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馬維娜)4月3日下午,西安市召開公辦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出席發布會並介紹西安國際港務區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今秋,西安國際港務區可提供學前段新生學位2890個、小學一年級學位3185個、初中一年級學位1600個,能夠滿足轄區群眾的入學需求。
全市基礎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先後投入了13億元用於新建、改擴建學校;投入1500萬元對15所學校的教室、部室、操場、宿舍、餐廳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投入2500萬元對學校教育教學設備進行優化配置。到2022年8月,國際港務區將累計投入約28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18所,計劃新增學位17670個,群眾的學位需求有保障。
孫藝民介紹,目前,西安國際港務區現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17所,其中小學14所,在校學生7249人,初中3所,在校學生2170人。今年按計劃新建、改擴建投用學校6所,分別是柳樹餘小學、新陸小學、新陸幼兒園、蘭家小學、64中學和太白廟小學,將新增學位6420個。目前該6所學校均已完成主體封頂,能按計劃建成投用;全運村中小學進展順利,今年秋季將進行首批招生。
同時,西安國際港務區組建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2個,實現區級「名校+」全覆蓋;持續深化實施「名校+」工程,採取一長多校、委託管理等緊湊型組建方式,以強帶弱、共享資源、均衡質量,讓群眾能夠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遴選省市區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組建6個區級、6個校級「名師+」研修共同體,以課堂為根本、以教研為抓手,帶動全區學校師資提升。
西安國際港務區還將繼續推進名校長引進工作,今年計劃引進4人,以名校長為引領,培養一批「業務精湛、管理過硬、創新進取」的管理者,打造優秀的學校管理團隊;和省內外知名學校創新合作辦學機制,對於新陸小學等學校採取全面委託管理的模式,迅速擴充轄區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達到「引入一個名校,帶動一片學校」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