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是儒學集大成者,世人尊稱為朱子。而朱熹寫的對聯也非常有品位,含義精微,每首都是經典。關注小編,一起走進充滿魅力的對聯世界。
朱子65歲的時候,創建了滄洲精舍這個書院,寫了一首對聯說:「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
韋,是熟皮的意思。因為韋很柔韌,性情急躁的人佩在身上,以此來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樣軟韌,諸事不可急躁。朱熹的父親號稱韋齋,用的就是這個典故。所以上聯是說自己要遵循父親的亭訓。
朱熹曾經跟儒學家劉屏山學習,劉屏山寫有《字朱元晦祝詞》說:「交朋尚焉,請祝以字。字以元晦,表名之義。木晦於根,春榮華敷;人晦於身,神明內腴。」意思是說人像木頭根那樣低調,就能夠安身立命。朱熹下聯是說自己會牢記恩師的教誨。
朱熹還有贈送別人的對聯:「水雲長日神仙府;禾黍豐年富貴家。」這個對聯表達美好的祝願,但是感覺也一般,挺俗套的。
朱熹在松谿縣學明倫堂寫下了對聯:「學成君子,如麟鳳之為祥,而龍虎之為變;德在生民,如雨露之為澤,而雷霆之為威。」這一首是拿君子與麟鳳作比,希望讀書人能夠愛護百姓。
朱熹在漳州的時候,寫了一首對聯:「鳥識元機,銜得春來花上弄;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這個對聯就寫的很有生氣,很有畫面感,凸顯了朱熹文學家的一面,而隱藏了道學家的一面,值得好好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