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當我們看到某人人緣特別好,在各種場合總能左右逢源時,內心難免會非常的羨慕。
這,其實是一種人之常情,畢竟誰都希望擁有好人緣。因為朋友越多,我們就能越開心;朋友越多,我們的人生之路就會越好走。
正如某位古代哲人所說:「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
或許,你一直都覺得,做一個處處招人喜歡的人太難了。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不是的。只要我們能夠改掉一些處世壞毛病,培養一些社交智慧,誰都能夠擁有好的人緣。
那麼,我們究竟該讓自己培養哪些社交智慧呢?
下面,是老祖宗傳下來、已經超越千年的「社交大智慧」,你若有一兩個,好人緣不請自來、伴隨你一生。
一、以己度人,推己及人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學會以己度人,推己及人,這樣處理問題和與人交往,就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別人和睦相處,甚至能夠化敵為友。
在社會上,特別是對於初涉世事的青年來說,由於對社會的茫然,總是時時處處小心翼翼,左顧右盼地想找出人世上的參照物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這種反應當然是正常的。
但有的時候以此為原則,反而會導致初衷與結果的南轅北轍。因為在各人的眼中,自己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提供給你。
這時,你就可以採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問一下自己:我做這件事產生的後果自己覺得如何,如果自己能夠接受,那麼別人也大概能夠容忍;如果自己都不能容忍,那麼別人肯定也不願接受。
就比如要想釣到魚,就先要問問魚想要吃什麼,不想吃什麼。我們許多人都有過釣魚的經歷和經驗,魚餌很重要,但選擇不是根據釣魚者的口味愛好,而是考慮到魚想吃什麼,吃什麼,這樣才能讓魚兒乖乖地上鉤。
世間萬物都是相通的。我們在與人交往中,特別喜歡結交那些了解自己,順著自己喜好的人。同樣,我們也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切記:學會以別人的觀點來看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衝突就會減少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和諧與融洽。
二、滿招損,謙受益
張廷玉:盛滿易為災,謙衝恆受福。
那些生活中的社交高手,懂得謙讓的道理,所以他們心胸寬廣,生活幸福。
才識、學問愈高的人,在態度上反面愈謙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往往具有容人的風度,和接受批評的雅量。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不但才華橫溢著作等身,而且廣招門生獎掖後進,運用著名的啟發談話啟迪青年智慧。每當人們讚嘆他的學識淵博,智慧超群的時候,他總謙遜地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
謙虛的人,就像水一樣,把自己的心態放得很低,別人只要有一點長處,馬上就可以看到並學到,漸漸地,能力、智慧、人生的境界,就在不知不覺中突飛猛進了。
切記:謙讓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親切與溫暖,能緩和緊張,消除尷尬,化解矛盾,使可能發生的「幹戈」又重新化為「玉帛」。
三、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在社會上「混」,信用是一個人處世的資本,是社交場合的通行證;信用是一種承諾,一種保證,信用就是一諾千金,做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講信用。
生活中,那些誠實守信的人,則會永遠受到人們的尊敬。
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的最小個體存在,雖然不能要求別人重守信用,但我們自己一定要做到真誠、守信,否則,你就不會獲得朋友的信任,妻子的忠貞,同事的支持……
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在研究大量著名人物的基礎上,總結出有成就者的健康個性特徵,其中第一條就是講信用。
馬斯洛還指出,一個人要走向成功或者培養健康個性有8條途徑,其中就有兩條與信用相關。因此,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講信用,要想擁有好人緣,也必須講信用。
就像一位哲人所言:信用是一種現代社會無法或缺的個人無形資產。誠信的約束不僅來自外界,更來自我們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
切記:講信用的人走到哪裡都受人尊重,受人歡迎。而不講信用的人,則會受到眾人的唾棄。
四、助人者,人恆助之
白居易: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平時肯幫人,急時有人幫。
生活中,沒有誰不能幫助別人,也沒有誰一生都不靠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就需要不時「送人玫瑰」,這樣既能達到儲蓄人情,又能讓手有餘香。
心存感激,給他人一點溫暖,不僅能「儲蓄」一筆人情,而且還會讓自己感覺快樂,這種互助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這樣,才會讓人人手裡都有「玫瑰」,讓這世界充滿著「花香」「送人玫瑰」並不一定非是救人於危難,解困他人於水火之中,他可能就是你簡單的一個幫助。
有時候,一個舉手之勞的助人行為,都可以是「送人玫瑰」之舉。如此地幫助別人,我們並不會損失什麼,有時還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自然會擁有更好的人緣。
切記:做人要多施恩惠,這同時也是為自己開闢一條幸福之路。
總而言之,我們人人都離不開友情。一旦沒有了友情,生活就不會有悅耳的和音,就猶如死水一譚。只要你學會了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這些「社交大智慧」,友情會無處不在,它將始終伴隨在你左右,縈繞在你身邊,和你共渡一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