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吉林大學首次擠進全球100名;南京...

2020-12-17 騰訊網

iNature

最近,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7月1日到2019年6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iNature編輯部進行了及時的整理。我們發現: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可喜的是,南京大學首次蟬聯中國高校學術排名第一,另外有19大學/機構順利挺進全球前100名,吉林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學術排名100名;蘭州大學表現卓越,順利進入118名

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排名中美國佔有了絕大部分優勢,前10名獨佔了6名;

對於中國大學排名而言,前10名幾乎是老牌名校,如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南京大學蟬聯中國高校學術排名第一

對於中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中國科學院位居第一,之後就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華大基因(BGI)繼續保持強勢,進入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50強;另外,南通大學首次挺進前50強,科研實力越來越強。由於調整了雜誌的組成,農業類的大學排名有很大程度的上升,如中國農業大學;

總體而言,中國經過近20年的發展,科研實力不斷的上升,在後續會表現的更好。

1

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對於全球大學排名,我們發現,中國科學院已經連續多年盤踞著榜首的位置,哈佛大學及馬克思普朗克協會緊隨著其後。在全球大學前100名中,中國有19名大學/研究所進入,分別是:中國科學院(第1名),南京大學(第11名),清華大學(第12名),北京大學(第13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16名),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8名),浙江大學(第25名),復旦大學(第31名),南開大學(第42名),上海交通大學(第45名),中山大學(第46名),四川大學(第51名),武漢大學(第53名),蘇州大學(第57名),華中科技大學(第64名),廈門大學(第68名),天津大學(第90名),吉林大學(第96名),湖南大學(第98名)。有6所大學/研究所進入前20強,已經非常的不錯,這也在側面說明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快速的進步。另外,吉林大學也是首次進入前100名,南京大學首次蟬聯中國高校學術排名第一。

圖1 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

2

全球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對於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在前10名中,除了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第4名),中國科學院(第5名),牛津大學(第8名),劍橋大學(第9名),其他機構都是美國的,這也說明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實力非常的強健。另外,在前100名當中,中國共有9個機構/大學進入,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上海交通大學。

圖2 全球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3

中國機構分析

對於中國而言,經過細分可以知道,中國在化學及物理學領域比較出色,但是生命科學及地球/環境領域比較薄弱,後期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排名前10名機構/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總體而言,中國經過近20年的發展,科研實力不斷的上升,在後續會表現的更好,蘭州大學順利進入中國學術領域30強。最後,發現吉林大學,天津大學及湖南大學排名是提升最大的。

圖3 中國大學排名

4

中國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在生命科學領域,我們知道中國科學院位居第一,而後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有趣的是,華大基因(BGI)繼續保持強勢,進入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50強;另外,南通大學首次挺進前50強,科研實力越來越強。由於在2018年6月份增加了Plant Cell雜誌,這對於農學院校有一定的優勢,故在生命科學領域,可以看到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排名明顯上升。

圖5 中國大學/機構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5

中科院分院生命科學領域排名

由於中科院過於龐大,我們想知道到底是那些機構貢獻了生命科學領域的成果,我們把中科院分院機構排名最靠前的機構挑選出來,我們發現上海生科院是絕對的主力,而後是遺傳發育所及生物物理所。

自然指數介紹

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追蹤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所發表的科研論文的作者信息。自2018年6月起,納入指數的期刊數量已由68本增至82本。

自然指數採用兩種計算論文產出的方法:

論文計數 (article count/AC) - 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

分數式計量(fractional count/FC)- FC考慮了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最多為1,在認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貢獻的情況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例如,一篇論文有十個作者,則每位作者的FC得分為0.1。

參考信息: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generate/Life%20Sciences/countries-China/All/score

https://www.natureindex.com/institution-outputs

:由於高校過多,如有錯誤,請及時告知

來源 | iNature(ID:Plant_ihuman)

編輯 | Alice

相關焦點

  • 全球學術機構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22所國內大學進前100名
    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最新的大學/機構學術排名,評估周期為2019年6月1日到2020年5月31日。經過數據的觀察和對比:在綜合排名中,中學科學院位居榜首,在國內大學也是排在第一。另外有22所國內大學/機構成功的挺進了全球前100名,真是可喜可賀,我國的教育每一年都有著顯著的結果。其中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強中,更有多所大學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份榜單!最大的亮點就是中科院大學位列榜首,超過了許多世界頂級大學/機構。
  • 【資訊快遞】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生物物理所位列分院...
    iNature近期,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12月1日到2019年11月30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iNature編輯部進行了及時的整理。我們發現: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其次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
  • 最新全球學術排名:中科院全球第一,中科大蟬聯高校第一
    近期,Nature 指數公布了 2018 年 12 月 1 日到 2019 年 11 月 30 日大學 / 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 / 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科院全球第1,湖南大學衝入全球100名
    我們發現: 在全球大學/機構綜合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另外有17大學/機構順利挺進全球前100名,其中湖南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成功突入100名;湖南大學首次入圍全球大學前100強; 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排名中,美國佔有了絕大部分優勢,前10名獨佔了7名。
  •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名 北京大學名列...
    原標題: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名 北京大學名列第49名   在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 Nature指數公布2019最新學術排名!中國科學院位居榜首
    2019年12月1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8年9月1日到2019年8月31日大學/機構排名,也就是說最新的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iNature編輯部進行了及時的整理。
  • 霸榜2020自然指數排名(全球百強名單)
    這是中科院自2016年以來,第五次蟬聯該榜單第一。最新的自然指數年度榜單(2019年1月1日~ 2019年12月31日)顯示,中科院在全球化學機構排名中高居榜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二。緊隨其後的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德國馬普學會、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
  • 最新學術排名,中科院仍蟬聯第一寶座!內附各學科領域最新排名
    近日,Nature指數公布了2019年3月1日到2020年2月29日期間內的大學/機構排名,即最新一期機構/大學的學術排名正式出爐。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最多為1,在認為每位作者都有相同貢獻的情況下,所有作者共享分值。例如,一篇論文有十個作者,則每位作者的FC得分為0.1。首先,對於全球機構/大學進行學術排名。其中,中科院繼續蟬聯第一寶座,其AC、FC數值仍遠遠高於位於第二的哈佛大學。
  • 軟科世界大學排名: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
    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其中: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29名北京大學名列第49隨後是位居第58名的浙江大學和63名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也首次躋身全球百強,分別位列第73名和第100名
  • 西華大學「工程學」學科首次挺進ESI全球排名前1%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彭國莉)5月14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公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西華大學工程學(Engineering)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標誌著該校學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工程學學科邁入了國際高水平行列。
  • 全球21位!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
  • 最新世界大學排名:中國4所大學進入全球100強
    IT之家8月17日消息 近日,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正式公布,榜單列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今年中國共有154所高校上榜,較去年增加8所大學。其中,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43,北京大學位居世界第53,浙江大學位居世界第70,上海交通大學首次躋身世界百強,居第82位。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學仍然穩坐頭把交椅,連續第17年蟬聯全球第一,史丹福大學僅次於哈佛大學,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名,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
  • 合肥工業大學首次躋身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500強
    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我校首次躋身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強。同時,在之前發布的「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我校上榜20個學科,在國內高校中排名第30位。
  • 最新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北京首次進前五 紐約倫敦巴黎仍領跑
    北京首次進前五, 紐約倫敦巴黎東京仍領銜2020年《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前十名在今年的《全球城市綜合排名》中,北京超越香港,歷史性地進入全球第五名。這也是自2008年第一期報告發布以來,前五位城市首次排名更迭。報告認為,北京的排名上升重要原因是其在創業創新領域的突出表現,是社會穩定性、人力資本投入和創新創業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
  • 最新: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清華首次超過日本京都大學
    #8月15日,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布「20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全球領先的1000多所研究型大學在榜單上一覽無餘。該榜單是由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是世界公認的四大權威大學排名之一,對於留學生和家長來說,是選校的重要參考依據。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03年首次發布,今年發布的是第18版。
  • 全球大學排名:大陸高校持續攀升 臺灣創新低
    9月5日,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 )公布2017至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大陸各大學排名逐年上升,然而臺灣學校卻創下新低。 大陸有66所大學上榜,其中10所為首次上榜。北京大學為其中排名最高的大學,與紐約大學和愛丁堡大學並列第27名。清華大學上升5名排第30位。 大陸首次有兩所大學進入前 30 名,也是其歷史上上榜大學最多的一次。其他排名方面,復旦大學上升了39位至116名,浙江大學從也從200多名至177名。
  • 2021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發布!中國這11所大學排進世界前100
    不過,在QS的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並不是亞洲最高的,亞洲最高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其次是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二、香港大學,世界第22名香港大學在今年的排名中排在了世界第22,是中國排名第2高的大學,僅僅比北大高1名。
  • 最新泰晤士全球大學排行榜(THE2020中文版)
    新加坡國立大學滑落兩個名次,排全球第25,退居亞洲第三;南洋理工大學則晉升三個名次,排全球第48。這是國大和南大首次雙雙登上這項全球大學排名前50強。兩所新加坡大學在國際視野指標皆取得高分,而國大和南大分別在研究環境和研究影響力方面表現優越。
  • 2019全球大學排名出爐,多倫多大學不負眾望
    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小夥伴和畢業生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多倫多大學再一次被公認為加拿大最好的大學,也是世界上排名最高的大學之一。上海軟科諮詢公司是專門研究高等教育情報的獨立機構,2009年起開始承接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研究項目。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什麼檔次 全國排名第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於安徽省合肥市,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