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起源故事簡短介紹

2021-01-20 騰訊網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並且有著很久遠的歷史文化,隨著不斷的演變,重陽節也變成了敬老節,那麼重陽節的起源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重陽節的起源故事簡短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節日起源故事

起源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起源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在古代,古人對火總有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並認為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起源其三

重陽節的起源據說是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她身邊的侍女也受到牽連並被趕出皇宮,流落到民間,嫁給了一個貧民。由於她在宮中每年都過重陽節,節日期間插茱萸、飲菊花酒等,以求長壽,所以嫁人之後,她在這一天還是照著宮裡的規矩過重陽節,人們聽說後紛紛效仿,於是這種習俗在民間就廣為流傳了。

重陽節古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裡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裡,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老師整理資料不易,喜歡就幫忙點讚、在看、轉發分享吧!

提升之路,任重道遠,讓我們攜手並進,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2018重陽節祝福語簡短 重陽節祝福長輩溫馨句子
    2018重陽節祝福語簡短 重陽節祝福長輩溫馨句子時間:2018-10-17 15: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重陽節祝福語簡短 重陽節祝福長輩溫馨句子 1、九月九,插茱萸,登高望遠喝小酒;九月九,吃花糕,賞菊品茗會老友;九月九,重陽日,健康開懷人長久;祝您身如不老松
  • 重陽節登高習俗的起源由來 原來背後還有傳說故事
    馬上就死重陽節了,九月九日重陽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節日文化。   說起重陽節習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登高了,但是很多網友大概都很好奇,重陽節登高這個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
  • 重陽節的由來和傳說介紹 重陽節有什麼起源為什麼是九九重陽節
    今年10月25日就是重陽節了,如今的重陽節已經是一個敬老節。在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大的節日,那麼重陽節的起源和傳說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重陽節的起源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
  • 第27個筆記-重陽節起源、故事、習俗等
    筆記目錄重陽節神話傳說歷史故事重陽習俗節日起源:祭祀、自然崇拜起源時間: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時間:漢代(逐漸流行)、唐代(正式節日)節日意義:敬祖、敬老、感恩神話傳說:求壽說、闢邪說、驪山說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重陽糕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 10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 九九重陽節快樂!
    10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 九九重陽節快樂!時間:2018-10-17 12: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 九九重陽節快樂!2、九月初九重陽節,九九思念久久不變。對你的祝福久久不能減低,對你的     原標題:10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 九九重陽節快樂!     1、九月九,插茱萸,登高望遠喝小酒;九月九,吃花糕,賞菊品茗會老友;九月九,重陽日,健康開懷人長久;祝您身如不老松,心似老頑童,重陽快樂!
  •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 重陽節的起源流傳及各種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重陽一詞,據說是與《易經》中的「以陽爻為九」有關。以九為陽,兩九相重即為重陽,故農曆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重陽節,又稱重九節,還有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稱呼。重陽節的起源十分久遠,早在戰國時期,屈原《遠遊》詩中就有詠重陽的詩句。晉朝著名道士葛洪輯錄的《西京雜記》一書中記載:西漢初年,皇宮中就有「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的習俗。重陽節在唐朝時被朝廷確立為法定節日,官方正式宣告重陽節為「三令節」之一。
  • 2019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重陽節祝福語送老人簡短詩句精選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今年重陽節在10月7日,也是國慶長假最後一天。重陽節祝福語送老人簡短詩句精選,一起來看看。重陽節簡短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2018年重陽節祝福語 10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
    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重陽節的祝福一定不要忘了給父母,朋友。說到祝福,心裡想的是給親朋好友都發一條信息,可是發的時候才發現詞窮,不知道怎麼表達好。小編收集了10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希望能幫到你!1、重陽節了,我準備了九種材料:關心,掛念,順利,平安,健康,財富,快樂,吉祥,幸福,精心給你釀製了一壇好酒,你喝下後定會無往不利,重陽快樂!
  • 民俗專家談重陽節:起源道教 主題是「避邪」
    明天是農曆的九月初九,也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而今年的重陽節,恰恰也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出臺以來的首個法定老年節,這也為今年的重陽節帶來了超乎往年的關注。  那麼,重陽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敬老的習俗由何而來?重陽節期間有哪些風俗活動?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的來歷春節的來歷50字簡短介紹  從前,有一個叫「年」的野獸,每年的最後一天,年都會來到一個村裡吃人,有一次
  •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中國重陽節的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 2018重陽節祝福語錄大全 重陽節對老人說的話簡短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重陽節祝福語錄大全 重陽節對老人說的話簡短句子 10月17日就是2018今年的重陽節了,在如此歡樂的金秋季節迎來了專屬於老人,屬於父母們的節日,怎麼說也要在重陽節這天給父母和家裡的老人送上濃濃的祝福話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重陽節的祝福語大全送給
  • 清明節的由來簡短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簡短介紹2017-04-04 12:39:5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The  重陽節登山和清明節掃墓等民俗應當被銘記,因為它們是中國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2015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的起源及歷史演變
    重陽節的歷史演變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
  • 2019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重陽節的來歷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2020重陽節最新最全朋友圈簡短精選祝福語20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陽節祝福語大全 2020重陽節 最全朋友圈簡短精選祝福語20條 一高人讓我給你帶話,祝你重陽快樂.我一想,重陽是老人節,你多年輕,怎麼就祝重陽快樂?高人說,你老操心工作很快會老.所以兄弟保重,別未老先衰.
  •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中國重陽節的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 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 一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代表著我的思念
    >一句簡短的重陽節祝福語代表著我的思念2016-10-01 10:55:3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為你趕走憂傷,為你帶來歡樂,為你驅散寒冷,為你送去溫暖,為你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老朋友重陽節快樂。  (重)重菊花飄清香,(陽)光柔柔照胸膛,全家一起真歡(快),天倫之(樂)最安詳!祝君重陽節快樂, 家人齊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