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這些「社交大智慧」,你若學會一兩個,好人緣將不請自來

2020-12-13 騰訊網

生活中,當我們看到某人人緣特別好,在各種場合總能左右逢源時,內心難免會非常的羨慕。

這,其實是一種人之常情,畢竟誰都希望擁有好人緣。因為朋友越多,我們就能越開心;朋友越多,我們的人生之路就會越好走。

正如某位古代哲人所說:「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

或許,你一直都覺得,做一個處處招人喜歡的人太難了。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不是的。只要我們能夠改掉一些處世壞毛病,培養一些社交智慧,誰都能夠擁有好的人緣。

那麼,我們究竟該讓自己培養哪些社交智慧呢?

下面,是老祖宗傳下來、已經超越千年的「社交大智慧」,你若有一兩個,好人緣不請自來、伴隨你一生。

一、以己度人,推己及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學會以己度人,推己及人,這樣處理問題和與人交往,就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別人和睦相處,甚至能夠化敵為友。

在社會上,特別是對於初涉世事的青年來說,由於對社會的茫然,總是時時處處小心翼翼,左顧右盼地想找出人世上的參照物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這種反應當然是正常的。

但有的時候以此為原則,反而會導致初衷與結果的南轅北轍。因為在各人的眼中,自己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提供給你。

這時,你就可以採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問一下自己:我做這件事產生的後果自己覺得如何,如果自己能夠接受,那麼別人也大概能夠容忍;如果自己都不能容忍,那麼別人肯定也不願接受。

就比如要想釣到魚,就先要問問魚想要吃什麼,不想吃什麼。我們許多人都有過釣魚的經歷和經驗,魚餌很重要,但選擇不是根據釣魚者的口味愛好,而是考慮到魚想吃什麼,吃什麼,這樣才能讓魚兒乖乖地上鉤。

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我們在與人交往中,特別喜歡結交那些了解自己,順著自己喜好的人。同樣,我們也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切記:學會以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衝突就會減少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和諧與融洽。

二、滿招損,謙受益

張廷玉:盛滿易為災,謙衝恆受福。

那些生活中的社交高手,懂得謙讓的道理,所以他們心胸寬廣,生活幸福。

才識、學問愈高的人,在態度上反面愈謙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具有容人的風度,和接受批評的雅量。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讚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謙虛的人,就像水一樣,把自己的心態放得很低,別人只要有一點長處,馬上就可以看到並學到,漸漸地,能力、智慧、人生的境界,就在不知不覺中突飛猛進了。

切記:謙讓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親切與溫暖,能緩和緊張,消除尷尬,化解矛盾,使可能發生的「幹戈」又重新化為「玉帛」。

三、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在社會上「混」,信用是一個人處世的資本,是社交場合的通行證;信用是一種承諾,一種保證,信用就是一諾千金,做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講信用。

生活中,那些誠實守信的人,則會永遠受到人們的尊敬。

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的最小個體存在,雖然不能要求別人重守信用,但我們自己一定要做到真誠、守信,否則,你就不會獲得朋友的信任,妻子的忠貞,同事的支持……

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在研究大量著名人物的基礎上,總結出有成就者的健康個性特徵,其中第一條就是講信用。

馬斯洛還指出,一個人要走向成功或者培養健康個性有8條途徑,其中就有兩條與信用相關。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講信用,要想擁有好人緣,也必須講信用。

就像一位哲人所言: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切記:講信用的人走到哪裡都受人尊重,受人歡迎。而不講信用的人,則會受到眾人的唾棄。

四、助人者,人恆助之

白居易: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平時肯幫人,急時有人幫。

生活中,沒有誰不能幫助別人,也沒有誰一生都不靠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就需要不時「送人玫瑰」,這樣既能達到儲蓄人情,又能讓手有餘香。

心存感激,給他人一點溫暖,不僅能「儲蓄」一筆人情,而且還會讓自己感覺快樂,這種互助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樣,才會讓人人手裡都有「玫瑰」,讓這世界充滿著「花香」「送人玫瑰」並不一定非是救人於危難,解困他人於水火之中,他可能就是你簡單的一個幫助。

有時候,一個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都可以是「送人玫瑰」之舉。如此地幫助別人,我們並不會損失什麼,有時還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自然會擁有更好的人緣。

切記:做人要多施恩惠,這同時也是為自己開闢一條幸福之路。

總而言之,我們人人都離不開友情。一旦沒有了友情,生活就不會有悅耳的和音,就猶如死水一譚。只要你學會了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這些「社交大智慧」,友情會無處不在,它將始終伴隨在你左右,縈繞在你身邊,和你共渡一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3類人要學會「不親」,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的告誡:人到五十,3類人要學會「不親」,福氣不請自來在我國的文化長河中,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有益的告誡。這些告誡令我們在迷茫中尋找一絲安慰。在小編的認知中,老祖宗的告誡就說得很有道理。人到五十,已近知天命之年。
  • 老祖宗的這4句忠告,我們若能熟記於心,好福氣會不請自來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話充滿著辯證哲學與生活的大智慧;他們就猶如我們生命中的「導師」,為我們導引正確的人生方向。人生最大的運氣,不是撿到錢,也不是中獎,而是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人,或者看了一本書,別人打破了你的原有思維,帶你走向更高的境界,這才是人最大的運氣!
  • 老祖宗的智慧:牢記3條處世天規,往往左右逢源,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的智慧:牢記3條處世天規,往往左右逢源,福氣不請自來為人處世是我國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書五經很大的篇幅都是在向人們表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與人相處,最終達到一個相對和諧的地步。小編在此為大家說一說這3條處世天規,牢記於心往往能夠左右逢源,福氣自然也就不請自來。第1條處世天規:話不貪多在精在我國文化典籍中,有一個四字成語恐怕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耳熟能詳的「言多必失」。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依靠的媒介是什麼?就是人們口中說出的話。
  • 老祖宗的提醒:福薄的人,謹記這二句話,福氣不請自來
    心好則貴,人好則順,這就是弘一大師這位老祖宗的提醒:福薄的人,謹記這二句話,福氣不請自來。一、心好什麼是心好?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說一個人的內心非常善良。但是有人會說,老實善良的人,因為心思簡單,不懂得人心算計,所以很容易誤信別人,讓自己上當受騙。
  • 俗語:禮有3不隨,老祖宗的智慧,學會隨份子,少走人生彎路!
    話雖如此,但很多人還是經營不好自己的交際圈,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下老祖宗常說的,禮有三不隨和路有三不走。學會隨份子,少走人生彎路,不僅會避免一些矛盾和誤會的產生,還能處處給人留下一種謙恭有禮的好印象呢。第一:沒名頭的禮不隨。
  • 老祖宗忠告:人生將要發達富貴的二個「祥兆」,若你有一個,恭喜
    老祖宗說過,「心存濟物是富相,謙卑含容是貴相。」心存濟物,謙卑含容,這就是人生將要發達富貴的二個「祥兆」,若你有一個也很好,恭喜了。一、心存濟物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往往皆為利往。」所以他們很會韜光養晦,這樣才能趨利避害,默默的積蓄力量,絲毫不引人注意。當他們取得了成功之後,別人才大吃一驚,這其實才是有智慧的做法,也是一個人能夠發達富貴的祥兆。一個心存濟物的人,不管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會擁有好人緣,早晚時來運轉。一個謙卑含容的人,不管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寵辱不驚、淡然處之,這樣福氣不請自來。
  • 性格內向的人,怎樣才能擁有好人緣?教你4個社交技巧
    生活中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社交是最令他們頭疼的事,完全不知道怎樣和別人交流,平時很少和別人說話,比如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就算遇到困難,也不想請別人幫忙,就自己一個人在那焦頭爛額。性格內向的人在人生道路上會遭到很多的阻礙,比如容易被人誤解高冷孤僻,不會經營人際關係,不會主動展示自己,就算再有能力對於別人來說也是毫無價值,另外在群體中沒有存在感,容易被人忽視,心理壓力很大,很多事情寧願一個人扛,也不想麻煩別人,對於別人的求助,也不知道如何拒絕。那麼該怎樣擺脫這種困境呢?下面交給大家四個社交技巧,幫助你擁有好人緣,重點是在表達這一塊。
  • 性格內向不會社交的人,怎麼樣才能有好人緣?教你四個社交技巧
    4.心理壓力大 性格內向的人,心理壓力也會比較大,每次遇到別人請求幫忙都不懂得如何拒絕,即使工作任務超負荷也不會說 另外還需要準備一個自我介紹,這樣能夠幫助你搭建積極的心態,減少你的恐懼和焦慮。 其次,展示階段 在社交活動中,將自己的行為展示出來在溝通過程中,最好能夠幫助你贏得對方的好感,比如可以從聲音肢體語言中展示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
  •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後三句更經典,明白了,好運不請自來
    ,道盡古人處世智慧,明白了,好運不請自來。 有人說:宰相起於州部,猛將發於卒伍,一個合格的將軍要帶兵,要歷經百戰淬鍊而不怒,要有很強大的氣場,要有鐵面無私、賞罰分明、恩威並施的治軍手段,一軍統帥,不僅僅要對敵人冷酷無情,還要對自己軍隊也要保持絕對的震懾力,這樣才能形成強大的軍心和戰鬥力。若能做到,好運不請自來。
  • 「命自我立,福自我求」:記住老祖宗的這幾句忠告,福報不請自來
    所以,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記住老祖宗的這幾句忠告,福報不請自來。02◆第一句忠告: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老祖宗說:一技在手,吃穿不愁。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只要擁有了一種技藝,不管在怎樣的境遇中,都能夠做到吃穿不愁。
  • 做人,悟透老祖宗這一天規,「禍」會越來越少,「福」也不請自來
    做人,在為人處世上悟透老祖宗的這一天規,做到居安思危,「禍」會越來越少,「福」也不請自來,人生會越來越順。這一天規非常有名,可以說是人所周知,它就是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但這種看法並不全面,「禍」與「福」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比如,我們常說的居安思危就是「禍」與「福」的辯證統一,當你身處「福」中時,「禍」可能已經萌芽了。人常說「身在福中不知福」,「福」都不知道,更別提「福」中隱藏的「禍」了,對「禍」的危險肯定認識不夠。
  • 俗語: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哪五喜?老祖宗的話有何講究
    俗話說「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什麼意思?哪五喜?老祖宗的話有何講究。一喜是烏龜進門,鎮宅化煞。我國民間流傳「龍、鳳、龜、麟」四大鎮國之寶,象徵著忍耐、負重、長壽和權威,因為烏龜好養活,能長久活下去,古時候人們是非常喜歡烏龜,代表著吉祥,長壽等,是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是什麼意思呢?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這是很美好的意境,陌上花已開,君可緩緩歸。你若笑靨如花,我便心中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幸福便是終點,你若不離我亦不棄,你若離去後會無期,你若流淚先溼我心!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你若未央安若暖城,你若微笑日光傾城,你若回憶半暖傾殤,你若回眸一笑傾城,你若離去後會無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下一句是什麼?
  • 古人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謹記3句話,福報不請自來
    古人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謹記3句話,福報不請自來佛教,作為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肩的世界三大教派之一,一直以來都有著眾多的弟子,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大師,玄奘法師,弘一法師,諸如此類,都在傳揚著我國佛教的神秘和博大精深,當然,流傳下來的還有很多佛家的經典語錄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如何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心理學家們的第一大任務就是研究人類的行為及行為背後的原因。所以,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的心理學文獻,總結出了「討人愛」的原因,希望通過理解並學習5個心理學效應,能幫助我們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1.
  • 我自傾懷,君且隨意,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話可以是利刃傷人、也可以是蓮花吐芳香;我們每天都在說話,每句話若能做到積口福、懂慈悲、常感恩,就能將財氣、貴氣、福氣收入口中。有修養的人,言行一致,品行端正,說話才能打動人,收穫好人緣,擁有好人生。02別人嘴裡的你,不是真實的你,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說法。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所以,做好自己就行。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學會這些社交不生問題
    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社會恐懼症人群,他們不願意與人交流,看每個人都會很怕。害怕別人注意到自己。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社會恐懼症的表現以及治療方法。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主要是在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控制地誘發即刻的焦慮發作,並對社交性場景持久地、明顯地害怕和迴避。
  • 「吃虧是福」的4大人生智慧!悟透了,財富將不請自來
    其實,「吃虧是福」這句話蘊含著不少人生智慧,能夠讓人更好地完善自我,讓人生路變得更加平坦。對此,以下筆者就來分享「吃虧是福」所蘊含的4大人生智慧,若能悟透,福氣將不請自來。一、聰明的吃虧,能讓人少去很多災禍「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這是出自《菜根譚》中的一段話。
  • 佛教:若有緣,不請自來
    緣分或許就是有太多的巧合匯聚在一起,很多事情陰差陽錯,有一些偶然發生的事情有一些必然的事情都會一步步到來你生命中。緣分,不需要刻意地安排,也不會有無緣無故地離開。有緣,兜兜轉轉還會碰面,無緣近在眼前也不會相識。緣深多聚聚,緣淺隨它去。
  • 匯中文化|你若盛開 蝴蝶自來
    沒有奮鬥的人生是不圓滿的也許有些人有很好的天賦,可以毫不費力就趕超他人,甚至一出生就站在了別人一輩子都到達不了的高度上。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都有一顆追逐幸福的心靈,如果只是安於現狀,整日無所事事,漫無目的地生活,那生活將像沙漠一樣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