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快遞】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生物物理所位列分院...

2020-12-1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iNature ,作者iNature編輯部

iNature

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iNature

近期,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12月1日到2019年11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iNature編輯部進行了及時的整理。我們發現: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在學術領域蟬聯高校第一,另外有19大學/機構順利挺進全球前100名,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再次進步,史上排名最優;蘭州大學表現卓越,順利進入109名。

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排名中,美國佔有了絕大部分優勢,前10名獨佔了6名;

對於中國大學排名而言,前10名全部是老牌名校,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等;

對於中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中國科學院位居第一,之後就是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華大基因(BGI)繼續保持強勢,進入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50強。由於調整了雜誌的組成,農業類的大學排名有很大程度的上升,如中國農業大學;

總體而言,中國經過近20年的發展,科研實力不斷的上升,在後續會表現的更好。

1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對於全球大學排名,我們發現,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盤踞著榜首的位置,哈佛大學及馬克思普朗克協會緊隨著其後。在全球大學前100名中,中國有19名大學/研究所進入,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第1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8名),北京大學(第10名),清華大學(第11名),南京大學(第15名),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6名),浙江大學(第23名),復旦大學(第32名),中山大學(第37名),南開大學(第38名),上海交通大學(第39名),蘇州大學(第45名),四川大學(第47名),武漢大學(第49名),華中科技大學(第54名),廈門大學(第63名),吉林大學(第72名),天津大學(第76名),湖南大學(第91名)。有6所大學/研究所進入前20強,已經非常的不錯,這也在側面說明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快速的進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在學術領域蟬聯高校第一,四川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再次進步,史上排名最優。

圖1 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2全球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對於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在前10名中,除了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第4名),中國科學院(第5名),牛津大學(第6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第10名),其他機構都是美國的,這也說明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實力非常的強健。另外,在前100名當中,中國共有9個機構/大學進入,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中山大學。

圖2 全球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3中國機構分析

對於中國而言,經過細分可以知道,中國在化學及物理學領域比較出色,但是生命科學及地球/環境領域比較薄弱,後期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排名前10名機構/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總體而言,中國經過近20年的發展,科研實力不斷的上升,在後續會表現的更好,蘭州大學順利進入中國學術領域30強。最後,發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提升最為明顯。

圖3 中國大學排名

4中國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在生命科學領域,我們知道中國科學院位居第一,而後是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有趣的是,華大基因(BGI)繼續保持強勢,進入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50強。由於在2018年6月份增加了Plant Cell雜誌,這對於農學院校有一定的優勢,故在生命科學領域,可以看到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排名明顯上升。

圖5 中國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5中科院分院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由於中科院過於龐大,我們想知道到底是那些機構貢獻了生命科學領域的成果,我們把中科院分院機構排名最靠前的機構挑選出來,我們發現上海生科院是絕對的主力,而後是生物物理所及微生物研究所。

自然指數介紹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科研論文的作者信息。自2018年6月起,納入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

自然指數採用兩種計算論文產出的方法:

• 論文計數 (article count/AC) - 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

• 分數式計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慮了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最多為1,在認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貢獻的情況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例如,一篇論文有十個作者,則每位作者的FC得分為0.1。

參考信息: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generate/Life%20Sciences/countries-China/All/score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

註:由於高校過多,如有錯誤,請及時告知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iNature」(Plant_ihuman)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原標題:《【資訊快遞】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生物物理所位列分院機構亞軍》

相關焦點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吉林大學首次擠進全球100名;南京...
    iNature 最近,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iNature編輯部進行了及時的整理。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中科大蟬聯高校第一
    近期,Nature 指數公布了 2018 年 12 月 1 日到 2019 年 11 月 30 日大學 / 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 / 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
  • 最新學術排名,中科院仍蟬聯第一寶座!內附各學科領域最新排名
    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9年3月1日到2020年2月29日期間內的大學/機構排名,即最新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最多為1,在認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貢獻的情況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例如,一篇論文有十個作者,則每位作者的FC得分為0.1。首先,對於全球機構/大學進行學術排名。其中,中科院繼續蟬聯第一寶座,其AC、FC數值仍遠遠高於位於第二的哈佛大學。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湖南大學衝入全球100名
    1 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對於全球大學排名,我們發現,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盤踞著榜首的位置,哈佛大學及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緊隨著其後
  • 全球學術機構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22所國內大學進前100名
    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最新的大學/機構學術排名,評估周期為2019年6月1日到2020年5月31日。經過數據的觀察和對比:在綜合排名中,中學科學院位居榜首,在國內大學也是排在第一。另外有22所國內大學/機構成功的挺進了全球前100名,真是可喜可賀,我國的教育每一年都有著顯著的結果。其中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強中,更有多所大學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份榜單!最大的亮點就是中科院大學位列榜首,超過了許多世界頂級大學/機構。
  • Nature指數公布2019最新學術排名!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
    2019年12月1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9月1日到2019年8月31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iNature編輯部進行了及時的整理。
  •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中國114所大學學科進入全球400強
    最新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正式發布。本次排名涵蓋46個不同學術領域,評估了來自全世界74個國家的1127所高校。中國114所大學學科入選全球400強。  根據最新排名,中國共有114所大學學科進入全球前400強,年增長30%,僅次於有183所大學進入400強的美國,位列全球第二。
  • 中科院各研究機構在自然指數排名中表現優異
    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在12月17日最新發布的「2015中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 2015 China)中表現優異,在中國綜合排名前10位的研究機構中佔據三席。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的自然指數針對中科院100多家研究機構單獨進行考量,而非將中科院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排名。
  • 計算機領域頂級科學家全球最新排名發布:張宏江位列第32名
    計算機領域頂級科學家全球最新排名發布:張宏江位列第32名 微信公眾號「機器之心」 2017-08-06 14:54
  • 全球第12!一項權威榜單最新發布,江蘇這所211高校表現出頂尖實力
    近日,Nature 指數公布了2019年7月1日到2020年6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即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蘇州大學表現卓越,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位居45位,中國大學/機構第12名。人文社科領域,2019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47項,其中重大項目5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重大研究專項項目立項數均位列全國首位;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數位列全省首位;近5年在權威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位列全國第23位。
  • 最新nature指數綜合排名前百強:中科院全球第一!
    nature指數最新排名出來了,nature指數是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運用這個資料庫,可以根據各機構的論文發表數量及類別來進行排名和期刊索引,這一資料庫的實時在線版免費為公眾開放。
  • 中國可比肩哈佛,麻省,擠進全球排名前10的機構,到底有多牛?
    最近,國際著名的自然指數網站根據全球各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國際一流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數量和影響力,評選出了全球科研實力最強的100所科研機構。排名前10位的世界最頂尖的科研機構分別來自6個國家,其中美國4所,德國2所,英國1所,法國1所,日本1所,中國1所。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什麼檔次 全國排名第幾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天體物理、地球化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安全技術及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安徽省一級重點學科:學科名稱、哲學、天文學、地質學、生態學、生態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 中科院瀋陽分院欲在山東打造院地合作新模式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與南山控股舉行全面科技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根據協議內容,中科院瀋陽分院及系統相關單位與南山控股將共同建設南山科學技術研究院、設立南山計劃專項引導資金。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名 北京大學名列...
    原標題: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名 北京大學名列第49名   在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 西華大學「工程學」學科首次挺進ESI全球排名前1%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彭國莉)5月14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西華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誌著該校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工程學學科邁入了國際高水平行列。
  • TA們榮獲中科院上海分院第七屆「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11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舉行第七屆「傑出青年科技創新人才」表彰大會,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王立平等15位研究員接受表彰。中科院副秘書長、院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李和風,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冷偉青,上海市科技黨委副書記王宇,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中科院上海分院分黨組書記、副院長,滬區黨委書記李正華,中科院上海分院分黨組副書記、紀檢組組長,滬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沈兆雷等出席表彰大會並頒獎。會議由沈兆雷主持。
  • 河大哪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據科睿唯安7月9日發布的最新ESI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數據顯示,河南大學植物學與動物學(Plant & Animal Science)學科首次進入世界排名前1%。
  • 《自然》年度排名:中科院科研實力頂兩個哈佛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0日發布年度指數排名,中國科學院在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繼續位列第一。在國家和地區排名中,中國雖然仍排在美國之後居第二位,但在前10名中分值增幅最大。最新發布的2016年度排名,通過加權分數式計量(WFC),對全球科研機構、國家和地區、核心學科、高校及企業等在去年全年的表現分別進行了評估。WFC指數主要以論文發表為標準,同時考慮了不同學科之間的權衡問題,能較全面地反映論文作者、機構和國家對全球科學的貢獻。
  • 最新: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清華首次超過日本京都大學
    #8月15日,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領先的1000多所研究型大學在榜單上一覽無餘。該榜單是由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權威大學排名之一,對於留學生和家長來說,是選校的重要參考依據。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03年首次發布,今年發布的是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