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晚,昆明火車站發生暴力恐怖案件,導致29人遇難,143人受傷。3月7日,是昆明「3·01」暴恐事件遇難者的「頭七」之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人們分擔著逝者家屬的傷痛。從上午8點左右開始,昆明火車站廣場銅牛雕塑前,便開始有民眾自發前來獻花哀悼,持續至深夜。
為逝去的親人送行
小楊(化名)被「帶回」了家。按照當地彝族風俗,客死他鄉又未成家的族人死後遺骸不能埋葬在村寨。因此楊家父母帶回家的只有他的身份證和獎狀。
這位20歲的中專會計專業三年級學生是昆明「3·01」嚴重暴力恐怖事件中第一位被火化安葬的罹難者。他1月初從紅河到昆明實習,卻在那天到車站送朋友時不幸遇難。
在中國傳統喪葬習俗裡,死者去世後的第七天被稱作「頭七」。傳說死者靈魂會在這天回家,與家人告別,家人也會在這天祭祀亡靈,為其送行。
按照習俗,小楊的葬禮在家鄉舉行,在村裡德高望重的「畢摩」(巫師)主持下,全家在河邊奉上雞鴨牛羊、水果祭品,焚香祝禱。
7天前發生在昆明火車站的暴恐事件,已造成包括小楊在內的29位無辜平民死亡,143人受傷。目前仍有危重傷員在醫院接受救治。
昆明火車站的運行目前已完全恢復正常。位於雕像左側,曾在慘案發生後被一度封閉的臨時候車區已重新啟用,裡面坐滿了旅客,即將開啟新的旅程。
逝者盧意廷的家屬來到事發地昆明站廣場銅牛旁燒紙錢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2014年3月7日,今天是昆明暴恐事件遇難者的「頭七」。作為中國傳統的一種喪葬習俗,「頭七」被賦予了厚重的情感旨歸,它是逝者的魂魄返家之日,也是家人向亡靈作最後告別的時刻。在昆明站廣場銅牛旁,逝者熊文光的家屬失聲痛哭,並為逝者燒紙錢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逝者熊文光的親屬在昆明站廣場銅牛旁坐地失聲痛哭。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逝者熊文光的家屬失聲痛哭,並為逝者燒紙錢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大量市民手持菊花來到事發地昆明站廣場進行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鮮花白酒祭奠亡靈
7日早上8點,昆明火車站廣場銅牛下又新添了不少鮮花。
上午9點半左右,死者盧玉廷、熊文光的家屬前來悼念,熊文光妻子陳桂珍跪在地上,一邊給熊文光燒著紙錢,一邊哭喊著丈夫的名字。
一名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工作人員也前來為逝者獻上花圈。
中午11點,64歲的賴秉芬和72歲的馮慧仙先在銅牛前獻上蘋果,隨後燒起了紙錢祈禱逝者「一路走好」。這兩位關心死傷同胞的昆明老人,以三跪九叩的方式為死者送行。
晚上7點10分,從外地出差回來的張先生和王先生,拖著行李箱趕到祭奠現場。張先生拿出一瓶白酒倒了三杯,灑在銅牛像前的鮮花上。「3月1號我們就知道這事了,今天回來後直接過來拜一下。」晚上7點37分,按照雲南當地風俗,廣場上的市民每人手持三根香,依次祭拜死者。
死者普學飛的妻子楊自清、死者王天斌的妻子等多名家屬先後來廣場祭拜了親人。
一位化名「黃城江」的昆明市民舉著花圈一路走來,紅著眼睛把花圈放下。他告訴記者,花圈太大了,買了以後一直打不到車,他就舉著花圈在城裡步行了一個多小時來到車站。「我與他們(受害者)素不相識,希望逝者安息,傷者儘快康復,恐怖分子被繩之以法。」
晚9點10分,銅牛前拼成「3·01,9:20」的紅燭被點亮。
逝者盧意廷的家屬來到事發地昆明站廣場銅牛旁燒紙錢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家屬在昆明火車站祭奠親人
逝者盧意廷的家屬來到事發地昆明站廣場銅牛旁燒紙錢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家屬在昆明火車站祭奠親人
不斷有市民來到事發地昆明站廣場獻花圈進行哀悼。京華時報記者 王苡萱 攝
逝者已矣 生活還將繼續
昆明火車站「3·01」暴恐事件過去一周了。這一事件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人們的心態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昨天,幾位昆明人講述了他們的心路歷程。
計程車司機許春寶:不能讓恐怖分子得逞
那天我還在拉活,認識的幾個計程車司機裡,有人剛好在火車站那邊,目睹了現場,在微信群裡告訴我們火車站有人在砍人,讓我們不要往那邊去了。
事發第二天是周末。本來周末應該有很多人不上班會出來逛街,活兒會很多,可是2號那天,出來的人很少,大街上的車也沒幾輛。事發後這幾天,打車的人是明顯少了,可能還要半個月左右才能恢復。
這個事情對我的生活上沒太大影響,反正我們該幹嗎還是幹嗎。活兒少就早點回家,錢少賺點沒問題。
滇池路那裡有一溜兒新疆人賣烤串,可現在都關門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可是我不希望這樣。恐怖分子和一般的新疆老百姓不是一個概念。如果歧視他們,就會引起仇恨。這樣恐怖分子的目的就達到了。不能讓他們得逞。
警察張明(化名):這個城市該有她的美麗
那天我輪休,和朋友剛剛吃完晚飯,突然接到電話讓趕回去。回到所裡才知道出事,我們後來趕到了現場。
同事回來後,抱怨了一會兒我們這個職業的危險性,還憤怒暴力分子對生命的無視。事情發生後,所裡的排班巡邏更密集,每天巡邏分為機動的和步行的。領導要求我們要一絲不苟,防患於未然。
事發後,家裡人對我囑咐了很多,甚至讓我辭職,去幹一個家人不擔心的工作。我自己也動搖過,但我已經為老百姓服務了這麼久,覺得做這個工作,為群眾辦事很踏實,尤其是看到有人到所裡辦事,最後滿意離去,心裡還是會有成就感,覺得自己選對了路。我想,以後我還是會讓我的子女報考這個崗位。
這個城市該擁有她的美麗、和諧、平安。看著遇難者的家屬痛哭,我恨不得馬上將這些暴徒懲處。我想了很多,總之,保護好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我才對得起這身警服和「人民警察」4個字。
傷者大學生陶柚橙:晚上關了燈不敢睡覺
學校開學了,我要和同學一起坐車回麗江上學。我買了票,男朋友陪著我在等同學。突然,臨時候車室就亂了,大家朝外跑,我還沒來得及跑,就被一個男人從背後砍了一刀。
我和男朋友跑散了,我4號才知道他去世了。他朋友告訴我的。
不能準時回學校上課,我擔心可能會有些地方跟不上。雖然學校老師、同學來看過我了,讓我不要著急,好好養病,可是我還是想快點回學校去。
我說不清楚自己的心態有了哪些變化,可是我現在晚上關了燈不敢睡覺,得開著燈才睡得著,而且睡得不是很好。
做不了別的,只好做7天志願者
27歲的吳波來自四川。3月1日,昆明火車站被暴恐分子襲擊,而吳波剛來雲南一周。
3月1日9點40分左右,得知消息的吳波從昆明的出租屋趕到現場,幫助運送多名傷者至醫院。
3月2日一大早,吳波來到事發現場,看到很多市民自發獻的花在銅牛雕塑前雜亂無章,他便開始拾掇,擺設起現場的鮮花。
這一動手,就是7天。
3月3日,在吳波的影響下,多名市民自發加入志願者隊伍,組織引導銅牛雕塑前的祭奠活動。
「發生了這樣的事,作為同胞,除了做志願者不知道還能做什麼。」7天以來,吳波在現場吃飯、打理,無論20多攝氏度的昆明,太陽有多大。
「昆明景好,人也溫和,希望這個城市趕緊好起來。」吳波說,「頭七」一過,祭奠應該就會結束,而他也將開始找工作,投入新的生活。
阿里木募捐,給傷者送上一份心意
雲南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發生後,社會各界紛紛向雲南暴恐案件中受害者施以援手,近日,由全國道德模範阿里木·哈力克發起的愛心捐款也送到了昆明受傷人員的家屬手中。
在烏魯木齊市的「阿里木燒烤」店,記者見到了阿里木。剛一見面,阿里木就給我們看了一條簡訊:阿里木·哈力克叔叔,您好,我是3·01事件傷員家屬,我已經收到您的愛心捐款,在這裡我非常感謝您,我們會將您的愛心傳遞下去,漢維一家親。傷者家屬劉瑤雲南昆明「3·01」暴恐事件發生第二天,阿里木就有了給傷員捐錢的念頭,和朋友商量後,他們決定以募捐的方式,給昆明「3·01」案件受傷者的親屬送上一份心意。
阿里木·哈力克告訴一個叫買買提的朋友,說自己準備辦一點好事,準備對雲南受傷害的同胞們幫助一下,匯一點錢,朋友也同意了。
阿里木發起募捐活動的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短短2天時間,阿里木就募集到了4.5萬善款,5日,這筆錢匯到了昆明。很快,ICU病房裡11個傷者,有7人每人獲捐5000元,一個學生和一個60歲以上的老人也得到捐贈。
一名美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也來為逝者獻花。京華時報 王苡萱 王梅/攝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兩名和尚誦經悼念逝者。京華時報 王梅/攝
一名美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也來為逝者獻花。京華時報 王苡萱 王梅/攝
蓋房錢沒攢夠他就走了
普學飛:男,25歲,農民,雲南楚雄祿豐人
去杭州打工賺錢,3年來,普學飛每每踏上這段旅途時,都覺得未來充滿希望。3月1日,普學飛成為29名死難者之一。
出門前,普學飛騙女兒說去給她買棒棒糖,然後狠狠心出了門3月1日下午2點46分,火車駛出祿豐站,快6點,祿豐農民普學飛和楊自清抵達昆明站。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對夫婦。此次旅程的終點是浙江錢江智能廠。
三年前,普學飛在廠裡認識了楊自清,普學飛的憨厚老實一下子俘獲了楊自清的心。兩人戀愛隨即結婚,如今已有一個3歲的女兒蓉蓉。
女兒漂亮乖巧,即使家裡不富裕,普學飛一直在儘量滿足女兒的要求,「女兒要什麼他都給買」。出門前,普學飛和女兒拍了張合影,蓉蓉穿著新裙子坐在他買的小汽車中。臨走時,蓉蓉一直抱住爸爸的大腿不讓走,普學飛就騙她說去給她買棒棒糖,然後狠狠心出了門。楊自清沒有想到,這是女兒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在昆明火車站的臨時候車廳,三對夫婦找了靠門的位置坐下,三個男人坐前排,三個女人坐後排,兩排座位之間距離不超過30釐米,並不好走動。幾個女人家長裡短開始聊天。
他願望中的那棟房子,再也沒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來創建9點多,楊自清看到門口有人往裡跑,神情慌張,後面跟著穿黑色衣服,戴黑紗的人,揮舞手中的長刀。楊自清和普學飛都站了起來,準備跑。
楊自清記得,他們還沒來得及邁出一步,揮舞過來的刀一下砍中了前排的三個男人。楊自清匆忙跟著人群跑遠,夫妻倆被衝散了。躲過災難,楊自清卻找不到自己的丈夫了,打電話也無人接聽。
直到後來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急診室地上,看到丈夫普學飛貼著編號7的臉。
楊自清癱坐下去,放聲大哭,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3日,三天來,楊自清或是癱在床上,或是被哥哥抱起,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能流下一滴淚。
自從結婚後,普學飛小兩口就住在老家的土坯房裡,老房已經蓋了二三十年,冬冷夏熱,還返潮。普學飛一直覺得對不住媳婦,沒能讓媳婦過上好日子。
「他最大願望就是蓋一棟兩層小洋房」,在農村蓋一座房子需要三四十萬,普學飛除了要養活一家三口外,還要供養一雙老人。
在杭州打工,每個月5000到6000元。普學飛盤算著,省吃儉用,父母不生病的話,到女兒上初中時,房子應該能夠蓋下。3月1日,普學飛的蓋房錢還差很多,可願望中的那棟房子,他再也沒有機會用自己的雙手來創建。
死者熊文光妻子跪在地上痛哭。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來自湖南的僧人在為遇難民眾超度。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死者熊文光妻子跪在地上痛哭。
得知出事就知道他會衝出去
李斌:男,29歲,雲南普洱景東人,昆明火車站行李寄存處工作人員
像每個回家過春節的子女一樣,李斌帶著十多圈母親自製的香腸,大年初六回到昆明上班。母親親手醃製的香腸還沒吃上一口,李斌便離開了年過六旬的父母。
昆明火車站小件行李取包處,是李斌從2008年底退役後工作的地方。這個熱愛當兵的29歲青年,即使退役後,日常生活中也穿著軍裝。一方面出於對士兵職業的熱愛,一方面軍裝耐穿省錢。
只要碰到不平事,他的傻兵勁就會犯,也不管危不危險作為家裡的獨苗,自從家裡蓋房後,欠下的貸款一直壓在李斌心上,不同於其他年輕人的揮霍享樂,李斌節儉自持。「這就是他為什麼最愛自己那張在家門口拍的照片,因為修葺大門的錢是他自己賺的,他打心眼裡開心。」
朋友眼裡,他是一個退伍了的「傻兵」。還沒退役時,李斌便參加了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發小自力很驕傲也很擔憂,「只要碰到不平事,他的傻兵勁就會犯,也不管危不危險。」在公交車裡,李斌三番兩次抓小偷,「不僅抓住,還親自扭送到派出所,也就只有他。」
在父母眼裡,除了沒交女朋友外,李斌一直讓母親付春芳很欣慰。老來得子,李斌從小到大懂事、孝順。只要回到家,「做飯洗衣服的事會被他全部搶了去做。」除夕夜,李斌忙活了一天,為一家人做了一桌子年夜飯。付春芳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下次回家得帶個女朋友回來,要不然就別回來了。」大年初六,付春芳將兒子送上客車後,遞上一瓶礦泉水後,叮囑道。
付春芳沒有想到,兒子真的再也不能回來。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29歲的他沒有過多奢望,只想有一份真摯永恆的愛情
3月1日晚上9點多,將旅客的行李遞出後,李斌叮囑「有些重,你慢些」,突然大量旅客驚慌跑進取包處,大喊「殺人了」。李斌大步衝出去,就像每次看見小偷一樣。
但他並不知道,他這一次面對的歹徒並非常人。
同事邵雲(化名)很擔心,許久不見李斌回來。一名剛跑進取包處躲避的老婦告訴邵雲,「和你穿著一樣制服的一個小夥子在和兩個黑衣人搏鬥,都被砍傷了。」
邵雲焦急地撥著電話,電話那頭一直無人接聽。
11點多,邵雲接到了醫生的電話,「這個人情況不好,你們來看看。」然後,同事們看到的是李斌的遺體。
「面色蒼白,就像睡著了一樣」,父親李發榮回憶看到兒子時的情景,仍然全身發抖。「得知火車站出事,我就知道他會衝出去。」
「在我的生命中,我從來沒有退伍,只要祖國一聲令下,一定奔赴前線。」朋友們私下經常拿李斌的這句話跟他開玩笑,「你就熱血吧,熱血青年!」朋友們沒有料到,他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這句話。
29歲生日那天,李斌告訴自己,要好好生活,好好地過每一天。「對於未來,已是29歲的我並沒有過多奢望,只想有一份真摯永恆的愛情。」李斌還沒有找到真摯愛情,卻在轉角一瞬,先碰到了死神。
昆明火車站前,民眾祭奠逝者。
昆明火車站前, 死者家屬祭奠親人。
一名美國領事館工作人員也來為逝者獻花。
逝者家屬在昆明火車站祭奠親人
昆明火車站暴恐案遇難者頭七
一生願望是坐次火車臨終前實現
趙文質:男,70歲,農民,四川南充人
要不是外孫女結婚,老人一輩子沒能坐過火車
「要不是外孫女結婚,老人一輩子沒坐過火車,可也不會就這麼走了。」趙文質的女婿宇繼勝說,被刺傷後的第24個小時,老人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的ICU去世了。
2月24日,在女兒和女婿的陪同下,趙文質和老伴兒何美芳頭一次出遠門,從四川南充的小山村裡前往1000公裡外的雲南建水,參加外孫女的婚禮。按照建水當地習俗,婚禮熱熱鬧鬧地辦了3天。3月1日,4人坐了七八個小時汽車前往昆明,準備買次日的火車票,回四川老家。
逃進售票廳,才發現嶽父嶽母在逃跑時中了刀
「本來打算買完火車票就去找個賓館住下,但實在太累了,就在臨時休息廳坐了會兒。」宇繼勝說,就是這十分鐘的時間,慘劇發生了。據他回憶,一名1.7米身高的黑衣女子面部遮著絲巾,只露出一雙眼睛,讓他感到好奇,「幹嘛這身打扮,怕風沙嗎?」黑衣女子在座椅間的甬道裡走來走去,最後站在了離他們不到100米的位置上。忽然間,黑衣女子旁邊多出一名黑衣男子,一下子掏出兩把尖刀,揮舞著砍了身邊的幾個人。「我還說那人瘋了吧,可誰知道,黑衣女子也掏出一把長刀來。」宇繼勝說,緊接著,兩人就開始在人群中亂砍開來。
「我立即拉起嶽父、老婆和嶽母一同起身向車站第一售票廳跑去。」宇繼勝說,他第一本能就是向人多的地方跑,那裡會安全。歹徒一路砍殺著人群追了過來。衝進第一售票廳後,四人一下扎進了大廳的西南方向最裡面的角落裡。此時的他才發現嶽父嶽母在逃跑時均從後面中了刀,嶽父趙文質後腰左部被捅了一刀,而嶽母何美芳手腕和肩胛骨部位都被砍傷。「此時的一男一女兩名歹徒還在砍人,我們立刻趴在了地上。」宇繼勝回憶,兩名兇手追著四處奔跑的人群,不一會兒工夫又衝了出去。
幾分鐘後,警察趕到,控制住了場面,宇繼勝夫妻立即將兩位老人送上了救護車。
就在事發前的十分鐘,爺倆還對著酒瓶一人一口,開心地聊著天。
逝者家屬在昆明火車站祭奠親人
昆明火車站暴恐案遇難者頭七
昆明火車站暴恐案遇難者頭七
逝者家屬在昆明火車站祭奠親人
何美芳傷勢較輕,被安置在了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1層的病房裡,而70歲高齡的趙文質則脾臟、腎臟和肝臟全部破裂,一直在ICU裡……24小時的搶救,最終未能挽回他的生命,3日晚9點,老人去世。
「父親是個樂觀的人,而且身體一直很好。」老人的兒子趙仕勝說,雖然家裡兄弟姐妹很多,但是因為全部在外打工,所以只能每年春節聚上一聚。父親心態好,每天都樂呵呵的,身體也很硬朗,喜歡開玩笑打鬧,老兩口從未紅過臉。在外人開來,70歲的父親也就50多歲的樣子。老人以前喜歡抽菸喝酒,後來為了身體健康,把煙戒了,可酒還是要每天喝一點。據宇繼勝回憶,就在事發前的十分鐘,在臨時休息廳,他還陪嶽父喝了點酒,妻子買回來一瓶二兩的白酒,爺倆對著酒瓶一人一口,開心地聊著天。
趙仕勝說,父親以前總念叨沒坐過火車,雖然現在富裕了,但家裡每年都要養20多頭豬,上百隻雞,那麼多禽畜不能離了人,所以從沒出過遠門。這次趕上外孫女結婚,家人勸老兩口趁著身子還硬朗,出來走走,也了結這輩子坐火車的心願。可沒想到的是,父親的生命也截止在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