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召開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615-16日,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與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中心、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2家單位聯合主辦,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和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在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召開。本次會議論壇以「推動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繁榮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交叉研究,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為目標,來自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等50餘家高校、科研機構及多家媒體共計200餘位專家學者參會,整個大會共分6大板塊,共有20餘位國內學界專家作主旨報告,百度、京東、知網等3家大數據企業高管作特別報告。

 

開幕式由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聚芹主持,華北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華致辭。河北省社科聯專職副主席肖立峰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何華在開幕式致辭中向蒞臨本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關心和支持華北電力大學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並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華北電力大學和大數據與哲學社會實驗室建設發展的基本情況,對此次會議的主題和模式的創新給予了點讚。最後,他誠摯地祝願本次會議和各位到會專家學者「馭大數據新時代之潮流,攀哲學社會科學之巔峰」。

 

肖立峰在致辭中全面介紹了近年來河北省大數據發展規劃、「數字雄安」及河北省社會科學院的建設情況,同時對駐保高校華北電力大學率先成立「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開展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交叉創新研究表示高度認可。

 

開幕式結束後,會議進入主旨報告環節。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鍾明華、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系統與複雜性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董春雨、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所副所長焦海濤、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教授熊文新、北京師範大學地理數據與應用分析中心主任高劍波、中美塞爾中心主任鄒曉輝、中國傳媒大學高教傳播與輿情監測研究中心主任王保華、西安交通大學長江講座教授科林·艾倫、華北電力大學英語系主任高霄、西安交通大學計算哲學實驗室中方主任王小紅、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主任王建紅等作了主旨報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雜誌編輯部主任蔣旭東主持。

 

歐陽康認為,應當多維度多層次地理解大數據及其所帶來的變革與創新。他指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既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國家治理研究應當自覺融入大數據時代,要在理念、制度、技術和運行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探索創新,努力推進國家治理理念的時代化、國家治理目標的合理化、國家治理體系的科學化、國家治理方式的智能化及國家治理功能的時效化。

 

鍾明華提出,大數據權力是網際網路和大數據催生出的一種新型權力模式。大數據權力的產生邏輯與功能實現與權力之源更新有極大關聯,是理性主義思維發展的重要指向。從基本邏輯看,大數據權力呈現出物質權力和符號權力兩種樣態,主要通過數據宰制、數據動員和數據規訓三種方式發揮作用,具有大眾化、彌散化、雙向化、即時化等特點。大數據權力在給社會帶來巨大便捷的同時也造成了人與數據、人與人以及人物生命存在的矛盾。對此,我們務必要認清大數據權力的本質,對其加強風險研判和倫理規制,以免滑入大數「巨」時代。

 

董春雨指出,隨著機器的崛起,尤其是在大數據、機器學習在科學認識重要性加強的形勢下,一種建構在以機器「經驗」為基礎上的認識論呼之欲出,因此探討以機器為中心的認識論,可以幫助人類理解機器以及人工智慧等的相關問題,同時也為人類參照機器來認識自身提供一種有益的視角。

 

焦海濤以GooglefacebookMicrosoft、沃爾沃、亞馬遜等企業為實例,講述了數據為什麼會導致壟斷和數據壟斷的基本表現,並從數據保護法和反壟斷法兩個維度論述了數據壟斷的規制。

 

熊文新指出,網絡和大數據的發展給語料庫驅動和基於語料庫的語言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海量異質的語言數據不斷湧現,增加了傳統語言數據處理的難度,也拓展和豐富了語言學研究的內容。各類帶有豐富標註信息和連結屬性的語言數據,以及大數據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同時為語言學研究帶來了便利。在大數據時代,語言學研究對象與方法應與時俱進。

 

高劍波提出,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加強對國際貿易的客觀、定量分析變得更加重要。通過分析近幾十年各國經濟貿易數據後發現,國際貿易存在一條最佳價值鏈,當一國的產業出口結構趨向於這條最佳鏈,國際貿易盈利能力就會越大。可見,最優價值鏈的趨同性,反映了一個國家在國家貿易中的角色和地位。

 

鄒曉輝從建構和應用兩個角度闡釋了大數據條件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知識中心的形成途徑。他認為,採取藉助大數據和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的統計分析方法,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來源和主要組成部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實例做知識模塊精加工,最後,在跨學科、跨領域、跨行業、跨語種和跨媒體的大數據平臺上由數據中心逐步形成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知識中心。

 

王保華認為,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傳播複雜聯動加劇了網絡輿情傳播的蝴蝶效應,其弱連接、圈群化、離散性、去中心、信息傳播智能隱匿等特徵,加劇了網絡輿情研判難度。網絡輿情研究應以輿情治理為目標,以輿情數據挖掘為前提,以輿情風險研判為關鍵,從理念、戰略、戰術三方面創新,化解輿情危機。 科林·艾倫(Colin Allen)指出,數字人文學科儘管由文學研究學者主導,但哲學家們對數字人文學術期刊和會議的貢獻很少,哲學期刊上的文章很少被歸類為數字人文學科。與此同時,許多北美和歐洲大學在過去十年中在數字人文學科中增加了新的課題,而哲學家們大多沒有被納入這些課題。針對這一現象,他嘗試確定一些主要的假設來解釋為什麼哲學家和哲學在數字人文學科中的代表性不足。

 

高霄認為,對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為外語學科相關研究提供了客觀的研判依據和新的研究視角。與以往多為小樣本、抽樣、研究者主觀分析相比,研究者通過挖掘和分析全量的動態的能持續的數據(如大量文獻數據)能夠更為客觀高效、全面精準的輔助預判和決策,為人文學科提供基於量化的質性研究範式。

 

王小紅指出,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要處理海量文獻,通過主題模型用機器閱讀的形式,為解決文獻增量超出人類理解極限的狀況找到了出路,而新的研讀文獻方式也必將帶來新的研究視角、甚至新的研究發現。

 

王建紅認為,人們對大數據的認識存在把「外在特徵」和「本質特徵」相混淆的問題,大數據的本質特徵不主要是常說的「5V」,更不是數據量大,而是「非傳統」和「交叉融合」。這兩大特徵啟示人們,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是具有「範式革命」性質的新範式,需要從方法、問題和研究主體等多個方面交叉融合,實現創新發展。

 

此外,湖南省智庫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周湘智、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魏進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郭春燕分別主持了大會特別報告、交叉前沿報告、青年論壇四個階段的交流發言。京東法律研究院總監李麗、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黨政事業本部副總經理何志成、百度智能雲北方區教育行業總經理胡穗;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閆坤如、廣州大學公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張玉潔、重慶郵電大學網際網路大數據輿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清、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衛等專家學者,圍繞「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馬克思主義研究」「大數據與法律」「大數據倫理」「大數據文本技術方法的具體應用」等議題分別在大會上作了報告發言。

 

此次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來自多個學科領域,報告內容圍繞「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創新」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切實在大數據應用於哲學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基礎、倫理困境、研究場景、具體技術方法和法律規制等方面深化了認識。在各個報告發言環節中,大家認為:大數據作為一種新興的研究工具,在商業、醫療、數據科學、圖書情報等領域有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然而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還現存諸多難題,需要各個具體學科攜手合作、跨界探討、相互借鑑、彼此啟發;另外,雖然大數據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前景廣闊,但作為一種全新的研究範式,在當前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尚未得到廣泛接受和認可,仍然需要相關研究者積極創新,轉換思維範式,樹立變革意識,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本次研討會期間還召開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聯盟第二次年會」, 聯盟單位探討了當前和今後的工作任務,決定以後由聯盟單位輪流定期承辦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並將在近期組織免費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專題培訓班,以實際行動進一步推動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助推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範式創新
    推動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交叉研究,打造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新高地,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是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應肩負的使命。近日,由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與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中心、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地理數據與應用分析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等單位承辦的「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在保定舉行。與會學者圍繞「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創新」主題進行研討,百度、京東、知網等3家大數據企業高管作特別報告。
  • 第34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評選暨出版發行工作研討會在...
    10月29日,第34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評選暨出版發行工作研討會在南昌召開。此次會議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承辦,華東地區13家地方人民出版社、城市出版社代表與會。與會代表們認真審閱了各出版單位推薦的參評圖書,評選出獲獎圖書216種。
  • 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辦第二屆「『大數據與營商環境』高層研討會」
    2020年9月18日,第二屆「『大數據與營商環境』高層研討會」暨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大數據與數字經濟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成功舉辦,研討會以「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的新動能」為主題,圍繞數字經濟浪潮下的產業發展、城市文化創新等話題展開研討。
  • 「哲學研究中的邏輯與方法」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哲學院系院長系...
    「哲學研究中的邏輯與方法」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哲學院系院長系主任座談會在上海召開 2020年01月07日 15: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崔晉 徐婷婷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新疆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獎頒獎大會召開
    22日下午,新疆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獎頒獎大會在烏魯木齊召開。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教育工委書記李鵬新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通報了自治區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獎獲獎成果項目,並對獲獎成果項目作者進行了表彰。自治區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獎評獎工作於2018年5月啟動,共評選出112項優秀成果。會議指出,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謀劃推進新時代新疆工作,為新疆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提供了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
  • 清華新雅書院召開第二屆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工作研討會
    清華新雅書院召開第二屆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工作研討會清華新聞網1月11日電(記者 程曦 通訊員 康向宇)1月9日上午,清華大學新雅書院召開第二屆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工作研討會。他表示,新雅書院的核心任務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探索「文理兼修、中外會通」的培養模式,第二是探索深入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和參與學校和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期盼在研討會上聽到來自一線教師的寶貴心得和建議。新雅書院副院長曹莉從書院沿革、生源分布、人才培養等方面,介紹了書院的階段性進展。
  • 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
    光明網訊(記者 趙宇)12月6日,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順利舉行,本次會議由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主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十多位知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暨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會召開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在無錫千年古剎惠山寺召開。(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臺灣千華寺、萬佛寺住持,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長法藏法師發言(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近日,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在無錫千年古剎惠山寺召開。此次研討會,是佛教界與佛教義學界攜手進行的首次對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的集中反思,意義深遠。研討會由佛教義學研究會、華東師範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無錫惠山寺聯合舉辦,惠山寺承辦。
  • 第二屆「文學與經濟跨學科研究」專題研討會舉辦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郝孟佳、王婧寧)第二屆「文學與經濟跨學科研究」專題學術研討會22日至24日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各高校及各大研究機構百餘位專家學者積極探索文學跨學科研究的新路徑。
  • 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為回應上述問題,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四十周年高端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與人文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UNESCO)、亞洲新人文網聯
  • 《中國新聞傳播學年鑑》 第二屆編輯出版研討會在鄭大召開
    鄭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李興成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新聞傳播學年鑑》主編唐緒軍致辭大河網訊 6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的《中國新聞傳播學年鑑》第二屆編輯出版研討會在鄭州大學召開。
  • 中國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和西北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哲學史學會2020年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在陝西眉縣橫渠鎮召開。來自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蘭州大學、東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天津社會科學院、山西社會科學院、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哲學研究》《哲學動態》《道德與文明》《人文雜誌》《社會科學研究》《船山學刊》等期刊的百餘名專家學者參會。
  • 切實推進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12月4日,湖北省社科聯舉行湖北省社科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  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愛國出席並作總結講話。研討會由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喻立平主持。
  • 貴州省社科院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推進座談會
    貴州省社科院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推進座談會 2020年03月27日 17: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華夏 曾江 張智勇 字號 內容摘要:3月25日,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召開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推進座談會
  • 「重思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屆列斐伏爾思想學術研討會」舉行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王廣祿/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楠 通訊員周泉)12月5-6日,「重思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屆列斐伏爾思想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方軍,教育部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張異賓等出席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重慶大學等30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動態》《山東社會科學》《文化研究》等學術期刊的共4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第二屆無線電波傳播研究與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本網訊)2018年12月4日,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第二屆無線電波傳播研究與應用研討會。本次會議圍繞電波傳播和無線電頻譜管理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主題,邀請北京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中科院、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蘇州恩巨網絡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進行了主旨演講,中心副主任黃穎出席會議並致辭。
  • 「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於無錫召開
    2020年11月28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江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集刊年會」於江蘇無錫召開。本次年會主題為「學術集刊高質量發展:機制與創新」。經過35年的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已經從一家傳統意義的紙質學術出版商發展成為為人文社科界提供廣泛、多元、專業知識服務的現代傳播平臺,這一切成果可以說反映了當下日益繁榮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反映著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和構建中國特色智庫的進展,是當代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 全省社科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召開
    本報訊(記者萬仁輝)12月16日,全省社科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南昌召開。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施小琳出席並講話。  研討會上,8位專家學者緊扣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聚焦「十四五」期間「怎麼看、怎麼辦」主題,結合工作實際,圍繞科技創新、文化強省建設、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深入探討交流。  施小琳指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務。
  • 「重思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屆列斐伏爾思想學術研討會」舉行-中國...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王廣祿/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楠 通訊員周泉)12月5-6日,「重思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屆列斐伏爾思想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方軍,教育部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張異賓等出席會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重慶大學等30餘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動態》《山東社會科學》《文化研究》等學術期刊的共4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召開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法治中國理論」學術研討會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原標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法治中國理論」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通訊員吳冬興)近期,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中國特色法學學術話語體系」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