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華——顧坤伯師生中國畫作品集

2021-02-19 藝苑南山

顧坤伯(1905-1970)曾名乙,字景峰,號二泉居士,別署坤廬。江蘇無錫人。中學時代即投江南老畫師吳觀岱先生門下學畫,後入蘇州工專、上海美術專科科學習,畢業後留校執教,兩年後又受聘於新華藝專,同時創辦奇峰國畫函授學院。1957年執教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後改名浙江美術學院即現中國美術學院),是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新山水畫教學的主要奠基者。其為人坦誠淳樸,淡泊平易,藝術造詣極高而又平易近人,深受學生愛戴。

顧坤伯 碧峰山居圖 1936

山水畫到了晚清,甜熟柔靡,空虛無具。及二十世紀,畫學復興,名家輩出,黃賓虹卓然大家,駸駸入於大家者數人,鮮為人知的顧坤伯先生是決不能逃焉者的。畫有大家。於「大家」的標準,用賓虹先生兩句話,一曰:「繪事惟創意為難,如其成就,古今相師,所不諱也。」一曰:「藝成勉強,道合自然。」有功力,見性情能創意,達到了「自然」的高度,是為大家。

顧坤伯 趙堯年合作 佛像

畫的「功力」,表現在藝術創造活動(或曰「發現」)的結果,而不僅僅是畫家必須具備的條件。此所以王國維論王石谷「但以用力甚深之故,故摹古則優而自運則劣」斷為「第三流」。中國畫的藝術道路,師古人,師造化,又「須以自己之心性體貌,融會貫通於手中」(潘天壽《黃賓虹先生簡介》)。大家者,技進於道,得造化之自然,合於畫之自然,出畫家之自然。顧坤伯先生晚年之作,不愧為大家矣。

顧坤伯 石壁飛泉圖軸 1943年

大概先生45歲前的作品,已由能品進於妙品,如賓虹先生所謂:「明乎用筆、用墨兼考源流派別,諳練各家,以求章法,曲傳神趣」(《畫法要詣》)。先生13歲投江南老畫師吳觀岱學畫,以後又得陳摩指授,初學王石谷、惲南田,繼學沈石田、文徵明、唐六如。又涉獵宋元諸大家,融會貫通,結體整嚴,而以「水上飄」的筆法,成一家氣味。用如水上飄者,空中落筆,著紙運動如波瀾起伏,連續不斷,力實氣空,平而生變,蓋得之於石田的蒼勁而去其枯老,與南田、新羅的流動秀髮,相參無礙,成清沉雅健的風格雖由人力,實本天機。故先生中年之作,規模古制,而意氣不同,性真畢露,的然名家。

顧坤伯 蒼翠樓閣圖掛軸 1946

解放以後,值提倡「現實主義」的機遇,多次外出寫生,或帶學生深入生活,北到幽燕內蒙、大興安嶺,江南則雁蕩、天台、新安、富春、黃山、太湖,既師古人,又得江山之助晚年簡樸生活之外,惟心儀弘一的高標靜淨,室內張掛法師所書「寧靜致遠」小橫幅及對聯,終日為伴,遊心象外,藝境臻於自然。略舉四端:

一,仿作。《惠山夜泛》、《古城河口號》、《黃山湯池》、《山水團扇》,系仿石濤、梅清、文徵明作品,後三件是在教室為學生示範而作,章法同而筆情墨趣迥然出於自家《惠山》端重渾厚,坡承接深遠,煙嵐遠山一氣充沛,落筆落墨,沉著痛快,真大手筆;《古城河》筆致墨法,磊磊落落,沉凝中寓爽朗;《湯池》則圓勁秀穆,洗盡縱橫習氣,筆墨精神,都不讓原作,或有過之。

顧坤伯 春夏秋冬四季屏之一

二,寫生。近代山水寫生,我得三家。李可染先生寫境,沁人心脾,開時代之新風。傅抱石先生大筆點染,粗中有細,小中見大,豪氣人,順先生則變化多端:《金山採石礦工地》繁複周密,清潤商華,如良玉生煙;《蘆獲寫生》含滋蘊彩,風神凝遠,至簡筆如《蘆茨頭》、《釣臺小景》、《江邊》,獨得簡貴,南田所謂「洗盡塵滓,獨存孤迥,煙環翠黛,斂容而退」,骨格精練,縱橫入於幽淡。

顧坤伯 春夏秋冬四季屏之二

三,近代寫黃山,卓然者二家:賓虹先生渾厚華滋,離形得神不待多言矣:坤伯先生遊心鴻蒙,「回到創作手段的根源上去」(法·羅朗·巴特《寫作的零度》),意到筆隨,不在似不在不似,只覺黃山理當如是。歷落盡致的迎客松,峰巒層疊的北海,清潤華秀的耕雲峰,以及雲海之浩蕩,屯聚,不過先生之所乘所驅,豈復與論法式及巧拙哉!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劉熙載曰:「出當造乎自然蔡中朗謂書肇於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復天也。」(《藝概》)悟此二語,可以觀先生筆下之黃山。

顧坤伯 春夏秋冬四季屏之三

四、坤伯先生晚年患中風,極少言談,論畫只許一「厚」字。喜龔半千之積墨與呂半隱(潛)之善畫空處,畫不擇筆,各極其趣,骨力充盈,至於潛伏不露,不見爛漫之跡。《富春霧靄》破鋒使轉,風度灑落,如太白所云:「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雁蕩天柱峰》從容落墨,運筆翻旋迴帶,緊嚴通脫,丘無多,渾灝幽深,清淳圓融,可與石田《雨意山水》並駕。先生擅擦法。擦筆盛於元季,清王原祁為極致,所謂活脫松秀,元氣渾淪。先生以取清空,令林巒氤氳之氣、蒼翠之風,千巖萬壑不能過,如《回望天都》、《黃山玉柱峰》之沉厚而疏宕高渺,恐半千起而見之,翻覺己作層層積染,用力太過。

顧坤伯 春夏秋冬四季屏之四

顧坤伯先生1961年得病,1970年去世,享年六十又六,作品遂少,但藝術的高度不因量少而損減。即上述所舉之十餘幅,戛戛獨造,亦可以傲視畫壇矣。脫塵境而與天遊,無意為佳,「以無累之神,合有道之器」,清靜淡遠,純穆自然的品格,必將隨畫冊的再次出版而被愈來愈多的具眼者所賞識。

本文來源 / 《山水清華——顧坤伯師生中國畫作品集》序,作者童中燾,(原文有刪減)

山水清華——顧坤伯師生中國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6日—10月8日

展覽地點:方增先書畫碑刻院

主辦單位:浦江縣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浦江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

執行承辦單位:方增先書畫碑刻院、浦江中國畫院 

學術主持:毛建波

策展人:陳顯中

參展畫家:顧坤伯、孔仲起、曾宓、童中燾、徐英槐、曹文馳、陸秀競、姜寶林

山水清華:顧坤伯師生中國畫作品集

出版 / 吳越電子音像出版社2020.9

書號 / 9787893892905

裝幀 / 精裝16開156頁

定價 / 180元

20世紀中國畫教學取得的成果舉世矚目。回顧這一歷史,顧坤伯先生無疑佔有重要的一頁。顧先生供職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之時,黃賓虹先生已謝世二年許。在此關鍵時刻,顧先生接任黃賓虹先生,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成為新中國山水畫教學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顧坤伯 壁立千仞 1958

《山水清華——顧坤伯師生中國畫作品集》為在書畫之鄉浦江方增先書畫碑刻院的展覽同名圖錄,收錄顧坤伯先生和他的學生孔仲起、曾宓、童中燾、徐英槐、曹文馳、陸秀競、姜寶林先生本次的展覽作品。

顧坤伯 寒風行舟之一

舉辦《山水清華——顧坤伯師生中國畫作品展》,正是希望更多的同道了解這位藝術大家,了解這段在美術史上有著特殊價值與意義的「黃金十年」。這黃金十年,首先奠定了強調傳統出新的獨立的現代中國畫教學體系,建構起符合中國畫藝術特點的課程內容。其次是培養了一批人、山、花專業人才,他們在改革開放後扛起中國畫傳承創新的重任。這個展覽也正是通過師生合展的方式,凸顯了接代傳承的重要性;再次是展現了民族文化自信,在像潘天壽、顧坤伯等文化志士的堅守與苦心經營下,千年的國畫正脈才得以延續,才有了今日吾輩復興中華文化的自信與內在動力。

孔仲起(1934-2015),名慶福,字仲起。1955年入學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歷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學位委員、浙江省文化廳高評委、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博雅社執行社長、西泠印社社員、聯合國國際美育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孔仲起  雲蒸霞蔚  1992年

曾宓,號三石樓主,1933年生,福州市人。1957年入學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得益於潘天壽、顧坤伯等名師親授。1962年畢業於中國畫系山水科。1968年,作品參加莫斯科畫展。1984年調入浙江畫院任專職畫師。現為浙江畫院藝委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浙江省政協第五、六、七、八屆政協委員。

曾宓 高原雪景 78cm×146cm

童中燾,1939年生。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當代山水畫代表性畫家。謹守學術立場,探尋不同方式,所作清介絕俗,殆同其人品格,大抵飽於學問,執於信念,故存書味與士氣。出版有《中國畫畫什麼?》、《童中燾畫集》、《山水速寫-搜盡奇峰打草稿》、《童中燾國畫解析》等。

童中燾 山水間 34cm×96cm 2015年

徐英槐,1937年生,浙江寧波人,中國著名山水畫家。1963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畫院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徐英槐 劉禹錫秋詞詩意圖 2004年

曹文馳,1942年生,浙江桐鄉人,1966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師承潘天壽,顧坤伯,陸儼少,陸維釗,沙孟海等諸位前輩大家,對山水畫的研究和創作迄今已近六十年矣。現為浙江省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當代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杭州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

曹文馳 雁過玉門關 52cm×100cm 2000年

陸秀競,字崢,號千巖,又號一碧樓主。1942年生於浙江紹興,1967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專業,得顧坤伯、陸儼少親授,以及潘天壽、吳茀之、陸維釗等藝術大家的薰陶。曾任杭州西泠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法人代表,浙江省美協理事,杭州市美協副主席,浙江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陸秀競 碧知湖 2020年

姜寶林,山東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由潘天壽、陸維釗、陸儼少、顧坤伯親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李可染畫院副院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藝術哲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姜寶林 2020•19號 2020年

目 錄

001 清靜淡遠 神遊天真 / 童中燾

006 「黃金十年」時期的山水大家顧坤伯 / 毛建波

012 山水有清音一我所理解的顧坤伯先生 / 耿祥龍

015 顧坤伯畫作

042 孔仲起畫作

058 曾宓畫作

074 童中燾畫作

090 徐英槐畫作

106 曹文馳畫作

122 陸秀竟畫作

138 姜寶林畫作

154 後記

實拍書影


顧坤伯先生書籍相關推薦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藏品集

《顧坤伯教學示範作品——石法與樹法》

這套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主編的課徒稿是顧坤伯先生任教時的手稿,以樹、石及部分寫生為主。作品為中國美術學院校藏內容中有部分是顧坤伯先生參酌《芥子園畫傳》而成。《芥子園畫傳》是一部流傳已久、流傳很廣而且行之有效的繪畫技巧入門書。而顧先生擇其大要,以自己的心得體會,提示其練習要領,克服了當時因木版雕刻而形成的單調板滯之病,使課徒稿重新煥發出鮮活生動的筆墨神採。部分手稿是在課堂上根據學生要求所作的示範,厚積薄發,言簡意賅,這顯然有助於初學者對中國繪畫豐富微妙因素的體認,並能加強他們對這些因素的敏感力。顧先生以自身深厚修養把那些最基礎的程式、技巧提升到了藝術的境地,筆墨簡約而氣韻醇厚,為初學者提示了藝術的深度並不局限在那些鴻篇巨製中的道理。當今許多出色的山水畫家皆得力於顧坤伯先生的言傳筆授。他的作品,現在仍是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最理想的山水基礎教材。

中國美術學院教材

顧坤伯教授課徒稿

 

這套課徒稿是顧坤伯先生任教時的手稿,以樹、石及部分寫生為主。作品為中國美術學院校藏及弟子曾宓先生所藏,內容中有部分是顧坤伯先生參酌《芥子園畫傳》而成。


購買地址:杭州市上城區南山路210號南山書屋

淘寶:杭州南山書屋

或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南山書屋微店購買

相關焦點

  • 教授評:國畫大家顧坤伯的山水作品怎麼樣?
    他一生各個時期的繪畫作品,傳統功力極為深厚,清氣滿紙,而墨彩斐然,在中國現代山水畫史上取得了傑出成就。他人品高尚,一生不求名利,潛心畫藝,從事繪畫五十餘年,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畫和美術教育事業,是新中國山水畫教學的主要奠基者。先後出版有《梁溪顧坤伯畫集》《顧坤伯山水畫集》和《顧坤伯畫選》《顧坤伯課徒畫稿》《顧坤伯中國畫集》等行世。
  • 畫家顧坤伯:剛柔並濟,水墨華滋
    顧坤伯(1905年-1970年) 字景峰,曾名顧乙,號二泉居士。江蘇無錫人。少時從吳觀岱,陳迦庵習畫,1925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曾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任教。1957年應聘來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主持中國畫系山水畫專業教學。
  • 顧坤伯:學國畫,悟得宋人高處方可入門
    當今許多中年山水畫家,皆得力於顧坤伯教授的言傳筆授。他的作品,現在仍是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最理想的教材。這時候中國畫教學的情況才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潘天壽先生對改進中國畫的教學,有一個清晰的思想和一套明確的計劃。顧坤伯先生與潘天壽先生志同道合。他將潘天壽中國畫教學思想在山水畫領域付諸實踐,在新中國山水畫教學的這個重要時期,為培養中國山水畫的後續人才,為推動中國山水畫的現代轉型,作出了卓越貢獻。
  • 美術研究|顧坤伯:一個藝術家要用自己的作品說話,而不是頭銜!
    先後出版《顧坤伯徐培基山水》(1935年) 、《顧坤伯山水畫集》(1941年) 、《梁溪顧坤伯畫集》(藍封面線裝) 、《顧坤伯畫選》(1980年) 、《顧坤伯》(1989年) 、《名家翰墨——顧坤伯》(1996年) 等畫冊,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教學的奠基者。
  • 水墨清華——劉懷勇中國畫教學35周年師生作品匯報展盛大開幕
    2019年9月7日下午三點,由人社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國畫專業人才委員會、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主辦的「水墨清華-劉懷勇中國畫教學35周年師生作品匯報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盛大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全國各地的128位畫家的作品140件。
  • 中國畫山水教學的築基者——曹文馳談顧坤伯的藝術人生
    先後出版《顧坤伯徐培基山水》(1935年)、《顧坤伯山水畫集》(1941年)、《梁溪顧坤伯畫集》(藍封面線裝)、《顧坤伯畫選》(1980年)、《顧坤伯》(1989年)、《名家翰墨——顧坤伯》(1996年) 等畫冊,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教學的奠基者。
  • 藝術鑑賞|「記得先生」——姜寶林,中國畫筆墨的精髓
    梅清符號意識很強,其樹、石、山水都有固定的程式,但是從古人程式和生活中提煉而成,用筆圓厚穩健。(姜寶林)高鳳翰 山水這幅畫與高鳳翰常見的風格不一樣,很有平面性,很有節奏韻律,我學習他平面中石頭的構成,有形式美感。
  • 師心——「記得先生」姜寶林中國畫筆墨傳習展開幕
    展覽所涉及的一些探索性內容,也是試圖為中國畫筆墨在當下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展覽中展出的老先生的手稿或課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對研究老先生的教學理念,豐富中國畫教育史,皆具有積極意義。以回憶的方式,記得先生; 以傳承的方式,記得先生; 以創造的方式,記得先生!
  • 師心——「記得先生」姜寶林中國畫筆墨傳習展今天開展
    展覽所涉及的一些探索性內容,也是試圖為中國畫筆墨在當下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展覽中展出的老先生的手稿或課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對研究老先生的教學理念,豐富中國畫教育史,皆具有積極意義。此次展覽將展出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顧坤伯、陸儼少等精品、課徒稿以及蕭雲從、梅清等明清書畫家作品近60件,這些作品生動展現老一輩國畫大師對筆墨之道的理解。
  • 王全忠山水作品集
    舉辦個人畫展如下:參加全國美展和陝西省美展的作品有:1、中國畫:《蝌蚪》參加《中華杯中國畫大賽》獲佳作獎。2、油畫作品:《地殼的預感》參加《全國地震美術、攝影作品展覽》。3、中國畫作品:《太白曉暮》參加《全國第一屆當代山水畫邀請展》。4、中國畫:《滇西印象》入選《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 展覽預告|「師心」——姜寶林中國畫筆墨傳習展12月6日舉辦
    (杭州市南山路210號,潘天壽紀念館旁)研討會主題:筆墨的現代性展 覽 宗 旨「記得先生」筆墨研究系列展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畫家個展,而是以20世紀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師從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顧坤伯等老先生的學生為觀察點,來梳理當時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的體系,展現中國畫筆墨的精髓。
  • 「百度·百家」著名畫家黃雲 山水作品欣賞
    進修於清華美院(首屆)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副主任、理論部主任、助教。清華美院師恩釗北派山水高研班助教,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師恩釗北派山水工作室助教。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長城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石油美術家協會會員。
  • 「山水硯都 多彩肇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專題:嶺南雄才黎家山水
    名城肇慶,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古蹟眾多,尤其七星巖、鼎湖山等名勝,是國家級景區,吸引許多歷史名人、美術大家到此採風、寫生和創作,創作了經典作品。值此「山水硯都 多彩肇慶——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將於10月28日在肇慶美術館(肇慶學院內)展出之際,我們對跟肇慶相關的著名畫家進行報導介紹,從而讓人們更好的了解這一文化盛宴。
  • 顧坤伯山水畫
    顧坤伯(1905一1970),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山水畫家。顧先生師古人師造化,尤得刀於沈周蒼勁厚重之筆意與龔賢雄渾滋潤之墨彩。
  • 高唐書畫博覽會:陳玉圃、路洪明師生中國畫作品展開展
    陳玉圃、路洪明師生中國畫作品展開展(視頻截圖)
  • 山水名家鄔建作品欣賞
    鄔建,祖籍河南潢川,中央美院賈又福山水畫室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鄭州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畫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畫鄔建導師工作室導師,清華美院鄔建山水畫精神與語言課程班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央美院賈又福工作室指導教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