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籽料,「肉」通常是放在第一位的,真正的老玩家,首先關注就是籽料的「肉」。何為「肉」?
就是肉質,既玉質。籽料千差萬別,一物一樣,肉細、肉鬆、肉髒都會層出疊見,但通過行內流傳一些老話俗語,對各種形態的原料進行歸類匯總,還是可以掌握一些規律的。
◆ 圖片由李濤提供
「僵邊出好肉」
僵指的是和田玉的肉或皮,玉質與棉、石混雜共生體,石性偏重的部分,是和田玉的天然標誌。
僵有活僵、死僵之分:活僵,在表面看只存在表皮或局部一點一片,與肉混為一體,吃光,但極容易「竄僵」,裡面會形成髒肉。死僵,僵的部分石性更大,且具備一定厚度,不吃光,表面看僵與肉界限分明,與活僵相反,「竄僵」相對要小很多,僵下易出好肉。
玉在形成過程中,中酸性侵入巖向白雲石大理巖不斷侵入,靠近白雲石大理巖處鐵含量很少,出白玉,而且細膩,所謂「僵邊」一般是玉體側的白雲石大理巖部分。因此,行業中經常「僵邊出好肉」,並非空穴來風,且指的是「死僵」。
以前,很多玉友都是「談僵色變」,只要碰到帶僵的玉料,都會敬而遠之。但在如今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帶僵料價格相對要低一些,根據經驗能賭出好肉,而且隨著工藝的提升還可以借僵巧雕,因此帶僵料越來越受到歡迎。
「灑金皮下出好肉」
◆ 灑金皮籽料
對於玩家來說,灑金皮是不陌生的。它是表面有一層淺淺的金色,鋪灑在籽料之上。皮子色亦不濃豔厚重,淡雅悠悠,繾綣綿綿,看上去就像是朵朵金花,所以被稱為「灑金皮」。
◆ 圖片由尚德玉府提供--灑金皮籽料
行內有句話叫「灑金皮下出好肉」,意思是說灑金皮的皮薄色淡,若隱若現,容易判斷玉石內部的情況。一般來說,在光下看,皮下玉質底色(底子)亮麗不暗,濃糯細膩,才會出好肉。
◆ 圖片由尚德玉府提供--灑金皮籽料
通過對「底子」進行判斷,灑金皮出好肉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且雕刻中皮下肉質容易提白泛色,細膩溫潤,肉與皮交相輝映,極賦美感。反之,底色悶暗,肉鬆水嫩,則不會有太大驚喜。
「紅皮白肉不對路」
◆ 圖片由尚德玉府提供--紅皮籽料
有句行話叫「紅皮白肉不對路」,意思是說,棗紅皮是很少長在白肉上的,紅皮碰白肉的機率相當少。一般情況下,紅皮配青肉,青白和灰白肉比較多。
◆ 圖片由尚德玉府提供--紅皮籽料
很多玉友在選擇紅皮白肉玉料時,本末倒置,追皮舍肉,這是不可取的。雖然紅皮白肉稀缺,但還是要從「肉」出發,追求好的細度、潤度、渾厚度,在加上顏色純正,皮色亮麗,色肉分明,才會是「不對路」的紅皮白肉。
「重皮之下無好肉」
◆ 圖片由李明提供
重皮,指的是沁色比較重的料子,通常來說,籽料重皮之下出好肉的概率是很小的。且重皮料多裂,雜質很可能已經通過縫隙沁進玉肉裡,行業叫做「重皮有裂必有髒」,意思是說,重皮色的帶裂的籽料,切開后里面一定會有竄糖,竄髒的情況發生。
◆ 圖片來自網絡
即使外表無裂,因重皮料外部被厚厚的沁色包裹,且受沁條件漫長複雜,導致內部千變萬化,極難判斷肉質。雖然不乏成功個例出現,但也和買彩票中五百萬伯仲之間。因此重皮籽料風險極大,成為玩家避而遠之的「賭料」之一。
◆ 圖片來自網絡
◆ 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行內流傳的老話俗語都是圍著「肉」轉,萬事無絕對,但經驗總結並非沒道理,對於愛玉之人更好地,更細緻地認識籽料,熟識籽料,會有很大幫助。玩籽料最重要的還是以「肉」為本,沒有好肉的籽料,神馬都是浮雲,肉要爛在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