處都是白花花的孝衣一片,哭聲一陣陣,內心實在是荒涼。

我從小就不喜歡熱鬧的場合,尤其不喜歡參加白事,可是親人的離開,必須得參加。

在過去的年代,有人去世了,家裡提前請木匠做好了棺材,做好了壽衣,只等那天的到來。

空氣中瀰漫著棺材的漆味,參加喪禮的人們悽慘慘哭啼啼的,連帶著幫忙的人們,都帶著悲慘的表情。

小時候,這樣場合的飯我是吃不下去的,總感覺白事的飯菜也是悲哀的,怎麼能夠吃得下肚子呢?

人生有喜就有悲,有歡樂就有憂傷,有人生就有人死,紅事白事同時存在著,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都得去接受。

世事無常,且行且珍惜,人活著,珍重珍重只有再珍重。

相關焦點

  • 「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白事到、紅事叫」,已經成為農村常見現象,這是為啥?紅白事在農村是被當做最為重要的事情來進行的,在這些事情進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人參與,因此場面往往非常大,在老農口中有著這樣一句俗語:「白事到,紅事叫」,來看看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從整體上看這句話是來形容幫助的人,在面對紅白兩種事情的動作不同,這裡面為什麼有著如此大的區別呢?還是要從具體的局面來進行分析。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喜事叫,白事到。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每每遇到家裡有事,都要一番打點安排,能去的就去,實在去不了只能是捎個禮,一般都是紅事不去,白事再難也要去。家有一萬事,緊事第一件。紅事人去不去不打緊,禮到就行。而白事不去,一是一大家子人或者近門門的人都會有看法,認為你不孝,沒大沒小不懂禮節,二是周圍人也會說長道短,背後戳你脊梁骨,不通情達理,大大大不敬。紅事隨禮,白事幫忙,家家都有老人,幫人就是為己。
  • 農村怪象:紅事要叫,白事多遠都得回去弔唁,為啥?
    農村怪象:紅事要叫,白事多遠都得回去弔唁,為啥?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對於人類來說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光陰真的是轉瞬即逝。小時候我奶奶告訴我「紅事要叫,白事要到」。
  • 「紅事叫,白事到」農村這些「不成文」的規定,你了解多少?
    所謂「紅事叫」,在農村,家裡的男孩娶妻需要男方在家裡大擺筵席款待賓客,而農村人家大多數是在家裡擺席,因此就需要提前做很多準備工作。如果人家叫你去幫忙,說明在人家的心裡你是他們家親近的人,雖然婚禮當天你會幫著忙裡忙外,但是婚禮結束以後,主人家會單獨宴請婚禮幫忙的人。這也是你們兩家關係親密的一種象徵。
  • 農村習俗:「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啥?
    不過在農村也有「紅事禮到心意到,白事禮到人不收」的說法,也就是說,紅事如果抽不開身,可以將禮錢送過去,主家不會介意,改天主家會邀約客人再喝上一場酒。 白事就不行了,如果你和主家的關係近,卻沒回家幫忙,主家就會記恨於你。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麼?也許很多人都發現了,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會回去,這是為什麼?其實,農村廣泛還有一個說法就是,「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麼說的話,大家也許就能理解了。
  • 專家不解:農村白事不請自來,紅事不請不去,這是為啥?
    小編還記得,在小的時候,家裡不管是紅事也好,白事也罷,都相當注重規矩,從剛剛出生的孩子,到已經長大,甚至年老的人,都必須掌握紅白喜事的禮儀。以前,誰家要是有白事,各家就會伸出援手,過去幫他們的忙,然而,這幾年農村的人都跑到城市去找工作,很多紅白喜事上的傳統儀式,都慢慢的在改變。
  • 紅事白事,在新加坡要隨多少份子錢?
    新加坡眼收到網友求助,在新加坡參加紅事、白事,到底要隨多少錢的禮?網友們紛紛留言報了一下價格,基本上是10到50新幣的範圍,相比中國,在新加坡的份子錢確實不多嘛!鄉-關-何-處:不熟的10元夠了。白事隨份子是這個價,那紅事呢?結婚的紅包,原則上就是根據婚宴場地檔次而定,或者以100新幣為標準上下浮動。如果你是學生還沒收入,送20元,主人通常也不介意。這才是真正的「出份子錢」,因為其實就是相當於你自己出錢和新人一起吃頓飯嘛。
  • 農村有個規矩,紅事少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很多人不解原因
    文/濤聲依舊農村有個規矩,紅事少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很多人不解原因?上面所說的這些規矩對於農村人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在一些人看來卻非常的令人不理解,比如說東西就有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農村發生紅事的話,那麼基本上很少有人來幫忙,如果發生白事的話,無論多遠都會來幫忙,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紅事等吃喝紅事也就是結婚,在農村結婚時,一般提前兩三天村裡人就會前來幫忙了,當然不是全村人都來,而是一個「門種」的人,也就是以姓氏為單位,一般一個村都不是一個姓氏,比如趙村,肯定是村裡姓趙的人比較多,但也有一些其它姓氏的人。
  • 三亞崖州區紅事停辦白事從簡 群策群力為疫情防控「讓路」
    紛紛取消或延遲紅事、簡化喪事,避免了防控期間聚集性活動的發生 。 「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大規模的人群聚集非常危險,希望你們能遲辦緩辦喜事,遵守良好的村風民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風險。」得知村民王克好正月十五要為兒子舉辦婚禮,1月29日大年初五上午,大蛋村黨支部書記王克夫帶領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前往王克好家裡,耐心進行引導,讓其了解疫情防控嚴峻性。
  • 關於在全縣範圍內實施紅事推遲或停辦白事從簡等措施的緊急通知
    關於在全縣範圍內實施紅事推遲或停辦白事從簡等措施的緊急通知 2021-01-07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面對日趨增多的農村隨禮次數,農民在隨禮的時候表現出了比較明顯的選擇性,也就是農民調侃的「兩極分化」,那就是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同樣是隨禮,農民為啥要區別對待呢?紅事為啥被動隨呢?說到底,我覺得還是因為紅事太多了。
  • 各國的傳統「婚服」,日本的紅事像白事,網友:還是中國的喜慶!
    【各國的傳統「婚服」,日本的紅事像白事,網友:還是中國的喜慶!】印度傳統婚服;新郎新娘會佩戴印度頭飾,新娘還會帶上繁重的首飾以示隆重。格蘭人最大的特點是男士穿裙子,這好像是他們的習俗,結婚的時候就更不必說了,傳統婚服男士都要穿蘇格蘭格調的裙子。
  •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是怎麼回事?有些講究
    對於農村來說,由於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一般誰家有了紅白大事,總是會有許多人上門,紅事的上門賀喜喝杯喜酒,白事的上門幫忙料理後事,鄉裡莊鄰總是非常純樸自然,過去還會表現得更加講究一點。那麼,為什麼農村俗語有這樣一種說法:「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農村人講究「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儘管紅白事同等重要,但是在農村卻有「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說法,這是為啥呢? 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的意思是,如果對方家中辦喜酒,那麼人們在收到請帖以後才會去參加,如果沒有收到請帖的話
  • 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原因在這裡!
    在農村有一個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回去,其實是這和農村的習俗有著很大的關係,農村有句俗話叫「紅事叫,白事到",意思是說,如果家裡面有什麼喜事,比如娶兒媳婦嫁閨女,孩子百日宴等,像這樣的喜事都要下請帖,或者是登門告訴一聲,以表示禮節,現在有電話方便了,打電話告訴一聲也是可以的
  • 農村新怪象:紅事不請不去,白事再忙也要幫忙,啥原因?答案來了
    文/豬友巴巴農村趣事:紅事不請不去,白事再忙也要幫忙,什麼原因?記得,兒時起,不管是白事還是紅事,都有嚴格的規範可尋!而掌握這些禮儀流程的大多是村裡的「大知客」,他們在村子裡具有很高的威望,誰家有事時,總少不了他們的幫忙!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的鄰居前來,也就是所謂的「忙客」!不管,在近些年來,隨著農村「空心化」的發展,留守在家是少了,這些傳統的儀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 農村紅事「遇冷」,參加婚禮的少了,白事再遠也要趕回來,為啥?
    文/豬友巴巴農村紅事遇冷,婚禮冷席增多,白事遇熱,再遠也要趕回來,為啥?可是,雖然農村紅事「遇冷」,農村的白事卻「火熱」了起來,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村裡的忙客,有時再遠再忙也要趕回來,這又是為啥呢?其次,對於在白事中忙前忙後的鄰居來說,即便再忙也會前來幫忙,這主要是因為鄰裡之間的互助,以及逝者為大的思想!農村是一個封閉的圈子,在這個圈子中,每當有紅白事時,大家都會相互幫助,對於每一個村民來說,都免不了需要人幫助,自然也會幫助人,因此,為了自己家以後的事需要別人幫助,自然也會幫助他人!
  • 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