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產品分析報告:電商紅海中的新天地?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篇文章從產品層面對產品拼多多進行了詳細梳理,依此分析了其如何在當前電商市場中開闢出一方新天地。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刷新了電商界最快上市記錄,截止目前,拼多多用戶量突破3億,月GMV超400億,成為繼淘寶、京東之後的第三大電商網絡銷售平臺。本文擬從產品層面分析拼多多是如何在當前的電商市場中開闢出一方新天地。

圖片來源:官網

一、產品概述

產品名稱:拼多多;

產品版本:iOS 4.50.0;

產品定位:社交電商領導者;

產品介紹:拼多多作為新電商開創者,致力於將娛樂社交的元素融入電商運營中,通過「社交+電商」的模式,讓更多的用戶帶著樂趣分享實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購物體驗;

產品slogan:「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省的多……」

二、產品邏輯分析

2.1 產品特色

拼多多在中國開創了「社交+電商」的創新電商模式,旨在讓更加注重價格高低的消費者利用拼團的購物模式並藉助社交平臺分享實惠,從而以較低價格購得商品。從其名稱就不難看出,拼多多重在「拼」團以及實惠「多多」。

2.2 產品結構

拼多多的底部分為五個區域,即首頁搜索推薦聊天個人中心這五個區域。

產品結構圖如下所示:

Mindmanager 15版

2.3 產品業務邏輯流程圖

拼單流程圖

拼多多的特色拼單功能是同時支持陌生人拼單和好友拼單的。陌生人拼單的優點在於快速成單,但產品更鼓勵的方式是發起拼單支付後再分享到朋友圈的好友拼單玩法。後者的目的在於通過社交元素吸引更多的流量。

三、需求分析和用戶畫像

3.1 需求分析

基本型需求

選購自己喜歡的商品(品牌)並可以參與拼單,商品(種類眾多)且是產品價格比其他網站低很多,底部搜索鍵以及可以進行收藏商品等可以滿足用戶使用產品的基本需求都屬於基本型需求。

期望性需求

商品的分享、拼團、砍價功能、下拉查看商品的過程中可以一鍵回到頂部、全網默認包郵、天天領紅包、邊逛邊賺、多多果園等都是期望型需求,滿足用戶期望出現的功能和商品類別。

興奮型需求

拼多多的興奮點在於折扣幅度大,價格低得出乎想像,比如新人1元購、砍價免費拿、每日清倉、限時秒殺、以及選擇拼團時自動可拼團信息等功能,可以更好地促進用戶使用產品的功能屬於興奮型需求。

3.2 用戶畫像

用戶性別和年齡分布:

人群性別比例(七麥數據)

人群年齡比例(七麥數據)

從圖中可以看到,拼多多的用戶女性居多,佔比66.59%,遠高於男性用戶,這與產品的性質相關,作為男性,購物目的性很強,而女性則是很隨意,所以這種現象很正常。

在年齡分布上,則與常規的網購產品等同,使用拼多多的用戶主要集中在20歲到35歲,其中25到30歲的用戶佔比最大,達到了29.26%,31到35歲的用戶和24歲以下的用戶佔比也均達到了25% 左右。

可見使用拼多多的主要還是3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這個年齡段的用戶可能經濟收入還沒有達到理想水平,比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等。這類用戶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高,願意嘗試新奇的東西,享受網購的快樂又不失與時代脫節,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堅力量。

用戶區域及佔比:

使用區域佔比(七麥數據)

從上圖看,用戶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交通便利的地區,這點與物流的能力以及上網環境有關,偏遠地區,物流不方便,網速較慢,體驗不好,用戶也很難買單。

典型用戶畫像:

1.  羅秀麗,女,35歲,是一名三線城市的家庭主婦,平時空閒時間比較多、負責為家庭置辦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水果、紙巾、洗衣液等的需求。此外,她們的群體親密度高,身邊親戚朋友很多,愛好社交以及與親朋好友相聚,藉助團購增加平日閒聊的話題。而且她們在線下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已養成的購物必砍價的喜歡,所以易沉迷與線上拼多多拼團砍價的購物模式。

2.  李小笨,女,21歲,是一名在沿海城市的大三學生,暫無經濟來源,所以,作為90後的李同學,在網購上更追求商品的性價比,對商品的價格十分敏感,時間比較充足,平時會打開拼多多APP端,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特價商品正在熱賣,喜歡邀請同學閨蜜一起來拼團、砍價。

四、市場狀況

4.1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

數據來源:易觀千帆

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 《2018年第4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第4季度,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交易規模為1526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4%。

增長放緩,意味著用戶群幾近飽和,但用戶習慣一樣養成,網購仍然是用戶購買商品的首選,但隨著用戶追求生活品質體驗的上升,線下門店也將會變得更加有特色,以便完成線上線下的整體的用戶體驗。

4.2 市場份額分析

數據來源: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從市場份額來看,2018年上半年我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包括開放平臺式與自營銷售式,不含品牌電商),天貓依然穩居首位,在市場份額佔比過半為55%,同比增長5%;緊隨其後,京東佔25.2%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提高了0.8%;而作為「電商黑馬」的拼多多迅速搶佔了5.7%的市場份額,排名位居第三,而成立時間比較長的唯品會和蘇寧易購分別才佔4.3%和4.5%,份額不及剛剛成立三年的拼多多。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大部分在PC端網購的用戶購物行為已轉移到手機、平板等移動應用端上,拼購、分銷等為典型的社交電商模式,成了電商平臺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成為與零售電商行業與平臺電商、自營電商並駕齊驅的「第三極」。

4.3 市場數據分析

拼多多第四季度財務報表

拼多多(NASDAQ:PDD)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18年,平臺GMV達4716億元,同比增長234%;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4.185億,較2017年同期勁增1.737億;Q4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活用戶數達2.726億,單季新增4200萬,環比增速達18.2%。2018年Q4,拼多多營收為56.539億元,較截至2017年同期的11.794億元同比增長379%,較上一季環比增長68%;全年實現營收131.20億元,同比增長652%。

五、產品功能分析

5.1 拼單功能

手機拼單頁面

拼多多最具特色的就是增加了發起拼單的功能,從頁面截圖可以看出,用戶可以有兩種選擇,單獨購買或者發起拼單,拼單可以由自己發起,連結邀請自己認識的朋友一起購買,也可以參與由陌生人發起的拼單,每個商品只要有人下單,頁面下方就會顯示「X人在拼單,可直接參與」,展示區域在「評論」和「商品標題」之間,限時的數字滾動能很直接的刺激到用戶使其參與拼單,而且大多數商品只需兩人即可拼單成功,拼單的門檻大大的降低。

拼單購買功能是提高商品銷量以及增加新用戶的核心功能。拼單商品價格都會有一定的降低,所以大部分用戶都會選擇拼單。但是如果某用戶發起了一個拼單(大部分商品都是兩人拼單),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其他用戶參與拼單,那麼就購買失敗,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比較少。

5.2 砍價免費拿

砍價免費拿

拼多多將「砍價免費拿」功能放在了最顯眼的菜單欄,用戶可以通過分享給微信或者QQ好友等方式邀請好友幫自己砍價,只要用戶能邀請足夠的人幫自己砍價就有機會免費獲得自己心儀的商品,這已經成為拼多多獲取用戶裂變式增長的主要方式。拼多多過去四個季度單個客戶獲取成本分別為3元、7元、9元和 24元,而淘寶和京東2018年單個活躍用戶的維護成本均超過50元,如此低廉的獲客成本成為拼多多一騎絕塵的關鍵,而且在用戶分享砍價連結的過程中產生的流量紅利更是難以估算,拼多多正是充分利用了微信等聚集起來的巨大的社交流量紅利,在當今的電商紅海中開闢出一片新天地。

5.3 多元化的優惠活動

菜單欄界面

拼多多的優惠活動可以用玲琅滿目來形容,基本上囊括了大多數電商類產品的優惠活動。首頁中的菜單優惠欄目有很多,比如限時秒殺、斷碼清倉、多多果園、9塊9特賣等,不同優惠活動的規則略有不同,其中:

限時秒殺:在規定的時間段(較短)內,放出可秒殺的商品,需發起或參與拼單即可享受優惠。

斷碼清倉:在規定的時間段(較長)內,展示今日清倉的商品,較秒殺品類較豐富,需發起或參與拼單即可享受優惠。

品牌館:各類大牌入駐,品質有保證更有超低折扣優惠和大額優惠券狂撒。

9塊9特賣:每天早上10點,晚上8點上新,品類也很豐富,且價格幾乎都低於9塊9,需發起或參與拼單即可享受優惠。

助力享免單:選擇商品,邀請微信或qq好友助力,達到規定人數即可免費領取商品,但助力的好友需為未使用過的拼多多的新用戶。

天天領現金:每天可以領取一個現金紅包,但是需要在規定時間分享給微信好友之後才能拆開紅包。

1分抽大獎:花1分錢參與所展示商品的抽獎活動。(但未寫明每件商品的中獎機率或名額)。

幫幫免費團:在規定時間內,邀請規定人數的好友以較少價格支付該商品,自己即可免費獲得該商品,但成團後暫不支持退款。

5.4 其他功能

拼多多摒棄了傳統電商類別的購物車功能,增加了聊天功能,在個人中心頁面新增了一個待分享功能,還有無處不在的社交元素充分體現了「社交+電商」的運營模式。

拼多多會依據用戶的喜好和瀏覽記錄向其推薦相關商品內容,例如用戶一開始就搜索「運動鞋」,那麼「推薦」頁面就會出現「襪子」和「鞋墊」等相關商品。而且推薦的入口也有很多,比如推薦頁面(主要)、聊天界面以及個人中心頁面的下面。

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推測出用戶現在想買什麼,準確的運用了大數據匹配幫助用戶篩選商品,節省了用戶的挑選時間。做到了用戶界面的千人千面,這也是電商類平臺的一個普遍的現象。

六、競品分析

從上述表格可以得到以下結論:三者在商品上主打風格差異很大,拼多多和淘寶專注於商品的低價優惠,前者價格更低,而京東主打正品保證,極速到貨。

從用戶特徵看,拼多多(居家、母嬰、女裝是主營業務)更加傾向於女性用戶,而淘寶商城、京東(數碼產品居多)則屬於綜合性電商產品,所以男女比例上差別不大(用戶群體一定,各取所需);

淘寶的月活最高。拼多多的月活已超過京東,社交電商模式功不可沒。作為ASO關鍵詞的覆蓋數,拼多多後勁十足,這與產品首頁的「現金籤到」等優惠活動密不可分,平臺通過用戶之間的分享推薦,互利互惠的關係來實現產品的拉新、促活。

綜合而言,在同類競品中,拼多多的優勢較為明顯,用戶群體增長速度快,用戶通過平臺可以拼到實惠的商品,但隨著用戶群體的增多,追求生活質量的用戶也在慢慢增多,用戶留存問題不可忽視。

交互頁面對比

淘寶與京東購物頁面

對比發現:淘寶和京東的首頁幾乎一致,搜索框置於頂部,底端分為五個區域,天貓是「淘」、「微淘」、「消息」、「購物車」、「我的淘寶」,京東則是 「首頁」、「分類」、「發現」、「購物車」、「我的」,而拼多多則直接取消了頂部的搜索框,留出更多的區域來展示商品信息,同時在底部的導航菜單中用聊天功能取代了購物車這一常見功能,並將搜索功能置底,這一改動可以極大縮短用戶購買商品時的決策時間,促進交易的成功,可見在電商平臺領域裡,拼多多確實扮演了一個開創者的角色。

支付頁面

支付方式頁面

對比發現:在提交訂單後,三者付款時間有較大差別,京東給用戶付費的時間是24小時,淘寶是72小時,而拼多多的付費時間不夠明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拼多多的商品大多是拼單、秒殺,不同商品的付費時間各不相同,而京東則是自營+商家,有自家倉庫,囤貨量不大,淘寶則是B2C的模式,商家發貨,貨源充足,允許用戶更多的時間去選擇是否支付。

在選擇支付方式上,拼多多將微信支付作為推薦方式(互利共贏),而淘寶只支持支付寶付款,京東主推自己的白條支付並且不支持支付寶付款,側面反映了當前行動支付市場競爭的慘烈。

七、總結

整體而言,拼多多的優勢取決於其產品定位「社交+電商」的網購模式,首創的「砍價免費拿」玩法是平臺降低獲客成本的關鍵一步,現概括如下:

1. 產品邏輯結構清晰,商品信息豐富,與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產品相比,屬於輕量級產品,產品使用流程較少,操作簡單,比較符合用戶角色的定位,滿足了用戶「好玩又實惠」的需求。

2. 從市場規模看,大部分在PC端網購的用戶購物行為已轉移到手機、平板等移動應用端上,拼購、分銷等為典型的社交電商模式,成為了電商平臺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但國內下沉市場潛力還很大,主流用戶群體的特徵與微信娛樂流量完美契合。下沉市場拼多多升值空間較大。

3. 產品主營服飾、家居和日常百貨,女性用戶居多,佔比六成以上,市場份額佔比5.7%,目前是國內第三大電商平臺。

4. 在產品功能上,拼單功能的區域展示較好,可以很好地為用戶提供實時訊息,但建議增加砍單所需次數提醒,減少用戶等待時間,提高商品交易成功率;在京東、淘寶開始打造社區、直播營銷的模式的同時遵循用戶需求成立以各個品類為核心的拼團社區,便於用戶快速參與拼團,增加用戶粘性;

5. 在商品質量上,平臺需要保證商品質量和描述相符並加快商品品牌升級,吸引強品牌商家入駐,獲得品牌溢價收入,通過品牌升級吸引追求品質生活的用戶群體,提高用戶留存。

 

本文由 @江左有梅郎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產品分析:社交與低價的遊戲化狂歡
    拼多多通過社交傳播、價格刺激和遊戲化體驗這三方面優勢,契合下沉市場,在電商紅海中找到低線城市的真空,同時也為五環內人群帶來了不同的購物體驗。拼多多自上線初用戶量快速崛起,GMV一路高歌猛增。截至2018年年底,年度活躍買家數量已超過京東,其洶洶來勢驚訝了許多人,也引發了關於消費降級的探討。
  • 產品體驗報告:拼多多,「拼」團模式實現優惠「多多」
    作為一個電商平臺,拼多多誠然滿足了用戶網上購物的基本需求,其售賣品類包含服裝食品電器鞋包百貨等多達十餘個品類,用戶可以在線瀏覽、一鍵下單、快遞到家。除此之外,拼多多與其他電商平臺最大的不同就是獨特的拼團模式,基於微信等社交軟體進行用戶裂變快速精準鎖定了大量目標用戶,這樣的模式既滿足了商家解決庫存的需求,又通過大量訂單保證了價格優勢,使得用戶能夠買到性價比高的商品。
  • 拼多多產品分析報告:喧囂之後,我們能學到什麼?
    四、App分析4.1. 產品目標拼多多對自己的官方定位是:拼多多,新電商開創者,是國內主流的手機購物App。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單,拼多多通過拼單了解消費者,通過機器算法進行精準推薦與匹配,讓用戶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樂趣。
  • 產品分析報告:拼多多的發展與崛起
    拼多多成立以來發展迅速,並提出對傳統供應鏈進行極致壓縮的C2M模式,但也面臨假貨、病毒營銷等不佳名聲。拼多多能否真正在電商紅海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優勢,與阿里、京東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筆者將從市場、用戶、定位、產品4個角度對拼多多進行分析。01 市場分析1.1 產品簡介拼多多是在微信生態上成長起來的社交電商平臺,自2015年上線,距今不過4年時間,就從岌岌無名的小應用躋身成為電商巨頭。拼多多平臺現已匯聚4.433億年度活躍買家和360多萬活躍商戶,平臺年交易額超過5574億元;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 拼多多的商業模式與產品玩法分析
    拼多多上市以來,社會唱衰聲不斷。聲討、嘲笑拼多多的山寨劣質貨成了媒體圈與網際網路的一種「政治正確」。拼多多的成功只是一個簡單的偶然嗎?本文擬從商業模式、產品定位與玩法、困難與破局三個方面入手,對拼多多的模式做一個簡單的分析。拼多多的市值如同過山車,誰也猜不到明天是飛升還是下墜。但拼多多的模式則是可以分析並值得分析的。
  • 產品體驗報告:拼多多如何讓人上癮?
    一、產品是什麼?拼多多是一款基於微信用戶裂變模式的、專注於為用戶持續提供「多、快、好、省」商品的「社交+電商」型產品。拼多多滿足了哪些需求點?拼多多通過多多果園、多多愛消除、金豬賺大錢等功能,將娛樂化社交元素融入電商運營中,讓用戶通過娛樂化、遊戲化的形式,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樂趣。拼多多通過拼單、砍價免費拿、助力享免單、天天領現金等功能,將實惠分享給朋友、親人、鄰居、同事等,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社交作用。
  • 左手補貼右手社交 殺入直播紅海的拼多多會有機會嗎?
    在海量用戶中尋求更多的變現或是拼多多推出直播業務的一大原因,但是通過分析財報數據就可以發現,拼多多的新增用戶增長很多,但整體的平臺GMV和營收增長卻沒有那麼大。儘管Q3季度是電商行業的淡季,但按照拼多多目前的用戶體量,拼多多的年度活躍用戶已經穩穩超過京東,正在拉進和淘寶的距離,這意味著拼多多未來的用戶增長空間越來越小了。
  • 拼多多扶貧助農報告出臺 耀升電商助力社區電商農村化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拼多多最新資訊 > 正文 拼多多扶貧助農報告出臺 耀升電商助力社區電商農村化
  • 一塊錢的產品還包郵,拼多多商家到底靠什麼賺錢?
    當時的我一臉蒙圈,好幾年都不聯繫了,一個拼多多居然讓我們重新認識彼此,在覺得有些魔幻的同時,不得不感嘆拼多多的成功與強大。當阿里與京東在一二線城市為電商打得頭破血流時,當所有人覺得電商行業已經進入紅海,後來者幾乎沒有機會時,拼多多帶著「砍一刀」的拼購模式和「9塊9包郵」的低價產品從五環外殺入戰場,一時間天地變色,格局重新洗牌。一開始,城市裡大多數人是拒絕拼多多的。
  • 拼多多除了是電商,還能是什麼?
    拼多多一直被定位成電商,但是他的發展軌跡似乎在向著另一個方向行走。拼多多在演化的過程中,也展示出了和電商有所不同的方面。拼多多一直被定位成電商,今日突發奇想,假如拼多多不是電商呢?不是電商,還能是什麼?把電商這一層因素去掉再看,貌似他的演化軌跡和電商有了更加多的分岔來彰示他們的不同,賣貨、零售只是順帶的。企業的成或敗,都是演化來的。
  • 女性消費者崛起,火了短視頻,也火了拼多多
    長久以來,"女性經濟"一直是很多專家熱衷分析的話題。日前,QuestMobile發布了一份"她經濟"洞察報告,對於新形勢下的女性經濟是一個不錯的參考。在這份洞察報告中,QuestMobile指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女性用戶的增速是全網最快的,達到了6.7%(整體平均增速是4.0%),截至2019年1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女性人群已達到5.31億,其中00後和70後是增速最快的女性網民。
  • 拼多多涉足新領域,羊絨大戶清河借力新電商,網友:又要火了啊
    9月20日,清河縣政府與拼多多達成戰略性合作,雙方決意充分發揮優質,對羊絨產業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分析指導。 拼多多作為國內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電商平臺,對於扶助產品新品牌、開拓消費市場等具有極大的優勢。此次合作將進一步推動清河縣羊絨產業的發展,擴大清河羊絨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拓展內需市場。
  • 拼多多,新物種演化
    拼多多所創造的電商新物種模式,儘管以火箭般的速度超越了京東,並直追阿里淘寶,但是其被輿論詬病的商業與社會的存在價值,是否真的如此不堪?當還原其歷史成長軌跡,並探尋其每一步邏輯,特別是解讀黃崢對拼多多的三次年度思考和一次對世界的反思,也許能真正復原一個真實的拼多多。
  • 故宮文具入駐拼多多,電商藏著筆墨紙硯,崛起的拼多多
    拼多多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概股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顯然,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力量阻止拼多多繼續前進,知舟認為拼多多崛起,能夠正確認識新事物和新趨勢的發展。六百歲的故宮,正式入駐拼多多玩轉文化IP、推出爆款文創、跨界上綜藝,六百歲的故宮在最近幾年裡已經成為備受年輕人追捧的「超級網紅」。故宮文具進駐拼多多,無疑將以文具為載體,推動更多的年輕用戶了解文創產品與歷史文化的淵源,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知舟認為此種模式可以促進整個文創行業的復甦,也為文創產業提供了新的遊覽和銷售模式。
  • 商務部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 拼多多創新C2M...
    12月9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國民羽絨服品牌鴨鴨全面擁抱拼多多,48年老字號借新電商喚醒暖冬記憶
    (周一 攝) 「在秉承超高品質的基礎上,我們的產品迭代也根據不同年齡定位,結合了多種流行元素,以滿足各個年齡層的需求。同時,我們也正在向拼多多、抖音等年輕人聚集的平臺傾斜資源,多渠道重塑鴨鴨國民羽絨服的品牌印象。」鴨鴨電商銷售部總監倪蓓表示。這是鴨鴨全面擁抱拼多多的第一個冬季,也是老品牌與新電商碰撞的初章。
  • 閒魚產品分析報告:不止賣二手(一)
    此文是筆者針對閒魚APP寫的產品分析報告。雖然筆者經驗尚淺,初次撰寫此類報告;但真的非常用心——字數多達30279字,從使用流程、市場分析到功能分析優化,都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本報告或許冗長,也或許有許多考慮不周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和指正。
  • 拼多多發布美妝報告:消費者自學美容院八成技能
    4月13日,拼多多發布的美妝報告——「口罩美人」商品榜單顯示,國內消費者的美妝偏好穩中有變。  拼多多大數據分析顯示:儘管全民都還在戴口罩,但口紅仍然穩居美妝單品熱搜第一名。此外,眼睛成為「半妝臉」時期美容的重心,眼影、眉筆等包攬熱搜前十名半壁江山。
  • 「微信電商第一股」與拼多多劃清界線,社交電商五大模式各成一派
    「我們和拼多多的定位完全不一樣,瞄準的市場人群也不同」,有贊CMO關予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主動「劃清界限」。「對商家來說,『單客』的價值至少有三個層面:復購、關聯消費、社交裂變,這些價值在社交環境中能得到最大的體現。」關予表示,在社交電商環境中,商家應立足於「單客經濟」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才能獲取客戶最大的價值。
  • 新經濟誰主沉浮?MMP來了:小米、美團點評、拼多多
    而拼多多則在傳統電商的基礎上,進行跨行業創新,將最容易獲取流量的社交和最容易進行變現的電商結合在一起,發展為能迅速實現用戶裂變、去中心化的社交電商。一、新經濟企業扎堆上市,開啟中國網際網路3.0時代近期,以小米、美團、拼多多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相繼赴香港、美國IPO,開啟了中國科技企業第三波上市潮。