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而美」公共文化設施遍地開花,委員建言深圳「加快建設區域...

2020-12-15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彭琰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11月24日下午,深圳市政協主席林潔主持召開六屆市政協第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圍繞「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開展專題協商,政協委員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集思廣益奉獻智慧。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強,副市長吳以環出席會議,聽取並回應委員意見和建議。

問題:有些硬體設施在「沉睡」建議:裝入「內容」提升使用價值

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昌龍認為,深圳在文化「硬體」建設上體現了對標國際水準的眼光和追求高規格高品質的魄力,但在文化「軟體」的內容建設方面,存在缺乏同步規劃培育、專業運營管理能力不足的問題。

「有硬體沒內容,導致設施『空轉』『睡覺』,降低了文化設施對市民的吸引力。」尹昌龍委員建議,構建文化領域的專業人才參與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的渠道機制,讓城市公共空間的文化生活消費場景豐富起來、增加文化品味。

尹昌龍委員進一步建議,依託「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建設創新文化設施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及運營管理,政府投資項目在立項階段同步開展運營主體招選工作;探索國有文化設施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注重引入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專業運營管理團隊,提高公共文化設施運營的市場化、專業化水平,提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的質量效益與內容生產能力。

「公共文化設施也可以是『小而美』的。」尹昌龍委員建議,支持鼓勵街道咖啡館、書吧、社區便利店等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優化廣場、公園、食街等城市空間,策劃推廣「廣場+演藝」「公園+市集」「地鐵+閱讀」等公共文化項目,通過文化運營提升硬體設施的使用價值。

問題:社區圖書館「老」了建議:統一標準「面子裡子」雙提升

「早年建成的基層文化設施已落後了。」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圖書館館長張巖指出,基層圖書館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全市624家基層(街道、社區)圖書館2018年經費總投入約為4800萬元,平均每家街道、社區圖書館的全年投入僅有7.7萬元。早年建成的基層文化設施標準較低,投入不足,與其他城市的差距正在形成。如廣州基層圖書館面積達500㎡以上的82個,而深圳基層(街道、社區)圖書館面積達500㎡以上的僅30個。

「基層圖書館在現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中佔比最大。」張巖委員建議,市區政府出臺「深圳市基層圖書館提升工程基本條件和建設標準」,按照統一提升標準配備資金,改善其空間、環境設施,推進各區基層圖書館提升整體形象、服務環境。

張巖委員還指出,深圳大部分區圖書館實現經費、人員和文獻的統一配置,有效解決了基層圖書館專業人員缺乏、服務不規範等問題,但部分基層文化站狀況還未能有效改善,尤其是被合併到街道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基層文化站,由於缺乏專業人員運營管理,設施功能有所弱化,無法針對轄區市民開展相應的服務。

問題:租金貴了人就散了建議:「聚」產業「強」能力

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華強集團公司總裁李曙成認為,產業集聚的「最經濟原則」能夠為城市區域發展中的人才、資本、消費、產業等要素帶來幾何倍數增長的外溢效應。深圳要不斷提升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的層級,加快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意群體和企業提供相匹配的空間、技術、政策的支持。

李曙成委員建議,針對不同園區的產業門類,「一園一議」精準制定支持政策,對於創意者主導的園區,要引導其與文化旅遊相結合,並避免過度開發,保持相對低廉的租金水平;對於企業主導的園區,要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園區從租金模式向股權投資模式轉變;對於依賴特定資源的園區,要注重資源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讓深圳文化產業園區的空間聚集和價值聚集發揮更大的外溢效應。

相關焦點

  • 海南政協委員建言:加強國際旅遊消費中心「軟硬體」建設
    海南政協委員建言:加強國際旅遊消費中心「軟硬體」建設 2019-01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中新網海口1月29日電 (記者 洪堅鵬)正在海口召開的海南省兩會上,多位省政協委員為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建言
  • 【政協委員話貴州】加快建設公共圖書館讓書香「飄滿」貴州
    編者按:  貴州省政協辦公廳從2013年12月中旬以來在相關媒體開辦了《省政協委員話貴陽》和《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旨在為我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和提供載體。
  • 政協委員: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每個深圳人都有份參與
    深圳以「文化創新2020實施方案」為總抓手,正在努力建設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創意先鋒城市,接下來應該怎麼做?12月16日的政協委員議事廳聚焦深圳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路徑,深圳市政協主席戴北方;市政協副主席王璞出席了當天的委員議事廳。
  • 深圳如何邁向「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商報近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就「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發布了《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戰略與路徑》系列調研報告,對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基礎、目標、指標、路徑、步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
  • 文化界代表委員建言文化改革發展繁榮
    文化界代表委員建言文化改革發展繁榮 日期:2011-03-12  來源:新華網   發揮文化塑造「國魂民風」的功能
  • 讀創觀察|深圳如何邁向「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讀創/深圳商報評論員 孫波 11月24日,深圳市政協召開六屆七十八次主席會議,就「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主題進行專題協商,會上發布了《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戰略與路徑》系列調研報告,對深圳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基礎、目標、指標、路徑、步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度研討
  • 區政協委員開展調研活動為人才島建設建言獻策
    近日,區政協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區政協委員到江門人才島開展調研活動,為人才島建設建言獻策。2018年,江門人才島被列入《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廣東省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280億元。經過近3年時間的開發建設,該島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尤其是位於江門人才島「龍頭」位置的A片區,處於全島規劃的五邑文化板塊,總面積達1.8平方公裡。
  • 加快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會議聽取了2020年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匯報,政協委員們圍繞強化宣傳引導、全域規劃、保護展示、生態優先、文旅融合、機制保障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本報現摘登部分發言,以饗讀者。
  • 廣東深圳重點項目—自然博物館,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投資43.5億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建設,但同樣也離不開對文化的建設。而經濟的建設與發展都離不了對各種人才的培養,因此文化建設可以說得上比經濟建設更為重要一些。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以及國際大都市的深圳市來說,其的文化建設更是不可缺少。
  • 深圳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設施
    該方案將從建立科學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培育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市場監管行業規範等方面著手,有望加快完善深圳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優化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空間布局。代表們認為,加大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建設已迫在眉睫。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建議,推廣廚餘垃圾粉碎機等設備,減輕廚餘垃圾處理壓力。楊雷表示,城管局曾在梅林一村進行嘗試。研究發現,深圳建築密度大,汙水管道及處理設施並不是按照廚餘垃圾粉碎機的標準設計的,如果家家戶戶都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汙水管網難以負荷,容易造成堵塞,不宜在全市推廣。
  • 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火熱建設中
    疫情並未影響深圳文化設施建設的腳步。近日,備受矚目的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又有多項進展。4月14日,深圳自然博物館方案及建築專業初步設計招標開始接受資格預審報名。同日,參與角逐深圳歌劇院建築競賽優勝單位的20家設計團隊名單出爐。
  • 「電商助農」方興未艾 代表委員建言配套設施「跟上來」
    (兩會綜述)「電商助農」方興未艾 代表委員建言配套設施「跟上來」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趙曄嬌 郭其鈺)隨著電商直播等新形式出現,農產品銷售半徑得以擴大,促進了農民增收和供應改善。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如何形成電商助農的長效機制建言獻策,建議加強農村電商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地區農產品大量滯銷。電商新業態和直播新形式的出現,充分發揮了線上優勢,助力農產品銷售重回正軌。與此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痛點也成為代表委員的關注焦點。冷鏈物流建設一直是農產品電商發展路上的難點。
  • 市政協:像重視科技和教育一樣重視文化建設
    文博會上,曲面屏展示的大灣區文化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圳要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深圳如何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
  • 深圳文體設施建設的第三次巨浪,從這兩館掀起!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裡風鵬正舉回首深圳的40年日新月異翻天覆地深圳40年蝶變曾兩次掀起文體設施建設的浪潮第一次上世紀80年代建設了深圳博物館(老館)深圳圖書館(老館)深圳大劇院、深圳體育中心深圳大學等八大文體設施第二次2000年初以來陸續建設了深圳音樂廳、深圳圖書館新館深圳博物館新館、大運體育中心深圳灣體育中心等一批設施現在深圳將掀起第三次文化設施建設的高潮深圳市委市政府決定
  • 深圳個性書店逆勢遍地開花
    然而,在深圳這座「敢為天下先」的年輕城市裡,越來越多充滿創造力與挑戰精神的年輕人走向文化陣地的前線,相繼投身書店業。深圳書店呈現出了逆勢而上的態勢,物質生活書吧、舊天堂書店、小津概念書房、尚書吧、西西弗書店、24小時書吧、逸書吧等20多所特色獨立書店在鵬城遍地開花,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更構成了一道迷人的城市人文景觀。
  • 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 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
    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文化信息資源和服務內容,以及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內容。加強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才能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基本情況和成效    (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意識逐漸增強。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濟南市加快推進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調查摸底,組織協調各電信運營企業儘快摸清城鄉4G網絡覆蓋以及重點區域深度覆蓋情況,對通信弱覆蓋區域實行名單制管理,制定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計劃配檔表。各縣區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下同)、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區域管理單位負責摸清所轄範圍內交通場站、廣場、重點景區、政務服務中心等公共區域WiFi網絡建設和免費開放情況,明確建設目標,制定推進計劃。
  • 建言獻策系民生 真知灼見話發展——政協委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1月13日,委員們立足「五美五強」新奉賢建設,圍繞經濟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生態環境、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政府效能等內容進行熱烈討論,積極資政建言,為打造「新時代、新片區,奉賢美、奉賢強」新高峰新奇蹟獻計獻策。區政協主席陳勇章,副主席吳梅、邵惠娟、張琪、張開明、顧德平,秘書長蔣仁軍分別參加小組討論。Feng Xian Zheng Xie
  • 省政協委員建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研究建設伶仃洋公鐵大橋
    記者現場採訪發現,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多位委員最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加緊編制,大灣區建設該如何破局和落地?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是否可研究建設「伶仃洋公鐵大橋」?「兩地牌」能否實施異地年審?粵港澳三地手機漫遊費能不能取消?港澳居民可以刷「回鄉證」進出高鐵站嗎?
  • 如何保護文化遺存?公共藝術如何有溫度?政協委員建言:增加上海文化...
    用文化的方式講好城市建設發展的時代故事,既代表著上海市民的公共利益,也展現出公眾參與的城市智慧。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市政協第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進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專題會議上,發言的政協委員們紛紛表達了各自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