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侃名畫嗨聊八卦 最想跟莫奈做朋友

2020-12-05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小檔案

顧孟劼,人稱「顧爺」,80後平面設計師,漫畫家、藝術科普作家,擁有百萬粉絲,主要作品有《小顧聊繪畫》等。

12月8日,「藝術普及大V」顧爺(顧孟劼)攜新書來到廣州言又幾書店舉行讀者見面會,吸引了200餘位粉絲到場。現場分享了印象派畫家不為人知的八卦,以及畫作背後妙趣橫生的故事。

《小顧聊印象派》是「小顧藝術宇宙」的第三部作品,書中盤點了印象派9位主要人物,為讀者呈現印象派的群像,包括「印象派人力總監」畢沙羅、「怪人」莫奈、「原始人」高更、「所有印象派的父親」馬奈、「打死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的真印象派」德加、「所有現代藝術家的父親」塞尚、「瘋子」梵谷、「點王」修拉……

於顧爺而言,印象派不僅是一種「人類的幸運」,更是自己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五六年前,一次陪朋友看完印象派畫展之後,他一時興起在微博上寫下感悟,分享自己認為有趣的故事。沒想到「小顧聊繪畫」點燃了各大社交平臺,迅速成為一股熱潮。對於走紅實屬顧爺的「意料之外」。

「我們以前寫博客,現在刷抖音。藝術家也一樣,以前畫神話,後來就能畫火車了。」

「19世紀的歐洲人有多哈日?如果誰的家裡有個日式擺件或屏風,那一定就是時尚達人。」

「畢沙羅是一個微信群的群主,他雖然不發紅包,但他總是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把這群人聚到一起,有他才能組成局。」

用大白話,甚至俏皮話講藝術,這是顧爺成功傳播的關鍵。用他的話來說,他只負責「把對藝術感興趣的大眾,引到藝術的大門前。」

如今的顧爺成了國內藝術普及的代表人物之一,開了自己的公司,還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此次活動上,南都記者與顧爺進行了對話。和頂著爆炸頭、愛調侃的網絡形象不同,訪談中他話不多,溫和而靦腆。

「如果你有機會跟印象派畫家做朋友,會選哪一位?」「莫奈,因為他的畫最貴。」面對記者問題,顧爺毫不猶豫地回答。

  對 話

談印象派與獨愛

南都:藝術流派紛繁複雜,你為何會選擇「印象派」作為此次寫作的主題?

顧爺:印象派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舞臺,但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可以從每個人的畫中看到他的性格,有的陰鬱,有的開朗,有的自命不凡……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酒品看人品,牌品看人品,其實從畫品也能看人品。

南都:你選擇印象派代表人物有哪些標準?

顧爺:首先他必須是印象派,其次他的故事要有意思。比如,西斯萊、巴齊耶都是早期印象派的,他們的故事很短,人生波瀾不驚,難以成篇就沒有放進去。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人,比如,海報的發明人勞特累克,他的人生經歷很特別,小時候騎馬摔斷了一條腿,還沒好又摔斷了另一條腿。但他一直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

南都:這裡面有沒有你獨愛的畫家?

顧爺:寫到後來,我發現自己還蠻喜歡高更的。這個人很真實,很多人了解高更是從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開始的。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人很真實呢?作為一個中年男人,生活中有任何大變動,背後都是有推手的,這個推手不是事業就是婚姻;高更的事業出問題了,所以才走上藝術這條路。

南都:書裡提及的畫作,你大部分都看過原作嗎?

顧爺:對。這些畫都很集中,都在法國,有一部分被收藏家買到荷蘭。

南都:如果可以和一位印象派畫家做朋友,你會選擇誰?

顧爺:莫奈,因為他的畫最貴。

談創作與計劃

南都:非科班出身的你,是如何對藝術感興趣的?

顧爺:我以前曾在國外做設計,對視覺的東西變得特別敏感。但是我看畫展,大部分是看不懂的。記得我第一次看莫奈,遠看就一團漿糊,近看也是漿糊。看不懂怎麼辦呢,只能自己去查了。看了資料以後覺得蠻有意思的,那個時候正好是微博時代,我就把這些東西發到微博上,逐漸越來越多人來看,蠻意外的。

南都:聽說你接下來會出一部關於梵谷的虛構作品,用虛構視角寫藝術人物難度大嗎?

顧爺:梵谷是一個比較少見、可以360度了解的藝術家,因為他有很多書信資料,甚至帳本,這些都詳細地記錄了他的人生歷程。不管是虛構還是非虛構,結果都是一樣的。每個人生階段都會有一個結果,只是中間的路徑不同,這段路徑沒人知道,我就把它們串起來。如果寫得不好也在意料之中,畢竟我不是專業作家,還在學習中。

南都:梵谷寫的人也很多,你如何去突破,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顧爺:我們印象中他非常窮苦,但實際上他並不窮。他的家族每一代都會出一個富豪,他的叔叔就開了一家全歐洲連鎖的畫廊,還想讓他繼承生意。

可能我會去發掘一些,大家對梵谷的誤解吧。比如,大家都知道他割了耳朵,發了瘋,但為什麼會這樣?大家不一定知道。

南都:寫完這些藝術家你有什麼體會?

顧爺:我覺得這個世界上分兩種人:社會人和藝術家。社會人比較成熟,藝術家比較天真。要適應這個社會,就會逐漸變成熟,但這會損失你身上藝術家的部分。而我已經是一個徹底的社會人。

談藝術科普與轉型

南都:你如何理解藝術科普這項工作?

顧爺:表面上看,藝術很熱鬧,但大家知道的不過就是,梵谷是畫向日葵的、莫奈是畫睡蓮的。和歷史、雞湯、八卦相比,藝術算是小眾的。如果這時候還聊得太深,去講丟勒銅版畫中的秘密、維米爾的視覺構圖,就等於「自嗨」了。我就是把一些對藝術感興趣的人,帶到藝術的門口。如果你覺得在「門口」,拍個照發個朋友圈就夠了;如果你要進門,那就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了。

南都:你如何看待別人的評價?

顧爺:其實我都無所謂。不管是網紅還是文藝青年,或者「誤人子弟」也好,在我寫之前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

南都:目前你主要還是依靠長圖文傳播,有沒有思考未來的轉型方向?

顧爺:正在探索中,它會有一個陣痛期。一路過來每個平臺都這樣,從博客到微博,比如韓寒就轉過來了。如果我們可以用1分鐘的短視頻,提供一條長圖文同樣的「爽感」,那就是轉過來了,其中的轉化方式我們還在探索。

南都人物 給你好看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人物新聞工作室

採寫:南都記者 朱蓉婷 攝影:南都記者 李琳 實習生 趙雅璇

相關焦點

  • 網紅藝術科普作家顧爺,最想跟莫奈做朋友,「因為他的畫最貴」
    現場分享了印象派畫家不為人知的八卦,以及畫作背後妙趣橫生的故事。分享會上,顧爺用大白話侃起藝術。五六年前,一次陪朋友看完印象派畫展之後,他一時興起在微博上寫下感悟,分享自己認為有趣的故事。沒想到「小顧聊繪畫」點燃了各大社交平臺,迅速成為一股熱潮。對於走紅也在顧爺的「意料之外」。「我們以前寫博客,現在刷抖音。藝術家也一樣,以前畫神話,後來就能畫火車了。」「19世紀的歐洲人有多哈日?如果誰的家裡有個日式擺件或屏風,那一定就是時尚達人。」
  • 「小顧聊繪畫」走紅:經典名畫也能戲說
    原標題:「小顧聊繪畫」走紅:經典名畫也能戲說  原標題:經典名畫也能戲說 「小顧聊繪畫」走紅   網友「顧爺」的微博最近火了。他的原創帖「小顧聊繪畫」 ,幾乎每一篇都能獲得上千次轉發,43萬微博粉絲中,甚至有人每天半夜等更新,就連出版社也把這些帖子拿去結集出版,成了暢銷書。不過,他搞笑、調侃甚至還帶些八卦的「解讀」 ,讓莫奈、梵·高、雷諾瓦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乃至形象一下「另類」了起來,由此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 「藝術老司機」顧爺:看不懂名畫?先聽個八卦! | 書目治療師
    看到那麼多高大上的藝術展,我也曾跟風去瞧了瞧。可是作為一名小白,我看到那些高雅的作品卻只能附和地說著好看,什麼線條啊、內容啊,完全是一頭霧水,每次都是稀裡糊塗地轉一圈,我都覺得票錢白花了。你能推薦我幾本書,幫助我邁進藝術的大門,不再做小白了嗎?
  • 非人哉:「九烈」聊八卦,嗨「紅了臉」,精衛填池,大士嚇噴了
    工作計劃春暖花開是工作的新開始,「九烈」這一對CP當然也從底層被挖出來和大家見面,一出場就先來一波工作計劃和安排,打著「開會」的名字,這兩位久未見面的好朋友,仿佛打開了話嘮一般,開始了一波嘮嗑,工作計劃沒提多少,轉眼間就說到了他們的朋友-精衛的出國計劃,同為計劃,「九烈」是苦逼地在工作,而精衛小姐姐卻是要去國外度假,怪不得要被人妒忌了吧?
  • 莫奈最出名的17張名畫
    原標題:莫奈最出名的17張名畫本文自:視覺藝術莫奈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小編整理了莫奈最有名的幾幅畫另附鑑賞哦《草地上的午餐》25歲的莫奈在舍依曾畫過一幅長20尺的巨作《草地上的午餐》(4.5×6米)。那時庫爾貝也在舍依作畫,他很喜歡莫奈,常來看他並給《草地上的午餐》提修改意見。此畫完成後,莫奈十分後悔聽了庫爾貝的意見,對作品很不滿,決定不送沙龍展出。
  • 人們為何喜歡聊八卦
    本著大眾娛樂精神的八卦消息,不僅可以讓我們以調侃明星、名人為樂,還能藉機發洩,排解緊張情緒。 人們喜歡通過傾訴來釋放壓力。人們通過述說別人的「遭遇」,而藉機宣洩自己心中的情感,看似在同情別人,實際上是在安撫自己。同時,也通過與別人的「不幸」做對比,來平衡失衡的內心。 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聊八卦的人幸福指數明顯高於沉默寡言的人。
  • 畢卡索莫奈名畫被竊
    莫奈的《倫敦查令十字橋》。莫奈的《滑鐵盧橋》。荷蘭博物館遭「洗劫」 失7幅名畫據新華社電 荷蘭警方16日證實,位於西南部城市鹿特丹的當代美術博物館當天夜間失竊,7幅名畫丟失,包括西班牙畫家畢卡索和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作品。警員趕到前竊賊已逃跑鹿特丹警方發言人帕特麗夏·韋塞爾斯說:「16日凌晨,當代美術博物館7幅畫作失竊。在與畫作所有人溝通後,我們決定公開它們的照片。」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CN24_ 09-16 22:36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9月17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
  • 顧爺來蘇州聊希臘神話 引導讀者看懂藝術
    昨天,他攜最新力作《小顧聊神話》來到誠品書店,用幽默清爽接地氣的語言和一針見血的點評,聚焦希臘神話,帶大家走進西方古典藝術的源頭。他說:「所謂藝術,只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浪漫,它也有愛情的八卦、人生的苦難,它能讓你心酸,也能讓你笑翻天!」我們或許曾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滿心歡喜去美術館準備領略藝術魅力時,看到人們對著一幅畫沉思良久,而自己卻根本看不懂,非常尷尬。
  • 彭寬:小顧聊繪畫警示藝術教育普及不足
    【事件】「小顧聊繪畫」神侃藝術史引網友追捧、專家擔憂【觀點】這一現象折射的是大眾對藝術鑑賞的熱烈需求,以及常規藝術教育和普及的不給力網友「顧爺」的微博最近火了。他的原創帖「小顧聊繪畫」,幾乎每一篇都能獲得上千次轉發,43萬微博粉絲中,甚至有人每天半夜等更新,就連出版社也把這些帖子拿去結集出版,成了暢銷書。
  • 失蹤莫奈名畫引豪門恩怨 大都會博物館被牽扯
    失蹤莫奈名畫引豪門恩怨 大都會博物館被牽扯   印象派畫家代表人物莫奈去世
  • 印象派畫家莫奈十大名畫 —— 每一幅都十分名貴!
    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莫奈十大名畫,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莫奈十大名畫欣賞 ,這幅畫畫出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畫出了很迷人的景色,是莫奈所有作品中最經典的一幅畫。
  • 尋找梵谷、莫奈、塞尚名畫中的風景
    看到這些與名畫一模一樣的實景,小編有點恍惚,什麼叫風景如畫……不知是這些風景成就了名畫,還是名畫成就了風景。熱愛藝術的朋友,閒暇之日不妨來一次名畫之旅。2015年,咱們就跟著梵谷、莫奈、塞尚的名畫週遊世界吧!走起!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網友熱議:雖然不懂,但莫奈的日出...
    虎撲9月17日訊 9月17日,今日起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正式在上海外灘展出。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擴散周知!#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明天起至2021年1月3日,「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正式在上海外灘展出。
  • 《鐵達尼號》彩蛋:莫奈和畢卡索的名畫也在船上,難道也沉了?
    電影《鐵達尼號》已經播出了多年,這部電影曾經獲奧斯卡各種獎項,是世界電影史上最賣座的一部。前幾日,小編再度重溫了這部影片之後,發現了電影裡竟給我們展現了幾幅世界名畫。而且全部都是19世紀最牛的畫家,比如莫奈、德加、畢卡索。在劇中,露絲家是上流社會人士,上船的時候帶了幾幅名畫。其實,那個時候的藝術本來就服務於貴族,藝術品也是彰顯身份地位的必需品,影片也是借其言明。
  • 媒體探班《費加羅的婚禮》 與藝術家神侃拉家常
    三位幸運讀者與沈洋、黃英兩位歌唱家進行的一番輕鬆愉快的對話,特別是沈洋無拘無束的神侃,打動了讀者,讓他們感到其實藝術家也是普通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三位讀者均來自校園  昨天下午,三位幸運觀眾從地鐵「天安門西C出口」陸續趕到大劇院。這一次前來跟隨記者探班的讀者朋友全部是來自校園,一位是某高校的行政職員,另外兩位則是在校的學生。
  • 每天看懂一幅名畫丨莫奈《韋特伊附近的罌粟花田》
    《韋特伊附近的罌粟花田》1879丨莫奈(法),帆布油畫,71.5x91.5cm藝醬正說:《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Champs de coquelicotspres de Vetheuil)作於1879年,當時莫奈的生活相對穩定。
  • 在你聊八卦的時候,旁邊的人類學家正在做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說,對八卦學術層面的研究就可以稱之為人類學,因為八卦是我們理解文化價值保持或變遷的重要線索。」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麥可·赫茲菲爾德說。八卦尤為關注與自己生活緊密相關的人:競爭對手、生活伴侶、親戚朋友、社交夥伴及對我們產生影響的上級人士。
  • 快來瞧瞧 莫奈名畫《睡蓮》「長」啥模樣
    快來瞧瞧 莫奈名畫《睡蓮》「長」啥模樣   莫奈的《睡蓮》。本報記者郝飛攝 觀眾參觀展覽。名家名畫「組團」亮相  「現代之路」大展共分為繪畫展和攝影展兩部分,其中大師雲集的繪畫藝術展最值得期待。
  • "小顧聊神話"惡搞經典 藝術普及語不雷人誓不休?
    漫畫/王鵬   阿波羅是一個找不到女朋友的「高富帥」,維納斯是「外國潘金蓮」,世界名畫中的希臘神話諸神遭到搞笑、調侃,被貼上網絡流行標籤。一本名為《小顧聊神話》的書剛一面世,就引發了爭議。而在微博、微信公眾號上,像《小顧聊神話》這樣調侃名畫的「藝術普及」並非個案,經典藝術的神秘面紗被撕扯下來,有人為此喝彩,但也有人深表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