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榮敏,男,1972年2月生於浙江省蒼南縣,現供職於福建省福鼎市新聞中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海外文摘》《散文選刊》《福建文學》《安徽文學》《廈門文學》《福建日報》等報刊,入選年度選本和各種文集並獲獎。著有散文隨筆集《走過鄉間》《太姥記憶》、文化史著作《福鼎史話》,業餘致力於地方歷史文化挖掘和整理,編輯《太姥文化叢書》《太姥文化資料叢刊》《太姥詩文集》等。
蒼南新聞網10月18日消息: 9月24日,「白榮敏《福鼎史話》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著名作家韓靜霆、王彬、巴根及福鼎市政協副主席丁一芸等30多人出席了研討會。
與會者認為,《福鼎史話》一書中的99篇文化隨筆,主題高標,文筆灑脫,頗具中國文化氣度,不僅立足於詳實的史料、豐富的人文知識,而且以散文的多種創作手法來謀篇布局,對於傳播福鼎文化與區域政治,推動福鼎及閩東一帶人文歷史研究具有深遠意義。著名電影編劇、作家韓靜霆指出,福鼎、太姥山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需要像白榮敏這樣的人來描繪她,白榮敏的文章,無疑是我們遊覽福鼎最好的嚮導,《福鼎史話》對福鼎幾代人都會產生影響,我們要感謝像白榮敏這樣熱愛家鄉、對家鄉傾注熱情的散文作家。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院研究員王彬在會上說,《福鼎史話》是一本迄今為止最為完備記述福鼎人文、地理、草木、民情的著作,具有全景式特點,為人們認知福鼎提供了清晰指針。然而,不僅於此,榮敏還另有志向,他試圖在這本書中將文史與散文嫁接,因此他的《福鼎史話》相對其他文史讀物,便多些輕鬆、多些活潑、多些隨意而呈現出另一種波動的姿態。
中國散文學會原會長林非、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分別發來賀電。何向陽在賀電中說,閱讀了《福鼎史話》,深為「福鼎」這座海邊小城的歷史人文、風土風物、茶山海港、魚蝦蟹貝著迷,也更羨慕生活在那裡的世代小民,其生活之安逸、精神之富足不多見。作者白榮敏潛心創作此書,找尋福鼎人的歷史故事、足跡,傾聽祖先們的呼吸和人生悲喜,他的文本概念,已經超越了散文、超越一般的史論,也有待於商榷和研討。但,他這種勇敢探索的創作姿態是值得肯定的。
研討會由《海外文摘》雜誌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福鼎市政協、福鼎市委宣傳部主辦。另悉,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故事廣播《品讀時分》節目,對作家白榮敏的「福鼎史話文化現象」進行了專訪。(本記)
名家評論(節選)
一個美麗的地方,需要白榮敏這樣的作家來關注它,描繪它。我們到一個地方,常常需要去看縣誌,看他們的地方志,需要拜訪他們的祠堂。白榮敏這個文集,有一些非常好的故事,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史料,我非常受教育,非常感動。我相信,這本書是可以傳閱很多年的,也可以造福於福鼎人。他給福鼎做了這麼大的一件事情!倘若大家要去福鼎,那麼,毫無疑問,《福鼎史話》是最好的嚮導。如果所有的作家都能為自己的家鄉立傳,我們的散文創作就會非常豐富了。我和讀者在這兒一起謝謝白榮敏!
——韓靜霆《大自然給了我們多少東西》
(韓靜霆,著名電影編劇、作家,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凱旋在子夜》,中篇小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以及電影、電視連續劇《大出殯》《市場角落的「皇帝」》《孫武》等。)
應該說,這是一本迄今為止最為完備記述福鼎人文、地理、草木、民情的著作,具有全景式特點,為人們認知福鼎提供了清晰指針。然而,不僅於此,榮敏還另有志向。因此他的《福鼎史話》相對其他文史讀物,便多些輕鬆、多些活潑、多些隨意而呈現出另一種波動的姿態。榮敏說,他試圖在這本書中將文史與散文嫁接,或者說,在他的散文創作中進行變法,這就應該鼓勵而激賞。
——王彬《把玫瑰表現為具有靈魂》
(王彬,魯迅文學院研究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學術著作有:《紅樓夢敘事》《水滸的酒店》《中國文學觀念研究》《禁書文字獄》等。文學作品有:《沉船集》《舊時明月》等散文集。)
白榮敏先生是一位知識積累深厚、文化熱情熾烈、民族自豪感強盛的學者,他的著作不但能夠給讀者提供歷史知識和地方知識,還能夠給讀者以感情的激發。他對福鼎地區各種民俗風情的發掘與描述,更是表現出飽滿的文化熱情和生活熱情。徜徉在《福鼎史話》建構的知識海洋中,你必定會深切地體會到,做一個福鼎人是值得自豪的,就像做一個中國人值得自豪一樣。
——摹羅《做一個福鼎人是值得自豪的》
(摩羅,作家,學者,本名萬松生,江西都昌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主要著作有:《中國站起來》《中國的疼痛》《圈子決定格局》《性愛的起源》《國王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