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2020-12-15 SZNEWS

委員議事廳現場

深圳新聞網12月17日訊(記者 張玲)增強城市的文化影響力是對一個城市的能力與質量的綜合檢驗。深圳以「文化創新2020實施方案」為總抓手,正在努力建設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意先鋒城市,接下來應該怎麼做?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

深圳市政協委員尹昌龍(深圳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說,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深圳除了慶祝,還要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一句話就是,「深圳還需要再出發」。他認為,「再出發」必須明確兩個方向,一個是往哪去,一個是往哪走。和經濟發展成就相比,深圳的文化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尹昌龍指出,深圳的目標是成為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就是要讓深圳經濟和文化兩個翅膀一起飛翔,(讓深圳)成為文化中心城市,在文化資源的聚集、文化力量的成長和文化風尚等方面起到引領作用。要培育深圳文化的品牌,品牌是表明認知度,美譽度的重要標誌,「當有足夠品牌支撐的時候,深圳就會成為真正的文化城市」。

在深圳人眼中,深圳的文化品牌有哪些?委員議事廳現場有市民朋友給出了答案:市民文化大講壇、美麗星期天、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華強集團出品的動畫片《熊出沒》……

中心書城大臺階座無虛席,不少深圳市民關注城市未來的文化發展

當然,還有每年11月的深圳讀書月。尹昌龍說了一個深圳申報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稱號時的小插曲:聯合國官員參觀深圳書城非常感慨,他看到相當多的家長和孩子安靜地在書城看書。尹昌龍後來到巴黎回訪時,該官員再度提起深圳的讀書場面是他永遠忘不了的。他認為,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稱號給了深圳,是向這座年輕的熱愛讀書的城市的致敬。

關於深圳人到底有多熱愛讀書,政協委員、深圳圖書館館長張巖有發言權。她說,圖書館跟讀書相關,但是內涵不止於讀書,它還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知識服務文化活動空間,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和市民終身學習以及傳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張巖說了一組數據,位於福田中心區的深圳市圖書館到2018年年正好是15周年,現在每年走進各級各類圖書館的深圳市民仍然超過2.8千萬人次,而且數字在逐步上升。

主持人柳佳凝不失時機地加上了一個佐證小故事:11月,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來到了深圳中心書城跟讀者交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心書城的大臺階,他認為這裡是「中國最美的風景」。

政協委員李曙成是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熊出沒》系列動畫片和電影就是華強集團的作品。「華強從2009年進入動漫產業,熱播至今一直佔據著首位,我要自豪告訴大家,超過2000億次(播放),到目前為止該系列動畫片已經拿遍了國內外的動漫大獎,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在深圳創意誕生並在深圳研發製作的,應該說,《熊出沒》是深圳土生土長的動漫品牌」,李曙成透露,從2014年開始,華強集團製作《熊出沒》院線電影,今年是第六部電影,2019年大年初一將在各大院線上映,名字叫《熊出沒原始社會》。前五部電影都打破了由華強保持的票房記錄。

政協委員、深圳市史志辦公室巡視員黃玲認為,在深圳的文化品牌系列裡面,體現悠久歷史的文化品牌應該也是一個重點部分,比如深港兩地歷史文化之源南頭古城、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時期海防要塞大鵬所城。

政協委員姜華眼中的深圳文化品牌是創意十二月和文博會。適逢12月,深圳創意十二月正在為深圳人提供「創意綻放夢想」的上百個節目。每年5月的文博會,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級的文化產業平臺,這也是深圳文化自信自強的表現。

如何將城市的文化品牌做大做強,政協委員的建議是,深圳既要引進文化大師級人物,也要發揮每一個深圳人的文化動能參與文化品牌建設;既要重視現有的歷史古村落和有代表性城中村的保護,也要培養更多的現代氣息的大型文化企業;強調設計和原創,鼓勵包容和創新,持之以恆,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恆心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因為「文化建設是所有建設當中最難也是最需要時間進行的工程」。

相關焦點

  • 讓「小而美」公共文化設施遍地開花,委員建言深圳「加快建設區域...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彭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11月24日下午,深圳市政協主席林潔主持召開六屆市政協第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圍繞「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開展專題協商,政協委員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集思廣益奉獻智慧。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會議,聽取並回應委員意見和建議。
  • 深圳如何邁向「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近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就「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發布了《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戰略與路徑》系列調研報告,對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基礎、目標、指標、路徑、步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
  • 讀創觀察|深圳如何邁向「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讀創/深圳商報評論員 孫波 11月24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就「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發布了《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戰略與路徑》系列調研報告,對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基礎、目標、指標、路徑、步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
  • 深圳:奮力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
    原標題:奮力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意先鋒城市  昨日,市委宣傳部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著重學習其中關於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論述和部署。
  • 順德政協委員曹冬冬:搭建高端平臺吸引資源集聚,參與大灣區建設
    6月28日下午,佛山市順德區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開幕,會前開啟「委員通道」,數名來自不同界別的順德區政協常委、委員圍繞熱點話題積極建言獻策,發出政協好聲音。談及大灣區建設對於順德的發展機遇,順德區政協委員、市自然資源局順德分局副局長曹冬冬認為,大灣區建設近期規劃有十條通道連接珠江東西兩岸,其中有八條是與跟順德有關聯的。將來大灣區就像衣服的紐扣一樣,通過這些通道,將珠江東西兩岸完全縫合。
  • 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服務「海洋強國」重大戰略,深圳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努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夙願,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深圳發展海洋事業有決心有信心2020年9月3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官宣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年報」。
  • 近500人次參與,上海黃浦區政協開展政協委員年末集中視察
    3個專題,分6個組,近500人次區政協委員參與。11月18日、19日、20日,聚焦經濟發展、城區建設、民生改善方面的熱點問題,黃浦區政協開展政協委員年末集中視察。此次視察的形式為先通報情況、後實地考察。
  • 深圳大鵬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領袖峰會上「壩光」的全面亮相、高光推介,大鵬加快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的衝鋒號已然吹響。  大鵬新區地處深圳東南部,東臨大亞灣,與惠州相接;西抱大鵬灣,遙望香港新界,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區域。這裡既有被稱為「沿海所城大鵬為最」的歷史文化古城大鵬所城,也有美麗的七娘山。今年上半年,大鵬新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21,PM2.5平均濃度為16.3微克/立方米,是深圳人眼中的「城市綠肺」所在。
  • 蕾奧規劃:王富海董事長參加「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專題作...
    2020年11月24日,深圳市政協舉行「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專題協商會,為推動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以及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集思廣益、貢獻智慧。市政協文化文史委及部分重點企業負責人等委員代表參加會議。
  • 觀察|多維度指標考量,深圳建設全球城市從何著力?
    勞動力和人才的流動是有形可見的,人是我們所處的社會系統的基本元素,人的流動是各國彼此認知了解的必要條件。人流包括基礎勞動力和高端人才。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權力集中)的城市或者城市群,一定是人流高度聚集的。2. 資金流。資金的流動是有形的,分布不均衡,具有聚攏效益和地域的偏好。資金流推動了全球的產業轉移,加快了全球產業鏈的形成和布局,推動了區域發展。
  • 雲南昆明市委書記與政協委員共話城市建設
    本報訊(記者呂金平實習記者李茜茜)「各位委員懷揣著對昆明的熱愛,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選題準確、主題鮮明,建議很專業,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2月18日,中共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來到昆明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專題界別聯組協商會現場,與政協委員共話城市發展大計。
  • 「政協委員談文化建設」記者會
    中國網: 3月10日10時,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記者會,主題是「政協委員談文化建設」。全國政協委員馮驥才、姜昆、呂章申、龍瑞、尹力、韓紅出席並答記者提問。敬請廣大網友關注!2011-03-10 09:29:32中國網: 本場記者會的主持人是政協大會秘書處新聞組組長、兩會新聞中心副主任唐惠秋。
  • 北京東城區政協把脈支招「文化東城」建設
    本報訊(記者包松婭)近日,北京市東城區政協舉辦「促進『文化東城』建設」專題議政會,邀請社會知名文化界人士,圍繞目前東城區文化建設情況、存在問題以及發展的創新性思路、理念等方面,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共同為「文化東城」建設把脈支招。
  • 深圳:加快建設進程 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觀點地產網訊:10月22日,深圳市規土委透露,深圳市委市政府近日審議通過了《關於勇當海洋強國尖兵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總綱,借鑑國際知名海洋城市發展經驗,立足深圳實際,確定了三個階段目標:到2020年,海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穩步改善,海洋綜合管理水平國內領先,海洋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海洋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先鋒。
  • 遼寧朝陽政協聚焦城市建設與管理 塑造城市新體魄
    在朝陽市設站的京瀋高鐵,是全國鐵路「四縱四橫」客運專線骨架的重要部分,將使朝陽節點城市的優勢更加凸顯。為此,市政協常委王素枝建議:「要搞好京瀋客專朝陽北站交通樞紐的建設,進行站場區域綜合開發,更好地聚焦商氣、財氣和人氣,打造城市發展副中心,使城市布局結構向多中心模式發展。」「要拉開城市框架,控制老城區建築密度和開發強度。」
  • 寶雞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有何「硬支撐」?
    公園廣場上、絲竹之聲綿綿不斷;夜市裡,年輕人的「書攤」新穎別致;城市主幹道旁,一座座地標性的文化建築拔地而起;街頭巷尾,一處處文化塗鴉牆引人注目,濃厚的文化氣息瀰漫在城市每個角落。作為炎帝故裡、周秦故地,近年來,寶雞加快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的步伐,正在加速向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行進,而在這場徵程中,寶雞有何「硬支撐」?
  • 7位深圳政協委員網上共議高質量發展 95萬網友來打call
    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市質量協會執行會長李榕將目光落在了與百姓生活休戚相關的、代表高質量供深食品品牌「圳品」;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車漢澍則認為,深圳的公立醫院藥費全國最低這一現狀是深圳民生高質量的體現。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鐘錶行業協會會長朱舜華最引以為豪的,是他所在行業的高質量成果:「目前全國十強鐘錶企業中,有7個就在深圳!」
  • 全國政協委員李山:建議成立全民所有公司解決香港住房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李山:港澳應有所錯位融入大灣區國家發展大局5月25日晚,在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網絡視頻採訪間,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絲路金融有限公司執行長李山接受了媒體線上採訪。
  • 大足區政協助力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
    一年來,大足區政協擔當時代重任,聚焦區委、區政府關心關注的重點,結合全區以「石刻為魂,厚植底蘊,五山聯動,城景融合,山水共生,醉美鄉村」的發展要求,圍繞石刻文化傳承與保護、打造區域高品質生活中心等方面全力助推,留下了貢獻社會的政協記憶。
  • 政協委員為做大做強閩都文化建言獻策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日,福州市出臺《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言,要進一步挖掘閩都文化內涵,做大做強閩都文化,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凝聚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