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最大的困難,只有這一個字!

2020-12-17 水往雲來

無數人,研究怎樣去修行。在修行中,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突破境界。很多人說,修行很難,簡直比登天還難。所謂的難,就是遇到磨難,過不去。遇到事情,想不通其中存在的道理。

禪宗二祖求法,立在達摩打坐的門外。後來達摩見他可憐,就問他想要什麼。二祖說,我想要安心法門。達摩說,把你的心拿來,我來替你安。二祖恍然大悟,自己哪有什麼心?都是妄念而已。由此,得修行的真機,最後繼承達摩,成為禪宗的二祖。

其實,二祖能悟透禪機,是因為他已經有深厚的修行基礎,才能做剎那頓悟。而一般的修行者,沒有那麼深厚的基礎,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夯實自己的修行基礎,你才能有大成就。

那麼,要如何去修行呢?其實,修行最大的困難,就只有一個字。這個字,就是一個戒字。

相關焦點

  • 佛說:修行最大的困難,只有這四個字!
    裡面蘊含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幸福的,但是每個人,都有一個東西,使得自己幸福不起來。這個東西,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妄想執著!要想使自己回歸幸福,就要戰勝這四個字。佛陀就是戰勝了這四個字,才達到了徹底的了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法智慧,運用佛法智慧,讓自己戰勝這四個字。
  • 佛法:人生路上最大的困難,只有這兩個字!
    無論你是否學佛,人生的路上都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我們可以找到造成我們困難與煩惱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掉人生路上最大的困難,就可不再受苦,從痛苦中解脫。佛陀當年正是因為發現了困難的根,以及找到了解脫苦難的方法,所以佛覺悟了,不再承受痛苦與煩惱。
  • 佛教入世修行困難多 結果會殊勝嗎?
    人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而在修行次第中,人道最為殊勝。一個居士如何從人道起修呢?就是應該遵循太虛大師的教導,為創立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作出自己積極的貢獻。萬丈高樓從地起。學佛是出世間大法,但其基點是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一個人呢?居士人事關係千絲萬縷,千變萬化,他應該善於處理好人世間三種關係:家庭關係、工作關係、社會關係。
  • 260字的《心經》,其核心內容只有這一個字!
    《心經》是佛教各宗的修行經典,作為一部佛經來說,這在佛教中是一個很罕見的現象。眾所周知,佛教中不同的宗門,所奉持的佛經各有不同。比如淨土宗只要奉持《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等等,華嚴宗奉持《華嚴經》,禪宗主要奉持《金剛經》、《壇經》等等。這裡的許多佛經,一般都只在一個宗門中被受持。
  • 佛教修行的方法
    在修行的準備工夫而言,節制五欲,是很重要的。這是由於五官的媒介而產生的種種不好的心理活動。這些由五官反應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應,是指眼所見、耳所聽、舌所嘗、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裡產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作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日常物質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後才能講到主要的修行方法。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作六度。
  • 國內最大的尼姑島,一個專屬女性修行的地方,是離佛祖最近的地方
    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一直延續到今天,佛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非常深刻和神聖的文化。有遠離世俗的人,很多人會在那裡看透世俗的世界。佛教是一種信仰,說到信仰就會想到佛教建築。在內地有很多的佛教寺廟建築,大多都建在山上。但時至今日,佛教文化最深厚的地方其實川西。在川西有一座小城,是一個藏傳佛教修行的聖地,這裡有國內最大的尼姑的一個專屬女性修行的地方,也是離佛祖最近的地方,這裡的景色很美。
  • 佛教:最正確的修行方法,只有這三條路,你能做到嗎?
    佛說我們凡夫沒有擇師之眼,我們不知道誰是善知識,不知道誰是真正的明師,更不知道怎樣才算是明心見性,怎樣才算是悟道證道,這就是我們今天學佛的難處,但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最怕走錯了道路,如果南轅北轍,那就會離佛原來越遠了,更怕曲解了佛意,落入魔道,那更是悲劇了。
  • 淨土宗對佛教修行人的六大貢獻
    淨土宗對佛教修行人的六大貢獻淨土宗這一個法門對佛教修行人的貢獻有哪幾點?(以下)簡略舉出六點:■ 第一點,指出人生永恆之歸處很多人雖然學佛修行很多年,但不知道未來要去哪裡;不曉得人生的去處(在哪裡);不曉得永恆的歸處(在哪裡)。
  • 女人比男人修行要困難嗎?佛教對女性地位的看法
    ) 女性修行比男性更困難嗎 佛教本身來講,不分男人女人,佛性平等。做為女性來說,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生理上的原因,煩惱比較多,痛苦比較多,這是客觀事實。但是不要自卑,不要以為女人這樣子,就低人一等,不是那回事。佛教裡面是很尊重女性的,法華會上,龍女八歲就能成佛。觀世音菩薩現女身,說明佛菩薩慈悲,因女性痛苦多,在這方面生同情、悲憫之心而現女身,以此鼓勵女性不要自卑。 佛性平等,在佛教裡面,沒有說女性比男性低下。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中,深藏著佛教真正修行的關鍵鑰匙
    這是我們一般對善的認識與理解。但是,這種道德標準的善,觀念上的善,並不是真正佛教修行中「善」。佛教修行中所有的理論,都建立在「重疊結構世界」概念上的,也就是說完整的人是由內、外兩層人體重疊而成的。就像下面這兩個甲骨文,左邊的甲骨文「人」字表示肉身,右邊的甲骨文「身」字表示慧身。
  • 佛教:真正修行的人,要牢記這三句話!
    佛教中講修行,修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信佛。只有信,才會去具體實施修行之事,才會覺得佛菩薩所說的話,都是真實非虛的。只不過,真正的信佛,通常都會牢記佛的教誨。佛陀離我們已經遠去幾千年,他在世時說的法,被人們結集成佛經。
  • 修行人怎樣才能獲得最大的功德?
    一、放生與布施在佛教裡,積累功德首推放生和布施。誠然,對於初入修行的人而言,放生和布施是比較可靠的積累功德的辦法。佛教強調眾生平等,所以放生和布施都需要遵循眾生平等的原則,購買放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要隨機,不得有分別心。
  • 「正法眼藏」這4個字,如何理解?弄懂之後,有利於修行
    在佛教的世界裡,有一個概念非常是重要,那就是「正法眼藏」。為什麼說它重要呢?因為「正法眼藏」只有修行到佛那樣的境界才有,否則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正法眼藏」對於學佛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也是所有學佛之人修行的最高目標。
  • 佛教:只有真正修行人才懂,佛教戒律是用來幹什麼的!
    當然,佛教也絕對反對自殺。自殺和殺人是同一種犯罪。都是在犯殺生戒。為什麼?這是因為這個身體工具不屬於它自己。因此,我們需要保護我們的身器工具,首先,我們需要結束不必要的消費生活習慣。尤其是今天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很多娛樂活動都在誘惑著我們,在召喚著我們。娛樂廳和舞廳的旋轉燈使我們躍躍欲試。據說有一種舞廳叫「迪斯科廳」。
  • 佛教:菩薩的修行達萬行之多,凡夫只有一個方法趕上菩薩甚至超過
    佛教:菩薩的修行達萬行之多,凡夫只有一個方法趕上菩薩甚至超過。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長達49年之久,所說佛法浩如煙海。粗略的說就有八萬四千法門,是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基而說的。所以要在這麼多法門中,找到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確實不容易。
  • 佛教為什麼叫做佛教,這個「佛」字,有何玄機
    在古代的梵文中,有一個字是這麼寫的,就是「Buddha」,翻譯成漢語,就是「佛陀」。至於「佛」,則是「佛陀」一詞的簡稱。,不過,據專家們研究考證,事實上,在古梵文中,只有「佛陀」一詞,而並沒有「佛」這個字,「佛」是古代中亞地區(印度屬於南亞)的語言,只不過,它的根源卻仍來源於梵文。
  • 心經:釋迦牟尼佛講法49年,真正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
    釋迦牟尼佛在世共講了49年法,核心內容,只有一個字。這個字,就是《心經》中的一個字。很多看過心經的人都只知道,這個字就是一個「空」字。正因為釋迦牟尼佛講法的核心內容就是這個空字,所以佛門也稱為「空」門。過去講出家,叫做「遁入空門」,或者直接叫做「入空門」,其來源就在於此。
  • 整部金剛經的核心思想,只有這一個字!
    金剛經的核心思想,繞來繞去也繞不開這三句話。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只有這個:「空」字最合適不過了。在佛與須菩提的對話中,多數都圍繞這三句話展開的。第一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佛教經常提到一個空字,四大皆空、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等等,那到底這個空該如何理解呢?空並非是什麼都沒有,金剛經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切有為法,一切世間的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有一個相同的特性,那就是會經歷成住壞空幾個階段的變化,最終都逃不過壞掉的結局。
  • 佛教說的「報應」,其本質就是一個字,真懂的話,離覺悟就不遠了
    最近,在評論區裡,經常看到有人提到「報應」這兩個字。在世人的眼裡,所謂的「報應」,指的是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應該得到惡報,而這種行為的本身,人們稱之為「報應」。佛像但在佛教之中,「報應」這個概念卻有了新的解釋,佛教認為,「報應」並不是簡單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簡單,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一句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一定要記住
    《金剛經》又被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的大乘經典,在中國的文化史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不知道有多少歷史名人都與金剛經有著不解之緣,背誦金剛經,書寫金剛經。我們修行最大的問題就是此心不能清淨,怎樣獲得清淨心是我們修行中最大的難題,也可以說是千古難題,這是我們修行的核心,金剛經中,須菩提尊者就為我們問過這個難題,一定要記住了: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