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卦意
⑴序卦傳:「晉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
解釋:晉卦有升進與光明之意,也有展現光明於大地之意。然而物極必反,升進到一定時候勢必出現新的問題,從而導致自身有所傷損。因此在晉卦之後設置了明夷卦。「夷」在這裡的意思是傷害。
從卦象上看,光明在地下,光明受遮蔽,此時當堅守正道遵時養晦,或外愚內慧、韜光養晦。此為明夷之義。
⑵卦辭:「明夷,利艱貞。」
解釋:夷:創傷,傷害。明夷:光明受到傷害,光明受到遮蔽。
本卦卦辭意思是:光明受到遮蔽,在艱難的條件下固守正道,能夠帶來有利的局面。
從卦象上看,儘管光明受到傷害,但情況能夠得到緩解和好轉。因為本卦內存「雷水解卦」,「解」之意就是緩解,所以利于堅守正道。
⑶彖辭:「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解釋:文明:指內卦離火為明。柔順:指外卦坤地為順。蒙大難:蒙受大難。文王:指周文王。箕子:指商代紂王諸父。
本彖辭意思是:光明進入地中,是明夷卦的卦象。內部文明而外部柔順,以此承受大難。周文王就是以內文明而外柔順度過危難的。「利艱貞」,將光明遮蔽起來,外愚而內慧。承受磨難而不改變自己的志向,箕子就是這樣做的。
箕子:商代貴族,紂王諸父,官太史。封於箕、即今山西太谷東北。因勸諫紂王被囚禁,周武王滅商後被釋放。
⑷象辭:「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解釋:明入地中:光明受到遮蔽。蒞:到。用晦而明: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過於表現,寧可用謙虛來收斂自己。
本象辭意思是:明入地中,是明夷卦的卦象。君子看到這種情況,悟知親近民眾,當外愚而內慧,注意收斂自己,把自己的光明智慧遮掩起來。也可以說是「裝瘋賣傻」。
本卦告訴人們的不只是「明入地中」的惡劣環境,更重要的是身處逆境該怎麼辦?周文王用內光明與外柔順之德,臣事殷紂王,蒙受大難被囚羑裡。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堅守正道,不能用通常的作法,當晦藏其光明而不用,以避兇險禍害。在宗臣內部遭遇災難仍能堅守正道的,當屬箕子。
⑸爻辭和爻象
①初九爻辭:「明夷於飛,垂其翼。 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言。」爻象:「『君子於行』,義不食也。」
解釋:飛:這裡指鳥飛。垂其翼:低垂著翅膀。主人:接待客人的人;舊時像聘用家庭教師、帳房這樣的人。有言:有名言,有善言;泛指有話,這裡指主人的責備。
本爻意思是:飛著的鳥受到傷害,會把翅膀低垂下來。君子出行,三天不吃食物,為了是趕路,主人責備他。「君子於行」,不進食物為的是堅守道義。
本卦是明德被創傷,邪惡殘害正義。初九象是飛鳥受傷,翅膀低垂。初九是這一卦的開始,負傷不重,還可飛離險境。君子捨棄一切逃亡,難免窮困,三天沒有吃東西,主人責備他,有閒言閒語。
②六二爻辭:「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爻象:「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解釋:股:大腿。順以則:柔順而有原則。
本爻意思是:左大腿受傷,右腿還可行動,有壯馬方可拯救,迅速逃離險地,結果吉祥。「六二之吉」,在於自身柔順而能堅守原則。本爻說明邪惡的殘害已經逼身,當迅速逃離避難。
六二比初九更進一步,負傷較重。初九還能夠自行飛離險境,六二因大腿受傷而需要拯救,迅速挽救仍可獲得吉祥。六二之所以吉祥,因為居中守正;正者當其位,中者不偏不倚。換句話說,六二能夠堅守原則,有自己的人生底線。
③九三爻辭:「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爻象:「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解釋:南狩:南方狩獵。大首:大的獵物,喻指上六。疾:病,痛苦,疼痛;痛恨;快,迅速;猛烈。九三位居「離明」之頂,很有智慧,所以繞道「南狩」;陽居陽位,剛中又剛,有顯躁動,所以指出「不可疾」。
本爻意思是:明夷之時狩獵於南方,欲得到大的獵物,不可求其快,要能夠堅持。「南狩之志」,在於得到大的獵物。
本爻明講南方狩獵,實則向南方徵伐,擒獲首惡元兇。此等除暗復明之大事,不可以急躁冒進,當堅守正道以待時。這裡告誡人們:身處逆境而不失正道,終能迎來光明。
④六四爻辭:「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出於門庭。」爻象:「『入於左腹』,獲心意也。」
解釋:「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右尊左卑,左腹為卑鄙的中心,進入左腹方能摸清傷害光明的暴徒的真實情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接近暴君方能弄明白是誰在傷害光明;進入近臣內側,方可獲得君王的真實想法。
本爻意思是:進入近臣內側,獲得君王的真實想法,隨之走出門庭。「入於左腹」,在於獲取內中的真實情況,指暴君的真實意圖。
⑤六五爻辭:「箕子之明夷,利貞。」爻象:「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本爻意思是:箕子受到傷害,堅守正道最終有利。「箕子之貞」,光明是不可熄滅的。
紂王暴虐,箕子勸諫不聽,有人勸告他逃亡。箕子說:「為人臣下,勸諫不聽就離去,豈不暴露君王的罪行,自己討好於人民,我不忍這樣做。」於是就披頭散髮假裝瘋狂,淪為奴隸,故意傷害自己以避禍。
⑥上六爻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爻象:「:『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本爻意思是:不是光明而是昏暗,最初光明在天上,後來進入地下。換句話說,旭日東升給大地帶來光明,而後來卻墮入地下。「初登於天」,太陽升天普照四方各國。「後入於地」,意為失去了正義的原則。
從卦象上看,上六是純陰上卦的最後一爻,象徵昏暗已達極點。這一最高位置猶如天在上,上六必然是由上反下,猶如來到地下。所以是「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2.理念
⑴主理念
①事物升進到一定時候,勢必出現新的問題,從而會導致自身的傷損。如《易經•序卦傳》所講。
②在艱難中固守正道,能夠帶來有利的局面。如本卦卦辭所講。
③周文王是以內文明而外柔順度過大難的。如本卦彖辭所講。
承受磨難而不改變自己的志向,是箕子的作為。(同上)
④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守正道,不能採用通常的做法,當晦藏其光明而不用,以避兇險禍害。如本卦象辭所講。
明入地中能正其志,治民理政用晦而明。(同上)
⑵從理念
①邪惡苦難來襲時,君子的選擇當是退避,韜光養晦以自保。如初九爻辭、爻象所講。
②邪惡苦難傷身時,尚可逃離的當迅速逃離。如六二爻辭、爻象所講。
③除暗復明之大事,不可以急躁冒進,當堅守正道以待時。如九三爻辭、爻象所講。
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六四爻辭、爻象所講。
最危險的場所,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同上)
⑤愈在黑暗的時刻,愈應貞正自守,光明是不可熄滅的。如六五爻辭、爻象所講。
⑥失去了正義的原則,也就等於失去了光明,背道者終將滅亡。如上六爻辭、爻象所講。
⒊即時感悟
⑴「明入地中」,就是人們通常說的「逆境」。能夠在逆境中生存下來,是一種成功;在被動中能夠求取主動,也是一種成功。本卦告訴人們的不只是「明入地中」的惡劣環境,更重要的是身處逆境該怎麼辦。周文王就是一個最好的榜樣。
本卦告訴人們韜光養晦的道理,表面看來韜光養晦是「無為」,周文王正是利用這種無為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業,終成「大為」。身處逆境的人們,環境不允許你有大的作為,那你就當選擇韜光養晦。
⑵「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說的是強大之人往往會隱藏自己,這也叫低調做人。做大事情或重要事情的人,往往有不讓他人知道的秘密,保守這些秘密就叫隱藏。這些都是人們的常識。問題是有的人能夠守得住,而有的人則守不住。守得住者常常能夠享受成功的喜悅,而失守者往往要承受損失的煎熬,以至於搭上性命。動亂年代尤為明顯。
⑶趨吉避兇,為人之所求。 「吉兮兇所伏,兇兮吉所倚」,亦為常理。吉與兇是一體兩面,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並在一定的條件之下相互轉化。《易經》在這一方面講得十分清楚,並且是不厭其煩。所以我們在順利的時候要看到危機的存在,在面對逆境的時候要採取相應的對策,以推動事情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⑷歷史上裝聾賣傻的事例很多,大概人們都會記得一些,越王勾踐、三國時的司馬懿當屬此列。概括這些人的典型表現,多是製造假象迷惑和麻痺對方,以此最終戰勝對方。當然這些人採取這樣的辦法也是出於無奈,因為他們不如此去做就會性命難保。這也是典型的韜光養晦。
忍讓說穿了就是甘願吃虧。有人說「吃虧是福」,還有人說「好漢不吃眼前虧」,這仍然是在講問題的「一體兩面」。你到了將要吃虧之時,還硬是扛著頂著,其結果會吃更大的虧。吃虧多出於無奈,是不得不如此行事。當有人硬是叫你吃虧時,你最好是能夠見機行事,儘量去避開那些不利的勢頭,以免吃虧受辱。(編輯/雪松)
《易經》有沒有當代價值?有哪些當代價值?我接觸到的人,有的能夠說出些,有的壓根就不知道,還有胡亂謅的。這部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人類第一智慧寶典、人生百科全書,確有其難以理解的地方但只要你能夠系統讀上幾遍,那就可以把握其核心內涵,進而把握其核心價值。世上的事不怕不理解,就怕不接觸,接觸了那就會有觸手可得的感覺。易經的當代價值可以概括為三個層面:
一是民眾與社會層面主要表現是其理念仍廣泛作用於當今民眾的思想與行動,以及成當今社會上的習慣思維。《易經》所彰顯的思想或理念,當今人之所以覺得「似曾相識」,或有「原來如此」之感慨,皆因這些思想或理念已經融入了當今人們的思想中,或是早已成為當今社會共識,只是「百姓日用而不覺」、「充盈社會而不察」。在這個層面彰顯的《易經》理念,我們一般將其歸納為10個小標題,這樣看起來就會一目了然。
二是民族層面,主要表現是其理念被凝結為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思維與民族風俗。
三是政治層面,主要表現是其理念已融入的執政理念,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此「三個層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融會貫通的,並且在六十四卦中幾乎都有體現。正因為如此,我們說六十四卦卦卦有當代價值。為如三個聯面」之後,每一卦都有「人生提示」。這些「提示」可謂是研修《易經》的人生感悟,是對《易經》理念的相應表達。其中多數可謂是「即時感悟」,旨在拋磚引玉。把《易經》理念與當代人的思想文化共識融會貫通,是易學研究進人一個嶄新階段的重要標誌。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顯現出《易經》本有的無限活力,使得中華民族更具文化自信,使得大中華民眾更富於民族自豪感,使得世界更易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易經當代價值的三個層面》(上經)一書,首先要弄明白的則是每一-卦中關於序卦傳、卦辭、彖辭、象辭、爻辭卦辭與爻象的含義,這是易經文化的本源問題。離開這個本源來談《易經》的當代價值,那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