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

2020-12-12 光明思想理論網

  光明網訊(記者 趙宇)12月6日,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順利舉行,本次會議由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主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十多位知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並作主旨演講。本次會議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會議開幕式由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教授主持。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郭為祿教授致開幕詞,他指出,從學科的角度來說,人工智慧的發展既是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科技前沿領域,同時也對於社會生活和社會科學研究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社會科學的視角深入研究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複雜影響,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同責任。

  在基調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教授作了題為「智能時代背景下的人工智慧」的基調發言。褚君浩首先從科技變革的角度對智能時代進行了整體的定位,並將智能化系統視為我們身處的智能化時代的核心。他通過實例探討了智能化系統對於科技研發的推動作用,並從神話和現實相結合的角度展望了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人工智慧發展還會帶來一系列社會與倫理問題,需要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共同開展思考和探索。

  在主旨演講環節,清華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蘇竣教授作了題為「智能社會的風險、脆弱性與社會實驗」的演講。他從智能社會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人工智慧的社會風險、建設有溫度的智能社會三個方面介紹了智能社會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並對人工智慧社會實驗的基本原理與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提出,學術界應開展積極有效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倡導建立有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推進智能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技哲學研究室主任段偉文研究員的演講主題為「幽靈工作與智能社會的人性化重置」。他首先提出了幽靈工作這一智能社會中的重大問題,並對其進行了基本界定和闡釋。隨後,他從人文關懷的角度,詳細探討了幽靈工作與人工智慧算法之間的關係,並且提出必須在智能化時代堅持雙重基線的原則,並進行人性化的重置。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員的演講主題為「從社會發展看技術需求:新發展理念下的人工智慧發展要求」。他基於新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從技術與社會相互融合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了人工智慧對於公平、可持續和安全等社會發展核心問題的影響。由此,他探討了弱勢群體適應症的問題,強調技術的發展應堅持以人為本,在強調效率的同時必須兼顧公平與普惠性。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季衛東教授的演講以「司法人工智慧開發的原則與政策」為題。他從人工智慧的邏輯、人工智慧引發的法律秩序變化以及司法智能治理的規則體系等三個方面系統探討了司法人工智慧的開發實踐。他詳細分析了智能算法對於法律秩序和司法實踐所帶來的具體衝擊和問題,並對數據治理和人工智慧治理的發展進行了探討與展望。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成素梅教授作了題為「智能革命時代的五大倫理挑戰」的演講。她指出,人工智慧具有重構社會和重構一切的能力,而人們在智能化時代面臨身體倫理、發展倫理、技術倫理、社會倫理、勞動倫理五個方面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她提出了分布式倫理的解決方案,並強調應建立未來倫理學,從而對人類文明的未來進行前瞻性的思考。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系主任黃鐵軍教授作了題為「類腦智能機器對未來影響」的演講。他首先結合當前對人工智慧的理解,提出了智能為用、機器為體、學習為魂的基本主張,而未來重要智能形態是機器作為智能主體應對複雜環境的挑戰。由此,他結合自身研究分析了類腦智能機器發展的基本進展及其未來趨勢,並就人與類腦智能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

  上海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王天恩教授的演講主題為「智能化進程中的社會科學走向」。他首先指出人工智慧是人的創造力的外化,同時也導致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體化發展。由此,他重點探討了人工智慧倫理歸置問題及其未來趨勢。他指出,研究科技倫理要注重人工智慧特別是通用人工智慧的發展及其核心機制,要在這個前提下探究規則和規律一體化等重要的發展走向。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陳鍾教授作了題為「人工智慧與社會治理創新」的基調演講。他從社會治理的視角出發,探討了區塊鏈創新對社會機制、價值和信任等方面的影響。他重點分析了區塊鏈在監管技術方面的社會應用及其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作用,並提出了面向「共建共治共享」應用的聯盟鏈整體架構。他最後指出,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應用,在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復旦大學生命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哲學學院王國豫教授的演講主題為「人工智慧與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構建」。她詳細探討了建構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人工智慧在醫學中的應用和倫理挑戰以及關於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構的理論框架。在此基礎上,她提出了人工智慧發展的內外兩種路徑:內在路徑即將規範價值嵌入人工智慧技術系統,外在路徑即構建負責任和創新的倫理體系。

  武漢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劉俊祥教授的演講主題為「人工智慧影響國家治理的賦值研究」。他從人工智慧對國家治理的賦值、賦義、賦能、賦權、賦則等五個方面,詳細探討了人工智慧影響國家治理的基本維度和機理。他最後指出,應當關注當前數智治理的理念和實踐,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通過數位化、智能化的技術來推動國家治理的發展。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作了以「人工智慧的近期和長遠倫理問題」為題的演講。他從認知感知與思維揣測等方面論述了高等認知功能的特點,提出人工智慧的長遠發展不應停留在工具智能的階段,應將高等智能作為其發展方向。因此,他提出要從現今開始思考長遠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風險和倫理問題,並由此把握人與機器關係的發展。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副所長熊明輝教授作了「法律信息學大要」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對於法律信息學進行了提綱挈領的闡釋,從法律信息學的基本定義出發,詳細討論了該領域所關注的法律人工智慧及其基本問題。隨後,他從法律計量學的學科發展的視角,對於科學技術與法律關係進行了探討,並對未來法律人工智慧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浙江大學科學技術與產業文化研究中心張為志教授作了題為「計算機法律解讀技術與多邊貿易數位化」的演講。他從專業角度分享了信息獲取的新範式、法律XML文件的特徵和國際開放XML標準等內容,並提出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多邊互聯互通的構想。同時,他還結合跨境法律文本的實踐,探討了多邊貿易數位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數據安全和智能倫理等核心問題。

  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院長高奇琦教授作了題為「區塊鏈革命與全球治理體系的重塑」的演講。他首先對科層區塊鏈、私權區塊鏈與主權區塊鏈進行了界定和分析,並從國家主義和多元主義的視角比較了中美兩國發展區塊鏈的不同思路。隨後,他著重強調了建立全球區塊鏈的重要性,並就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未來聯合國改革方面提出自己的觀點。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專家在發表主旨演講的同時,還就人工智慧及其未來發展趨勢、智能社會的倫理挑戰和道德建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及其對治理的影響以及智能化時代社會科學的變革與發展等基本議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在論壇閉幕式上,高奇琦教授以「智能社會科學的誕生與發展」為題對於本次論壇進行了學術總結。

[ 責編:鄭芳芳 ]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人民網上海12月9日電(馬作鵬)近日,一場關於人工智慧應用在社會科學領域的探討在上海開展,與會院士、科學家、社會學者共同探討了人工智慧、科技進步與社會倫理之間的關係,並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學術觀點。據了解,由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和華東政法大學在內的十多位學者參加。會議採取了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眾多觀眾通過線上直播觀看了本次會議。
  • 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召開
    11月11日至12月2日,由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召開。11月11日,由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2020年會暨「人工智慧+」系列線上論壇開幕式暨首場論壇召開。首場論壇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應用」為主題,來自聯盟高校及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討論。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通過視頻發表開幕致辭。
  • 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為回應上述問題,2019年10月10日至12日,「首屆科技人文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四十周年高端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召開,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協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哲學與人文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UNESCO)、亞洲新人文網聯
  • 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召開
    、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2家單位聯合主辦,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和華北電力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在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召開。他指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既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國家治理研究應當自覺融入大數據時代,要在理念、制度、技術和運行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探索創新,努力推進國家治理理念的時代化、國家治理目標的合理化、國家治理體系的科學化、國家治理方式的智能化及國家治理功能的時效化。
  • 中國人民大學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
    12月11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倫理委員會工作會議暨學術邊界與底線學術研討會召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偉,副校長吳曉球、劉元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吳善超出席開幕式,並為學術倫理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召開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法治中國理論」學術研討會 本網記者 查建國/攝    原標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與法治中國理論」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通訊員吳冬興)近期,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中國特色法學學術話語體系」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八屆學術年會系列主題論壇暨
  • 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議程 附入場須知
    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AS-Helix:人工智慧時代的藝術與科學融合時間:>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體現了「藝術與科學」的時代號召力,正在更廣和更深的層面,在社會的多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 第六屆中國民族植物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亞太民族植物學論壇
    第六屆中國民族植物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亞太民族植物學論壇邀請函2012年8月5-7日,中國 寧夏 銀川尊敬的先生/女士:鑑於您多年來對於民族植物學發展及傳統知識保護的貢獻與興趣,特邀請您出席本次會議,並參加相關學術活動
  • 中國社科院舉辦「人工智慧的社會、倫理與未來研究」研討會
    第一就是要尊重基本人權,人工智慧還要尊重基本人權,基本的規章制度,核心的原則和價值觀;第二就是在技術上應當是安全可靠的,要避免因為技術的不足造成意外的傷害。第二個原因是當下中國的人工智慧的發展十分迅速,很多技術應用已走在前面,倫理考量越來越重要和必要,社會學,倫理學,未來學等方面的思考也不可少。應該看到,在倫理考量上歐盟等已經走在前面了,我們必須抓緊。
  •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舉行
    杜志章)5月11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由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協辦的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 祝賀2020年人工智慧與網絡安全新技術論壇暨第一屆區塊鏈研究國際...
    12月4日至6日,2020年人工智慧與網絡安全新技術論壇暨第一屆區塊鏈研究國際論壇在重慶舉辦。本次論壇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國際信息安全數據分析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等單位主辦,重慶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重慶市人工智慧學會等單位承辦。
  • 「全球大變局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
    「全球大變局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學術研討會在滬召開 2019年11月19日 11:18 來源: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11月17日,「全球大變局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 「智能無界,圖新未來」2020上海人工智慧大會暨第三屆圖像、視頻...
    2020年8月22-23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辦,上海市計算機學會和上海市人工智慧學會聯合主辦的2020上海人工智慧大會暨第三屆圖像視頻處理與人工智慧國際會議在上海浦東喜來登由由大酒店盛大舉行
  • 鄭州大學舉辦第四屆新媒體公共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推進新聞傳播...
    11月17日至18日,由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新華通訊社—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新時代、新技術、新傳播」第四屆(2018)新媒體公共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推進新聞傳播學一流學科建設發展論壇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
  • 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開幕——聚焦後疫情時代...
    2020年12月18日,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成功舉行。本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見解,交流國際治理智慧,提出未來人工智慧治理研究議題。
  • 「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
    10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重大規劃創新平臺主辦的「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重大規劃創新平臺成立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 「第二屆全球女性發展論壇暨紀念世婦會25周年學術研討會」平行...
    2020年11月27日,由我校主辦的「第二屆全球女性發展論壇暨紀念世婦會2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平行分論壇「社會治理中的婦女參與」由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承辦,來自安徽省婦聯、建德市婦聯、中國人民大學、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中國社科院、四川大學、喀麥隆女性賦權與家庭部、衣索比亞阿比爾特科爾斯學校、坦尚尼亞家庭事務部、美國南加州大學、中華女子學院的12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發言。
  • 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助推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範式創新
    近日,由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眾化與國際傳播協同創新中心、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北京師範大學地理數據與應用分析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華北電力大學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等單位承辦的「第二屆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在保定舉行。與會學者圍繞「大數據與哲學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創新」主題進行研討,百度、京東、知網等3家大數據企業高管作特別報告。
  • 《西遊記》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七屆論壇在昆明市西山區舉行
    11月7日,2020年《西遊記》全國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七屆論壇在西山區舉行,來自北京、山西、雲南等全國20餘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圍繞「《西遊記》與新思維、旅遊產業、大健康產業」三大主題,共同探討新時代西遊精神的時代內涵、深遠影響與現實意義。
  • 「2017人工智慧:技術、倫理與法律」研討會在京召開
    4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和騰訊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7人工智慧:技術、倫理與法律」研討會在戰略諮詢院舉行。來自全國三十餘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十幾家國內外著名人工智慧公司的代表、國內外相關領域人文社科專家、法律專家以及媒體人員共八十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