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12-09 中國臺灣網

2018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8年12月26日 21:0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12月26日上午,2018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臺灣網 趙靜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26日北京消息在 (記者 趙靜)今天上午,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2018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兩岸的近五十位重量級專家學者,齊聚這場歲末年終的學術研討會,分享心得,交流看法,貢獻智慧。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會否調整?意外大勝的國民黨能不能借「韓流」乘勢而上?柯文哲的動向又會給這場政權爭奪戰帶來哪些變數?美國打「臺灣牌」的力度會不會加大……這些問題,都成了與會者們討論的熱點。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王升致辭時指出,即將過去的2018 年,臺灣政局和兩岸關係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民進黨當局陷入執政危機,兩岸關係分裂與反分裂的對立和較量成 為基本特徵,臺灣問題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有所增加,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新的一年,臺灣又將進入2020年大選引發的政治發燒期,政權爭奪戰將逐步白熱化,兩岸關係也會因而受到影響,甚至受到衝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分析認為,今年的兩岸關係是「止跌回升」,雖然「臺獨」行動沒有停止,但效果不彰,破壞的能量明顯下降;而兩岸關係則有了三個積極的變化,一是31條等新舉措出臺,大陸再次表明堅持和平統一、寄希望於臺灣同胞的誠意,二是在島內曾經被妖魔化的「九二共識」開始重新正常化,三是「九合一」結果給兩岸關係提供了一個新的改善的平臺。對於明年的兩岸關係,黃嘉樹總體上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也不能排除「臺獨」冒險、引發兩岸急轉直下的可能。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認為,這次選舉可以視為臺灣政治生態變化和兩岸關係演進的轉折點,它打破了臺灣原有的一些政治禁忌。從李登輝時代開始成形而帶有「去中國化」意涵的「臺灣主體性」論述,以及由此種論述所煽動起來的「恐中」「反中」氛圍,在這次的選舉中被韓國瑜「拼經濟」的要求高度解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良性互動,已經成為臺灣新的主流民意。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的演進主要取決於大陸自身的發展、美國的態度、和臺灣朝野競爭態勢這三條脈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周志懷認為,2018年的臺灣政局發展具有轉折性意義,「後蔡英文時代」正在來臨,民進黨定義「臺灣價值」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國民黨雖起死回生,但政黨性格似未改變,白色力量成為影響島內政局走向的關鍵少數,島內期待開啟新的政治循環,即實現藍綠和解合作、南北和解合作、世代和解合作。2019年臺灣政局的轉折能否持續,能夠持續多久?島內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組,會否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政治力量未來共治臺灣?特別是民進黨的調整能力和調整方向如何,都值得進一步觀察。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朱新民說,此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打「反中恐共牌」,卻沒有像過去一樣奏效。至於民進黨會不會拋棄蔡英文,他認為通過這次選舉,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臺灣民意如流水。面對2020年,如果國民黨與民進黨還是擺脫不掉舊的習性掉入權力鬥爭,兩黨形象還是不得人心,第三勢力竄升而起贏得勝選就不能排除。

  中國海洋大學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震遠談到了對於2018年美臺關係變化和影響的看法,他說,2018年美臺關係明顯密切化,但沒有實質性的重大衝破與改變,仍然是美主臺從的關係,臺灣仍是美國的一個棋子。川普政府在處理美臺關係上性質很惡劣,試圖動搖中美在臺灣問題上長期以來的共識,但其具體落實這些政策的行動還是比較謹慎的,效果是比較有限的,但是隱患嚴重。未來美國利用臺灣牽制大陸的政策不會改變,手法和手段則會不斷調整,很有可能會寄希望於正在出現和發展的「隱獨」。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仇開明分析指出,民進黨長期建立的「安全牌」在「九合一」選舉中失效了,臺灣社會開始集體反制這種安全邏輯,並對「安全」有了深化認知:不發展或者發展不夠才是臺灣最大的安全威脅,能帶來發展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這種反思必將在祖國大陸堅定推進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得以逐步深化,但是這種理性認知還不夠鞏固,還會遇到波折和阻撓。臺灣政黨如果繼續違逆臺灣民意導向,甚至結合域外勢力傷害民族復興大業,必將會被歷史無情拋棄和碾壓。識時務者為俊傑,臺灣各派政治人士宜順應大勢,做出正確抉擇。

  本次研討會由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孫亞夫主持,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李亞飛、汪毅夫,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國臺辦研究局副局長徐沁等出席。(完)

[責任編輯:何建峰]

相關焦點

  • 兩岸學者指2018年兩岸關係或面臨更嚴峻形勢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路梅)2017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15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認為,「臺獨」依然是兩岸關係最大的現實威脅,2018年兩岸關係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形勢,大陸方面應加強危機管控,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導權。
  • 回顧與展望兩岸關係 學者指「時與勢」掌握在大陸手中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路梅)「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29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學者指出,兩岸關係持續低迷,臺海風險因素短時間內尚無法消除,但解決臺灣問題、完成統一的「時與勢」完全掌握在大陸手中。   全國臺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說,今年臺灣島內及兩岸關係形勢更加複雜嚴峻,臺海和平形勢面臨嚴峻挑戰。
  • 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叢書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3月26日,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叢書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國網記者 金慧慧 攝中國網3月26日訊(記者 金慧慧)今日,由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和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叢書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央西藏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斯塔出席會議並講話。他指出,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叢書回顧總結了過去60年西藏各項事業經驗成就,對社會主義新西藏的發展進行了展望與思考。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行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會場 (攝/黃楊)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於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現場。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詩瑩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張詩瑩)12月16日,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 全國臺研會召開年會 研討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
    全國臺灣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13日在江蘇徐州召開。(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6月14日徐州消息 (記者 李傑)全國臺灣研究會2017年學術年會13日在江蘇徐州召開。本次年會以「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為主題,50餘位大陸相關專家學者和全國臺研會部分理事與團體會員代表應邀參加了會議。
  • 海南臺灣新聞交流合作研討會召開
    「海南·臺灣新聞交流合作研討會」 11日在海口舉行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節目製片人高輝介紹《海峽兩岸》與臺灣媒體合作關係海南省臺辦副主任劉耿對20年瓊臺新聞交流合作進行了回顧和展望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南海網CEO吳清雄展望兩岸網絡新聞交流新局面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新書發布 專家學者共議兩岸關係發展經驗啟示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12月16在京舉行。(九州出版社供圖)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北京訊 (記者 王思羽)由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12月16在京舉行。
  • 「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廣東梅州舉辦
    央廣網消息 11月16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省梅州市舉行。本次研討會以「新形勢下臺灣民情新變化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大陸研究機構、高校的專家學者和來自島內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大陸高校任教的臺籍教師100餘人參加論壇。
  • 兩岸關係與兩岸治理學術研討會在臺北舉行
    >   中新社臺北6月1日電(記者 董會峰 杜燕)時值「九二共識」20周年,「兩岸關係與兩岸治理」學術研討會1日在臺北舉行,大陸6位專家與多位臺灣學者與會。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員楊立憲在發表論文時說,從1992至2012的20年,是海峽兩岸對「九二共識」的真諦及其重要性,在認識上不斷調整、不斷深化、不斷清晰、不斷凝聚的過程。回顧20年來兩岸互動的經歷,帶給人們很多啟迪和思考。
  • 大陸學者聚焦2020臺灣選舉:將對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當前臺灣政局及兩岸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11月9日在京開幕。(中國臺灣網 張亞靜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9日北京訊(記者 趙靜)由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當前臺灣政局及兩岸關係前瞻」學術研討會,11月9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六十餘位涉臺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當前兩岸關係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 2018年對臺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2月1日至2日,2018年對臺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網    2018年對臺工作會議1日至2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出版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出版來源:新華社作者:陳鍵興責任編輯:李晶2020-12-17 15:58該書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領銜編著,分上、下篇,共15章,系統論述、縱深剖析兩岸關係40年風雨歷程,研究探尋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性特徵。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出版
    近日,《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一書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講座教授孫亞夫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領銜編著,分上、下篇,共15章,系統論述、縱深剖析兩岸關係40年風雨歷程,研究探尋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性特徵。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舉辦新書發布會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7日北京訊(記者仇秀莉)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於16日在北京召開。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在京出版
    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任成琦)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16日在北京召開。
  • 2018年,兩岸關係拒絕「雞飛狗跳」,也不要「七上八下」
    國臺辦17日舉辦2018年第一場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對2017年兩岸局勢進行了回顧,對2018年兩岸關係作出了展望。2017年是雞年,2018年是狗年,有人用「雞飛狗跳」形容島內的情勢瞻前顧後、不進而退。
  • 2018年臺當局或令兩岸關係更趨緊張
    參考消息網1月2日報導(文/朱松嶺)2017年在臺灣政局日益加劇的政治博弈中結束,臺灣經濟在回溫增長的車道上行駛緩慢,兩岸關係在冷對抗逐步升級中進入下一年。2018年,「九合一」選舉將如何改變島內政治版圖?臺灣經濟將有怎樣的變化?蔡英文將把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 首屆「海峽兩岸農村治理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首屆「海峽兩岸農村治理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2015-11-07 16:06:20、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和廣州市穗臺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和中山大學華南農村研究中心承辦的首屆「海峽兩岸農村治理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 大陸學術界提「智統臺灣」?朱鳳蓮強調這一點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針對最近大陸學術界有「智統臺灣」 的說法,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這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對廣大臺灣同胞的照顧、關愛和體諒。朱鳳蓮 圖源:人民網朱鳳蓮稱,最近大陸學術界有舉辦很多涉臺的研討活動,其中有一個是2020年12月29日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關係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我們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涉臺研討活動,為推動對臺關係、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