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出自少林的武僧,個個身懷絕技、十八般武藝。少林功夫,少林武學常常會被電影和武俠小說用來做題材,也常會看到一些少林武僧表演團上演「鐵頭功」、「胸口碎大石」,「手劈磚頭」、「一陽指」等絕技,可見少林武術確實是名不虛傳。眾多武林高手出自少林,那麼少林寺是培養武林高手的地方,還是僧侶們修行佛法的聖地?今天就來聊一聊有關少林寺武術的故事。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坐落於河南鄭州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腹藏少室山於茂密山林之間,故稱為「少林寺」。少林寺是孝文帝為安置他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而建造的,後來菩提達摩前來少林寺收徒傳禪,佛教禪學開始在民間流傳。在唐朝,少林寺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賞賜,從此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清朝嘉靖時期,少林僧侶因抗擊倭寇有功,多次被政府徵調參與戰事,因此少林功夫在中國武術界地位得以確立。
介紹完少林寺的由來之後,還是回到那個問題,少林寺到底是學武的地方,還是佛法修行的地方?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學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相傳這樣的說法,「少林武學源於達摩祖師」。菩提達摩,精通佛法並創立禪宗,他主張「靜臥修心,寢坐摻悟」,曾久居山洞,面壁九年。長期的靜臥參佛使得達摩身體虛弱,深山之中又常有野獸侵襲,於是他開始模仿人們鍛鍊身體的動作,糅合各類昆蟲、鳥獸的姿勢,編制了一套強身健體的組合拳法。據說《易筋經》也是達摩祖師相傳下來的。在處於當時動蕩的社會裡,一心只想修道學佛的眾僧們,也難免擺脫不了世俗的紛爭,不得以習武防身。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原來少林寺不僅是佛學文化流傳的地方,而且還是少林武術起源。在唐朝時期就享有盛名,禪學和武術並稱於世。
少林寺的武術文化,得到了電影界的青睞,1982年,有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上映後,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類似反映少林武術文化的電影還有少林武僧等。從此之後,少林功夫備受關注,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上少林學功夫的願望。
本以為上少林寺的人都是出家人,就是我們所說的和尚和僧人。在這個社會年代裡,很多人認為出家只不過是一種職業而已,那些一時看破紅塵的人,出了家也是可以還俗的。這裡提一下和尚和僧人這兩個概念,在出家人來看還是有區別的,和尚指的是德高望重的人,多指寺廟的方丈或主持,而僧人是指普通出家人,只要是出家了都叫僧人。
其實,少林寺可以分為常駐院和武僧團。少林武僧團裡面既有出家弟子也有俗家弟子,只是出家弟子的武僧要通過禪學和武學的考試才能正式成為武僧。武僧團多數是從武校選拔出來武功高強的人,之後入寺再培訓,才成為武僧團的一份子。
一場少林風席捲而來,現在有很多地方都打著「少林武術」的名義來開辦武術教育學校,無疑是為少林寺打造成了巨大的產業IP。
好了,今天的故事分享到這裡,如果你對少林武術有什麼想法,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文章的朋友們,幫忙點讚、分享和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