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老吉、加多寶搶了生意,69歲的它在盒馬收復失地

2020-12-05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丁波

涼茶之戰又有了續集。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十年纏鬥,早已為公眾所熟知。不久前,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布關於「怕上火喝加多寶」廣告語案件再審裁定書,加多寶被允許繼續使用「怕上火喝XXX」的廣告語。涼茶界兩大巨頭的糾紛,也暫告一段落。

而就在此時,王老吉加多寶又迎來了新的對手——擁有69年歷史的廣東涼茶品牌「平安堂」,在盒馬上架兩款產品,開始用新鮮熬製的涼茶爭取年輕消費者。

為了奪回涼茶市場的話語權,平安堂很拼。他們重新搭建生產線,設計出能同時滿足加熱、冷藏的包裝,每天熬製三小時,再經過冷鏈運輸,將最地道的瘢痧涼茶運到盒馬的貨架上。

如果以奶類作比,加多寶王老吉是「常溫奶」,盒馬店裡的平安堂涼茶是鮮奶,講究新鮮熬製和地道口感。今後,消費者在盒馬除了買到不隔夜的日日鮮牛奶,還可以買到不隔夜的日日鮮廣式涼茶。

「這才是涼茶品牌最起碼的誠意。」平安堂的負責人黃說。

被年輕人遺忘的廣式涼茶

如果說東北人的血液裡流淌的是酒,那廣東人血液裡一定都是涼茶。

廣東人有多鍾意涼茶呢?上火了,去街邊買一杯涼茶;感冒了,要喝一杯涼茶;吃火鍋後,也必須來杯涼茶。喝完再感慨一句,「苦得剛剛好,也有可能不夠苦。」

在當地人眼裡,王老吉和加多寶算不得涼茶,正宗的涼茶味苦,有著降火祛溼等諸多功效,是吃完一堆燒烤、火鍋,或者熬夜以後的「續命水」。

但如今,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廣東一帶的年輕人喝涼茶的也越來越少。涼茶市場在不斷萎縮,逐漸被主流的年輕消費者遺忘。

對此,涼茶品牌平安堂的負責人黃若姮感受很深。

這家創立於1951年的連鎖涼茶品牌,已經有69年的歷史,在廣東一帶頗有影響力。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平安堂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700家。但這幾年黃察覺到,涼茶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忠實的消費者在老去,年輕的消費者也不會進店來。

多年來,平安堂涼茶的價格也幾乎沒有漲過,在7-10元之間,但房租租金卻在不斷上漲。這使得平安堂的門店也漸漸淡出了一二線城市,只能退守三四線城市。

這是黃不想看到的。怎麼避免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怎麼回到主流消費市場?怎麼重新奪回年輕的消費者?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她。

黃若姮分析過原因,「我們就是因為各方面的營銷都比較老土,所以希望能增加渠道。」

她考慮過兩種方案,進駐商超和外賣平臺。但嘗試過後發現,這兩條路並不合適傳統的涼茶品牌。平安堂門店的產品只有8-10款,以涼茶為主。如果消費者單獨點單,很難湊夠起送金額。而進商超,則意味著高昂的渠道投入,在不漲價的前提下,只能在產品成本上有所控制。

後來黃若找到了盒馬,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聯手。

「盒馬是商超裡的一股清流了」

盒馬小二李爽爽回憶,盒馬去年就萌生了做本地化產品的想法,比如廣式的涼茶、甜茶等。

「涼茶的市場還是有的,還是有需求的。這個消費習慣是根植在廣東人的基因裡。涼茶後來的衰敗,不是市場需求丟失了,而是不懂得變革。而恰好,盒馬有打造產品和將產品推向市場的能力。」

李爽爽表示,「盒馬要做涼茶,一定要做正宗的,所以一定會從老字號、非遺等品牌入手。平安堂這個品牌的品質能力是非常OK的,不管是配方還是熬製工藝,都是一點水分都沒有,產品是很有誠意的。」

而對平安堂來說,盒馬完全沒有上架費,可以和其他的產品一起打包配送,沒有配送費的煩惱,此外盒馬的受眾群也很年輕,這恰恰是目標市場所在。

讓黃若姮更為驚喜的是,雙方在產品品質上,都有相似的堅持。「盒馬對產品上有著較高的要求,他們要求原材料一定要是天然的,一定得是大火熬製3小時,」黃若讚嘆,「盒馬是商超裡的一股清流了。」

最先上架盒馬的涼茶是兩款,一款瘢痧涼茶,一款羅漢果菊花茶,售價均為每瓶9.9元。

瘢痧涼茶是地道的廣式涼茶,也是平安堂的旗艦產品。清熱解毒祛溼,藥力純和,而且穩定性好,不需要冷藏,不需要防腐劑,在珠三角一帶一直非常暢銷,深受老一輩人的喜歡。

雖然效用佳,但瘢痧涼茶的味道卻讓人一言難盡,有位網友在知乎上回憶第一次瘢痧涼茶的情景,「差點吐了,全身苦得抖動。」

所以,上架盒馬的另一款涼茶,黃若姮和盒馬團隊選擇了有甜味的羅漢果菊花茶。

一條專門的生產線

從達成意向到產品上市,每一步都不簡單。

盒馬對品質的要求比品牌方更高,這令黃意外。比如選用的羅漢果的等級是最好的;外包裝則要求,既要有一定的透明度,又能進微波爐,還要符合能進冷櫃的標準。此外,陳皮糖的包裝也是找專門的廠家定製的,確保和瓶蓋的規格相匹配。

黃甚至為盒馬搭建了專門的生產線。

「雖然還是做涼茶,但和過去以散裝的形式送達平安堂門店不同,進入盒馬的日日鮮渠道意味著要有罐裝生產線,還要有冷鏈運輸。這樣才能確保每天在盒馬上架的涼茶是當日熬製的。」黃若姮表示。

為了進駐盒馬,她前前後後投入了幾十萬元,但黃若覺得值。

在和盒馬合作的這段時間,黃若感觸頗多。項目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在創新,要研發新的工藝、尋找新的合作商,瓶子也要找廠家打樣定製,一個杯型從設計到打樣出來的時間是30天,如果不滿意,就需要重新再來。

但項目是有期限的,為了能讓涼茶如期上市,雙方保持著非常密切的溝通。

平安堂涼茶是一家傳統企業,團隊習慣了朝九晚五的節奏,很少加班。為了涼茶能如期上市,黃若和團隊成員都安裝了釘釘,手機經常在半夜裡響起。

「這改變了整個團隊的工作氛圍,大家都變得更有活力、更有效率了。」

讓黃若觸動更深的是,所有的合同、訂單都是通過數位化來實現的,中間不會產生信息偏差,「現在盒馬工作檯提前一天下訂單,今天生產,明天銷售。不用猜、不用想,不會錯。這也讓我認識到原來這就是網際網路的效率。」

在盛夏來臨以前,平安堂涼茶如期進入盒馬。

就在產品上架的前一天,因為擔心銷量,黃若姮失眠了。

一覺醒來,她親自去門店查看銷售情況,發現年輕人對涼茶並不抗拒。不久,盒馬後臺的訂單反饋過來,她懸著的一顆心逐漸落地:「比預期中要好很多。」

把產品力放在第一位

目前,平安堂涼茶已經覆蓋了廣東地區的33家盒馬門店。從前期銷量來看,瘢痧涼茶和羅漢果菊花茶的銷售趨勢不錯。

李爽爽表示,已經有消費者主動選購的場景出現了,接下來盒馬會在第一個月將這款產品推向消費者,讓更多人知道盒馬也有正宗的廣式涼茶。而第二個月和第三個月,會去做一些回頭客的推廣。

「盒馬從線上到線下,都是很有心智的用戶,可以把涼茶推出去,可以在門店裡做試喝,夏天做冷的試喝,冬天提供熱的試喝。」

根據訂單數據分析,瘢痧涼茶和羅漢果菊花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40%和60%。

黃若也想過,是不是要調整瘢痧涼茶的配方,讓口味更大眾一些。但思慮良久她決定不做改變,「如果瘢痧涼茶的配方調整了,就不是原來的東西了,這是涼茶最根本的東西,也是我們和盒馬共同堅持的。我願意多研究年輕人的喜好,針對盒馬的受眾研發一些更大眾的新品。」

她認為,自己真正要研究的是怎麼繼續做一杯不改變口感的涼茶,一個品牌怎麼才能不被時代拋棄,還能將這個繼承下去,「我先不要這麼功利地去追求銷量,而是先把產品做好。」

這與盒馬的原則不謀而合。「盒馬一定是把產品力放在第一位,會投入人力、物力去打造一款有品質的商品。」李爽爽表示。

基於對產品的重視,藉助盒馬的線上線下渠道,平安堂來了一個回馬槍,69歲再出發。

編輯 徐藝婷

相關焦點

  • 白雲山回購在即,綠盒王老吉揚鞭多元化
    僵持多年的王老吉藥業(「綠盒王老吉」經營主體)內部兩大股東之爭終於在去年年底落下帷幕。仲裁之後的結果是:由白雲山(600322.SH)斥資3.69億元,從同興藥業手裡回購所持的王老吉藥業全部股權,由此王老吉藥業將從白雲山的合資公司變為控股子公司。
  • 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結果怎麼樣?
    一說到涼茶,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王老吉和加多寶。而前幾年王老吉和加多寶一直是在維權打官司。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看下文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關係  「王老吉」是個商標,「加多寶」也是個商標,王老吉商標歸廣藥集團所有,加多寶商標歸加多寶集團所有,加多寶最開始為了做涼茶飲料,租用了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商標,因租金問題,雙方於前些時候撕破了臉皮,廣藥集團不讓加多寶集團再使用「王老吉」商標了,加多寶集團沒辦法,就把原來的「王老吉」商標改成了「加多寶」商標,罐子還是那個罐子
  • 一文看懂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撕裂戰,還有那位神秘人
    但有配方,有工廠,不意味著「王老吉」在內地的生意就可以做下去。陳鴻道還面臨一個大問題:在內地,王老吉的商標權屬於當時的羊城藥業。一道選擇題於是擺在了他面前:是自己創立一個品牌,宣傳它是王老吉正宗配方呢?還是直接跟羊城藥業合作,讓其授權自己使用「王老吉」的商標?陳鴻道選擇了後者。他選對了,還是選錯了?到現在,也說不清。
  • 創始人潛逃14年,加多寶王老吉對簿公堂22次,涼茶痛失黃金期
    2004年,王老吉銷量達10億,而尚在廣藥旗下的綠盒王老吉銷量只有8000萬。圖/視覺中國另一些人口中,陳鴻道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商人。陳鴻道出身於廣東東莞長安鎮,地處珠江口東南岸。2018年,長安鎮GDP為613億元,僅佔東莞市整體GDP的7.66%左右。
  • 誰的王老吉
    就在這個節點上,一場搶奪「王老吉」商標所有權的「紅綠」大混戰爆發了。這場「紅綠之爭」,讓許多人第一次知道兩個「王老吉」不是一回事的同時,更疑惑二者背後究竟有何錯綜複雜的恩怨。而現在,王老吉第五代傳人、手握王老吉商標在香港及海外所有權的王健儀突然走向前臺,首度高調發聲,對分別經營紅罐、綠盒王老吉的加多寶集團和廣藥集團一褒一貶,把始於去年的「紅綠之爭」劇情推向高潮。
  • 王老吉加多寶廣告語糾紛案一審宣判
    法院一審判決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加多寶公司」)停止使用相關廣告語進行宣傳,賠償廣州醫藥集團(下稱「廣藥集團」)人民幣1000萬元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並在指定的報紙、網站公開賠禮道歉。  廣藥集團訴稱,加多寶公司在廣告宣傳中,極力推廣「王老吉改名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這兩句虛假宣傳廣告詞,構成不正當競爭。
  • 加多寶上訴王老吉被駁回 廣告詞遭禁
    10月11日,加多寶的「宿命冤家」王老吉所在上市公司白雲山(600332.SH)發布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再度駁回加多寶的上訴申請,因廣告內容涉嫌虛假宣傳,加多寶必須棄用 「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詞。自2013年3月起,加多寶在媒體上發布「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的廣告。
  • 王老吉加多寶共享「怕上火」廣告語 涼茶競爭步入新階段
    據白雲山(600332.SH)11月14日晚公告披露,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日前就公司控股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控股股東廣藥集團起訴廣東加多寶,要求其停止使用「怕上火」等廣告語一案,做出終審裁決:撤銷一審判決結果,同時駁回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廣藥集團的全部訴訟請求。這意味著,王老吉、加多寶雙方可以共享「怕上火」廣告宣傳。  「繼紅罐共享後,廣告語這塊也共享。
  • 涼茶廣告語之爭王老吉贏加多寶
    當前位置:首頁 >> 天下 2013.12.21 星期六 涼茶廣告語之爭王老吉贏加多寶   王老吉與加多寶改名廣告語爭議案,
  • 廣藥紅罐王老吉涼茶新品亮相 外觀與加多寶接近
    昨日,廣藥集團的紅罐王老吉在北京正式亮相,廣告語「涼茶就喝王老吉」同時發布,據介紹,廣藥版的紅罐王老吉涼茶昨日起正式上市。   昨日加多寶發出簡短的聲明表示,廣藥生產的「紅罐」王老吉嚴重侵犯加多寶紅罐涼茶的包裝裝潢權,加多寶將依法予以追究。
  • 中國青年報:王老吉加多寶紛爭更像一場肥皂劇
    另一方面,王老吉認為加多寶公司在數據統計期間,即2012年1至9月前四個半月是在銷售王老吉品牌涼茶,而後四個半月由於有上市周期的影響,仍是銷售冠以「王老吉」品牌的庫存涼茶。在2012年5月9日廣藥收回「王老吉」商標之前,市面上並不存在加多寶品牌的涼茶,因此,即便加多寶所謂的「依據2012年1~3季度銷售統計數據」成立,也應該是包括了王老吉品牌涼茶和加多寶品牌涼茶。
  • 加多寶VS王老吉:一場官司,陪葬整個行業
    1995年,香港鴻道集團(加多寶母公司)與羊城藥業(廣藥集團前身)籤約,獲得了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的生產經營權,一直到2012年,加多寶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加多寶和王老吉的恩怨始於一個人:加多寶創始人陳鴻道。一些早年的報導中,陳鴻道是為人低調、言談斯文的虔誠佛教徒,有「佛商」之稱。
  • 「關注」王老吉、加多寶5年涼茶廣告之爭落幕!它賠了它100萬
    多年以來,從商標之爭、包裝之爭,再到後來的廣告之爭,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罐涼茶」的糾紛一直持續。日前,加多寶和王老吉一項長達5年之久的廣告糾紛,也落下帷幕。永旺商業有限公司北京朝陽分公司食品部主管劉偉表示,目前我們賣的比較多的是王老吉品牌,王老吉做特價的頻次要大於加多寶涼茶,所以對於顧客來講肯定是價格優先。
  • 加多寶涼茶廣告語案五連敗 累計賠王老吉1660萬
    11月19日消息,廣藥白雲山今日公告,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10罐7罐」系列廣告糾紛案作出判決,要求加多寶在廣東地區停止發布並銷毀相關廣告,賠償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和廣藥集團500萬元。這是加多寶第五次在與王老吉的廣告語訴訟糾紛中敗訴,累計判賠王老吉1660餘萬元。
  • 加多寶王老吉廣告語糾紛落定,多年爭鬥涼茶行業卻涼了
    這意味著,加多寶可以繼續使用「怕上火喝XXX」系列廣告語。至此,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廣告語之爭落下帷幕。從商標糾紛到包裝糾紛,再到廣告語糾紛,加多寶與王老吉打得不相上下,目前除了商標糾紛懸而未決,其他兩個糾紛均是「和平解決」。然而,涼茶行業在兩大巨頭的不斷纏鬥下,已漸失往日風採。
  • 王老吉之爭廣藥勝訴 加多寶「不完全變身」留餘音
    上周五(5月11日)晚間,隨著廣藥集團A股「雙子」雙雙公告,王老吉商標之爭終於落幕,加多寶的母公司香港鴻道集團敗訴。業內分析稱,這將為何其正等其他品牌擴張市場騰挪出難得的空間。按照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裁決,鴻道集團需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天(5月14日)走訪市場看到,加多寶出品的涼茶目前仍然有一面掛著「王老吉」字樣在售。
  • 加多寶「廣告宣傳案」終審: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100萬
    文/羊城派記者 陳澤雲8月16日,白雲山公告稱,關於廣藥集團、王老吉大健康與武漢加多寶等之間的廣告宣傳糾紛一案,最高院判決加多寶賠償廣藥集團、王老吉公司共計100萬元,駁回廣藥集團、王老吉其他訴訟請求因武漢加多寶在其廣告宣傳或產品包裝上使用「全國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武漢加多寶、豐彩公司、瀟湘晨報在其廣告宣傳或產品包裝上使用含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中國每賣 10 罐涼茶,7 罐加多寶,怕上火,更多人喝加多寶,配方正宗當然更多人喝」或「加多寶涼茶獲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廣告語等行為,廣藥集團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認為,上述宣傳損害了王老吉商標和商譽、構成不正當競爭
  • 加多寶看扁廣藥王老吉新品 "紅綠之爭"再掀波瀾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王老吉的品牌之爭再起波瀾。廣藥集團接連授權多家企業使用『王老吉』品牌進行固元粥、蓮子綠豆爽等新品的開發和生產。加多寶集團副總裁陽愛星表示加多寶方面確實不希望看到王老吉發展涼茶以外的產品,廣藥集團這樣做不會成功。  王老吉的品牌其實是被兩家公司持有使用,分別是加多寶和廣藥集團。
  • 訴訟被駁回 同興藥業攪局「王老吉」落空
    王老吉藥業不及生產紅罐涼茶的王老吉大健康知名,但是該公司生產的綠盒王老吉也是終端市場上被消費者熟知的產品。有數據顯示,2011年綠盒王老吉的銷售額就超過10億元,佔到王老吉藥業近半的業績。根據年報,2011年綠盒王老吉的收入增長39.32%,雖然從次年開始增速放緩,但依然保持兩成以上的增長,佔據全國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 法院判決加多寶賠償王老吉等公司100萬,因廣告詞涉及虛假宣傳
    法院判決加多寶賠償王老吉等公司100萬,因廣告詞涉及虛假宣傳  Emma Chou • 2019-08-17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