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經》乾、坤、屯、蒙、需卦整體思考,相互聯繫

2020-12-05 秦箏漢韻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易經》六十四卦之間既相互依存,也可以單獨理解指導生活。前面我們逐個分析理解乾坤屯蒙需訟六個卦,今天我們把六個卦象合併起來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第一卦乾卦——自強不息

乾卦的卦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告訴我們君子應該象天的運行一樣剛健,時刻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六三爻明確指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固步自封,應該每天自檢自查,學習知識。

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第二卦坤卦——厚德載物

坤卦的卦辭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訴我們君子應該像大地一樣深厚,學會容納萬物,開闊自己的胸懷。因此,坤卦的六四爻指出:擴囊,無咎無譽。就是要我們像紮緊口袋的袋子一樣,不僅能囊括裝東西,還要謹慎小心不要隨意的埋怨對方,要想辦法去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所以,前兩卦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準則,也就是為什麼《易經》把這兩個卦為開篇之意。

屯卦——始生之難

第三卦屯卦——始生之難

在前兩卦的指引下,我們成長發展,但在發展中免不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就像卦辭所說: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在危難中成長才能更加鍛鍊我們自己,因此當我們準備做什麼事情時剛開始不要懼怕困難,應該堅持心中的理想,一定要有希望(磐桓,利居貞)。

接下來是當我們有了一定發展之後,雖然解決了一些困難後,還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這時候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不要迷失方向(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窛婚媾,女貞不字,十年乃字)堅持自己的理想終會實現。

再向前走,這時候我們已經很疲憊了,不要再不停地追逐,應該停下來稍作休息,同時也要仔細考慮自己的理想是否能實現,不能只是想當然的盲目的前進(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

稍作休息,仔細做了分析之後還要前進,這時候我們就要去找合作的夥伴或者找一個導師來帶領自己。一定要忠誠的去和他們結合(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一系列發展之後我們有所成就了,這時候就要學會回報社會,當熱也可以不這樣(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只是這樣就會把我們自己局限在某一個地方,不會有大的發展。

最後,老了累了,就要休息,不能再堅持了,因為在堅持下去、追逐下去只能使自己病倒累死(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屯卦六四爻是在指導我們在做事情有困難時,應該找一個能提升自己的合作者或者導師,通過他們的指點讓自己前進,因此在指點是我們應該怎麼學習呢?這時候就需要認真學習蒙卦,「蒙以養正」既是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也是培養自己如何去學習。

蒙卦——蒙以養正

第四卦蒙卦——蒙以養正

通過蒙卦的卦辭: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主動學習,第二要有自己的思考。去學習應該帶有誠心,虛心請教,如果是被動的學習只能事倍功半。在學習時,第一次去請教之後,仔細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第二次再去請教同一個問題時就要問問自己為什麼第一次沒有真的認真學習。等到第三次就不要去了,只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自己獨自思考,因為再去就是對老師的不尊敬。

需卦——待時而動

第五卦需卦——待時而動

通過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實力和基礎,這時候就要等待時機,等待最好的時機,再耐心的等待中還要不斷的學習。不要輕易的暴露自己,因為自己只是有一點點實力,還不足以和強大的對手競爭,時機把握不對只能使自己的增加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煩。

總結,《易經》運用簡單的道理指導我們在自己的生活,道理樸素,所以,在學習時我們不僅要仔細理解分析單獨一個卦以及每卦的六爻,還要把幾個卦相互聯繫,相互推理一番,這也就是為什麼《易經》能指點迷津,成為群經之首的緣故。

相關焦點

  • 讀《易經》乾、坤、屯、蒙、需卦整體思考,相互聯繫卻又獨立
    《易經》六十四卦之間既相互依存,也可以單獨理解指導生活。前面我們逐個分析理解乾坤屯蒙需訟六個卦,今天我們把六個卦象合併起來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在六三爻明確指出: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是希望我們不要故步自封,應該每天自檢自查,學習知識。
  • 易經把《乾》《坤》兩卦放在首位有何意義
    易經把《乾》,《坤》兩卦,放在了首位。多數人,直接理解為,先有天,後有地,天地在首位。這是大話,也是初讀易經時的心境。在細細品味這些卦爻辭時,總結這些卦爻辭,先開始是吉利的。到了最後是不吉利的。或是相反。
  • 易經的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單研討一個卦時,不能只著重在本卦與卦中六爻之間的聯繫,首要要看夲卦與之卦、錯卦、綜卦之間的聯繫。當研討卦中某一爻時,也不能單重在研討與上下爻之間的聯繫,而應重在研討夲爻與變爻、變卦之間的聯繫。不然,就會陷入限制而茫然。夲卦:猜測時得到的卦,叫夲卦。反卦:與夲卦陰陽相反的卦,叫反卦,又名錯卦。
  • 易經:一乾、二坤、三屯中的「屯」是何意思?
    都說易經:一乾、二坤、三屯,那麼屯卦到底是何寓意呢?(三)屯卦.屯:積聚力量,以求發展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象》日: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六二:屯如,澶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 《易經》六十四卦(1-8)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34;。也就是說,當時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紂囚禁在羑裡整七年,在獄中,西伯昌潛心研究易學八卦,通過八卦相疊從而推演出現在《易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 解讀《易經》之七——怎麼才能記住六十四卦的卦名?(上)
    這裡首推《序卦傳》(分上下兩篇,篇幅並不是很長),因為《序卦傳》是根據《易經》中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用講故事和論述的形式,演變了天地生成到萬物生長,再到榮辱興衰的過程。這裡用其中一小段給大家稍作解析:原文: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
  • 易經之三十六宮卦生變法
    ,三十六宮簡介 上經:可反易者二十四卦,如(屯卦反者為蒙卦,需卦反者為訟卦,師卦反者為比卦等皆一正一反相互搭配而列之卦序中),不可反易者六卦,即(乾,坤,頤,大過,坎,離卦)。如:乾與同人,乾為乾,上下皆乾,天火同人,火為離卦,離者上下爻為陽爻,中間一爻為陰,即與乾之純三陽爻變其一爻而可相生。相變二十一卦者例:乾與同人,坤與謙,屯與隨,需與小畜,師與臨,噬嗑與無妄,剝與頤,鹹與小過,遁與漸,困與萃,渙與巽,損與中孚,夬與革,離與豐。不變爻之卦例:泰,大過,坎,震,蹇,晉,家人卦。
  • 《易經》智慧至今仍然適用,從需卦看需求與爭訟,了不起的大智慧
    《易經》乃大道之源,不知道的人會評價說:易經怎麼解釋怎麼對。探究其本質原因則在於,《易經》的學問是我們的祖先抽象歸納出來的這個世界的根本運行規律,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本質。今天,從需卦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易經》的智慧至今適用。
  • 一句話侃《易經》—需卦
    需卦:水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需卦中有乾天,所有需要,也有一些是剛需。需卦中有乾天(時),也代表一切需要,都需要時間。《易經》的讀爻,是由下讀向上的。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郊,郊外,代表遙遠。需求所要的,並不急於得到。
  • 《易經》的玄機究竟在哪裡?如何才能讀懂《易經》?
    》的大框架很多人讀《易經》讀的一頭霧水,不知道在說什麼,基本上看兩眼就看不下去了。再展轉相依相緣,各由根、塵、識三和合而成八識:《乾》比八識,《坤》比七識,依《乾》《坤》之七八兩識,演變成為第六意識及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可比《艮》、《震》、《坎》、《離》、《巽》、《兌》六卦。由八卦變為六十四卦,可比由八識三能變以成世間萬法。
  • 讀《易經》訟卦、師卦、比卦,做事情要有邏輯
    前面我們把乾、坤、屯、蒙、需卦做了一個總結,乾、坤兩卦是作為君子最主要的兩個基本道德品質。屯卦是剛開始生存會有很多困難,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導師,也就是蒙卦。當問題解決,這時候需要我們繼續等待,蓄積力量。
  • 讀《易經》訟卦、師卦、比卦,做事情要有邏輯
    前面我們把乾、坤、屯、蒙、需卦做了一個總結,乾、坤兩卦是作為君子最主要的兩個基本道德品質。屯卦是剛開始生存會有很多困難,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導師,也就是蒙卦。當問題解決,這時候需要我們繼續等待,蓄積力量。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那麼訟卦、師卦和比卦之間有什麼聯繫呢?同時,能和前面幾卦又怎麼聯繫和理解呢?
  • 《易經》中暗藏的成語智慧,卦與象的陰陽之道
    三年前就想整理一下與《易經》相關的成語知識,可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今天,今天是該把它們整理出來了。三長兩短是什麼意思呢,它與易經有何關係?不三不四要如何來理解?七上八下這個成語中為什麼七上八反而下呢?帶著這些問題回到《易經》之中尋找它們暗藏的秘密吧。
  • 《易經》六十四卦蘊含著怎樣的人生道理(一)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也就是說,當時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紂囚禁在羑裡整七年,在獄中,西伯昌潛心研究易學八卦,通過八卦相疊從而推演出現在《易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本文先講述前十四卦。
  • 《易經序卦傳》釋義:熟讀《易經》的起點,巧記《易經》的良策
    《序卦傳》是孔子所撰的《易傳》十翼之一,它是對《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推衍,並加以概括與總結。《序卦傳》依據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對卦名含義及卦與卦之間前後關係進行闡,它對掌握與領悟《易經》中的哲理,理解和學習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有很大的裨益。
  • 需卦:易經第五卦到底說了什麼?
    需卦是易經的第五卦,經過前幾卦的介紹,我們知道需卦是異卦,下乾上坎。從第一卦開始,易經給人傳遞的感覺是古代樸素辯證法和簡單的哲學知識,其中量變到質變更是蘊涵在每一卦的含義中。初九,需於郊,應用恆,無咎。在郊外等候,應當保持耐心。
  • 雍善說易-易經讀象法|零基礎讀懂六十四卦,通俗易懂、趣味入門01
    《易經》就該這樣讀!雍善本著「大道至簡」的原則,指導大家發散思維,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入門並理解《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並通過易經讀象法,解讀了《易經》中的六十四卦,讓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加趣味,又不失卦之本意。八卦包羅涵蘊的宇宙萬物發展的信息之全之廣,在現今科學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找不出任何一種文字符號能確切地代表它。
  • 龔鵬程談易之一:元亨利貞揭示易經真諦
    《易經》開卷第一卦是乾卦,所以第一句話就說:「乾,元亨利貞。」易凡六十四卦,以乾坤為首。而元亨利貞四個字,一般即認為是對乾卦的總體描述,說乾所代表的性質,故元亨利貞又稱為四德。據說是孔子所作的十翼(十篇對《易》的解說,足以輔翼《周易》,故被稱為十翼)之一的《文言傳》解釋:「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 《易經》-需卦
    下面是乾,代表剛健。乾可以象徵男人,家庭有什麼需要,是要男人出去想辦法解決的。男人不能把女人推出去,解決所有的問題,那這種男人還叫男人嗎?需卦的正面是:衣食足而知榮辱,在我們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後,約束好自己,不胡作非為。反面是:貪得無厭,人心不足蛇吞象。要了還想要。需卦上坎下天的卦象告訴我們:就算一個人再剛健,再積極,再奮發圖強,也免不了處處風險的考驗。下面我們來看看,需卦的六爻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