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運河繁盛 走進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2020-12-08 海報新聞

中國大運河始鑿幹春秋,形成於隋唐,興盛於明清,是中國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豐碑,對我國政治統一、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運河的開鑿和利用過程中,我國勞動民創造了豐厚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運河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2月6日,」六維玩兒聊城」聊城優質文旅產品採風團走進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感受運河文化的千年不朽魅力和運河古都聊城的歷史文化底蘊。

京杭大運河的悠悠長卷中,「南有蘇杭,北有臨張」,這是古人對京杭大運河沿岸四處著名商埠的描述,」臨張」,即如今聊城的臨清和張秋。正所謂「漕輓之咽喉,天都之時腋」,聊城與運河緊密聯繫在一起,運河助聊城一躍而起,聊城也像一座博物館似的記錄了運河的光輝歲月。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為主題,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護和研究運河文化,反映和展示運河的古老歷史、自然風貌和民俗風情,基本陳列為「運河文化陳列」與「聊城歷史文物陳列」。運河文化陳列榮獲首屆「山東省博物館紀念館十大精品陳列」。聊城歷史文物陳列榮獲第二屆「山東省博物館紀念館十大精品陳列」。

世界運河展廳、中國運河展廳、聊城運河展廳為運河文化陳列展廳,於此感受運河文化的千年魅力,古往今來,運河總是伴著一方經濟的繁榮而彰顯雄偉的身姿,釋放著濟世利民的無窮魅力。運河的貫通,拉近了經濟文化交流的距離,帶動了城市帶、經濟帶和文化帶的興起。

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後創造了史前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東昌木版年畫、聊城雜技、剪紙、東昌葫蘆雕刻、臨清貢磚燒制技藝、阿膠文化等。聊城作為運河古都,吸納古今中外文化精華,匯融中國南北各地風情民俗,形成了獨特的運河風情和民俗文化。

在這承載了厚重歷史感的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我看到了無數張黑白或泛黃的老照片,那時依運河而興的聊城雖不是商都,卻有都的風採和厚重。光嶽樓、海源閣、山陝會館……古老的建築彰顯恢弘的氣概;徐有貞、劉大夏……一個個平凡的人物留下不凡的故事;龍泉窯瓷碗、粉彩人物故事紋瓷方瓶、青花纏枝牡丹一束蓮紋瓷盤……一個個聽起來就很美麗的名字,一件件陳列著的文物,記錄歲月的變遷,書寫著運河古都的千年歷史。

置身於厚重的歷史感中,穿越千年時空與古老的文物對話,與充滿智慧勤勞勇敢的人們交談,感受聊城這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的無限魅力,我想,在這裡,你一定會一次又一次地愛上這厚重又靈動的運河古都。

如今大運河的繁華早已散盡,時間就像一張巨大的帷幕,把大運河曾經的光芒遮擋在歷史深處,在這座承載無限厚重歷史感的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翻開歷史的畫卷,探尋歷史深處的那段難忘歲月,感受大運河往日的恢弘氣勢及其曲折的生命歷程,也於此感受昔日運河的光輝歲月,讓古老的運河文化穿越千年歷史長河依舊熠熠生輝、綻放光彩,將這珍貴的瑰寶繼續傳承、發揚下去。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鬥轉星移,山河增輝,重讀聊城這部厚重的歷史,讓人為之驕傲和感嘆,重溫聊城那些難忘的歲月,讓人更加眷戀這方熱土。歲月是面面明鏡,折射出文明智慧的光芒;歷史是曲曲樂章,迴蕩著鏗鏘奮進的旋律,萬眾一心的聊城人民,正滿懷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與追求自強不息、務實創新,開創江北水城運河古都新的輝煌。

相關焦點

  • 走進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 感受千年大運河繁盛景象
    聯合網訊 位於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聊城的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座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12月5日,由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六維玩兒聊城」——聊城優質文化旅遊產品冬日採風團走進博物館,一睹它的博大精深。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邂逅大運河 運博在東昌」宣講活動走進東昌學院
    ,提升青少年對運河傳承及保護意識,實現文化自信,樹立增強文化強國意識。11月26日,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邂逅大運河 運博在東昌」宣講活動走進東昌學院。活動現場擺放了52塊聊城段運河文化展板,同時宣教部講解員通過播放幻燈片、互動問答等形式為到場三百餘名師生帶來了《聊城段運河的發展》、《運河推動聊城的商業與文化》、《聊城的名人名景》等多個主題的運河文化知識講座
  • 央視CCTV攝製組走進梁溪,探尋千年運河文化遺存
    運河之水,迢迢千裡古往今來,舟船往來運河見證了無數歷史的變遷承載著說不盡的佳話從跨塘橋至清名橋1.5公裡長的古運河段,中央電視臺CCTV4《遠方的家》欄目組走進梁溪,用鏡頭記錄江南水鄉生活畫的最佳角度,帶觀眾品味運河千年文化遺存。
  • 眾多文化遺存承載運河記憶
    眾多文化遺存承載運河記憶 2014年06月24日  來源:齊魯晚報 【PDF版】
  •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到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調研
    11月19日下午,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館長王英翔攜策展組一行6人到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調研、策展交流。座談會上,策展組同我館相關人員就運河遺存、運河出土文物、博物館文創及聊城段運河特色進行了相關討論。隨後,參觀了運河文化主題展覽,詳細了解了運河的發展變遷,運河遺產以及運河發展帶來的經濟文化的繁榮。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作為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一定會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講好中國運河文化故事,為強化傳承文旅融合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 運河文化潤揚州
    「九進房屋,布局規整,綿延百米,體量宏大」,從導遊的十六字簡介足以感受揚州鹽商文化的輝煌歷史。如今,這座宅院有了新的使命:將化身為揚州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講述著承載千年的運河文化故事。如今,正在布展中的大運河博物館,造型宛如一艘即將揚帆起航的船,停靠在岸邊。「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休閒體驗於一體,以生活化融入、當代化表達為切入口,以大運河發展變遷為時間軸,涵蓋大運河全流域,重點展示大運河帶給民眾美好生活。」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將舉辦「綽約風姿 手繪漢服」活動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
  • 走進城市副中心,感受新的運河文化
    《通州區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在發展目標方面,規劃明確了四個階段的中長期目標:到2022年,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的「黃金水道」和「城市名片」;到2025年,再現大運河北首盛景;到2035年,引領京津冀,進一步發揮示範帶動和戰略支撐作用;到2050年,成為中國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承載地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以獨特的資源優勢,逐漸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課堂。此外,運河文化博物館還舉辦各類社教活動,踐行核心價值觀。結合傳統節日、主題日、博物館日等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我家門前有條河——運河文化博物館學習交流活動」分別走進臨清、陽穀、「聊城段運河圖片展」進軍營、進校園活動、「品味端午 傳承文明」端午節系列活動、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道德講堂等。
  • 洛陽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揭開運河的面紗
    整個博物館共分為兩個展廳,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展廳分別布展於山陝會館的東西廂房。這使參觀者在感受運河文化的同時,也欣賞了古建築之美。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欣賞那精美的石雕、木雕與磚雕,其上承載的時光印記仍讓人感到驚豔。
  • 滑縣運河遺產管理處:解讀千年國脈 傳承運河文化
    8月20日下午,共青團滑縣縣委、縣文明辦和縣運河遺產管理處在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大王廟文化園聯合舉辦「運河文化講座」,70多名大學生暑期志願者參加。此次講座以「湯湯運河流淌鮮活歷史 悠悠古鎮承載千年記憶——
  • 為什麼說河南是中國運河文化的集大成者?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一部中國大運河史,半部中華文明史。運河不僅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而且是中國大一統局面的政治紐帶,對促進南北經濟發展和國家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後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浙東運河是浙江省境內的一條運河,西起杭州市濱江區,經紹興東至寧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長239公裡。3.建造意義不同京杭大運河是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 「對話運河」採風團盛讚濟寧運河文化
    任城:運河之都群英會  8月18日上午,「走進濟寧 對話運河」文化名家採風團走進濟寧市任城區,「打卡」老運河畔的文化地標,探尋那些從古至今伴隨濟寧人成長的文化記憶。8月19日上午,「走進濟寧對話運河」採風團乘船自濟寧市運河之都港出發,沿大運河航道一路向南,在兩岸碧波的陪伴下來到了微山縣南陽古鎮。
  •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國慶節活動預告
    今年的中秋節既是闔家團圓的中秋節日,也是舉國歡慶的國慶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中秋、國慶的節日氣氛,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在2020年中秋來臨之際開展「情滿中秋·歡度國慶」主題系列社教活動,現將活動內容公告如下:一、活動主題 「情滿中秋 歡度國慶」二、活動時間:10月1日——10月3日上午10:00(國慶內容) 11:00(中秋內容
  • 聊城運河文化博物館
    聊城運河文化博物館在東昌湖東北岸,東臨鳳凰臺,西鄰孔繁森紀念館。歷史悠久的大運河為這個平原小城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來不敢想像用木頭能造出耐用的運貨車,說中國古代沒有設計師?我不信。這輛車是古代的轎子和車的接合,這才是真正的轎車!
  • 公告 | 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國慶假期開放公告
    10月1日-10月8日9:00-17:00(16:30後)停止入場參觀預約 疫情期間,您可以通過「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妙彩繁花——館藏明清民國彩瓷展展覽時間:2020年10月1日——10月5日展覽地點:運河文化博物館一樓
  • 「水上詩路,文化運河」,打造運河上的八達嶺,昨晚這場晚會驚豔了
    為突出杭州地處京杭運河南端起點的優勢,加快把杭州段打造成為中國大運河文化核心展示區,以大運河(杭州段)文化帶建設為契機,營造弘揚杭州歷史文化的良好氛圍,傳承運河文脈、講好運河故事,昨天(6月21日)晚上,杭州舉行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五周年晚會。同時為慶祝第三屆京杭大運河國際詩歌大會和第三屆杭州市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周閉幕。
  • 心動聊城|帶你打卡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一)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位於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運河古都—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整體陳列以「運河推動歷史,運河改變生活」運河文化陳列榮獲首屆「山東省博物館紀念館十大精品陳列」。聊城歷史文物陳列榮獲第二屆「山東省博物館紀念館十大精品陳列」。
  •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舉辦多項活動慶「雙節」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為慶「雙節」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人們在國慶期間感受中秋佳節的文化魅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次展覽日期為10月1日-5日,觀眾可前往運河博物館一樓1號展廳參觀。,營造中秋、國慶的節日氣氛,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開展了「情滿中秋·歡度國慶」主題系列社教活動,活動內容為帶領小學生唱國歌,並播放往年閱兵式錄像片段和《中秋節的來歷》、《月餅》等講述中秋故事的動畫片,讓孩子們了解國慶、中秋節的由來,增強國家自豪感;了解中秋節的文化傳承和美好寓意,樹立民族自信心。
  • 淮安裏運河文化長廊
    淮安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地理位置特殊,處於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被稱為運河名都,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可以說是大運河的起源。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淮安和揚州之間開鑿邗溝,這是京杭大運河最早開發的一段,全長約150公裡。位於邗溝北端的淮安由此與運河相伴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