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湖南長沙馬王堆鄉的村民們,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在當地的馬王堆進行挖掘防空洞工作。可是就在村民們大肆挖掘的時候,他們卻發
現此地的泥土有些泛白,這種不正常的現象被村長得知後,趕緊前來進行查看。
見多識廣的村長懷疑此處可能有古墓,於是便差人前去當地的文物部門報信,當地的文物局接到舉報後,迅速成立專家組前往事發地點進行
保護性發掘工作,由此馬王堆正式被撩開神秘的面紗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在馬王堆漢墓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近3000多件有價值的文物,除了辛
追夫人的溼屍外,包括著名的漢代素紗禪衣,以及《五十二病方》帛書等都是由此而出土。
當專家們把墓中的一堆竹簡運送到實驗室破解時,他們卻有了一個大發現。專家們發現該竹簡中的一部分內容,與流傳下來的一部叫作《
竹書紀年》的書籍極為相似,在內容上可以說是毫無二致。既然《竹書紀年》早就有了,再挖出一本也並非是什麼新的發現,專家們為何對其如此重視呢?
原來問題還是在《竹書紀年》這本書上,它的來歷多少有些不光彩,因為《竹書紀年》並非代代傳承而來,它是在西晉時期被一個叫做不準
的盜墓賊從墓中挖出來的,而出土《竹書紀年》的墓葬正是魏襄王的陵寢,故此也被稱為《汲冢紀年》或《古文紀年》。
《竹書紀年》共有十三篇,以紀年的方式敘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其中的史料內容頗為詳細,只不過有不少內容與代代相
傳的記載多有出入。關於《竹書紀年》,史學界一直有不少反對的聲音,認為它並非是出土於戰國墓葬,而是宋代學者杜撰的書籍,支持者卻也
沒有辦法反駁,畢竟當時沒有任何的證據來確定《竹書紀年》的真實性。此次馬王堆出土的《竹書紀年》,很好的推翻了宋代學者偽造的說法,
並更加確定其中內容的可靠性。
既然《竹書紀年》已經被「平反」,它其中的內容也應該被列為重點研究對象,可這部書卻似乎與我們的認知有些不符,其中最令人驚異的
幾段話是這樣的:「「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滿篇的「囚」字,讓人看後不免來一句「扎心了,老鐵」,「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這都是傳承了五千年的定論,也是儒家文化中歌頌帝
王「讓賢」舉動最令人稱道的美德,為何偏偏到了《竹書紀年》中就成了「舜囚堯」了呢?
《竹書紀年》究竟可不可信?此時並不能妄下結論。對於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來說,一直秉承著「人性本善」的說法,並時常樹立「
聖人」的形象,用以約束世人德行。《竹書紀年》中關於堯舜的記載,正好與韓非子《外儲說》的說法不謀而合。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子也認為
舜曾經囚禁了堯,「堯禪位於舜」完全是一場變亂,而並非如儒家所說的那樣「聖賢」。
儒家崇尚「人性本善」,法家宣揚「人性本惡」,兩種學說之間有著本質性的區別,也由此可以看出「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可能真的
存在著種種疑點,畢竟事情已經過去了5000多年,在沒有任何確切證據的情況下,著實難以說清誰對誰錯,而這個問題最終的看法,還是需要各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